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酮产业链主要产品包括苯酚、丙酮、双酚 A、聚碳酸酯(PC)等。酚酮产业链上游为纯苯和丙烯,通过异丙苯法,可使用 0.92 吨纯苯及 0.5 吨丙烯生成 1 吨苯酚并联产 0.62 吨丙酮。据百川盈孚数据,苯酚和丙酮作为化工基础原料,下游应用领域较为分散,其中双酚 A 作为主要下游之一,在苯酚下游中占比 64%、在丙酮下游中占比 31%。
双酚 A 主要用于生产环氧树脂和聚碳酸酯(PC),少量用于阻燃剂、四溴双酚 A 及金属表面的涂层,由于双酚 A 芳香族聚碳酸酯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抗冲击韧性、高弹性模量、抗蠕变性以及耐热性等一些列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板材/片材/薄膜、汽车、包装等领域。
酚酮产业链供给端竞争激烈,价格上行空间较大。近年来,酚酮行业逐渐呈现产能规模化、产业链一体化发展趋势,但由于行业产能持续扩张,导致供给端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与盈利能力整体走弱。
截至 2025 年 8 月 31 日,国内苯酚、丙酮、双酚 A、PC 价格分别为 6,750、4,600、7,750、12,300 元/吨,较 2025 年初分别下降12.90%、22.03%、19.27%、13.38%。自 2024 年 7 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以来,国内反内卷呼声日益强烈。2024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2025 年 3 月,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 年 7 月 1 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未来伴随“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目前整体利润水平较低的酚酮产业链向上弹性空间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