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体规模保持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及就业贡献提升
2020 年,全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约 1.95 万亿元,全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为 1.9%,较 2011 年增长 1.14 个百分点,对国民经济直接贡献率为 4.5%,较 2011 年增长 3.35 个百分点。环保产业从业人员约320 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总数的 0.43%,比 2011 年提升 0.31 个百分点。环保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总体呈逐步加大的趋势,具体情况如下:环保产业贡献率及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2)我国环保行业仍以小微型企业为主,从业单位实力较弱
根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的统计情况,2020 年参与统计的企业中,小、微型企业占比为 72.9%,大、中型企业占比分别为 3.1%、24.0%。上述 4 类企业营业收入分别为 16,010.2 亿元、3,032.5 亿元、449.6 亿元、66.6 亿元,营业利润分别为 1,461.3 亿元、327.7 亿元、18.2 亿元、-12.9 亿元。大型企业数量占比仅3.1%,却贡献了超过 80%的营收及利润,小、微型企业数量占比合计达 72.9%,却仅贡献 2.6%的营业收入及 0.3%的营业利润。
大、中型企业利润率相对较高,为 10%左右;小型企业利润率仅 4.0%,微型企业利润率为-19.4%。同比来看,也呈现出企业规模越大,营收收入、营业利润增幅越大的特点。2020 年,大型企业营业收入、环保业务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增幅为 7.0%-12%之间,中型企业则为 0.8%-2%,小、微型营业收入、环保业务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同比则出现下滑,尤其是微型企业,营业收入、环保业务营业收入较 2019 年分别下滑 38.3%、39.3%,营业利润则下滑 59.1%。具体情况如下:
2020 年列入统计的不同规模企业数量及营业收入占比
可见,我国环保企业在数量上仍以小微型企业为主,抗风险能力较差,产业从业单位整体实力较弱。
(3)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但产业高质量发展依然问题突出
2020 年环保企业平均研发支出同比增长 16.8%,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3.2%,高于 2020 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1.41%)。其中,环境监测领域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最高,达 6.7%。研发人员数量占从业人数的比重为 17.1%,同比增长 0.6%。企业平均专利授权数从 2019 年的 4.5 件增长到 4.8 件。
我国环保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电除尘、袋式除尘、脱硫脱硝等烟气治理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城镇污水和常规工业废水处理,已形成多种成熟稳定的成套工艺技术和装备;污水深度处理、VOCs 治理、固废处理和资源化以及土壤修复领域技术装备水平快速提升;环境监测技术在自动化、成套化、智能化、立体化和支撑精准监管方面进步显著。
制约环保产业发展的四大问题依然突出。一是环保项目自身造血能力差,过度依赖政府投入,环境治理需求向产业市场转化难;二是价费机制不完善,投资回报机制不健全,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参与难;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基础性、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在垃圾渗滤液处理、高盐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以及部分关键设备、功能材料、核心部件、高端装备仪器等方面存在短板,亟待解决和突破;四是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规范性有待加强[26]。
(4)“十四五”规划、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生态环保行业发展提出新要求
根据“十四五”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我国将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围绕大气污染物减排、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土壤污染防治与安全利用、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医废危废处置和固废综合利用等方面,不断改善空气、水环境质量,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构建集污水、垃圾、固废、危废、医废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带动生态环保产业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延伸服务深度,面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实现全面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