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资讯

需求放量、技术突破,国产精密减速器迎来关键时刻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11-07

1、 人形机器人量产在即,打开精密减速器增量市场空间

人形机器人发展空间广阔,预计市场规模将高速增长。人形机器人未来市场潜力大,随着技术进步、成本降低以及社会需求的增加,其在工业生产、家庭服务、养老护理、医疗辅助、教育娱乐等多个领域都有望实现广泛应用,未来人形机器人在提供辅助服务、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将变得更加重要。根据思瀚产业研究院,预计2028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超200亿美元,2023-2028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CAGR高达56.99%。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产品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远期市场空间更为广阔。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进展迅速,量产及商业化落地提上日程。特斯拉“擎天柱”(Optimus)人形机器人正在快速迭代,从2021年8月公布人形机器人项目到2022年9月展示一代原型机,再到2023年12月发布第二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Gen2,在硬件上实现升级换代,核心关节及零部件设计、整机协调控制能力等均有大幅优化,机器人的灵活性、控制能力显著提升,展现了极快的产品迭代能力,使人形机器人性能提升和降本有了更快的可能。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将兼具工业和家庭用途,特斯拉的最终目标是在2026年实现Optimus的大规模生产,并面向其他公司提供服务,预计到2026年,Optimus将走出工厂,向外部出售并在各个领域应用。

Figure AI获行业内多家重要企业和投资者的资金支持,其技术和市场前景均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Figure AI在2024年3月初宣布,已从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英伟达、OpenAI和微软等巨头筹集了约6.75亿美元的资金,使其公司估值达到了26亿美元。其投资者还包括英特尔的风险投资部门LG Innotek、三星的投资集团、风险投资公司Parkway Venture Capital、Align Ventures木头姐ARK基金等机构。这些投资方的加入不仅为Figure AI带来了资金支持,也为其技术发展和市场扩张提供了强大的背书。

Figure 02于2024年8月推出,它继承了前代产品的功能和外观,进一步提升了机器人的性能和功能。Figure 02采用了全新的外骨骼结构,外形设计转变较为彻底,外观变得更加精致与具有整体性,曲线更加流畅,之前可见的电线和电池组隐藏在金属面板后面,端侧算力大幅提升,已经可以完全自主地在现实世界中执行各种任务。

国内厂商百花齐放,产品各具特色。近年来特别是2023年以来,不同背景的玩家正加速涌入人形机器人市场,高校、创新中心及各类企业纷纷加入,人形机器人新品高频发布,机器人厂商如优必选、宇树、傅利叶,创新中心如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高校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机器人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此外包括汽车厂商小鹏、奇瑞,以及偏互联网的厂商如小米、智元等均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

目前,国内人形机器人产品各具特色,在智能化和运动控制等关键产品特性上已经展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力,并快速推进其量产节奏。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将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方案的最终确定和实现小批量生产。方案的最终确定意味着产品设计和功能将趋于稳定,准备进入规模化生产;而小批量生产则标志着人形机器人将开始从实验室走向更广泛的商业应用,满足市场的需求,实现产业化的飞跃。

当下人形机器人即将迎来量产,精密减速器在人形机器人的应用选型方案各异。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采用谐波减速器方案,和特斯拉不同,国内部分人形机器人主机厂采用谐波减速器和精密行星减速器两种方案。谐波减速器的优势在于体积小、精度高,但成本较高;谐波减速器+精密行星减速器的方案优势在于刚性强、成本低,但是体积、重量大。硬件降本是影响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重要因素,谐波减速器+精密行星减速器方案具有成本优势。

根据对人形机器人用精密减速器市场规模的测算,人形机器人或将为精密减速器带来数百亿增量市场。目前各人形机器人厂商技术路径尚未收敛,如特斯拉采用14个谐波减速器,傅利叶采用32个行星减速器,远征A2未明确总数但采用行星减速器+谐波减速器方式。

考虑到未来人形机器人逐步放量,规模效应下精密减速器价格有所下降,参考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和国内人形机器人的应用选型方案,假设单台人形机器人需要30个精密减速器,同时假设在肩部、腕部精度要求较高的部分采用谐波减速器,腰部、髋部采用精密行星减速器,谐波减速器占比约60%,在2030年年出货量保守(50万台)、中性(100万台)、乐观(150万台)的情形下分别进行测算。根据测算,预计精密减速器增量市场规模在126-288亿元之间,其中谐波减速器增量市场规模在90-216亿元之间,精密行星减速器增量市场规模在36-72亿元之间。

2、工业机器人发展带动减速器需求提升,中国安装量占据半壁江山

下游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应用需求稳步增长,带动上游谐波减速器与RV减速器需求提升。近年来,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在安装量、技术创新、应用拓展以及市场预测方面均展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根据IFR数据,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为54.2万台,2017-2024年CAGR为4.44%,其中2021年受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产业快速增长的影响,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增速较高。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TOP5分别为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德国,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对全球机器人产业的推动作用显著。随着高端制造的持续推进,机器换人将从中受益,预计未来几年减速器市场增长的确定性将进一步增强。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助力实现国产替代。汽车行业和电子行业是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客户,中国不仅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和生产基地,而且在电子设备、电池、半导体和微芯片等主要生产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助力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在产业支持政策持续出台和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安装量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了重要地位。

根据IFR统计数据,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从2010年的1.5万台增长至2024年的29.5万台,2010-2024年CAGR为23.71%,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占比也从2010年的12.4%增长至2023年的54.43%。中国工业机器人年安装量已经超过其他所有国家总和,已经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大市场,加速减速器国产替代进程。

3、国内精密减速器厂商技术不断突破,国产替代进行时

国外精密减速器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国产替代需求强烈。长期以来,国际企业如哈默纳科和纳博特斯克在高端精密减速器市场,特别是谐波减速器和RV减速器领域,以其长期的技术积累和稳定的产品质量确立了领导地位,同时它们与全球主要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如ABB、发那科、库卡和安川等建立了长期且稳固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巩固了它们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相比之下,中国的精密减速器产业起步较晚,面临着市场份额被外资品牌主导和产品技术落后的双重挑战。但国外精密减速器产品价格高昂、交货时间较长,成为了限制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推动精密减速器的国产化,打破国外技术的制约,已成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紧迫任务。随着国内企业在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上的不断进步,预计国产精密减速器将逐步扩大市场份额,有效降低成本并缩短供货周期,从而为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整体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产业支持政策密集出台,国产化进程有序推进。减速器与高端制造产业发展息息相关,为更好地推动中国现代化产业升级,国家及相关主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支持、指导类政策,旨在推动减速器技术向更高精度、更高性能以及更高能效方向发展,并鼓励实现国产化替代,减少对进口产品的依赖。近年来,政府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精密减速器行业发展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等产业政策,鼓励企业提升高精密减速器的质量与生产能力,攻克技术难题,从而提高国内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

随着一系列产业鼓励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我国已经将突破机器人核心技术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关键战略之一,对精密减速器行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和国内精密减速器技术不断突破,国产化程度将加速提升,或将形成国内自主品牌减速器与国际品牌同台竞争的市场格局。

2021 年 12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研发微纳位移传感器、柔性触觉传感器、高分辨率视觉传感器、成分在线检测仪器、先进控制器、高精度伺服驱动系统、高性能高可靠减速器、可穿戴人机交互设备、工业现场定位设备、智能数控系统等。

2023 年 6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提高工业机器人用精密减速器、智能控制器,仪器仪表用控制部件、传感器、源部件、探测器、样品前处理器等关键专用基础部件和高端轴承、精密齿轮、高强度紧固件高性能密封件等通用基础零部件的可靠性水平。

2023 年 8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 年)》在关键部件系统方面,研制电机控制器、减速器总成等驱动电,机系统标准。

2023 年 9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加快推进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重大技术装备、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农机装备、高端医疗装备和创新药等“十四五”规划纲要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持续扩大工业母机、仪器仪表、制药装备、工业机器人等的需求。

2023 年 12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该目录由鼓励、限制和淘汰三类目录组成。其中鼓励类中提出要推动关键传动件发展,如水泥工业用回转窑、球机、立磨、辊压机等专用减速机,工业机器人高精密减速器等。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