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资讯

阿洛酮糖正式被批准为新食品原料,市场空间或将打开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8-08

阿洛酮糖甜度达蔗糖的 70%,热量却仅为蔗糖的0.3%,且甜度曲线、容积特性与蔗糖高度接近,美拉德反应使其在烘焙食品的色泽改善和风味提升上表现突出。早期化学合成法因转化率不足 10%而成本高昂,近年来经生物转化法革新已实现规模化生产。目前,阿洛酮糖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认可。

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从2019 年的32.83 百万美元增至2024 年的 203.56 百万美元。由于阿洛酮糖在口感、安全性、功能性各方面优势突出,或将具有较大替代蔗糖市场空间。

2025 年 7 月 2 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D-阿洛酮糖等20 种“三新食品”的公告》,正式批准阿洛酮糖作为新食品原料,允许通过微生物发酵法或酶转化法生产,应用于饮料、烘焙、特医食品等20 类食品。随着阿洛酮糖的普及,下游饮料、烘焙、乳制品与冰淇淋,以及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等领域将明显受益。这其中,具有产能和技术优势的企业将优先受益。

一、阿洛酮糖甜度与蔗糖相似,热量更低,获多国认可

D-阿洛酮糖(D-psicose)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无花果、小麦、玉米等植物中的功能性单糖。与蔗糖相比,它具有显著优势:甜度达蔗糖的70%,热量却仅为蔗糖的0.3%,且甜度曲线、容积特性与蔗糖高度接近,尤其能与食物中的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这一特性使其在烘焙食品的色泽改善和风味提升上表现突出。目前,其应用已覆盖面包、蛋糕等烘焙产品,碳酸饮料、混合咖啡等饮品,以及口香糖、冷冻乳制品、医疗食品等多个领域,凭借稳定的理化性质适配复杂食品加工场景。

D-阿洛酮糖的健康价值已得到多项研究证实。动物实验显示,它能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降低餐后血糖波动,同时通过抑制脂肪合成酶活性、提高脂肪氧化速率,减少体内脂肪堆积,呈现剂量依赖效应。此外,其抗氧化特性可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甚至能减缓胰岛β细胞纤维化,对2 型糖尿病具有潜在干预价值。这些功能使其不仅适用于普通减糖食品,还为特医食品、保健品提供了新原料,2023 年全球医药保健领域需求量已占 14%,且增速达17.6%,显著高于食品领域。制备技术的突破推动了 D-阿洛酮糖的工业化进程。早期化学合成法因转化率不足10%、成本高昂且环保性差被淘汰,而生物转化法经近年革新已实现规模化生产,主要是通过开发出高性能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将转化效率大幅提升。

目前,酶转化法和微生物发酵法已成为主流工艺。政策审批方面,D-阿洛酮糖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认可:美国FDA于2011年将其列为 GRAS 物质,2019 年又将其排除在“添加糖”标签统计范围外;日本、韩国、澳新等国也已批准其应用。我国审批历程始于企业技术攻关,中粮集团自2017年起开展酶制剂研发,2023 年相关酶制剂获批;2025 年3 月,国家卫健委启动新食品原料行政许可征求意见,7 月 2 日正式批准其作为新食品原料,标志着我国在功能性代糖领域实现技术自主与标准接轨。

D-阿洛酮糖存在液体、粉体、晶体三种主要形态,其特性与应用场景各有侧重。液体形态多为浓度 50%-70%的浓缩溶液,溶解性极佳(25℃时100g 水可溶解291g),适合直接添加到碳酸饮料、植物基饮品等液态产品中,2025 年国内获批后,预计在饮料领域形成一定的替代,其优势是成本相对较低、便于工业化批量添加。粉体形态经干燥粉碎制成,流动性好,适用于烘焙预混粉、固体饮料等混合加工场景,但需添加防结块剂,生产能耗较高。晶体形态通过多级结晶纯化获得,纯度可达99.5%以上,稳定性最强,能与食材发生美拉德反应,特别适配高端烘焙、功能性糖果及特医食品,不过生产工艺复杂,成本相对较高。

阿洛酮糖生产企业主要包括百龙创园、英国泰莱、日本松谷化学、韩国希杰等少数几家企业。其中,百龙创园在晶体生产上技术领先,纯度达98%以上。海外几家企业则以生产阿洛酮糖液体为主。

二、市场规模持续上升

全球阿洛酮糖市场规模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从 2019 年的32.83 百万美元增至2024年的 203.56 百万美元。随着各国政策进一步开放,叠加健康消费需求推动,市场增速预计进一步提升,预计 2030 年将达到 544.82 百万美元。2025 年政策落地后,中国市场预计进入爆发期,FMI 预测 2030 年中国地区规模将达1.173 亿美元,占全球25%以上。

由于阿洛酮糖在口感、安全性、功能性各方面优势突出,被视为极具潜力的食用糖替代品种。通过复配甜菊糖苷、三氯蔗糖等

三、阿洛酮糖国内获批,或有望快速打开市场

从实践上看,近年来多国都推进阿洛酮糖进入食品领域。美国2011 年首次批准D-阿洛酮糖作为“一般认为安全(GRAS)”物质,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各类食品。后进一步明确阿洛酮糖不纳入食品标签中的“总糖”和“添加糖”范畴,极大推动其在无糖饮料、烘焙等领域的应用,并通过多次 GRAS 认证使其覆盖不同生产工艺和应用场景。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批准阿洛酮糖作为新型食品,允许用于各类食品。2020 年国家卫健委首次受理 D-阿洛酮糖作为新食品原料的申报,开启长达5年的合规之路。2023 年 5 月国家卫健委批准“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打破技术壁垒,为后续审批奠定基础。

2024 年3 月、10月先后批准两类酶制剂,进一步完善生产工艺链条。2025 年3 月21 日启动行政许可征求意见,公开征集社会意见至 4 月 20 日,标志审批进入最后阶段。2025 年7月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 D-阿洛酮糖等 20 种“三新食品”的公告》,正式批准阿洛酮糖作为新食品原料,允许通过微生物发酵法或酶转化法生产,应用于饮料、烘焙、特医食品等 20 类食品。

目前国内总产能情况大约如下:百龙创园已投产结晶糖项目中包含晶体阿洛酮糖产能,加上在建的泰国智慧工厂项目,预计 2026 年投产总产能2.4 万吨/年。保龄宝现有晶体产能和二期扩产项目,预计 2026 年投产总产能3 万吨/年。

三元生物已投产和建设中的产线总规划为 2 万吨/年。其中百龙创园凭借“酶法+结晶”技术优势,成为国内实现晶体阿洛酮糖规模化生产的企业。其结晶糖产能使阿洛酮糖成本较传统工艺显著下降,泰国工厂投产后将进一步巩固全球竞争力。随着阿洛酮糖的普及,下游饮料、烘焙、乳制品与冰淇淋,以及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等领域将明显受益。

来源第一创业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