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地图体系技术基于自主可控的高性能可编排的主被动测绘引擎,以网络空间资产为底图,通过网络疆域地图的构建技术、网络疆域地图的坐标连续性调整技术、基于网页图标的设备识别方法和网络空间内基于暴露面的社会组织识别方法,融合开源情报技术、大数据关联及知识图谱分析等技术将地理空间域、虚拟网络空间域和社会空间域相互映射,构建全球网络空间地图体系。
伴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的高速发展,全球已经进入到智能的数字化时代,网络空间是数字世界的载体,是海陆空天之外第五维空间。与传统物理世界“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地图的重要性一样,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地图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可视化的网络空间包含网络空间的万事万物及其关联关系,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网络空间资产的位置、运行状况等重要的信息,把数字世界显性的、有层次的展现出来,达到可视化、可度量的地步。
网络空间地图对维持数字世界秩序、提升网络空间管理效率、应对网络攻击等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因此,网络空间地图是各行业数字资产在网络空间中实现可视化、可度量与高维度治理的重要工具,将成为网络空间的基础设施之一。
网络空间地图领域由地理学、网络空间信息学、大数据、人工智能、可视化等诸多学科领域交叉融合,属于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核心组件。IDC《2021网络空间地图市场洞察》中提出,网络空间地图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即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应用涉及“新基建”的数字底座、智慧城市感知与运营、工业互联网资产监控、数字孪生等多个领域。
一方面,网络空间地图最广阔的应用空间为数字化领域,包含以下具体场景:数字化政府和智慧城市的网络空间地图、国家信息化建设量化评估、国家 IPv6战略的量化评估、国家网络空间供应链体系及量化评估、自主可控率量化评估和网络空间地形地貌态势图等。网络空间地图在数字化领域的应用市场空间伴随“新基建”的建设不断扩大。
另一方面,网络空间地图在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并已被逐步应用在各个安全场景,主要应用领域包含:网络空间安全综合防控领域、网络病毒漏洞等突发事件的监测定位及修复追踪、工业互联网安全评估和预警、攻防对抗领域、沙盘与靶场环境等。
2020 年,公安部在《贯彻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的指导意见》中进一步提出“加强网络新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绘制网络空间地理信息图谱(网络地图),实现挂图作战”。
如同物理世界中军事领域的作战地图一样,在网络空间中,由于攻防对抗长期存在,网络空间地图将成为网络攻防双方重要的“作战地图”,它为攻防双方绘制了清晰的网络战场环境,提供了网络空间对抗博弈的沙盘。
根据 IDC《中国网络空间地图市场洞察,2022》,未来几年网络空间地图重要性不断突显,预计到2026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54.6 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达到 48.3%。
更多行业报告详见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研究、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园区规划、项目建议书、产业规划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