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概览:传统龙头陆续上市,新厂商差异化布局进场
业内传统龙头陆续上市,新厂商差异化布局进场。从企业发展沿革看,当前我国的电动两轮车企业可大致分为业内传统品牌和跨界布局新品牌两类。其中,传统品牌如雅迪、爱玛、新日、绿源已深耕行业多年,具备深厚供应链、渠道等基础,主要布局大众化消费市场。九号公司和小牛电动则定位年轻化、智能化,在近年来切入中高端市场,把握结构性机遇实现快速成长。
2、经营对比:低维竞争渠道为王,长期品牌势能支撑内生增长
龙头市占率持续提升,“雅迪爱玛台铃”影响力突出。自 2019 年国标更新后,电动两轮车行业逐步形成“雅迪、爱玛、台铃”三大品牌市占率领先的格局,且市场份额和其他企业拉开较大差距。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1年雅迪品牌市场份额超过30%,爱玛品牌市场份额接近 20%,台铃品牌市场份额超过 10%,新日品牌作为行业销量第四位市场份额在 5%左右。
对比销量,龙头稳固地位下亦有新军突起。就可得公开数据看,雅迪、爱玛年销量明显领先,达到千万量级,其他品牌如绿源、新日等销量保持稳中有升态势,年销售量级大致在 200-300 万辆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九号作为新入局品牌,近年销量快速提升。我们认为,低维的品牌竞争以渠道为王,通过线下渠道密布保证消费者触达,进而实现销售增长是大盘扩容阶段最有效的竞争方式,但九号新军突起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品牌势能对企业增长的助力。
对比单车 ASP,头部企业基本稳定,九号显著领先。我们根据年报披露分产品营收及产品销量测算得到各品牌单车 ASP,其中雅迪、绿源、新日将电池收入单独列示,而爱玛、九号的电池等销售含在单车 ASP 中可能导致一定误差。整体看,头部品牌单车 ASP 近年基本保持稳定,且基本集中在 1200-2000 元左右,说明终端消费者在购买时普遍对品牌溢价接受度有限,因此各大品牌定价相对接近,而九号领先优势显著,核心原因是九号锚定中高端市场,基于年轻化品牌形象和智能化优势,实现较高定价水平。我们认为九号的成功经验有望启发其他头部企业,未来若能发力布局中高端市场,有望支撑单车 ASP 向上。
对比单车毛利额,品牌溢价、规模优势是核心变量。我们根据年报披露销售毛利率以及产品 ASP 测算得到各品牌单车毛利额,由于各家产品结构并不单一故可能存在误差,仅供方向性参考。单车毛利额分布梯队较单价分布梯队的分层更明显,我们认为主要系各家在品牌定位和生产制造端的能力与规模差异,会带来毛利率差异。具体来看,九号单车毛利额领先,主要来自品牌定位带来的溢价能力,雅迪与爱玛处于第二梯队,主要来自龙头供应链优势,而后则是其他头部厂商。
对比单车净利额,企业间差距比毛利额更明显。我们根据年报披露净利润以及产品销量测算得到各品牌单车净利额(或存在误差,仅供方向性参考):头部品牌间单车净利差异比毛利差异更为显著,我们认为原因在于规模效应的凸显能有效摊薄期间费用,而销售规模领先的雅迪与爱玛优势明显。
对比网点&经销商数量,行业渠道为王的竞争特征鲜明。过往主流消费者在选购电动两轮车时看重线下体验,故线下网点数量与销售规模一定程度上呈正向关联,行业渠道为王的竞争特征鲜明,网点数量增加一方面依靠存量经销商拓店,另一方面则依靠发展新经销商,雅迪近年来通过发力发展新经销商支撑渠道数量的持续增长,爱玛则侧重于培育已有经销商,提高单个经销商开店数量。九号公司早期通过线上渠道实现差异化竞争,近年开始发力线下渠道,我们认为在已形成品牌影响力加持之下,九号公司的渠道扩张潜力可观。
对比单店销量,我们认为行业已度过渠道跑马圈地阶段,未来重心在于提质。对比复盘单店销量,近年来两大龙头企业有所承压,一定程度上反映大众市场已基本完成渠道覆盖,行业度过跑马圈地阶段,继续加密的新客吸纳效果边际下降。我们预计未来行业终端渠道数量中枢或将趋于稳定,头部品牌主要拓店空间或来自非头部品牌旗下经销商的翻牌行为,渠道竞争重心将聚焦于提升网点质量,一方面是提升单店销量,另一方面则是提升单店盈利水平,考验品牌方连同经销商的渠道精细化运营能力以及产品、品牌形象的综合竞争力。
九号公司近年来店效逆势提升,反映出细分市场潜力。九号公司以年轻化、智能化为核心看点,重点布局中高端市场,一方面挖掘增量需求,典型画像是此前对传统品牌产品缺乏兴趣故不选择电动两轮车出行的消费者,以九号为代表的新兴品牌凭借更具个性化、智能化的产品和服务体验激活出这部分客群需求,另一方面则是渗透存量大众市场中有品质消费需求的客群,例如年轻客群等。
对比渠道盈利结构,布局中高端产品有望惠及产业链多环节。我们从不同档位产品的产业链价值分配入手,对比分析中高端产品布局意义,直观结论为中高端产品终端定价溢价水平更高,能够为品牌厂商、一网经销商、二网经销商各环节提供更大利润空间与更高毛利率水平。展望未来,我们预计各品牌厂商或将发力中高端市场布局,产业链多环节在共同利益导向下有望形成合力,在相对稳定的行业大盘需求中挖掘结构性增长机遇。
中高端市场为品牌必争之地,新兴品牌先发、传统品牌追赶。参考艾瑞咨询&鲁大师数据实验室数据,分价格段看,4000 元以下价格带产品销售与行业整体格局接近,以雅迪、爱玛、台铃为代表的传统两轮电动车品牌仍具备较大优势;4000-4999 元价格带产品中,九号、小牛品牌销量明显赶上,仅次于龙头品牌;中高端市场核心圈层(5000 元以上价格带),九号、小牛品牌销量已超过传统龙头品牌。
中高端市场是品牌必争之地,新兴品牌基于品牌定位差异化与技术研发先发优势已取得领先地位,而传统品牌处于追赶位置;推演未来市场竞争走向,我们认为传统品牌一方面深耕行业多年积淀的渠道、供应链等资源有望支撑硬件水平快速追赶,另一方面软性的品牌形象革新则更显综合运营能力。
小结:大众市场相对稳定看格局优化,中高端市场具备潜力看差异化竞争。电动两轮车行业供给格局整体较清晰,内部存在结构性变化:大众市场方面,需求大体已趋于稳定(存在汰换刚需),渠道覆盖基本完成,头部品牌竞争优势显著,未来主要关注在内部竞争及外部政策推动下的格局优化,通过出清长尾厂商,实现市占率向头部集中,竞争抓手一是供应链布局深化叠加规模效应凸显增强成本优势,二是赋能终端渠道优化经销商盈利模型、提升单店效能、吸引翻牌;而中高端市场方面,整体由需求趋势主导,具备成长潜力但标准化答案尚未出现,我们认为品牌间竞争除传统抓手外,还需要将更多注意力切实投入需求洞察,焕新品牌形象,把握智能科技研发、驾驶体验优化、个性化需求满足等多维度差异化竞争机会。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