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品简介
随着国家政策不断推动冰雪产业蓬勃发展以及日益增长的居民消费需求,我国冰雪产业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配套设施也不断完善,冰雪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本项目位于长春市朝阳区永春镇,依托长春市冰雪产业优势,建设集冰雪、体育、科技创新、教育、购物、休闲商业等为一体的复合型冰雪文体科技小镇。
2、市场前景
(1)我国冰雪产业现状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大约只有1万名滑雪者,他们偏爱欧洲、日本和北美的滑雪坡道。但2020年2月发布的滑雪产业白皮书表明,现在中国已拥有770个滑雪场。由于中国人纷纷在国内度假,这为国内冬季运动产业提供了巨大推动力。
2021-2022雪季,国内新建并投入运营的滑雪场12家,包括6家室内滑雪场和6家户外滑雪场,因其他原因未对外营业的雪场数为35家,实际处于对外营业状态的雪场总数为692家。
近年来,中国冰雪产业的快速发展呈现出一些显著特征。第一,中国冰雪产业整体发展速度非常快,势头独步国际。目前,从全球范围来看,北美、欧洲、日本的冰雪产业均处于相对下滑阶段,而中国冰雪产业呈现出昂扬上升、“风景这边独好”的样貌。
第二,中国冰雪产业区域发展特色明显。以往冰雪产业主要分布在以哈尔滨、沈阳、长春等城市为代表的东北地区。冬奥会申办成功以来,以张家口为代表的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表现出强大的后发优势。
第三,中国冰雪产业业态丰富且独具特色。中国不仅有欧美地区流行的冰雪度假旅游业态,同时有城郊休闲旅游业态,此外还涌现出一大批城市冰雪旅游综合体。
第四,中国冰雪产业呈现全业态发展态势,中国不仅有冰雪旅游场地服务业、竞赛表演业、冰雪培训业、冰雪旅游会展业,近年来冰雪建筑业、冰雪金融投资、冰雪装备制造业等冰雪运动相关产业快速兴起,冰雪运动相关贸易销售等业务也大幅发展。
借助冬奥会,我国原有的冰雪“冷资源”正在向旅游“热业态”转变,全国各地参与冰雪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冰雪旅游成为近年来冬春旅游市场异常火爆的出游主题,冰雪旅游进入爆发式增长的黄金时代。数据显示:预计到“十四五”规划末期的2025年,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超过1.1万亿元,冰雪旅游将成为我国冬季旅游和冰雪经济的核心引擎。
(2)吉林省冰雪产业现状及前景
吉林省冰雪行业发展有三大优势:资源好,吉林省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好,与欧洲阿尔波斯山和北美落基山同处“冰雪黄金纬度带”,是三大粉雪地带之一;品质高,目前吉林省滑雪场数量达到75个,拥有319条雪道,日最大承载量10万人次,雪道总面积达1256.8公顷、总长度达358.1公里,质量是公认的全国第一,潜力大,目前冰雪产业发展空间非常大,可以这样说“冰雪产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牵动人心”。
随着“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和“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口号精神,吉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白雪换白银”战略,借助2022年北京冬奥会之际,提出“冬奥在北京,体验在吉林”。
吉林省积极构建现代化冰雪经济体系,大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实施“冰雪+”战略,让运动魅力与自然之美相映成趣,大力推动“冰雪+休闲”“冰雪+文化”“冰雪+康养”“冰雪+培训”等跨界融合、产业协同发展,衍生出发烧友俱乐部、线上线下互动、私人定制等新生旅游消费业态。
目前,长白山、查干湖、松花湖、北大湖和长春冰雪新天地等冰雪景区,旅游方式多样,消费业态丰富,“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挖掘,成为旅游者心中理想的冰雪目的地。
充分利用冰雪资源,吉林省节庆活动丰富:连续举办6届国际冰雪产业博览会,并举办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查干湖冬捕节、吉林雾凇节、长白山粉雪节等享誉国内外的冰雪活动,不仅积攒了人气,更增加了消费黏性。
据文旅部数据中心统计测算,2023年春节假期,吉林省接待国内游客1154.67万人次,同比增长23.61%,增幅高于全国0.51个百分点;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1.78亿元,同比增长33.31%,增幅高于全国3.31个百分点。
吉林省北大湖、松花湖、通化万峰、长白山万达等四大滑雪度假区在全国记录滑雪里程数中进入前十,北大湖排名第一;长白山位居春节热门目的地榜首。“西冰东雪”吸引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体验冰雪运动,感受冰雪魅力。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21.88%,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6.03%;长白山鲁能胜地分别同比增长136.56%、94.72%;
长春冰雪新天地分别同比增长37.48%、4.58%;吉林市北大湖滑雪场度假区、万科松花湖滑雪度假区合计分别同比增长4.74%、10.68%;长白山景区分别同比增长294.31%、267.18%;查干湖景区分别同比增长419.86%、728.56%;梅河口海龙湖景区分别同比增长28.65%、68.98%;通化佟佳江旅游度假区分别同比增长33.93%、32.54%;延吉中国朝鲜族民俗园接待游客同比增长493.85%;四平市叶赫皇家山滑雪场分别同比增长83.97%、100.59%;通化康养谷滑雪场分别同比增长9.62%、7.96%;吉林市神农庄园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1.21%。
据吉林省文旅厅数据显示,中长线休闲度假需求快速回升,省外客源占总接待人次的18.09%,同比增长64.66%;省外游客消费占比68.85%,同比增长47.16%。长春机场保障航班和旅客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30.85%、55.92%。滑雪度假区酒店预订火爆,酒店群客房出现“一房难求”。雪场周边民宿预订量同比2019年增幅最高达16倍。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酒店平均入住率达到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5%,较2019年增长37%。
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
《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到2025年,形成冰雪运动基础更加坚实,普及程度大幅提升,竞技实力极大提高,产业体系较为完备的冰雪运动发展格局。冰雪运动群众基础更加坚实。冰雪运动普及度大幅提高,群众冰雪活动极大丰富,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稳步增加,直接参加冰雪运动的人数超过5000万,并“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吉林省政府发布的《关于做大做强冰雪产业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把培育冰雪运动潜在群体作为发展冰雪产业的核心使命,形成高品质的冰雪体验与生活方式,提供世界级冰雪产品与服务。
(2)资源优势
长春,简称“长”,古称喜都、黄龙府,别称“北国春城”,是吉林省省会、副省级市、长春城市群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和重要的工业基地。
长春市吉林省“国际生态旅游名城”“吉林省旅游中心城市和集散中心”“中国北部生态休闲度假第一城”,长春具有自然气候资源得天独厚、生态资源潜质优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厚重独特、节庆会展旅游资源品牌突出、产业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东北民俗文化资源独具特色、休闲度假旅游资源组合好且具有较高品质等资源优势,长春优良级资源单体有771个,其中,五级旅游资源单体40个,四级旅游资源单体110个,三级旅游资源单体621个。
长春市为文旅企业减轻负担,通过招徕奖励、小微企业融资、文旅企业奖补等扶持举措,共争取补贴资金1000余万元、稳岗返还资金近2000万元,退返旅行社质保金4500万元,申报融资需求项目126亿元,长春国际影都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开工,神鹿峰旅游度假区一期建成投入运营。
长春市发展创新“文旅+商贸”发展模式,打造这有山、欧亚汇集、桂林胡同等文化旅游特色消费示范街区和“长春夜间好去处”等项目,进一步提升核心消费区功能,形成了一批新的网红打卡地和消费热点。
(3)区位优势
长春是全国的重要铁路枢纽城市、“一带一路”北线重要节点城市。2017年10月13日,长春国际港暨中欧班列(长春—汉堡)正式开通。长春国际港依托长春铁路综合货场建设,是东北最大的一级铁路综合物流基地。长珲城际铁路、哈大客运专线相继开通,形成长春站、长春西站两个铁路客运主站。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为民用4E级机场,是中国东北地区四大国际机场之一、东北亚航空枢纽门户、东北亚区域重要的航空交通枢纽、我国主要建设的干线机场,龙嘉机场一期、二期扩建工程全面完成,建成2座航站楼、1条跑道,累计运营航线150条,通航城市73个,初步形成了辐射国内、布局东北亚、连接东南亚主要国家和俄罗斯地区重点城市的空中交通网络。
长深高速、珲乌高速、京哈高速、长长高速等在长春市交汇,连接外县(市)的一小时经济圈,构成了长春市四通八达、快捷便利的立体交通网络。
长春一小时经济圈连接长春市九台区、岔路河镇、长春市双阳区、伊通满族自治县、公主岭市、怀德镇、农安县、德惠市等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长春、吉林及周边市、县企业发展和孵化的重要平台。
4、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75公顷(75万平方米),项目总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
项目主要建设智能安防区、智能教育区、智能营销区、虚拟现实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特色体育科技、冰雪世界、冰雪科技创新基地、冰雪水世界、冰球花滑冰壶馆、冰雪海洋世界、极地动物世界、体育公园、冰雪主题酒店、冰雪休闲商业、特色餐饮、潮牌购物、启迪教育等为一体的复合型体育商业办公小镇。
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
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8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640000万元。
(3)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686106.35万元,利润137221.27万元,投资回收期7.83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7.15%。
6、社会评价
项目的建设顺应吉林省冰雪产业的发展方向。项目建成运营后,将为城市带来百万人次旅游度假与二次消费,促进地方经济增长,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长春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商务局
地址:长春市前进大街1855号
8、单位概况
长春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商务局是区人民政府主管全区内外贸易、经济合作和招商引资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全区重大经济合作项目的洽谈和对接活动;对全区内、外资大项目进行跟踪调度,协助项目引进单位做好协调服务工作。
会同有关部门对国内外招商引资和国内经济合作重点项目进行调研、论证、筛选,指导项目包装、设计、印制,组织对外推介与交流; 拟订全区招商引资工作计划,完成市、区两级政府下达的利用内、外资指标的工作任务;负责全区经济合作和国内招商引资的综合调度、统计以及指标分解、项目完成情况的考核认定工作;负责各种经贸交流会、展览会、展销会、洽谈会和招商活动的组织及筹备工作;承办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完整版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国家部门及地方政府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本着客观、求实、科学、公正的原则,在现有能够掌握的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主要就项目建设背景、需求分析及必要性、可行性、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条件及方案、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等方面逐一进行研究论证,以确定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可行性,为项目投资主体和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此报告为摘录公开部分。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可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