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实施主体
本项目由恒锋信息在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乌龙江中大道科技东路创新园 5 号楼 3 层、4 层进行建设。
2、项目建设背景
从 2012 年我国首次提出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至今,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数量快速增加,市场规模也在迅速扩大,信息技术平台在城市治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地方政策研究拟定、治理体系创新、资源整合调配等方面的关键要素之一。
但受信息收集、融合等方面的限制,政府各管理部门间以及市民与政府间尚未实现有效互联互通,各管理部门目前存在很多独立应用,缺乏系统性统筹,政府公共数据处于“孤岛”状态。面对市域社会治理中矛盾纠纷主体多元化、诉求复杂化、类型多样化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国亟需搭建大整合、高共享、深应用的市域社会治理平台来打破原有数据孤岛,增强政府决策部署的科学性、风险防控的精准性和公共服务的便捷性,提升政府市域社会治理能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速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沉,把更多的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的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2022年 7 月 28 日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新研讨班会议再次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认识防范化解市域社会治安风险的重要意义,按照《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第二版)》要求,不断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维护社会治安的能力。
近年来,我国市域社会治理相关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陆续出台了《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指引(2020 年试行版)》、《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第二版)》等政策与规划,并在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第一次至第六次交流会、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健全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以上政策的持续出台为市域社会治理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同时,随着中美贸易战以及美国对华科技企业禁售事件的相继发生,为有效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自主可控,国家提出了从党政两大体系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八大行业逐步开始国产替代的信创业务体系。此外,随着物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相关技术日益丰富、快速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在承接公共安全及政务领域智慧城市行业综合解决方案项目时,部分客户亦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指标以及新的功能实现要求。
综上,面对社会发展的新趋势、社会治理面临的新问题、政府新的监管功能需求以及提高国产化率等市场需求,公司拟开发市域社会治理智脑平台并在此平台上进一步配套开发社会治理中心、公共安全防控中心、矛盾调解中心、社会服务中心、指挥调度中心五大业务应用系统及其子系统(市域社会治理智脑平台和五大业务应用系统的层级关系类似于Windows操作系统和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具体应用软件),提供的主要新功能如下:
3、项目建设内容
①总体架构
市域社会治理平台以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1重点工作需求为导向,充分应用物联网、视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地理信息平台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影响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治安状况和群众安全感的各类社会矛盾和群众诉求等海量数据集中、分析、处理、实时共享,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帮助客户解决更深层次的市域社会治理问题。
按照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的建设原则,市域社会治理平台主要包含质量标准规范体系、数据采集、实体指挥中心、治理智脑、业务应用 5 大层级,其中本募投项目拟实施的“市域社会治理平台建设”项目拟在市域社会治理智脑平台和业务应用系统 2 个层级进行产品开发。其中市域社会治理智脑平台具备大规模数据存储、计算、共享的能力,为项目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和计算能力支撑,主要包括智能视频分析、AI 引擎、大数据治理、端边云智能协同计算、智慧物联五大部分核心能力建设,为市域社会治理平台的深层次应用做好数据基础工作,提供类似底层操作系统的功能;
业务应用系统则是利用市域社会治理智脑的数据计算与服务能力,提供具体的智能应用模块,主要包括社会治理中心、公共安全防控中心、矛盾调解中心、社会服务中心、指挥调度中心五大模块及其子系统,为市域社会治理的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产品支撑,提供类似应用软件的功能,不断推进社会治理工作,从信息共享到数据融合、从经验积累到知识融合、从业务协同到能力融合、从人机交互到融合的智慧式变革(市域社会治理智脑平台和五大业务应用系统的层级关系类似于Windows操作系统和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具体应用软件)。
完整的市域社会治理平台解决方案架构如下图所示:
总体框架图
②市域社会治理智脑平台
市域社会治理智脑需要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采集社区场景下的人、事、地、物、情、组织等多种数据资源,为社会治理与服务应用赋能,提升社会管理与服务的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管理模式。市域社会治理智脑计算架构如下图所示:
智能计算架构
市域社会治理智脑的核心能力建设包括以下几点:
A、智能视频分析
在全量视频流中,实现对案件线索(图片/特征)的秒级搜索,系统智能推荐符合线索的疑似目标,经民警确认后,复原嫌疑人轨迹,再结合人脸识别、数据碰撞等手段,快速定位出嫌疑人身份和落脚点。通过图片/结构化特征搜索、渐进式搜索、轨迹还原、同行伴随研判、多维研判、研判归档、轨迹智能分析等功能。
B、AI 引擎
依托数据治理人员主题库、标签库等底层数据,结合公安等委办局重点人员业务知识库;建立涉黑、涉恶重点人特征库,形成涉黑、涉恶重点人分析预测模型;实现多维研判、图谱分析、研判挖掘、预测预警四大核心功能。
C、大数据治理
对收集的数据按照数据需要的标准数据进行数据去错、去重等校验,支持自动校验和人工数据校验,校验后的数据达到标准数据清洗标准,实现数据入库。
D、端边云智能协同计算
针对时延敏感且计算要求低的任务的设备将在边缘协同自治模型下处理,而 对时延不敏感且计算要求较高的任务将在端边云协同的弹性计算模型下处理,在 端边云间根据具体的负载大小、资源剩余情况做合理的分配。结合两种计算模型, 实现实时高性能的端边云协同智能计算。
E、智慧物联
针对社会治理典型物联网场景中端边设备数量大,异构性强,接入情况变动 频繁等特点,制定并分发统一应用层通讯协议,通过边缘侧软硬件网关同时实现 异构设备协议适配、安全验证、采集数据格式智能转换,并且云端可协同边缘侧 网关通过统一指令下发实现对海量设备的查询控制等功能。
市域社会治理智脑建设内容包括数据中心、应用支撑系统、AI 智能算法模型等,具体的建设内容如下表:
③市域社会治理业务应用系统
在市域社会治理智脑平台的基础上,本项目将进一步开发深化业务应用系 统,包括以下业务系统:
A、社会治理中心
社会治理中心建设是在新形势下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升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掌控社会治安局势能力和平安建设现代水平的基础工程。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应用系统、基础社会治理队伍管理系统、帮扶关爱台账、基层党建系统、疫情防控管理模块、社会治理事件管理子系统、网格事件管理系统、平安建设管理系统、城管管理系统、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防范系统、自然灾害监测防御系统、安全生产风险预警系统、生态环境保障系统等。
B、公共安全防控中心
对社会治理中心进行合理延伸和有效补充,对社会治安复杂区域进行数据采集;拓展重点人员数据接入,推进数据资源跨区域、跨行业的开放共享,深化各类信息的综合应用手段。提升公共安全防控能力,在加强打击犯罪、安全防控、优化交通出行、服务城市管理、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出贡献。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风险研判系统、智辅决策分析系统、运维管理平台等。
C、矛盾调解中心
矛盾调解中心主要功能包括分类处理信访管理、综治网格管理、行政调解管理、人民调解管理、行政仲裁管理、权限管理等功能,实现手机 APP、微信移动终端服务,开辟视频研判机制,满足当前形势下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为政府与老百姓大调解铺设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系统、事件采集、处置、查询、统计系统等。
D、社会服务中心
社会服务中心结合社会治理中心的业务,通过对警情、访情、民情、舆情和矛排实情等“五情”研判,深化细化“四官”服务和“五位一体”网格两个服务,建立一套应急指挥处置应用系统,使治理信息资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内外融通,推进数据整合、研判和共享,使社会治理更精细、事件预防更精准、基层服务更精致。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法治建设管理系统、应急指挥处置应用系统、社会服务系统、智慧园区、智慧回收系统、法律服务平台、政务服务系统等。
E、指挥调度中心
指挥调度中心是从突发事件的上报、相关数据的采集、紧急程度的判断、实时沟通、联动指挥、现场处置、领导辅助决策等一系列操作存档在案,使事件有迹可循。相关部门对应急突发事件的情况了解更加全面、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更加迅速。相关人员之间的协调更加充分、决策更加有据。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综治数据可视化平台、指挥调度系统、融合通信系统等模块。
4、项目投资估算
公司拟投资 22,506.01 万元,其中拟投入募集资金 18,996.90 万元,具体如下:
单位:万元
①办公场地装修
本项目办公场地及机房面积 1,550 平方米,预计每平方米的装修费用为2,300 元左右,预计办公场所装修费用投入约为 356.50 万元。
②硬件设备投资
本项目硬件购置估算为 8,849.50 万元,设备单价根据现行市场价格估算,设备数量根据项目实际需要测算,具体如下:单位:台、套,万元
③软件系统投资具体构成
本项目软件投资估算为 4,264.90 万元。软件单价根据现行市场价格情况估算,软件数量根据项目实际需要测算,具体如下:单位:套,万元
④研发人员费用
本项目计划招聘 170 名研发人员,分两年实施,第一年招聘 120 人,第二年招聘 50 人;第一年研发人员平均薪资为 24 万元,薪酬按照每年 10%的比例上涨,第一年研发人员费用 2,880.00 万元,第二年 4,488.00 万元,累计 7,368.00 万元。
⑤铺底流动资金
根据近三年财务报告的资产周转率,参照企业的流动资金占用情况进行估算,铺底流动资金按照其他投资总额的 8%计算,即 1,667.11 万元,将使用公司自有资金进行支持。
5、项目建设时间表
本项目预计建设期为两年,具体如下:
6、项目经济效益评价及效益预测的假设条件和主要计算过程
本项目财务评价确定计算期为 7 年,其中建设期 2 年,经营期 5 年,本项目财务基准收益率设定为 10%。项目投产后年均实现营业收入为 36,500.00 万元,年均净利润 2,972.46 万元,内部收益率为 16.06%(扣除所得税后),预计投资回收期(扣除所得税后)为 6.10 年(含建设期 2 年),具体测算如下:
① 项目收入测算
公司本次项目是对公司主营业务的进一步演进与升级,客户群体包含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新增客户以及原客户针对旧信息系统的升级换代,公司根据报告期内已经成功实施的类似项目情况并结合本次募投项目技术研发创新以及市场需求变化情况等因素,谨慎预测本次募投项目投产后承接的项目数量及规模。
本项目收入实现主要包括:(1)面向政府职能机构的分模块应用项目综合解决方案,客户可结合实际需求,选择对应的市域社会治理平台功能模块进行部署;(2)面向县区级及面向城市级的大平台、区域级市域社会治理综合解决方案应用项目,该类项目相比分模块的应用项目在更高层级促进更多部门数据融合,整合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的社会治理资源,更加统筹集约,帮助客户解决更深层次的市域社会治理问题;(3)面向客户小模块软件升级更新的需求,公司单独销售软件的收入。
(1)本次项目各产品的单个项目销售收入的预测情况
公司参考报告期内分功能模块的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项目以及面向县区级的大平台、区域级应用项目综合解决方案的单个项目收入情况,谨慎合理的预测本次项目预测期内相应产品的单个项目销售收入。
报告期内,公司已完工验收多个分功能模块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项目,例如临泉县兴泉大道道路智能化采购及安装项目、漳浦县城市管理局漳浦县雪亮工程(报警监控系统第七期)项目建设货物类采购项目、武夷新区体育中心项目智能化工程施工专业分包项目等,确认收入金额分别为 2,177.90 万元、2,596.61万元和 5,643.99 万元。公司保守估算本次募投项目面向政府职能机构的分模块应用项目综合解决方案分为 2,000 万元和 5,000 万元 2 个级别。
报告期内,公司已完工验收多个综合性智慧城市平台项目,例如昌吉州政法委昌吉州建设联网应用项目第二包:前端与平台建设项目、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项目建设采购(黔江雪亮工程)项目、重庆市九龙坡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项目、南靖县发展和改革局“智慧南靖”项目建设(一期)货物类采购项目、重庆市彭水县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项目等,确认收入金额分别为 8,406.05 万元、8,092.91 万元、7,379.77 万元、3,862.48 万元和3,485.70 万元。同时,考虑到本次募投项目市域社会治理平台是公司主营业务的进一步演进与升级,产品实现的业务功能更加丰富以及项目实施难度较高,相比现有智慧城市平台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公司估算本次募投项目面向县区级及面向城市级的大平台、区域级市域社会治理综合解决方案应用项目分为 5,000 万级别的县区级应用和 7,500 万级别的城市级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已完工验收多个软件项目,例如智慧园区之平台应用开发项目、江苏省公安厅监管大数据实战应用云平台(软件开发)项目等,确认收入金额分别为 358.49 万元和 309.43 万元。公司保守估算本次募投项目单个纯软件项目收入 200 万元。
7、项目备案、用地及环评情况
①项目备案
本项目已于 2021 年 10 月 12 日经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备案(编号:闽发改备[2021]A140397 号)。
②土地相关情况
本项目在公司现有办公楼 3 层、4 层建设,不涉及土地相关审批、批准或备案事宜。
③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无具体生产环节,项目实施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本项目不属于环评审批或备案范围,无需办理环评报批手续。
此报告为正式报告摘取部分。需编制政府立项、银行贷款、投资决策等用途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
来源:思瀚产业研究院 恒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