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管理体制
1)行业监管体系
在行业监管结构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公路交通基本法的立法;国务院负责行政法规的制定及全国公路交通发展规划的审批;交通运输部负责统筹全国公路管理工作,制定部门规章及制定公路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方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设交通厅、交通委员会等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作为省级人民政府主管本地公路、水路等交通事业的职能部门,在省级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领导及指导下统筹本地区公路管理工作、制定公路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方针,以及负责全国及省级公路的发展、建设、养护和管理。
此外,交通运输部除负责制定政策及监管外,也直接参与若干重要的全国公路项目的建设和投资。收费公路及桥梁的收费标准的制定及调整由交通厅会同同级价格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查批准。
2)高速公路监管体制是指高速公路管理机构为确保高速公路顺利建设和运营而建立的组织制度,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可分为集中管理型、分片管理型和专线管理型三大类型。
i. 集中管理型
主要指设置省级高速公路专门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将管理重心放在资金技术和管理力度比较强的省一级,实行人、财、物由省级专门机构统一管理,统筹协调。
ii. 分片管理型
主要指在省级交通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按高速公路的不同片区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各片区的管理机构相互独立。
iii.专线管理型
主要指在省级交通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按高速公路的不同项目分别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每个项目的管理机构之间相互独立。
3)收费方式、期限和标准
i. 收费方式
我国收费公路主要采取设站收费的方式,可分为人工收费、自动收费和半自动收费三种,2019年9月底,除了海南、西藏以外,全国29个省份实现了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联网收费。
ii. 收费期限规定
根据2018年12月20日印发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为化解债务风险、保障收费公路可持续发展的资金需求,《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从完善政府收费公路“统借统还”制度、建立养护管理收费制度、明确收费公路偿债期限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根据修订草案内容,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为提高收费公路设置门槛,建立收费公路发展的刚性控制机制。
明确新建的收费公路只能是高速公路,停止新建收费一、二级公路和独立桥梁、隧道,严格控制收费公路规模;明确车辆通行费收入无法满足债务利息和养护管理支出需求的省份不得新建收费公路,防止盲目投资建设。完善政府收费公路“统借统还”制度,加快政府债务偿还。形象些说,“统借统还”就是通过各省份范围内政府收费高速公路统收统支,收入好坏路段的交叉补贴,通过“统”的方式提高整体的还本付息能力,加快债务偿还速度。明确收费公路的偿债期限和经营期限。
政府收费高速公路项目偿债期限应当按照覆盖债务还本付息需求的原则合理设置。经营性公路项目经营期限按照收回投资并有合理回报的原则确定,一般不得超过30年,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收费公路,可以超过30年,以有效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立养护管理收费制度。一省份范围内所有政府收费高速公路债务偿清的,按照满足基本养护、管理支出需求和保障通行效率的原则,重新核定收费标准,实行养护管理收费,保障养护管理资金需要。
4)相关规划
《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于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是中国公路网中最高层次的公路通道。根据该规划,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大通道,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简称为“7918网”。
总规模约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他路线约1.7万公里。地区环线为辽中环线、成渝环线、海南环线、珠三角环线、杭州湾环线共5条地区性环线,联络线包括19条横向联络线和17条纵向联络线。该规划采用“东部加密、中部成网、西部连通”的布局思路,建成后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首都连接省会、省会彼此相通、连接主要地市、覆盖重要县市”的高速公路网络。
2006 年 6月 13日,交通部发布《公路水路交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旨在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求出发,结合交通科技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确定中长期交通科技工作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制定具体的规划实施方案,提出促进交通科技发展的保障措施,为交通行业的科技活动和科技资源配置提供指导。纲要提出,到2020年,全国将形成15-20个全国或区域性交通行业科技研发中心,培养100名左右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交通科技领军人才。
2013年6月17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这是我国第一个集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于一体的国家中长期公路网布局规划,是指导我国公路长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今后十几年,我国将投入4.7万亿元,到2030年建成总规模40.1万公里的国家公路网,由普通国道和国家高速公路两个路网构成。
普通国道将由10.6万公里增加到26.5万公里,增加1倍多。普通国道网由12条首都放射线、47条南北纵线、60条东西横线和81条联络线组成。国家高速公路将由8.5万公里增加到11.8万公里,增加3.3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由7条首都放射线、11条南北纵线、18条东西横线及地区环线、并行线、联络线等组成,总规模11.8万公里;另规划远期展望线1.8万公里,位于西部地广人稀地区。
国家级干线公路将形成由“普通国道+国家高速公路”两个层次共同组成的线网格局,普通国道提供普遍的、非收费的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国家高速公路提供高效、快捷的运输服务。空间布局将更加合理、结构更加清晰、功能更加明确。
2016年3月7日,交通部印发《综合运输服务“十三五”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综合运输服务市场体系。同时,规划特别指出,综合运输服务应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深度融合,并提出达到2020年高速公路ETC覆盖率达85%的规划目标。
2016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和交通部印发《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十三五”时期是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2016-2018年拟重点推进铁路、公路和水路、机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303项,涉及项目总投资约4.7万亿元,其中2016年项目131个,投资约2.1万亿元;2017年项目92个,投资约1.3万亿元;2018年项目80个,投资约1.3万亿元。公路建设方面将重点推进54个项目前期工作,新建及改扩建高速公路6,000公里以上,涉及投资约5,800亿元。
2016年6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43号)。方案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基本形成的大背景下,针对我国目前运输体系还存在线路与节点配套不足、各运输方式之间衔接不够等问题提出指导意见。为完善枢纽及疏运系统,加强交通物流网络建设,我国需加强重点城市绕城高速公路建设,强化超大、特大城市出入城道路与高速公路衔接,减少过境货物对城市交通的干扰。
2017年1月22日,交通运输部印发《推进智慧交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着力提升交通运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该计划将深化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检测维护管理全生命周期的应用,选取国家高速公路、特大型桥梁、特长隧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应用,加强公路养护决策、路网运行监测、应急调度指挥等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和应用,有效提升路网建管养智能化水平。
2017年2月3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旨在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规划相衔接。规划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部分地区和领域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为构建高品质的快速交通网,将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加快推进由7条首都放射线、11条北南纵线、18条东西横线,以及地区环线、并行线、联络线等组成的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尽快打通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待贯通路段,推进建设年代较早、交通繁忙的国家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和分流路线建设。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旨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规划指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有力支撑“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居世界前列。交通运输全面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力保障国家安全,支撑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21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202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明确预备修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预示收费公路政策优化调整进程将加快。
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将发展目标确定为:到2025年,综合交通运输基本实现一体化融合发展,智能化、绿色化取得实质性突破,综合能力、服务品质、运行效率和整体效益显着提升,交通运输发展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
2022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要求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建设,增强区域间、城市群间、省际间交通运输联系。加强中西部地区、沿江沿海战略骨干通道建设,有序推进能力紧张通道升级扩容,加强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要完善公路网骨干线路,提升国家高速公路网络质量,加快省际高速公路建设,推进普通国省道瓶颈路段贯通升级。
(2)国内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现状
我国高速公路行业十分注重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在高速公路建设与运营等方面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技术水平也不断得到提升。
在数字化交通管理技术方面,我国以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平台、交通电子政务畅通工程、交通监控中心建设、交通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城市智能交通试点建设为载体,通过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集成,在交通规划、设计、管理、监控、运输组织、决策支持以及交通公众信息发布等领域广泛应用,全面推进交通信息化进程,大大提升了管理效能。
在基础设施建养技术方面,有关部门结合我国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技术领域开展系列科技攻关,在公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修筑、路面材料与结构与质量检测等各个方面进行专项研发,取得了显着的效果。同时,针对我国新建公路路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早期损坏以及早期修建的公路大量进入大修期、路面质量下降较快的实际,组织开展“提高路面质量对策研究”,对以往路面建设经验进行总结与提炼,取得了大量的科技成果。
1)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迅速,公路里程保持平稳增长
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行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支撑性作用,公路运输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社会客运量和货运量上占据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交通运输改革,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迅速,公路里程长度保持平稳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
虽然我国的交通运输建设速度较快,但由于人口基数巨大,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人均交通线长度仍然较低。因此,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一系列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政策的实施,国内交通运输建设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2)公路运输行业增速放缓,但行业发展依旧保持增长态势
公路运输作为是交通运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承担短途客货运输,具有运输速度快,适应性强等特点。近年来,受到国内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货运需求增长缓慢,导致公路货网的逐步开通,乘客出行选择也越加丰富,使得公路客运量的增速也出现一定下滑。虽然公路运输增速放缓,但公路运输行业总体上保持依旧保持增长态势。
根据《2021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2022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里程达17.73万公里,相比2021年增加0.82万公里。全年公路营业性客运量35.46亿人,比上年下降30.3%,旅客周转量2,407.54亿人公里,下降33.7%,营业性货运量371.19亿吨,下降5.5%,货物周转量68,958.04亿吨公里,下降1.2%。
3)高速公路经营朝着信息技术化的方向发展
近几年,高速公路建设取得快速进展,高速公路里程从2005年的4.1万公里增加到2022年的17.73公里,年复合增长率为9%。与此同时,高速公路运营趋向技术化,推动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平台、交通监控中心、交通政务服务平台、城市智能交通试点等平台建设,运用现代技术全方面推进交通信息化进程,提升管理效能。
4)服务区、户外广告成为高速公路业务拓展点
高速公路相对于普通公路,具有一定特殊性,具有全线封闭、出入口控制等特征,运行车辆只能在规定的立体交叉口进出高速公路。作为高速公路的附属行业,其沿线服务区运营具有独特优势,是来往乘客停车休息、餐饮活动的唯一选择,属于高速公路的重要拓展业务。对于广告业务,高速公路沿线景致单调、重复、周边视觉障碍物少,是户外广告投放的理想地点,而且高速公路沿线户外广告能够全天侯无间断地向不断变化着的消费对象们传递发布相应信息,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因此,各大高速公路企业正逐步全面开展户外广告业务的运营。
(3)行业竞争状况
1)行业竞争格局
高速公路行业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不同区域以及不同路线的高速公路之间不可相互替代,而且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消费升级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速公路需求,即使相同建设标准的高速公路,在不同区域的车流量也有所不同。
从整个交通运输业上看,交通设施的完善将为公众提供多样化的交通运输选择,一定程度上对高速公路行业带来更多的竞争和挑战。航空运输行业在长途运输中有着速度快的优点,但短途运输则具有成本高、受气象条件限制等缺点;高速公路行业在短途运输中有着有快捷、省时、服务设施齐全等优势,因此航空运输业对高速公路行业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
铁路运输与高速公路运输两者的承运服务对象、市场存在差异同时具有一定重合,高速公路与铁路之间具有一定竞争关系。高速公路相比普通公路具有快捷安全、省时省油、服务设施齐全等优势,但是普通公路的免费也给高速公路带来一定影响。
从公路行业内来看,收费公路行业集中度较高,目前收费公路运营管理主体主要是各省的高速公路管理单位、交通投资集团。其中各省高速公路管理单位和交通投资集团一般以投资、运营本省收费公路为主,且近年来往往应省政府的要求,投资运营一些效益较差的收费公路,除山东高速集团外,各省交通投资集团在其它省份投资较少。
全国布局的收费公路投资经营企业中,除招商公路和越秀交通外,大多是以建设施工为主业的企业,如中交建设、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它们投资收费公路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施工利润,因此一般是以施工设计总承包的方式,投资新建收费公路项目,相对而言不太看重运营期效益,因此与招商公路这样专注于收购已建成通车、比较成熟的收费公路的企业不太具有直接竞争关系。
2)行业内主要企业
目前收费公路运营管理主体主要是各省的高速公路管理单位、交通投资集团,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有山东高速集团、江苏交通控股、浙江交通投资集团、安徽交通控股、四川交通投资集团、河南交通投资集团等,以及为数不多的全国布局的收费公路投资经营企业,主要企业有招商局公路、中交建设、中国中铁、中国铁建、越秀交通等。
目前,高速公路行业内存在二十余家上市企业,包括浙江沪杭甬、山东高速、中原高速、宁沪高速、四川成渝、赣粤高速、深高速、现代投资、皖通高速、五洲交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