App 时代:生态以应用程序为中心。用户是“驾驶员”,必须主动发现、下载、打开不同的 App,并在其中手动操作来完成目标。每个 App 是一个信息孤岛,数据和服务被封装其中。生态的本质是 “人找服务”。
多 Agent 时代:生态以智能体为中心。用户提出目标,由一个主 Agent(如手机 OS 中的超级 AI 助手)协同背后无数个垂直、专业的 Agent(服务 Agent)自动完成任务。用户从“驾驶员”变为“指挥官”。生态的本质是“服务找人” 乃至 “服务自动执行”。
人机交互界面将走向 SMUI 空间多模态交互方式:从被动跟随的 GUI(图形用户界面),叠加将主动发起的 SMUI(空间多模态交互界面);从多点触控变为多模态交互(眼动、手势、体态、自然语言,以及周边环境信息);从统一的交互界面变为基于场景和用户个性的生成式界面。
用户体验:端到端任务执行成功率成为核心指标
移动互联网向行动网络转型,“端到端(E2E)任务成功率”将成为行动能力最核心的指标,直接决定 Agent 时代用户入口的掌控权。多智能体协同的竞争力构建属于系统工程,多智能体系统的核心竞争力 = 强大基础模型 ×( 协同框架 + 专业分工 + 学习机制 + 安全信任 )。
这是一个乘数效应,而非加法效应。其中任何一项成为短板,都会严重制约整体能力的释放。因此,未来的竞争将不再仅仅是“谁的大模型更优秀”,而是“谁的系统工程能力更强”。包括;架构设计能力、生态建设能力、运营与进化能力、安全治理能力等。
商业模式:从注意力经济(广告)转向直接价值交换
传统基于消费者注意力的广告模式,可能不再适用于多智能体协同生态。更直接的价值交换模式将涌现出来:比如智能即服务(API 和Token 调用),基于委托任务成功的支付(按任务成功率而非时长付费)等。
部署策略:端云协同是新生态的最优解
云侧智能体适合复杂长时间任务,算力更强,易于跨平台适配;端侧智能体可以快速响应简单的任务,实现低时延、低成本、高隐私安全。端云协同可以最大化发挥“端侧快”和“云侧强”的优势,同时解决信息安全隐患、云端算力成本过高等问题。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