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资讯

2025年特应性皮炎市场规模及治疗规范
思瀚产业研究院 麥濟生物    2025-07-29

特应性皮炎为一种慢性炎症皮肤病且为全球及中国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大多数患者在小时候患上此症。其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包括皮肤屏障异常、先天免疫反应缺陷,Th2优势型适应性免疫反应及皮肤常驻微生物菌群改变。

儿童及青少年尤其易于罹患此病,且通常会导致更严重的症状,并对其生活质量造成更大影响。此高度脆弱性是由于彼等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全、皮肤屏障功能较弱、荷尔蒙变化以及难以坚持治疗方案及过度抓痒等行为模式所致。于2023年,中国患有特应性皮炎的儿童及青少年数目达到34.9百万人,约佔总患者人口的一半,凸显出巨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

全球特应性皮炎患病率自2019年的649.0百万增长至2023年的689.8百万,并估计于2032年将达到775.1百万。中国特应性皮炎患病率自2019年的65.7百万增长至2023年的71.6百万,并预计于2032年将达到79.4百万。一般来说,约30%的特应性皮炎患者患有中重度特应性皮炎,而约45%至50%的AD患者为儿童及青少年。

市场规模

全球特应性皮炎药物市场规模自2019年的79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142亿美元,2019年至2032年的複合年增长率为15.9%,并估计于2032年将达到291亿美元,2023年至2032年的複合年增长率为8.3%。

中国特应性皮炎药物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人民币38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人民币84亿元,2019年至2023年的複合年增长率为21.8%,并预计于2032年将达到人民币464亿元,2023年至2032年的複合年增长率为20.9%。

治疗规范

根据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及情况,建议使用不同的药物及治疗方案。就轻度特应性皮炎而言,治疗包括将外用皮质类固醇(“TCS”)或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TCI”)涂抹于患处、口服抗组织胺以治疗荨麻疹及过敏性鼻炎等相关症状,以及使用抗感染药物。

中度特应性皮炎的治疗包括TCS或TCI、发作期间的湿敷治疗、TCS ╱ TCI的维持治疗,以及光疗法(NB-UVB或UVA1)。就重度特应性皮炎而言,治疗可能需要住院及全身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CsA”)、甲氨蝶呤(“MTX”)、硫唑嘌呤(“AZA”)及霉酚酸酯(“MMF”)),以及短期全身性皮质类固醇及生物制剂(如度普利尤单抗),并配合光疗。在所有阶段均建议进行基础治疗,包括患者教育、定期保湿、沐浴,以及避免环境诱因及过敏原。

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主要依靠外用药物,如外用糖皮质激素、口服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然而,该等治疗往往缺乏特异性,导致症状无法完全缓解、经常复发以及反弹效应。长期使用亦可能导致免疫力降低等严重副作用。根据2020年发表的《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生存状况调查报告》,超过75%的医生认为现有的治疗方案存在缺陷,如疗效差、副作用多等。因此,迫切需要创新的治疗方法。

预计抗体将超越皮质类固醇、PDE-4抑制剂及皮肤屏障保湿剂,成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市场的主导产品,佔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由于大多数特应性皮炎患者发病较早,而儿童及青少年尤其容易患病,因此急需对儿科患者进行早期治疗。然而,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仅度普利尤单抗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6岁以下未受控制的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儿童患者。目前上市或临床开发中的其他生物制剂仍需全面评估在儿童族群中的安全性及疗效,凸显尚未满足的重大医疗需求。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