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检验诊断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潜在市场空间巨大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居民人均收入持续增长,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8年的15,781元提高到2021年的47,41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8年的4,761元提升到2021年的18,931元。随着人均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对医疗消费的需求也不断增强,也为检验诊断行业带来了刚性需求。
面对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我国通过政府持续性的医疗投入,提升医疗服务机构数量以创造更多的医疗服务供给。据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数据,2012年末我国总计有95.02万家医疗卫生机构,2021年末增长到103.09万家,其中三级医院从2012年末的1,624家增加到2021年末的3,275家;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在内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2012年的91.3万家增长到2021年末的97.8万家。
由于市场需求及技术发展,促使大量医院将其不具有检验能力的项目外包,推动了第三方医检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增速达40%。2019年4月,卫健委召开的“健康中国背景下独立医学实验室发展路径和综合价值研讨会”上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全国共有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1495家,同比增长73.4%;病理诊断中心318家,同比增长40.7%。
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和医疗服务行业整体的快速增长,为检验诊断行业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
2、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分级诊疗的不断深入,利好行业长期发展
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的情况下,对医学检验行业来说,必须要发展区域中心医学检验和病理诊断平台,实现区域内检验诊断结果互认。由于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分布分散、资金投入有限、检测仪器和服务能力都较弱,这要求区域医学检验和病理诊断中心必须以集约化管理控制成本,以标准化系统保证质量,以专业化分工提升服务。因此,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将成为分级诊疗建设的核心。
2015年9月国务院首次正式发布专门针对分级诊疗的政策文件《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
2016年10月国家卫计委印发的《医学检验实验室基本标准(试行)》和《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中提出,鼓励医学检验实验室和其他医疗机构建立协作关系,由医学检验实验室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提供检查检验服务,推进医疗机构与医学检验实验室间结果互认,并肯定了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在分级诊疗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此外,该通知肯定了医学检验所独立法人地位。
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17年基本搭建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制度框架,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2018年 1月国家卫计委公布了《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从顶层设计角度再次确认了检验结果互认制度。2019年5月,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关于开展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鼓励由牵头医院设置或者社会力量举办医学影像、检查检验、病理诊断和消毒供应等中心,为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提供同质化、一体化服务。
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前提下,推进医联体内不同级别、类别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此外,《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等政策在公立医院和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分工合作以及多种合作模式探索等方面,作了具体的政策支持。
分级诊疗的推进等各项政策的不断落地,为行业参与者特别是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提供商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利好我国医学检验行业进入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