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妆品活性原料简介
化妆品是各种原料经过合理调配加工而成的复配混合物。原料可分为基质、一般添加剂、活性原料三大类。
基质分为油类、粉类、胶质和表面活性物,是构成各种化妆品的主体,含量占比约 80%,决定了化妆品的质地和性状;一般添加剂包括防腐剂、香精香料、色素等,是指能够为化妆品提供某些特定功能的辅助性原料,在化妆品中添加量相对较小;活性原料包括抗衰成分、美白成分、保湿成分等,是指赋予化妆品特殊功能或强化化妆品对皮肤生理作用,使得化妆品对皮肤的保养作用能更有针对性的功效性原料,决定了产品的功能。
活性原料是化妆品原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下各大化妆品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化妆品的不同使用功效由具有不同功效的活性原料复配实现。其中,活性肽主要被应用于抗皱、紧致等抗衰功效领域,也有部分活性肽被应用于修护舒缓、美白抗斑等热门功效领域。
如果以 2020年为基期,2023 年,全球化妆品活性肽增长指数超过透明质酸等热门活性原料。非肽类活性原料如烟酰胺、抗坏血酸、积雪草、角鲨烷、视黄醇等主流活性原料,占活性原料市场比重较大。按活性原料主要功效划分,化妆品活性原料分类如下:
防晒成分, 物理防晒剂:二氧化钛、氧化锌;化学防晒剂:水杨酸辛酯等
保湿成分, 多元醇类保湿剂:丙二醇、甘油等;天然保湿剂:透明质酸、乳酸钠、胶原蛋白等
美白成分, 熊果苷、烟酰胺、光甘草定、抗坏血酸(即维生素 C)等
控油成分, 吡咯烷酮羚酸锌、烟酰胺、水杨酸等
抗衰成分, 玻色因、活性肽、A 醇、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产物等
修护成分, 积雪草、神经酰胺等
(2)化妆品活性原料所处产业链
①化妆品产业链化妆品产业链
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涉及原料、包材供应商、制造商、品牌商、渠道商和消费者几大参与方。
A、上游:原料、包材供应商和制造商
化妆品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原料供应商、包材供应商和制造商。在原料供应商方面,化妆品市场多由专业原料生产厂商提供,仅有少数大型知名化妆品品牌商拥有独立原料工厂。
我国化妆品原料行业发展还不成熟,生产实力较强的板块有合成护肤油脂、保湿剂、单体活性物(提取)、防晒剂等,知名化妆品原料供应商有巴斯夫、帝斯曼、德之馨等;在包材供应商方面,化妆品包装要求多样化,常见的化妆品包装材料包括塑料、玻璃、纸质等,优质的包材具有更丰富的功能,高档的设计可有效增加化妆品产品销售附加价值,利于产品市场推广,因此,知名化妆品品牌商多注重包装设计及创新,知名化妆品包材供应商有阿蓓亚集团、贝里国际集团、HCP 集团等。
在制造商方面,我国化妆品代工厂商数量众多,行业集中度低,由于缺少核心技术与定价权,大多数代工厂商在产业链中议价能力不强,盈利能力不高,但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逐年走高,化妆品品牌商经营压力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品牌商将化妆品生产环节交由专业代工厂商完成,代工厂商经营稳定性有所增强,知名代工厂商包括科丝美诗集团、韩国科玛集团、诺斯贝尔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等。
B、中游:化妆品品牌商
化妆品产业链中游为品牌商,盈利能力最强。国际知名品牌包括欧莱雅、宝洁、联合利华、雅诗兰黛等,国内知名品牌包括珀莱雅、百雀羚、丸美、上海家化等。品牌商主导化妆品流转过程中的推广、营销环节,掌握化妆品定价权,且参与者众多,市场发展相对成熟。
C、下游:渠道商及最终消费者
化妆品产业链下游商品流通渠道由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构成,最终销售至用户端消费者。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商行业趋于稳定,线上渠道模式逐渐多元化。线下渠道布局主要依赖数目庞大、分布广泛的代理商和零售终端,以经销为主、直营为辅的模式开展。近年来线上渠道销售占比不断提升,2023 年占比约为 50%,是品牌商布局的主要渠道。目前,国内消费者的化妆品消费习惯不断趋于成熟与专业,更加关注产品的具体成分与功效。
②化妆品行业发展概况
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利用石油化工行业的优势率先开始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发展现代化妆品制造业,确立了稳固的市场优势,形成了欧莱雅、联合利华、宝洁、雅诗兰黛、资生堂等公司占据主流地位的市场格局。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形象与颜值的时代,化妆品作为一种日用消费品,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刚性需求。
数据显示,2010 年至 2023 年间全球化妆品市场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伴随一定的波动性。2010年至 2015 年,全球经济放缓导致化妆品市场规模增速明显走低,2015 年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原因是欧元区需求不振及南美经济出现严重下滑。
2016 年以后,全球经济回暖,带动化妆品市场消费反弹,扭转了此前的发展颓势。2020 年,受到经济下行影响,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收缩,市场增长率为-4%,但总体市场规模仍然保持在 4,500 亿美元以上,超过 2017 年同期市场规模。2021 年至2023 年,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快速回升,2023 年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达到 5,269 亿美元,为近十年最大值。作为化妆品新兴市场,中国化妆品市场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根据思瀚产业研究院测算,2018 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成为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根据 Euromonitor 数据,2023 年我国化妆品市场占据了全球 13.4%的市场份额,市场规模达到 5,038 亿元。依托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日益增长的国民收入,2010 年至 2023 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增速远超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增速。Euromonitor 数据显示,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从 2010 年的 1,924 亿元增长到了 2023 年的 5,038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 7.7%。
2021 年下半年起我国化妆品行业增速放缓,在 2022 年出现负增长的情形,但 2023 年随着消费逐渐复苏,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体上涨,化妆品行业快速回暖。我国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化妆品市场,市场规模较大,预计在未来五年将会持续位于全球化妆品行业前列。根据 Euromonitor 预计,2024年至 2028 年,中国化妆品行业的复合增长率为 4.8%,2028 年市场空间可达 6,372 亿元。
第1章 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发展概述
1.1 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界定
1.1.1 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定义
1.1.2 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特点和用途
1.2 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所归属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1.3 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经营模式分析
1.3.1 采购模式分析
1.3.2 生产模式分析
1.3.3 销售模式分析
1.3.4盈利模式分析
1.4 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周期性、季节性及区域性特征分析
1.5 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壁垒分析
1.5.1 技术壁垒
1.5.2 品牌壁垒
1.5.3 资金壁垒
1.6 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说明
1.6.1 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研究目的
1.6.2 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研究原则
1.6.3 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研究方法
1.6.4 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研究内容
第2章 2024年全球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1 全球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发展概况
2.1.1 全球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2.1.2 全球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区域需求结构分析
2.1.3 全球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主要国际领先企业分析
2.2 国外主要化妆品活性原料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2.2.1 欧盟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2.2 北美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2.3 亚太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32025-2030年全球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3章 2024年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运行环境分析
3.1 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3.1.1 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监管体系及机构介绍
3.1.1.1 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主管部门
3.1.1.2 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自律组织
3.1.2 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3.1.2.1 化妆品活性原料标准体系建设
3.1.2.2 化妆品活性原料重点标准解读
3.1.3 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发展相关政策规划汇总及解读
3.1.3.1 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发展相关政策汇总
3.1.3.2 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发展相关规划汇总
3.1.4 国家宏观战略规划对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3.1.5 政策环境对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3.2 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3.2.1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3.2.2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3.2.3 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分析
3.3 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3.4 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3.4.1 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技术工艺及流程
3.4.2 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关键技术分析
3.4.3 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专利申请及公开情况
3.4.3.1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专利申请
3.4.3.2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专利公开
3.4.3.3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热门专利申请人
3.4.4 技术环境对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第4章 2024年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运行走势分析
4.1 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市场规模统计
4.2 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产量分析
4.2.1 行业重点企业产能分析
4.2.2 2020-2024年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产量分析
4.2.3 行业生产区域分布特点
4.3 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市场需求分析
4.3.1 2020-2024年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消费量分析
4.3.2 消费区域特点
4.4 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价格趋势分析
4.4.1 2020-2024年化妆品活性原料价格分析
4.4.2 影响化妆品活性原料价格的因素
第5章 2020-2024年化妆品活性原料所属行业进出口分析
5.1 2020-2024年化妆品活性原料所属行业出口分析
5.1.1 2020-2024年出口总量分析
5.1.2 2020-2024年出口总金额分析
5.1.3 2020-2024年出口均价走势图
5.1.4行业出口市场结构分析
5.1.5 国内主要省市出口情况分析
5.2 2020-2024年行业进口分析
5.2.1 2020-2024年进口总量分析
5.2.2 2020-2024年进口总金额分析
5.2.3 2020-2024年进口均价走势图
5.2.4行业进口来源情况分析
5.2.5 国内主要省市进口需求态势分析
第6章 2024年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产业链分析
6.1 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产业链分析
6.2 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成本结构分析
6.3 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上游行业分析
6.3.1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上游关键原料市场供应分析
6.3.2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上游关键原料价格走势分析
6.3.3 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上游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6.3.4 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上游供应的影响总结
6.4 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下游细分产品/应用市场分析
6.4.1 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下游细分产品/应用市场分布情况
6.4.2 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下游细分产品/应用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6.4.3 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下游细分产品/应用市场趋势分析
6.4.4 下游市场发展对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的影响
第7章 2024年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区域市场运行态势及趋势分析
7.1 华北地区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分析
7.1.1 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7.1.2 2020-2024年区域市场需求分析
7.1.32025-2030年区域市场未来需求前景预测
7.2 东北地区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分析
7.2.1 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7.2.2 2020-2024年区域市场需求分析
7.2.32025-2030年区域市场未来需求前景预测
7.3 华东地区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分析
7.3.1 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7.3.2 2020-2024年区域市场需求分析
7.3.32025-2031年区域市场未来需求前景预测
7.4 中南地区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分析
7.4.1 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7.4.2 2020-2024年区域市场需求分析
7.4.32025-2030年区域市场未来需求前景预测
7.5 西部地区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分析
7.5.1 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7.5.2 2020-2024年区域市场需求分析
7.5.32025-2030年区域市场未来需求前景预测
第8章 2024年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市场特性分析
8.1 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8.2 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SWOT分析
8.2.1 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优势分析
8.2.2 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劣势分析
8.2.3 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机会分析
8.2.4 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威胁分析
8.3 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竞争趋势分析
第9章 2024年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主要企业运行分析
9.1 巴斯夫集团
9.1.1企业简介
9.1.2企业经营状况
9.1.3企业竞争力分析
9.1.4 企业发展战略
9.2 司达玛
9.2.1企业简介
9.2.2企业经营状况
9.2.3企业竞争力分析
9.2.4 企业发展战略
9.3 浙江湃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9.3.1企业简介
9.3.2企业经营状况
9.3.3企业竞争力分析
9.3.4 企业发展战略
9.4 深圳杉海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9.4.1企业简介
9.4.2企业经营状况
9.4.3企业竞争力分析
9.4.4 企业发展战略
9.5 南京斯拜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5.1企业简介
9.5.2企业经营状况
9.5.3企业竞争力分析
9.5.4 企业发展战略
第10章 2025-2030年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发展趋势预测
10.1 2025-2030年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0.1.1 2025-2030年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10.1.2 2025-2030年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发展态势变化趋势
10.1.3 2025-2030年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10.2 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相关趋势预测
10.2.1 2025-2030年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产能预测
10.2.2 2025-2030年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产量预测
10.2.3 2025-2030年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需求量预测
10.2.4 2025-2030年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10.2.5 2025-2030年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价格走势研判
第11章 中国化妆品活性原料投资策略及建议
11.1 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11.2 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投资策略建议
11.3 化妆品活性原料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11.3.1 政策风险
11.3.2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11.3.3 技术风险
11.3.4 经营风险
11.3.5 其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