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气公司与油服公司逐步分立,国内油服市场更加专业化
国内石油技术服务公司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在石油工业出现的早期,基于 对一些专业工作的需要,一些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公司应运而生,石油公司也逐步 将其主要精力集中于勘探开发、油品销售等主要核心业务。石油公司与技术服务 公司的分工日益明确,技术服务公司得以快速发展,专业化已经成为石油技术行 业的主流趋势。经过几十年激烈的竞争,各细分行业先后孕育出优秀的专业服务公司。
2、国内市场主要由三大石油公司垄断、尖端技术市场由国际服务公司垄断、 民营公司后期崛起
国内石油服务行业之前一直被国家垄断,直到1998年中国三大石油公司重 组为独立的上游勘探及生产公司及油田服务公司,油田服务才不再是国有上游勘 探及生产公司的核心业务的一部分。国有石油公司设立了新的勘探及开发地区(例如塔里木盆地及南海油田),将国际及国内非国有油服公司带入新开发区域, 使国际油服公司和民营油田服务公司参与程度逐步提高。目前,国内市场逾七成 的市场份额仍为三大石油公司及其下属油服公司所垄断,10%-20%的市场份额 主要由斯伦贝谢、哈里伯顿、贝克休斯、威德福几大国际油田技术服务公司所垄 断,而民营油服公司仅占有不到10%的市场占有率。
但随着国内石油服务行业逐步向民营放开,民营公司在油服的细分领域取得 了良好成绩并逐渐产生龙头企业,例如恒泰艾普、潜能恒信等。相对于国际大型 油服企业的高运营成本、商务环节不灵活等弱点,国内民营公司更能够提供及时、 高效、精准、个性化的服务,加之近年来不断提高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不断提 升,未来将进一步提高在中高端油服市场中的市场份额。
3、石油技术服务多采用“设备+服务”的模式
贝克休斯、斯伦贝谢、哈里伯顿和威德福等国际油服行业领先企业不仅仅是 全球化的技术服务公司,也是高端的油田设备、仪器的制造商,但他们的突出特点是仪器制造与工程服务的规模化和一体化的有机结合,以服务队伍规模化支持研发的高投入,通过研究、开发、生产和服务一体化的体制,形成了技术和市场的良性循环。通过技术服务提高了这些领先企业生产设备的附加值,同时也可防止设备销售可能造成的技术外流。
国际油服公司的运作模式对国内油服市场具备很大的影响,目前国内石油公司在逐渐将油气生产与技术服务分离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设备+服务”的运作模式。国有石油公司下属的石油技术服务单位在石油公司进一步引入市场化机制后开始独立参与市场竞争,如中石油下属的中石油测井公司、长城钻探工程公司、渤海钻探测井公司、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和西部钻探工程公司等,在国有石油公司下属的石油技术服务单位生产能力不足时,会向民营企业采购技术服务,国内民营油田技术服务公司承接国内油田技术服务项目时亦多采用“设备+服务”的模式。
4、油服行业民营企业通过不断并购实现一体化进程
油气技术服务业务范围较广,仅仅依靠单一产品或服务的内生增长,难以实现油气技术服务业务的产业链覆盖,对外并购是油服企业提升一体化能力的快车道,一体化战略即通过研发、兼并、重组等方式,打通油服技术产业链,扩大业务经营范围与深度,综合提高产品、市场、服务水平,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一定程度上抵抗周期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影响。根据国际油气巨头的发展路径,并购具有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市场优势的行业内优秀企业,是实现迅速发展壮大的成功经验和必然选择。
5、国际化是我国油服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中国油气向中亚等油气资源丰富地区发展,能源丝绸之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先导工程,油气合作是能源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未来我国将参与更多的中亚地区油田区块的开发,必将促进我国油服相关行业在中亚地区的开拓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