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对国际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互联网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人工智能释放了计算能力,从重复、低效和繁重的工作中把人解放出来。区块链基于其分布式、防篡改、可追溯等特点构建的新型信任机制,将加速生产价值的“数字化”流通,改变价值的传递方式。区块链的开源性、可编程、去中心等特性,将进一步打破信息孤岛,扩展“网络化”运行的边界。机器流程引擎驱动多中心跨主体高效协作,社会资源将实现共商共识共享共治的“智能化”配置,带给区块链应用前景的无限憧憬和想象。
目前全球正在掀起一股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创新热潮。各国抢占未来前沿领域技术优势的力度之大,国际竞争之复杂和激烈是空前的。区块链技术带动经济和产业格局的重大调整,将是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力地位的重大转折机遇。截至目前,全球以区块链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区块链公司数量已经达到了 1789家,产业初具规模,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公司作为区块链技术领头的高科技企业,秉承“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的使命,积极配合国家战略层面的指引方针,以公平开放、技术赋能、生态联盟为准则,致力于构建行业区块链应用生态,将区块链的价值赋能给包括政府、企业及个人用户的社会各个层面,为降成本、提效率、优化产业诚信环境、价值重新分配等方面贡献力量。
公司区块链实验室,全面布局区块链生态的各个领域,包括 XuperChain 底层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级的解决方案 BaaS (Blockchain-As-A-Service),以及服务于创造数字经济和改善社会生活的一系列区块链应用等。
公司将在数字技术创新、安全可控、自主研发等方面持续推动区块链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建设“信息社会、数字社会、智慧社会”,为项目产业结构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公司区块链作为开放式平台技术,将提供一站式、全赋能的区块链系统,汇聚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施展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的才智,打造“取智于人才,造福于人民”的共创共享共荣的全球区块链生态。
第一章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Blockchain)是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难以篡改、防止抵赖的记账技术,也称为分布式账本技术(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典型的区块链以块-链结构存储数据。作为一种在不可信的竞争环境中低成本建立信任的新型计算范式和协作模式,区块链凭借其独有的信任建立机制,正在改变诸多行业的应用场景和运行规则,是未来发展数字经济、构建新型信任体系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
各类区块链虽然在具体实现上各有不同,但在功能架构存在共性。本章在总结各种区块链系统实现方案的基础上,将区块链的功能架构 划分为基础设施、基础组件、账本、共识、智能合约、接口、应用、操作运维和系统管理等模块,同时阐述了区块链即服务(Blockchain asa Service, BaaS)1的架构。
1.1技术架构现状
通用型的区块链系统技术架构,将区块链系统划分为基础设施、基础组件、账本、共识、智能合约、接口、应用、操作运维和系统管理九部分。其中,基础设施层为上层提供物理资源和计算驱动,是区块链系统的基础支持;基础组件层为区块链系统网络提供通信机制、数据库和密码库;账本层负责交易的收集、打包成块、合法性验证以及将验证通过的区块上链;共识层负责协调保证全网各节点数据记录一致性;智能合约层负责将区块链系统的业务逻辑以代码的形式实现、编译并部署,完成既定规则的条件触发和自动执行;接口层主要用于完成功能模块的封装,为应用层提供简洁的调用方式;系统管理层负责对区块链体系结构中其他部分进行管理;操作运维层负责区块链系统的日常运维工作。
区块链实现技术持续演进。在功能架构保持稳定的同时,不同系统的实现技术出现很多新的变化:
l 账本层:随着区块链系统存储总量的不断增加,区块链存储及节点的可扩展性问题逐渐凸显。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主要分为两个方向:
1、通过弱化区块链的可追溯性来降低单链的存储负担,如归档功能通过删除部分冷数据来减少存储量;
2、通过多链融合和跨链互操作实现区块链系统的可扩展,如同构多链和异构多链。其中,多链协同成为主要发展方向。新版架构图在账本层添加了这两类扩展方向。
共识层:区块链系统的共识机制在交易吞吐量与共识节点数上同样存在可扩展性问题。解决问题的三种探索方向分别是:
1、采用混合共识,通过组合不同共识机制来提升共识效率,如 Ontology;2、采用分片并行共识,将区块链网络进行分片,多个网络分片中的共识机制并行,如 Ethereum2.0;
3、采用双层网络构造,分担底层网络共识负载,如闪电网络,Nervos。新版架构图在共识层添加了这三类探索方向。
l 智能合约层:多样性竞争激烈,发展势头猛烈,应用场景也大幅增加。智能合约不再仅仅作为区块链系统的一个技术组件,而是成为了一个日益独立的新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智能合约的治理模式逐渐改善并被业内接受,公平治理成为新趋势。新版架构图在智能合约层添加了这两类发展方向。多种成熟虚拟机和解释器被引入智能合约应用,如 JVM 和Python。
运维管理:区块链系统的管理水平逐步提升,运维成熟度显著提高。随着区块链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不断发展,区块链技术架构的模块化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Devops 的运维理念被引入区块链,多种成熟的运维工具开始被用于区块链。区块链和云管理理念融合而生的区块链服务应用模式大幅提高了区块链的可用性。
区块链即服务(BaaS)逐渐成熟。区块链即服务作为一种新的系统交付形态,与原有部署模式相比,在系统扩展性、易用性、安全性、运维管理等方面有很大优势。BaaS 把云计算与区块链结合起来,采用容器、微服务以及可伸缩的分布式云存储技术等创新方案,往往也提供多种不同底层链的技术选项,有助于简化区块链的开发、部署及运维,降低区块链应用门槛,提高应用灵活性。主流云厂商和区块链技术公司在今年纷纷推出了 BaaS 服务。
1.2技术发展热点
区块链技术仍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各种创新方案不断涌现,发展热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多种技术措施保障区块链安全
在账本数据、密码算法、网络通信、智能合约、硬件等方面采用技术措施保障区块链安全。在账本数据方面,为满足账本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用性等安全要求,业界普遍采用数据校验、数据容灾备份等技术方案,以保证各节点数据在上链过程中的一致性,及链上数据因系统故障导致丢失损毁后及时恢复,同时国内已有多家区块链技术提供商采用数据归档技术来应对账本数据日益增加带来的挑战。
在密码算法方面,随着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司法存证、政务数据共享等对数据安全有强需求的领域推广落地,在签名验签、链上数据授权访问等业务流程中,国密加密逐渐成为区块链应用的主流选择;
在网络通信方面,节点认证机制、账本隔离技术、数据分片技术等网络准入技术及网络防护不断完善,攻击者利用网络协议漏洞进行日蚀攻击、路由攻击及 DDoS 攻击(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威胁程度在不断降低;在智能合约方面,智能合约问题主要集中在合约代码漏洞、业务逻辑漏洞,合约运行环境问题及区块链系统自身源码存在的接口漏洞等,随着形式化验证技术更加完善,代码审计手段日益丰富,由合约漏洞导致的安全事件也有所降低;
在硬件方面,为平衡安全性与性能之间的矛盾,防止代码运行过程中被篡改,主流硬件供应商在近些年纷纷推出了以可信执行环境(TEE)为代表的硬件安全防护解决方案,目的是为链上数据及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中间数据提供一个受保护的存储和执行环境的安全策略。
例如 Intel 的 SGX,ARM 的 TrustZone、RISC-V 的 KeyStone、AMD 的 SME/SEV 等。可信执行环境结合区块链技术,实现了一种可行的速度快、成本低的数据安全防护方案。
1.2.2隐私保护手段日趋多样化
在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区块链系统发展的早期阶段,隐私保护的主要手段通过“假名”来实现用户真实身份的匿名化。但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深入发展,“假名”的隐私方案已经满足不了现实的需求,诸多公链、联盟链项目在积极探索隐私保
护方案。从保护的对象来看,隐私保护手段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交易信息的隐私保护,对交易的发送者、交易接受者以及交易金额的隐私保护,有混币、环签名、机密交易(Confidential Transaction)和Mimblewimble 方案等。
二是智能合约的隐私保护,针对合约业务数据的保护方案,包含零知识证明、多方安全计算(MPC)、同态加密等。
三是链上数据的隐私保护,主要有账本隔离、私有数据和数据加密授权访问等解决方案。目前,混币、机密交易、零知识证明等方案多出现在公链项目,在供应链金融等对隐私保护有强烈需求的应用场景中,则由以往以数据加密、账本隔离为主的实现方式,逐步出现了基于零知识证明、安全多方计算等隐私保护技术的应用落地。
1.2.3互操作性成为应用需求新热点
区块链技术在发展早期聚焦在各个独立链自身的技术创新与生态建设,网络逐渐被拥有特定利益的子群体隔离,当前多链并存的情况下,区块链的互操作性由于可以带来价值自由流动,促进链间协同工作,是区块链向着网络效应规模化发展的强力推手,逐渐成为应用需求的新热点。互操作性技术包括哈希锁定、公证人机制、侧链与中继链等技术。应用场景从双链资产互通逐步过渡到多链间全状态的自由流通,同时中继链这一融合公证人机制与侧链的技术在新型区块链互操作性平台中发挥影响力。
虽然当前区块链的网络效应初显,但仍需要技术上针对相关组件进行趋同化设计,如各链统一跨链消息的输入输出口径,构建标准消息格式,设计高效可验证的数据结构等;同时需要提升应用层交互的用户体验;增进链上与链下现实世界互操作性的认知。区块链互操作性目前处于技术发展早期,随着从业者的持续研究,将会加速技术的不断突破,带来应用的不断迭代与创新。
第二章区块链产业发展状况
2.1全球区块链产业现状
2.1.1赋能领域应用落地步伐加快
政策方面,各国政府对区块链发展持不同态度。当前,区块链产业在各国发展阶段和发展特色各有不同,鼓励技术与政策监管各有侧重。多数国家重视区块链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少数国家对区块链及加密货币持“积极拥抱”的态度,部分国家对加密货币明确了监管政策。例如,澳大利亚、韩国、德国、荷兰、塞浦路斯、阿联酋、马耳他等国积极发展区块链产业,制定了产业总体发展战略;美国、中国、韩国、英国、澳大利亚及欧盟重视区块链技术研究与应用探索;与此同时,中国及澳大利亚、法国、瑞士、芬兰、列支敦士登等国家已经陆续制定了区块链监管方面的法规。2019 年 9 月 18 日,德国政府审议通过并发布区块链战略。德国政府的区块链战略明确了五大领域的行动措施,包括在金融领域确保稳定并刺激创新;支持技术创新项目与应用实验;制定清晰可靠的投资框架;加强数字行政服务领域的技术应用;传播普及区块链相关信息与知识,加强有关教育培训及
合作等方面应用落地方面,区块链源于加密数字货币,正向多领域延伸。2019年以来,区块链在各领域应用落地的步伐不断加快,正在贸易金融、供应链、社会公共服务、选举、司法存证、税务、物流、医疗健康、农业、能源等多个垂直行业探索应用。截止 2019 年 8 月,由全球各国政府推动的区块链项目数量达 154 项,主要涉及金融业、政府档案、数字资产管理、投票、政府采购、土地认证/不动产登记、医疗健康等领域。其中,荷兰、韩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政府推动项目数排名前五,在探索区块链技术研发与应用落地方面表现更加积极主动。2019 年 6 月 18 日脸书(Facebook)牵头发布全球数字加密货币项目天秤座(Libra)的白皮书,天秤座(Libra)将作为一种简单、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为数十亿人提供无国界、低成本、普惠的金融服务。天秤座项目一经宣布就受到了全球各界的关注与讨论,各国监管部门先后发声,显示出区块链技术在重塑全球金融基础设施方面的巨大潜力。
2.1.2资本热度下降企业增速放缓
投融资层面,区块链产业投融资交易热度下降。2009 年至 2019年 8 月,全球区块链产业累计投融资金额达到 103.69 亿美元。其中,2017、2018 是区块链产业投融资最活跃的时期。进入 2019 年,整个互联网投融资市场活跃度低位运行,2019 年Q2 中国市场互联网投融资总金额 81.3 亿美元,环比上涨 3.8%,但同比跌幅达 70.8%,资本环境趋紧态势明显,区块链投融资交易热度也有所下降。
截止 2019 年 8 月底,2019 年区块链投融资交易规模仅为20.28 亿美元。2019 年 1-8 月区块链企业种子轮、天使轮、A 轮投融资交易共 273 笔,6.74 亿美元;均低于去年同期的 374 笔和 9.69 亿美元。
美国、中国、韩国、瑞士、加拿大是全球区块链产业投融资金额最多的 5 个国家。其中,仅美国占比达到 49%。从五国近年投融资发展变化来看,美国区块链产业在 2015、2018 年出现投融资两次高峰,我国区块链产业 2016 年起进入快速发展期,而韩国自 2017 年起加速,2018 年投融资额位居全球第三位。
产业规模层面,全球新增区块链企业数量出现减缓迹象。在经历了 2014 年和 2017 年的新成立区块链企业数量高峰后,2018 年起新成立企业数量开始下降。截止 2019 年 8 月,全球共有 2450 家区块链企业,新成立区块链企业数量锐减。行业应用方面,当前全球区块链企业 38%集中在加密货币领域,23%的企业专注于区块链技术研发,互联网、金融业是应用最多的两个领域。美国、中国、英国区块链企业数量分列前三位;加拿大、新加坡、瑞士等国由于相对宽松的产业监管环境,区块链企业数量也较多。城市分布方面,旧金山、北京、伦敦是拥有区块链企业最多的三个城市;同时,我国深圳、上海、杭州排名也较为靠前。
2.1.3技术创新活跃产业生态初现
专利方面,全球专利布局不断拓展,我国占比显著。截至 2019年 7 月 25 日,全球公开区块链专利的申请数量高达 1.8 万余件。 2015-2018 年申请量逐年快速递增,而进入 2019 年专利申请速度有所放缓。从 2013 年开始,布局的国家地区数量从 6 个逐渐增长到 35 个。中国仍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在全球专利占比份额超过半数,是美国申请专利的三倍之多。
全球区块链专利申请机构 Top20 中,阿里、联通等申请量分别以第一、第五位跻身全球前列。然而专利授权方面,虽然我国当前区块链专利申请量位居第一,但大多处于审查阶段,授权专利多为实用新型、边缘性的专利。截至2018 年年底,全球有771件区块链发明专利获得授权,中国仅有 53 件。
2.2区块链行业应用现状
区块链通过点对点的分布式记账方式、多节点共识机制、非对称加密和智能合约等多种技术手段建立强大的信任关系和价值传输网络,使其具备分布式、不可篡改、价值可传递和可编程等特性。在应用方面,区块链一方面助力实体产业,另一方面融合传统金融。在实体产业方面,区块链优化传统产业升级过程中遇到的信任和自动化等问题,极大地增强共享和重构等方式助力传统产业升级,重塑信任关系,提高产业效率。在金融产业方面,区块链有助于弥补金融和实体产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建立高效价值传递机制,实现传统产价值在数字世界的流转,帮助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达到「三流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区块链的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铺开,从金融、产品溯源、政务民生、电子存证到数字身份与供应链协同,场景的深入化和多元化不断加深。然而,区块链的应用仍旧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各类应用模式仍在发展中演进,仍需持续探索。
2.2.1赋能数字经济模式创新
区块链作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区块链与各行业传统模式相融合,为实体经济降成本,提高产业链协同效率,构建诚信产业环境。从交易信息到去中心化应用,区块链承载的内容会越来越丰富,将为各式各样的数字化信息,提供一个可确权、无障碍流通的价值网络,在实现对所有权、隐私权保护的前提下,让更多的价值流动起来。区块链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信息基础设施之一,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融合创新,以构建有秩序的数字经济体系。比如在政府治理领域,区块链是打造透明廉政政府,实现“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路”智慧政务的有效途径。在金融服务领域,区块链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整合起来实现“三流合一”,有助于提升信任穿透水平,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区块链技术具有重塑中心化金融基础设施的潜力。区块链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方面的改良,更进一步引入了新的金融模式和组织形式。如 Facebook 发起的 Libra 项目,其目标是构建一个全球化、分布式可编程的通用底层金融基础设施,这可能对当前金融体系具有颠覆性意义。
原因其一,区块链分布式特征使不同金融市场出现“去中介化”趋势,不再依托于集中化的银行管理,这将可能改变现有金融体系中的支付、交易、清结算流程,降低金融机构之间的摩擦成本,提升执行效率;
其二,区块链作为金融科技之一,改变传统金融市场格局,通过高透明、可穿透的数字化资产管理,形成信任的链式传递,加速数字资产的高效在线转移;
其三,“智能合约”的发展将使货币可编程,支付能够在特定条件下执行,比如中央银行可以发行特定用途的数字货币,精确地实施其产业政策,使这些货币只有在进入特定行业时才能被支付。
2.2.2金融服务领域成效显著
金融服务产业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中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金融市场中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无法建立有效的信用机制,产业链条中存在大量中心化的信用中介和信息中介,减缓了系统运转效率,增加了资金往来成本。区块链技术源自于加密货币,凭借其开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统结构,操作简化、实时跟进、自动执行的特点,与金融行业具有天然的契合性,最早在金融领域发挥优势作用。
目前国内已经一定数量的金融业应用已经通过了原型验证和试运营阶段,涉及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资产管理、保险等细分领域。在实际业务运营取得的应用成果,可集中体现金融业运用区块链技术的思路:在多方协作的场景里,用来共享风控信息,跟踪合同类关键证据,进行资产交易和信用传递,目的是扩大规模、提升效率、改善体验,并降低风险和成本。
2.2.3 产品溯源领域优先起步
日益增长的商品溯源需求迅速推动了溯源行业的发展,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打造了一种去中心、价值共享、利益公平分配的自治价值溯源体系。据不完全统计,2018 年初至今,相关公司共发布了超过 5 本区块链溯源项目计划书。多家企业抓住机遇,进军区块链市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新型的区块链创业公司。
区块链技术所带来的新的产业与商业模式催生了大量的创业公司,他们先一步进入溯源市场,抢占市场份额。另一类是互联网巨头,他们试图将区块链技术与自己的传统产业相融合,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同时向平台化发展,提供多行业服务。根据其业务类型又可以分为两类,应用方案服务商多和业务方对接,基于需求提供应用解决方案,如阿里、京东、沃尔玛、中食链等;技术服务商为应用方案商提供区块链底层基础设施的搭建及相关开发合作,大多可同时服务于多个行业。
2.2.4政务民生领域重点探索
2018 年 7 月 31 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在 2022 年底前,全面建成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一网办”。区块链技术可以大力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度、透明度,促进跨部门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推进大数据在政府治理、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实现公共服务多元化、政府治理透明化、城市管理精细化。
作为我国区块链落地的重点示范高地,政务民生领域的相关应用落地集中开始于 2018 年,多个省市地区积极通过将区块链写进政策规划进行项目探索。在政务方面,主要应用于政府数据共享、数据提笼监管、互联网金融监管、电子发票等;在民生方面,主要应用于精准扶贫、个人数据服务、医疗健康数据、智慧出行、社会公益服务等。
2.2.5 电子存证领域多点铺开
区块链技术具有防止篡改、事中留痕、事后审计、安全防护等特点,有利于提升电子证据的可信度和真实性。区块链与电子数据存证的结合,可以降低电子数据存证成本,提高存证效率,为司法存证、知识产权、电子合同管理等业务赋能。2018 年 9 月 7 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承认了区块链存证在互联网案件举证中的法律效力,目前包括北京、杭州、广州等在内的全国至少 7 省市法院构建了区块链电子证据平台。
2019年 8 月,最高人民法院宣布正在搭建人民法院司法区块链统一平台目前完成最高人民法院、高院、中院和基层法院四级多省市 21 家法院,及国家授时中心、多元纠纷调解平台、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的 27个节点建设,联合四级法院共完成超 1.8 亿条数据完成上链存证固证,并已牵头制定了《司法区块链技术要求》《司法区块链管理规范》,指导规范全国法院数据上链。
2.2.6数字身份领域备受关注
当前各国纷纷加紧对于个人数据管制的同时,数字身份仍存息碎片化、数据易泄露、用户难自控等问题,区块链技术凭借其去中心、加密、难篡改等特征,为数字身份的可信验证、自主授权提供一种值得探索的解决方向。据 Research & Markets 预测,全球区块链身份管理市场将从 2018 年的 9040 万美元增长到 2023 年的 19.299 亿美元,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 84.5%。
近年来科技企业发起的数字身份项目多达 200 多个,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一方面,IBM、微软等科技巨头积极布局,打造各自的分布式数字身份平台;2019年初,Facebook 创始人扎克伯格公开表示将考虑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认证系统让用户安全登录。另一方面,以 Civic、uPort、Evernym、Indy、SelfKey、IDHub 等为代表的一批区块链创新创业项目,虽然技术应用关注点各有侧重,同样为数字身份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动力。
2.2.7供应链协同领域渐落地
据公开资料统计,目前国内供应链管理和物流成本高达 20%,远远高于欧美国家供应链管理和物流 8%的成本,国内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和物流成本还有很高的改善空间,而这正是供应链协同发挥作用的地方。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协同应用将供应链上各参与方、各环节的数据信息上链,做到实时上链,数据自产生就记录到区块链中。典型的采购和销售供应链阶段包括:生产采购订单、仓库备货、物流运输、收货确认、商品销售等环节。通过供应链上各参与方数据信息上链,数据加密存储保证数据隐私,智能合约控制数据访问权限,做到数据和信息的共享与协同管理。区块链在供应链协同领域的主要应用方向包括:数据共享与可视性、去中间环节与数据安全、自动验证执行与高效协同。
思瀚版权严谨转载违者必究
前言
第一章 区块链技术
1.1技术架构现状
1.2技术发展热点
1.2.1多种技术措施保障区块链安全
1.2.2隐私保护手段日趋多样化
1.2.3互操作性成为应用需求新热点
1.2.4是链上存储可扩展性需求日益迫切
1.2.5可维护性需求日益受关注
第二章区块链产业发展状况
2.1全球区块链产业现状
2.1.1赋能领域应用落地步伐加快
2.1.2资本热度下降企业增速放缓
2.1.3技术创新活跃产业生态初现
2.2区块链行业应用现状
2.2.1赋能数字经济模式创新
2.2.2金融服务领域成效显著
2.2.3 产品溯源领域优先起步
2.2.4政务民生领域重点探索
2.2.5 电子存证领域多点铺开
2.2.6数字身份领域备受关注
2.2.7供应链协同领域渐落地
第三章 易道(EDAO)
3.1项目背景
3.2易道(EDAO)介绍
3.2.1平台介绍
3.2.2价值观
3.2.3互利共生
3.2.4运营生态体系
3.3易道(社交DAPP)功能介绍
3.3.1易观:DAPP主界面功能
3.3.2应用功能简介
第四章 易道(EDAO)区块链技术与应用
4.1当前区块链技术痛点
4.1.1当前区块链技术的性能制约
4.1.2智能合约的痛点
4.1.3共识机制的痛点
4.1.4计算和存储的痛点
4.1.5网络建设的痛点
4.2易道(EDAO)区块链技术解决方案
4.2.1技术方案选取与目标实现
4.2.2身份认证体系
4.2.3内容存储系统
4.2.4共识机制
4.2.5超级节点
4.2.6端对端加密的消息传输网络
4.2.7应用开放平台
4.2.8广告算法
4.2.9智能合约
第五章 易道(EDAO)区块链金融生态运作
5.1易道(EDAO)数字货币
5.1.1数字货币组成结构
5.1.2数字货币特性与价值
5.1.3 ECoin的动态平衡
5.2募集(ICO)
5.2.1提案ICO
5.2.2资产ICO
5.2.3证券ICO
5.2.4货币ICO
5.3易道(EDAO)数字货币应用与流通
5.4原生数字货币基金ECF
5.5全民投票
第六章 易道(EDAO)基金运营与管理
6.1管理方案
6.1.1建设期管理方案
6.1.2运营期管理方案
6.2运营体制
6.2.1合伙人制度
6.2.2志愿者制度
6.2.3提案制度
6.2.4全民投票制度
6.2.5选举制度
6.3纲领
6.3.1制定依据
6.3.2具体条款
6.4运营发展规划
6.4.1计划部署
6.4.2进度安排
第七章风险与控制
7.1 风险因素及识别
7.1.1 市场风险
7.1.2 竞争风险
7.1.3 组织管理风险
7.1.4政策风险
7.2 风险评估
7.3 风险防范对策
第八章 结论与愿景
8.1结论
8.2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