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主要由四类原材料组成:以树脂为代表的成膜物质、分散介质、颜填料和助剂。成膜物质系涂料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决定了涂料的基础性能,树脂系成膜物质最主要的种类。分散介质主要系将成膜物质溶解或分散成均匀状态,便于成膜,常见的分散介质包括溶剂和水。
涂层材料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与人民日常生活、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均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业。2021 年 10 月,国务院印发了《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碳达峰十大行动”,促使碳达峰目标成为了各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指挥棒,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当下主要任务。
涂料作为应用于下游重要行业的重要产品,亦在碳达峰的目标下发挥重要作用。未来,涂料产品在工艺改进、产品升级及绿色技术等方面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趋势稳中向好,涂料市场规模将得到进一步增长。
颜填料主要用于着色和改善涂膜性能,具有保护、装饰等功能。助剂能够改善涂料的某项特定性能。
综上,成膜物质、分散介质、颜填料和助剂的选择和配比直接决定涂料性能。涂料性能通常可分为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
功能性涂层材料的物理性能主要包括颜色、光泽度、质感等外观特性,硬度、柔韧性、耐磨性、耐刮擦性等;化学性能主要包括耐候性、耐腐蚀性、耐溶剂性等。
涂料作为化工行业的重要部分,下游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涉及日化品、日用品、汽车、电子消费品、家电、船舶、风电等诸多领域,由于各领域产品的使用场景、受众需求及所处环境截然不同,使得应用于这些领域的涂料在产品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外观表现等技术特点侧重点有着较为显著的区别。
在日化品包材领域,以化妆品包材为典型代表,其作为产品直面消费者的“第一印象”首要载体,外观设计与品质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及使用体验影响重大。与消费电子、汽车等其他领域相比,该领域的涂层材料对多样化装饰性外观的侧重尤为突出。
不仅要有丰富多样的颜色选择,还需能打造出如磨砂、镀金、裂纹、炫彩等多种质感效果,以满足不同化妆品品牌的独特定位和消费者对美的多元追求。同时,不同于汽车内外饰涂料及消费电子涂料,化妆品包材长期接触化妆品中复杂的化学成分,这要求涂料具备更为出色的耐化学性,在长期接触后不易发生变色、溶胀、软化、脱落等现象。
在消费电子和家电领域,以手机为例,消费者审美变化促使手机外观颜色种类逐步统一,向黑、白、灰、金等简约经典色彩发展,且更注重如磨砂、有机硅手感、3D 玻璃等质感。手机在日常使用中易摩擦刮擦,要求涂料具备优异的耐磨性和抗刮性能;同时,因内部集成大量电子元件和复杂电路系统,运行易产生热量,所以涂料还需具备较好的电磁兼容性和散热性能。
在汽车内外饰领域,汽车内外饰长期暴露在户外环境,经受阳光、雨水、风沙、高低温等自然因素影响,所以汽车内外饰涂料需要具备卓越的耐候性,抵抗紫外线照射引起的老化、褪色、粉化等现象。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振动、颠簸及可能的外力撞击,要求涂料具备良好的柔韧性和抗冲击性,还需有一定硬度抵抗日常刮擦磨损,能够满足户外复杂环境和机械应力。
在集装箱领域,冷链集装箱“油改水”是环保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已在行业内逐步普及,成为冷链物流绿色化转型的突破口。公司开发出冷链集装箱一站式环保涂层解决方案,成功推出“自清洁&易清洁”全系列产品,得到了行业头部企业以及海内外终端客户的认可,同时提升了公司的市场品牌创新适应力。
功能性涂层材料的环保指标主要体现在 VOCs 排放量。VOCs 在涂料中主要源于分散介质,施工结束后,涂料中的分散介质通常直接挥发至空气,不存留在涂层中。随着环保要求的持续提高及消费者对环保理念认知的不断深入,功能性涂层材料行业的技术水平与特点亦随着监管和市场的变化而动态调整与优化。
现代涂料技术由传统的装饰与防护,逐步走向绿色、低碳。综上,在功能性涂层材料行业应用中,下游客户通常会综合考虑涂料性能与环保属性选择合适的产品。在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中,辐射固化涂料、水性涂料等兼具环保和性能的环境友好型涂料将成为产品研发和应用的主要方向。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