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政策

智能控制器行业经营模式及特征
编辑:张维迎 来源:思瀚 和而泰    2023-03-02

(1)行业经营模式

智能控制器行业内制造企业主要有 OEM、ODM、JDM 三种经营模式。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即原始设备制造商模式,指终端设备企业自行进行设计,而委托智能控制器厂商提供产品加工及制造服务。

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即原始设计制造商模式,指智能控制器厂商自主研发、设计并制造相应的产品,并提供技术服务,以满足终端设备企业产品的功能要求。

JDM(Joint Design Manufacturer):即联合设计制造管理模式,指智能控制器厂商与终端设备企业的合作关系更为密切,主动参与终端产品的方案设计、联合开发,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效率提升。通常只有智能控制器产品供应商在技术实力上达到一定水平、合作信任度较高之后,终端设备企业才会采用 JDM合作形式。

在智能控制器行业的发展初期,行业经营模式以 OEM 模式为主;随着专业化分工发展以及智能控制器产品企业技术实力不断增强,行业经营模式逐步向ODM 业务模式转型,智能控制器企业的专业能力及市场地位不断提升。行业内大多数中小企业当前正处于由 OEM 向 ODM 的业务模式转型期,部分优质企业通过增强技术实力、提高制造水平而率先完成业务模式转型,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优势地位。

近年来,随着智能控制器领域相关技术的不断丰富和深化发展,具备突出技术实力、高端制造能力的智能控制器企业进一步打破常规单向接收、配套研发的被动化服务模式,一方面主动参与下游整机客户的产品设计、联合开发,另一方面依托在细分控制领域技术突破、自主创新,反向推动下游终端设备企业的产品线升级、革新及多元化,从而形成了主导性更强、附加值更高的 JDM 业务模式,取得行业领先的利润水平。

(2)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

智能控制器下游应用领域广泛,不同应用领域的技术要求存在差异,主要壁垒差异较大,整体而言进入壁垒并不是很高。但对于中高端产品等专业细分领域,尤其以国际知名客户为目标群体的专业细分领域,则面临较高的进入壁垒。

①供应商资质壁垒

智能控制器生产企业成为国际终端产品厂商的供应商之前,需要长时间的市场开拓,经历客户严格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等各项体系认证及审核,以及有针对性地按照客户内部合格供应商评定标准,由客户现场审核或通过客户委托的外部认证机构审核。该审核主要包括供应商基本情况调查、现场审核、样品确认、定期审核监督等程序,达到客户的严格要求,才有可能成为其合格供应商。

一般情况下,从资质审定到成为国际著名终端产品厂商合格供应商需要 6-12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智能控制器生产企业一旦通过供应商资质的最终审定,将被纳入到国际大型品牌商的全球供应链核心供应体系,接受其全球生产基地的采购设计及采购委托,这种合作关系是较为稳定和长期的。严格的供应商资质认证,以及基于长期合作而形成的稳定客户关系,对拟进入该市场的企业构成了较强的市场进入壁垒。

②技术壁垒

智能控制器技术含量较高,要求专业生产厂商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由于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历史相对较短,研发、生产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稀缺,通过自我开发需要多年的努力和积累,要在短时间内掌握成熟、稳定的核心技术是非常困难的,同时,下游电子产品更新换代较快,智能控制器生产企业必须长期不断提高研发能力、设计能力、中试能力、工艺技术能力、测试与质量管理控制能力,对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

③国际化壁垒

由于智能控制器的海外市场主要处于欧美发达国家,因此,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对企业的竞争力有着重大影响。具体而言,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主要体现在企业对国际市场发展动态的把握、与国外客户的深度沟通、对国外市场产品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控等方面。国际化程度直接反映了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深度,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智能控制器行业,外向型趋势明显、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将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

④人才壁垒

智能控制技术具有技术门类多、综合性强、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对企业的产品开发、设计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而企业自主培养人才投入大、耗时长,短时间内组建或扩大研发、生产、管理团队较为困难。相较于现有规模企业,新进企业的人才吸引和积累更加困难。

⑤资金壁垒

智能控制器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初期投入较大。从厂房、生产及检测设备、备料到招聘员工,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同时,进入国际知名终端厂商的供应商体系相当困难,需要较强的研发能力和较大的生产规模,这些均需投入巨大的资金,对拟进入企业形成一定的资金壁垒。

⑥竞争壁垒

激烈的行业竞争使行业进入门槛不断提高:一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熟产业向中国市场转移,导致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下游企业产品结构不断升级。随着电子信息产业技术进步和竞争加剧,客观上要求智能控制产品生产规模化、响应时间短且质量标准高,这对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行业发展影响因素

①有利因素

A、产业政策的推动

智能控制器行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高科技产业。智能控制器行业与电子信息产业密切相关,国家和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予以扶持。公司研制生产的智能控制器和智能硬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B、下游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终端产品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及工业设备装置、智能家居、医疗设备、消费电子以及智慧储能等下游终端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对智能控制器的需求持续增加;同时,智能控制器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下游领域的发展给智能控制器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人们对终端产品智能化、节能化、个性化要求的不断提高,智能控制器的市场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 2022 年全球市场规模达到 1.8 万亿美元。

C、国际制造分工转移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凭借诸多的先天优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的制造中心尤其是电子制造中心,并进而成为全球的研发中心,为智能控制器行业尤其是本土的智能控制器企业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由于物流、关税、社会责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全球著名终端产品厂商已经从在中国设立整机工厂,逐渐转变为在中国采购核心部件,而在其全球已经存在的工厂完成整机组装,这种趋势为智能控制器专业设计制造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契机。

D、电子产业集群化推动作用

经过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电子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发达的产业集群,产业链条全球最为完整,产业配套能力全球最为丰富,产业制造能力全球最为发达,作为本土的智能控制器专业企业,处于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电子产业集群地,充分拥有配套、成本、物流的综合优势。

②不利因素

A、下游行业发展情况影响

智能控制器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及工业设备装置、智能家居、锂电池、医疗设备及消费电子等领域。智能控制器并非最终产品,对下游行业的行业发展状况依赖较大。上述行业的发展状况和成熟程度直接影响到智能控制器行业的发展前景。

B、产品的非标准化

智能控制器应用领域极为广泛,一般是专门开发的定制产品,针对同样的功能、性能要求,其设计实现方案千差万别,产品周期较短,较难实现规格型号的标准化和统一化。

(4)行业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

①行业技术水平

智能控制技术系集现代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传感技术和各种数据处理算法等科学理论于一身的自动化应用技术,技术含量较高,且在软硬件方面技术水平均在不断提高。

在硬件方面,MCU及其他半导体器件的技术日趋成熟,IC 芯片、MOS 管、二三极管等元器件功能更强大可靠;IC 芯片存储容量越来越大,能写入更多、更复杂的程序,运行效率不断提高。

在软件方面,数据处理及编程能力越来越强大,技术变革速度越来越快,使得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日益普遍起来。

②行业技术特点

智能控制技术具有综合性强、技术外延丰富、应用领域广等特点。

A、综合性强

智能控制器是技术集成产品,技术领域涉及自动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模式识别与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感技术、软件技术、电磁兼容技术、电子加工工艺技术等广阔的范畴,智能控制技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B、技术外延丰富

智能控制器的设计既有硬件技术又有软件技术,软件技术包括算法技术、编程技术等。产品研究与设计要考虑的因素既包含产品功能、性能、结构本身的要求,又要满足环保、节能、电磁兼容等一系列要求,技术外延较为丰富。

C、应用领域广

智能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及工业设备装置、智能家居、医疗设备、消费电子、智慧储能等领域,是部分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牵引力,也是某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重要驱动因素。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