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23》统计,中国心血管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疾病现患人数为 3.3 亿,其中脑卒中 1,300 万,冠心病 1,139 万,心力衰竭(心衰)890 万,肺源性心脏病 500 万,心房颤动(房颤)487 万,风湿性心脏病 250 万,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200 万,外周动脉疾病 4,530 万,高血压 2.45亿。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23》显示,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血管疾病占首位。2021 年,心血管疾病分别占农村、城市死因的 48.98%和47.35%。农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从 2009 年起超过并持续高于城市。2021 年农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为 364.16/10 万,其中心脏病死亡率为 188.58/10 万,脑血管病死亡率为 175.58/10 万;城市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为 305.39/10 万,其中心脏病死亡率为 165.37/10 万,脑血管病死亡率为 140.02/10 万。
此外,脑卒中作为一类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复发率都极高的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的危害也逐年增加,根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显示,我国 40 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标化患病率由 2022 年的 1.89%上升至 2023 年的2.19%,脑卒中已成为中国居民排名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疾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不断提升,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相关药品需求逐年攀升。近年来,心脑血管中成药、化学药市场销售额规模较大。依据米内网统计,2024 年,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中成药、化学药市场销售额分别为 900 余亿元、1,200余亿元。
抗血小板治疗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有显著获益,抗血小板药物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外周动脉等疾病的治疗中均得到了广泛运用。近年来,我国抗血小板凝集化学药市场销售额稳步增长。依据米内网统计,2024 年,抗血小板凝集化学药市场销售额为 160余亿元。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病以及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其发病原因多为遗传因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盐饮食、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和体力活动不足等,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23》统计,高血压患者人数为 2.45 亿。近年来,高血压化学药市场销售额规模较大。依据米内网统计,2024 年,高血压化学药市场销售额为 600 余亿元。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病以及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其发病原因多为遗传因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盐饮食、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和体力活动不足等,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23》统计,高血压患者人数为 2.45 亿。近年来,高血压化学药市场销售额规模较大。依据米内网统计,2024 年,高血压化学药市场销售额为 600 余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