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政务行业发展现状
电子政务按照系统的使用与参与对象划分,可以分为有公众参与的政府权利运行与监管平台及供机构内部使用的机构专属应用系统二类。政府权利运行与监管平台按照功能分类包含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行政监察和便民服务、公共服务、中介服务等。机构专属应用系统则对应于各政府机构进行的信息化建设,包括各级政府的工商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经济与信息化管理部门、劳动保障管理部门等单位,以及党建和军队等单位。
电子政务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改善财政约束、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和决策的科学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中期的“办公自动化阶段”,这一阶段电子政务的建设主要围绕信息硬件环境建设和简单OA 系统的应用。第二阶段始于九十年代,随着一系列“金字工程”的落地,以职能划分的经济信息通信网工程、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公安通信网络与计算机信息系统等职能管理系统投入应用。
九十年代末,“政府上网工程”启动,电子政务发展进入第三阶段。在此阶段,各级政府部门官方站点逐渐上线,通过网络连接政务与民生,电子政务在促进网上社会功能的实现和效率提高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二十世纪初至今,在第四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形成了内网、专网、外网以及信息资源数据库的“三网一库”电子政务体系。
在国家一系列的政策推动下,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工作已经在电子证章应用、公共服务优化发展、政府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全国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并初步实现了各部门整合后的政务信息系统统一接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政府信息共享的实现进一步扩大了电子政务的涉及范围,在交通、医疗、卫生、就业、社保、地理、文化、教育、科技、资源、农业、环境、安监、金融、质量、统计、气象、海洋、企业登记监管等重要方面的统筹管理水平、社会开放程度得到显著提升。
根据《2018 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及联合国发布的《E-Government Survey2020》《E-Government Survey 2022》显示,2018 年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为 0.6811,全球排名第 65 位,处于中等偏上的位置,而 2020 年该指数为 0.7948,排名比 2018 年提升了 20 位,2022 年该指数为 0.8119,排名较 2020 年又提升了 2 位。我国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大力推动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增长空间。
从市场规模来看,随着政府对政务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监管、行业推广等宏观政策日趋完善,电子政务市场呈现稳定增长趋势。根据沙利文数据统计及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近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由 2014 年的1,845 亿元增至 2022 年的 4,262 亿元,2022 年同比增长 7.4%。
根据赛迪智库信息化及软件产业研究所数据,截至 2019 年 7 月,国务院 60 个部门和单位的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完成率达到 77.88%,所涉及 1,105 项政务服务事项中的 1,032 项已经实现了网上办理,占比达 93.39%。目前,我国 31 个地方已相继制定出台了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落实方案,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攀升。
2、电子政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革新,电子政务也迎来新一轮的升级浪潮。国家相继出台《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等文件,对政务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未来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将呈现如下趋势:
①电子政务发展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协同和一体化趋势
2021 年,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指出,要全面提升建设效能,创新政务信息化建设应用模式,加强资源集约统筹利用,实现政务信息化建设由投资驱动向效能驱动转变。
到 2025 年,政务信息化建设总体迈入以数据赋能、协同治理、智慧决策、优质服务为主要特征的融慧治理新阶段,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成为政务信息化创新的主要路径,网络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有力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随着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为总枢纽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成效逐步发挥,我国网上政务服务发展已经由信息服务为主的单向服务阶段,开始迈向以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一体化政务服务为特征的整体服务阶段。
2021 年 5 月,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发布了《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21)》,评估显示,全国一体化政务发展迅速,但依然呈现不平均、两级差距较大的情况。未来,在广东、浙江等标杆示范地区的带动下,全国各地一体化政务服务水平将持续提升,政务建设仍具备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2022 年 9 月,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发布了《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22)》,评估显示,极具中国特色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体系正在加速形成,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成为我国现阶段数字政府建设的典型特征。
2023 年 10 月,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布《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23)》,从服务成效度、办理成熟度、方式完备度、事项覆盖度和办事指南准确度 5 个方面对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政务服务机构 2022 年度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进行了全面分析。
②电子政务“数、云、网、端”融合发展,子产业规模高速发展
在我国电子政务逐步与大数据结合的过程中,逐渐衍生出电子政务云平台。与传统电子政务所不同的是,政务云基于云计算,是可以将政府各个层级、各个部门的 IT 资源乃至于社会企业的 IT 资源进行整合的平台,可以解决政务当中的大数据问题,使政务水平在跨地域、跨部门以及整体统筹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
按照政务云的使用场景,政务云又可以分为整合公共资源为企业和居民服务的公共服务云和整合政府部门资源的电子政务云。根据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发布的《数字行业趋势洞察报告》,2021 年中国政务云市场规模达到了 802.6 亿元,预计到 2023 年,这一数据可以达到 1,203.9 亿元,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
综上,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远未达到终点。国家对建设“集约整合、全面互联、协同共治、共享开放、安全可信”的政务信息化体系的要求,以及新技术的推动,将促进电子政务行业持续发展。
第一章 电子政务产业市场概述
第一节 行业定义
第二节 行业属性
第三节 行业关键成功要素
第四节 产业链分析
第二章 中国电子政务产业链发展状况分析
第一节 上游行业发展状况
第二节 下游行业发展状况
第三节 相关行业发展状况
第三章 中国电子政务产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中国电子政务产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中国电子政务产业经济运行现状
第三节 中国电子政务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障碍分析
第四章 中国电子政务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一节 中国电子政务市场供给状况
第二节 中国电子政务市场需求状况
第三节 中国电子政务市场发展潜力及发展趋势
第五章 中国电子政务产业基本竞争战略
第一节 成本领先战略
一、竞争战略的类型
二、竞争战略的适用条件及组织要求
三、竞争战略的收益及风险
第二节 差异化竞争战略
第三节 集中化竞争战略
第六章 中国电子政务产业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第一节 电子政务产业市场五种竞争动力模式结构
一、行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
二、新进入者的威胁
三、替代品的威胁
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五、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第二节 电子政务产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塑造要素
一、反应速度
二、一贯性
三、弹性
四、敏锐性
五、创造性
第七章 中国电子政务产业市场营销策略竞争分析
第一节 市场产品策略
第二节 市场渠道策略
第三节 市场价格策略
第四节 广告媒体策略
第五节 客户服务策略
第八章 2023年中国电子政务产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2023年中国电子政务产业竞争现状分析
一、技术竞争分析
二、成本竞争分析
三、价格竞争分析
第二节 2023年中国电子政务产业集中度分析
一、电子政务企业分布分析
二、电子政务市场集中度分析
第九章 领先企业在中国电子政务产业市场竞争策略研究
第一节 福建榕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三、公司竞争优势分析
四、公司未来发展策略分析
第二节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三、公司竞争优势分析
四、公司未来发展策略分析
第三节 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三、公司竞争优势分析
四、公司未来发展策略分析
第四节 新大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三、公司竞争优势分析
四、公司未来发展策略分析
第五节 东华软件股份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三、公司竞争优势分析
四、公司未来发展策略分析
第六节 北京华宇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三、公司竞争优势分析
四、公司未来发展策略分析
第七节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三、公司竞争优势分析
四、公司未来发展策略分析
第八节 北京久其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三、公司竞争优势分析
四、公司未来发展策略分析
第九节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三、公司竞争优势分析
四、公司未来发展策略分析
第十节 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三、公司竞争优势分析
四、公司未来发展策略分析
第十章 中国电子政务产业市场发展预测
第一节 中国电子政务产业发展环境预测
一、经济环境预测
二、社会环境预测
三、政策环境预测
四、技术环境预测
第二节 中国电子政务产业发展预测
一、产业竞争要素预测
二、产业结构预测
三、产业转移趋势
四、产业一体化预测
五、产业运营模式预测
第三节 中国电子政务市场发展预测
一、2024-2029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需求预测
二、2024-2029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结构预测
三、2024-2029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集中度预测
四、2024-2029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供给预测
五、2024-2029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价格预测
第十一章 中国电子政务产业市场投资机会与风险
第一节 中国电子政务产业市场投资优势分析
第二节 中国电子政务产业市场投资劣势分析
第三节 中国电子政务产业市场投资机会分析
第四节 中国电子政务产业市场投资风险分析
第十二章 中国电子政务产业市场竞争策略建议
第一节 中国电子政务产业竞争战略建议
一、竞争战略选择建议
二、产业升级策略建议
三、产业转移策略建议
四、价值链定位建议
第二节 中国电子政务产业竞争策略建议
一、核心竞争力塑造建议
二、并购重组策略建议
三、经营模式策略建议
四、产业资源整合建议
五、产业联盟策略建议
第十三章 2024-2029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企业经营战略建议
第一节 2024-2029年电子政务行业企业的标杆管理
一、国内企业的经验借鉴
二、国外企业的经验借鉴
第二节 2024-2029年电子政务行业企业的资本运作模式
一、电子政务行业企业国内资本市场的运作建议
1、电子政务行业企业的兼并及收购建议
2、电子政务行业企业的融资方式选择建议
二、电子政务行业企业海外资本市场的运作建议
第三节 2024-2029年电子政务行业企业营销模式建议
一、电子政务行业企业的国内营销模式建议
1、电子政务行业企业的渠道建设
2、电子政务行业企业的品牌建设
二、电子政务行业企业海外营销模式建议
1、电子政务行业企业的海外细分市场选择
2、电子政务行业企业的海外经销商选择
第十四章 思瀚投资的建议及观点
第一节 电子政务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第二节 行业应对策略
一、把握国家投资的契机
二、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实施
三、企业自身应对策略
第三节 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一、实施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
二、合理确立重点客户
三、对重点客户的营销策略
四、强化重点客户的管理
五、实施重点客户战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图表目录
图表:2021-2023年中国电子政务资产规模分析
图表:2022-2023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供给情况
图表:2022-2023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市场规模
图表:2023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负债规模分析
图表:2022-2023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市场产品价格走势
图表:2024-2029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市场产品价格趋势预测
图表:2022-2023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利润规模及增长速度
图表:2022-2023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销售收入
图表:2022-2023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销售利润率
图表:2021-2023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总资产利润率
图表:2022-2023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净资产利润率
图表:2021-2023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总资产增长率
图表:2022-2023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净资产增长率
图表:2022-2023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资产负债率
图表:2022-2023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速动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