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准入壁垒
我国对农药行业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包括农药生产企业实行许可制度,具备条件的农药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的规定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申请农药生产许可证;农药产品实行农药登记制度、农药生产许可制度和农药经营许可制度,即未取得“农药登记证”和“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证”)的产品不得生产、销售、出口和使用。此外,我国农药企业拟投资项目如涉及国家禁止或限制的农药品种范围,将无法获得有关部门的核准。
2、技术壁垒
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农药行业的技术壁垒包括新药研发壁垒和生产工艺壁垒。新药研发壁垒是国外大型农药企业保持其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较少企业能够突破原药研发壁垒。生产工艺壁垒是大型非专利农药生产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即通过生产工艺的研发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
现代农药的高效、低毒、低残留、低成本的要求,使原药的合成工艺日益精细化,对收率、纯度等起关键作用的合成工艺的掌握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经验积累过程。农药制剂由于直接施用于农作物,对药效、质量、安全要求较高,且病虫草害的抗药性趋于明显,只有长期对农作物及病虫草害保持跟踪与监测,才能确保制剂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应变能力,因而制剂技术亦具有极强的经验累积性特点。
大型农药企业通过长期在生产环节中对于相关工艺和技术的完善优化,提高工艺路线效率,生产高质量、高稳定性的农药产品,对于新进入本行业的企业而言,要达到相应的技术与工艺要求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与投入,对于企业的技术实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环保及安全生产壁垒
农药行业的环保壁垒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农药作为化工的一大子行业,受其生产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其三废排放物具有毒性大、浓度高、治理难的特点,随着各国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近年来各国都加强了对农药生产企业的环保要求,部分发达国家已将对于环境影响更大的原药产能向其他国家转移。
在我国,农药生产企业所有生产项目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立项和环保验收程序,涉及生产资质核准、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验收等环节。在环保监管日益严格、行业环保标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农药生产企业必须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必要的环保设施投入和建设,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适当的末端治理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在上述背景下,一批规模小、盈利能力差的农药企业将因无力支付日益提高的环保成本而逐步退出该行业。
另一方面,近年来国际市场在环保意识觉醒的大背景下,对于农药的使用和进口采取了严格的管制,一些高毒性、高残留、大用量及有不良影响的农药被限制使用或禁用,例如 2019 年 4 月 29 日,欧盟发布公告,不再批准百菌清的再评审申请。而截至 2022 年 2 月,欧盟禁用与限用的农药品种已超 300 个。
农业农村部作为我国农药使用的主管部门,陆续发布了多项关于禁止和限制使用农药的公告,加快淘汰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国内外对农药的使用和进口愈发严格的管制要求我国农药生产及出口企业要积极实现产品种类和生产技术上的升级换代,在质量控制、检验、登记方面要负担更高的成本和更长的时间周期,提高了农药行业的市场门槛。
此外,农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较多,需要取得相应的安全生产许可资质,同时对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着较高要求,并需要专门的资源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业进入门槛。
4、资金壁垒
农药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生产装置的建设与安装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持,且行业的规模效应较为明显,产能规模优势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特别是对于原药生产企业而言是其竞争力的核心,农药企业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与现有农药企业在设备、技术、成本、人才等方面开展竞争,因此必须有大量资金投入作为保障。此外,随着农药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要求农药企业在技术研发、环保设施方面具有持续投入的能力。
5、品牌壁垒
无论是原药企业还是制剂企业,其对产品质量的可靠性都有较高的要求。对原药企业的客户来说,原药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其最终产品的质量,基于长期的品质保证以及稳定的原料供应的考虑,相关客户通常会选择具有较高市场知名度以及规模化生产优势的供应商;对广大农户来说,制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其对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颗粒无收,品牌作为产品质量的保障和体现,也是农户在购买农药产品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因此,产品的品牌一经形成,就成为企业的重要竞争力,并且需要企业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持续的服务对品牌进行维持,同时,对于新进入企业而言,市场中原有企业的先占优势对于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品牌知名度、培养用户群体形成了较高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