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概况
本项目分为“铝硅酸盐光伏盖板薄玻璃生产线及配套光伏玻璃深加工线建设项目”、“石英砂制备生产线项目”和“高效光伏电池组件生产线”三个子项目,本次拟投入资金进行“铝硅酸盐光伏盖板薄玻璃生产线及配套光伏玻璃深加工线建设项目”的建设。
“铝硅酸盐光伏盖板薄玻璃生产线及配套光伏玻璃深加工线建设项目”新建两条 1,250T/D 一窑多线铝硅酸盐光伏盖板薄玻璃生产线及配套光伏玻璃深加工线,总投资 284,000.00 万元,预计可实现产能 12,513.00 万平方米/年。本项目有利于扩大公司光伏玻璃产品生产规模,满足市场及公司的业务发展需求,提升公司市场竞争能力及盈利能力。
2、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及与公司主要业务、核心技术之间的关系
光伏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光伏产业对调整国家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双碳”政策以及光伏行业“平价上网”大趋势下,光伏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生产成本持续下降,光伏产业进入蓬勃发展阶段。
公司已形成浮法玻璃、镀膜玻璃、光伏玻璃和其他深加工玻璃的产品体系,但产品主要以浮法玻璃、镀膜玻璃为主。由于生产场所及设备的制约,现有光伏玻璃生产规模不足以匹配逐步增长的市场需求。
本项目通过建设长利广西硅科技产业园中铝硅酸盐光伏盖板薄玻璃生产线及配套光伏玻璃深加工线建设项目,新增超白压延光伏玻璃生产线,进一步打造和延伸产业链,优化公司产品结构,扩大产品布局,发展市场需求的新材料、新产品,有利于提高公司持续盈利能力,满足公司发展战略的需要。
(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光伏产业作为全球朝阳产业,对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光伏行业相关企业健康发展,促进行业整体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项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
(2)公司深厚的技术积累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固基础
公司自成立以来深耕于玻璃制造领域,积累了包括超大吨位一窑八线光伏玻璃生产技术、高温分流控制技术、窑炉窑型设计技术、超薄光伏玻璃加工技术等多项技术。2019 年公司自主研发的“大吨位一窑八线薄型双面发电光伏组件玻璃”项目已被列入湖北省科技厅 2019 年科研计划,公司已具备成熟的光伏玻璃产业链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能力,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技术基础。
(3)项目所在地资源、运输优势为项目实施提供保障
本项目实施地点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该地资源优势明显,原材料储备丰富,已探明大量硅砂矿,可用于超白压延光伏玻璃的生产。其次,该地交通运输优势明显,合浦县毗邻广东省、海南省,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处于华南经济区、西南经济区、东盟经济圈的枢纽地带,公司产品能够通过海上运输、铁路运输迅速到达各需求市场,降低运输成本。因此,本项目所在地拥有资源优势、交通运输优势,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成本基础。
3、环境保护情况
本项目建成后,在生产过程中将会有固废、废水、噪声及废气污染物产生,这些污染源通过相应措施加以治理后,均能符合环保排放要求。
(1)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固体废弃物包括分选尾砂、泥饼、废原料包装袋、脱硫灰渣、沉淀池污泥、碎玻璃等固体废弃物和食堂废油脂、生活垃圾等。生产过程固体废弃物部分回用于熔窑再利用,剩余经过预处理后,交相关单位回收利用。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外运处理。
(2)废水
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生产废水主要为硅砂制备废水、循环冷却水、余热锅炉废水、深加工废水。其中,硅砂制备废水、循环冷却水、余热锅炉废水均在车间内部循环利用不外排;深加工废水,即在镀膜过程中的磨边和清洗工序产生废水,拟通过园区沉淀池及过滤设施处理后回用玻璃深加工车间进行循环利用。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龙港新区北海铁山东港产业园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标准,经园区污水管网排入该污水处理厂处理。
(3)噪声
项目主要噪声源为生产车间设备噪声、设备间的给排水泵、备用发电机、风机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公司通过购买配套减震、隔震、隔声、吸声等辅助装置的低噪声高性能产品,可有效降低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废气
项目废气主要来自于工业粉尘、玻璃熔窑产生的熔窑烟气以及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镀膜有机废气。工业粉尘采用袋式除尘法,粉尘经袋式除尘器处理后经排气筒排放;熔窑烟气配备“静电除尘+SCR 脱硝+半干法脱硫系统+布袋除尘”烟气处理工艺设施;镀膜有机废气经负压抽吸引入管道至吸附浓缩+催化燃烧系统处理,再经排气筒排放。
此报告为摘录公开部分。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可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