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资讯

新型显示存量和增量市场广阔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6-25

新型显示技术主要包括液晶显示(LCD)、全彩 LED 直显及 OLED 显示等。近年来,随着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成熟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可穿戴设备、AR/VR 设备等新兴产品的大量涌现及商用显示、车载显示等细分市场的快速增长,全球新型显示行业发展迅速,存量和增量市场广阔。

凭借广阔的消费市场和成熟的制造能力,我国已成为全球显示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全球最大的显示面板生产制造基地和研发应用地区,我国新型显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17 至 2023 年,中国新型显示产业规模由 2,758 亿元增长至6,60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5.65%,预计 2024 年产业规模达 6,900 亿元。

近年来,我国新型显示支持政策频出,车载视听、商用显示、视频监控、工业制造、文教娱乐、医疗健康等典型应用场景为 LED 超大显示屏、Mini/Micro LED 等超高清显示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2023 年 8 月,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 2023-2024 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在新型显示领域,面向新型智能终端、文化、旅游、景观、商显等,推动 AMOLED、Micro-LED、3D显示、激光显示等扩大应用;在视听产业方面,加快培育视听消费新增长点,促进车载视听、商用显示等新兴领域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 OLED TV、Mini LED、8K、75 英寸及以上高端显示整机产品消费需求。

2024 年 1 月,工信部等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量子点显示、全息显示等研究,突破 Micro-LED、激光、印刷等显示技术并实现规模化应用。2025 年4 月,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促进 TFT-LCD、AMOLED、Micro-LED、3D 显示、激光显示等显示技术在相关行业领域规模化应用,实现超高清、无障碍、3D 立体等显示效果,加快在智能终端、远程连接、文化内容呈现等场景中推广。我国新型显示市场的广阔空间及持续技术升级为上游材料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①液晶显示(LCD)技术成熟,应用范围广阔,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液晶显示(LCD)在全球显示面板市场中占比最高,具有技术成熟、产品轻薄、成本低等优势,已在手机、电视、笔记本电脑等领域实现广泛应用。根据 QYResearch 数据,2023 年全球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市场销售规模达 7,115 亿元,预计 2030 年将增至 8,784 亿元,市场空间广阔。

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支持政策扶持下,我国液晶显示(LCD)产业布局不断深入,产能快速投放的同时技术持续突破。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屏生产国和消费国。根据中研网统计数据,2023 年我国液晶面板行业市场规模约为 4,660.7 亿元,产量约为 16,025 万平方米,需求量约为 17,554.4 万平方米。根据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数据,截至 2023 年末,中国 LCD总产能占全球份额约 70%。

液晶材料本身不具有发光特性,液晶显示屏主体部分一般由液晶显示面板和 LED 背光模组组成。LED 背光模组作为液晶显示屏的重要驱动性光源,其发展主要受液晶显示行业及终端领域发展推动。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市场扩张,背光模组行业的市场规模同步增长。根据中研网数据,2023 年,全球 LED 背光模组市场规模达 649.86 亿元。

未来,液晶显示屏将向大尺寸、超高清、高端化方向持续突破发展,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前景可观,LED 背光模组市场空间依旧广阔,为有机硅封装材料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背光模组用 LED 器件进一步向大功率方向发展,单颗 LED 灯珠功率达 2-3W,对于有机硅封装材料的耐光热老化、阻隔性等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推动产业迈向高端。

②全彩 LED 直显在大尺寸显示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小间距全彩 LED 直显持续渗透

全彩 LED 直显屏由 RGB 三色 LED 灯珠组成,具有高亮度、可实现超大尺寸、技术发展成熟等特点。目前,LED 显示屏已实现高清晰度、高分辨率及长时间性能稳定,在广告传媒、文化演艺、体育场馆、高端会议室、交通控制等领域广泛应用。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数据,2023 年我国 LED显示屏总体市场规模约为 537 亿元,同比增长 8.92%,2024 年 LED 显示屏市场规模将增至 634 亿元。

长期来看,应用领域的快速拓展、技术的持续发展及海外新兴市场需求的崛起共同蕴含着打开新市场空间的力量。一方面,LED 电影屏、虚拟拍摄、透明屏、球形巨幕、裸眼 3D、一体机等新产品、新业态逐步崛起。另一方面,2024 年海外市场,特别是中东和东南亚地区 LED 显示屏需求快速增长,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地也保持稳步增长。

此外,小间距和微间距全彩 LED 直显市场渗透率持续提高,推动市场增长。小间距全彩 LED 直显屏点间距一般在 1-2.5mm 之间,具有高刷高亮、画质逼真、寿命长、无拼缝、高耐用性等优势。随着点间距不断缩小,像素密度增大,显示屏分辨率也随之得到大幅提升。

近年来,超高清、高密度小间距全彩 LED 直显技术发展迅速,价格快速下降拉动市场渗透率持续提高。目前,小间距全彩 LED 直显应用领域以政府、公安、能源和交通为主,随着制造技术提升,商用市场及民用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增长。根据 TrendForce 预测,2025 年小间距全彩 LED 直显市场规模将快速增至 90.25 亿美元,市场渗透率达 87.37%,2022 年-2025 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26.40%

国内市场方面,根据 DISCIEN 及东北证券统计数据,国内小间距全彩 LED 直显自 2016 年起放量,出货面积达 4 万平米,后续出货量持续走高,2023 年出货面积达 139.5 万平,预计 2028 年将增至 369.5 万平,2023 至 2028 年复合增长率达 21.51%。

③Mini LED 为新一代主流显示技术,迎来市场爆发期

A、Mini LED 背光应用性能、成本优势显著,迈向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Mini LED 背光模组是将 Mini LED 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源,可显著提升液晶显示性能。MiniLED 背光模组采用巨量小尺寸 LED 晶粒,能够以全矩阵式的方式进行分区调光,控制暗部区域显示,减少漏光,强化对比度及分辨率,呈现更细致、更高清的画面。同时,Mini LED 背光可减少光学混光距离,实现超薄化,搭配软性基板亦可用于曲面屏。与 OLED 相比,Mini LED 背光还具有无频闪、无烧屏、寿命长、高能效等优势。

成本方面,根据 LEDinside 估算,相同对比度下,采用Mini LED 背光的液晶面板价格约为 OLED 面板的 70-80%。2019 年以来,随着 Mini LED 背光技术及成本的逐步突破,苹果、三星、华为等消费电子龙头企业纷纷布局,推动该技术在全产业链进入快速渗透阶段,Mini LED 背光在 2021 年迎来实质上的大规模商业应用。

近年来,Mini LED 背光技术日益成熟、良率显著提升、成本稳步下降,商业化进程持续加速,目前主要渗透于电视市场、电竞显示器及车载显示等,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行家说 Research 数据,2024 年,全球 Mini LED 背光产品整体出货量达 1,280 万台,逐步迈向规模化应用的新阶段,其中电视市场为主要拉动力量。

2023 年全球 Mini LED 背光电视出货量为 408 万台,2024 年增长至 820 万台,同比增长超 100%。当前,以 TCL、海信、小米、创维为代表的国产 TV 品牌在 Mini LED 背光市场占有率近 75%,成为带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Mini LED背光在全球 TV 领域的市场渗透率由 2023 年的 2.04%提升至 2024 年的 3.80%,而 OLED 电视渗透率则相对平稳,2023 年及 2024 年分别为 2.65%及 3.24%,2024 年 Mini LED 背光电视市场渗透率首次超过 OLED。根据 TrendForce 预计,2027 年全球搭载 Mini LED 背光技术的应用出货量预计可达3,145 万台。

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车用显示屏向大尺寸方向发展,对显示屏也有了高亮度、高色饱、高对比等要求,给予 Mini LED 背光在汽车领域的市场空间。理想、蔚来、仰望、小米、凯迪拉克、林肯、极氪等汽车品牌均已采用 Mini LED 背光车载显示屏,覆盖车内外应用,Mini LED背光技术已成为新能源汽车高端化标志之一。

根据 TrendForce 数据,2028 年预计全球将有 1,500 万片车用显示屏搭载 Mini LED 背光技术,市场渗透率约为 6%。

B、随着 Mini LED 背光技术应用,LED 芯片及封装材料用量呈现指数级增长

随着 Mini LED 背光技术的应用,LED 芯片数量大幅增加,从原来一台液晶显示终端的几十颗增长至数千至上万颗,有机硅封装材料用量随之呈大幅增长。另一方面,Mini LED 背光应用促进了COB 和 COG 等无支架、可实现芯片密集排列、平整度高的超薄化封装技术推广,对封装材料、基板等其他主材的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封装环节价值占比显著提升,推动上游材料前沿技术发展及产品更新迭代。

C、Mini LED 直显技术商用前景广阔

Mini LED 直显技术是小间距全彩 LED 直显技术的升级,芯片尺寸及点间距进一步缩小,目前主要应用于 100 英寸以上的显示市场,如监控指挥、办公显示、展厅展览、商业展示等,技术成熟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 COB 封装技术的进步 Mini LED 直显成本有望快速下降,将逐渐替代小间距全彩 LED 直显等超大尺寸显示方案,带动用于 Mini LED 直显的环氧封装材料市场规模扩张。

根据洛图科技预测,2028 年全球 Mini LED 直显市场规模将达到 33 亿美元,2024 年至 2028 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40%。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及头豹研究院数据,2023 年我国 Mini LED 直显市场规模约为 14.72 亿元,2024 年预计为 21 亿元,同比增长 42.66%。预计 2028 年,市场规模将增至60.07 亿元,2024 年至 2028 年年复合增长率为 30.05%。

④Micro LED 是下一代主流显示技术的重要选择,现阶段尚有很多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2012 年,随着 LED 芯片尺寸的不断缩小,Micro LED 概念首次被提出。Micro LED 由微米级半导体发光单元阵列组成,是将传统的 LED 阵列微小化,通过巨量转移技术,将 LED 芯片移至基板上,可形成任意尺寸显示屏。Micro LED 产品芯片尺寸通常小于 50µm。Micro LED 虽在各项显示指标方面都能够达到极佳效果,但目前其在芯片制作、巨量转移、检测修复等领域尚有很多技术问题亟待解决,量产成本较高。Micro LED 关键技术有待突破,因此现阶段技术相对成熟的 Mini LED成为新一代主流商业化技术。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