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由公司实施,建设地点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联李东路 8 号赛为大楼 10-12 层。本项目建设期 3 年,拟根据智慧城市场景应用以及下游客户的多元化需求,通过研发投入、软硬件投入、开发环境投入等方式,开发及升级公司一系列智慧城市/智慧应用平台软件。
本项目的建成,将丰富公司智慧城市产品的应用领域及应用场景,有助于巩固公司智慧城市业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把握国家城镇化建设浪潮中的市场机遇。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顺应智慧城市行业趋势,巩固公司战略发展基础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持续发展,城市智能化需求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城市具备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条件,智慧城市建设速度不断提升。根据IDC 发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预测,2020 年,全球智慧城市市场相关支出规模将达到 1240 亿美元,较 2019 年增长 18.9%,其中,中国市场支出规模将达到 262 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至 2023 年,全球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投资将达到 1,894.6 亿美元;其中,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 389.2亿美元。
图:2018-2023 年中国智慧城市支出预测
智慧应用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当中承载着重要作用:智慧应用是企事业单位、终端用户与其各自所处的物理环境及虚拟环境之间的重要交互方式,是交通、医疗、旅游、工业、安防等的各类实际应用场景及其所有数据的技术性展示方式与智能化应用方式。因此,智慧应用相关的软件开发、系统建设、平台构建、场景构建等工作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营具有重要作用。
结合智慧城市领域的市场规模扩大趋势以及公司在智慧城市应用领域的战略布局,公司有必要通过本项目建设,选取贴近城市管理领域、数据中心管理、轨道交通管理领域等具有普适性的智慧应用场景领域,打造标准化智慧应用及智慧应用软件平台,优化各类应用场景的管理运行效率,夯实公司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战略发展方向和市场竞争力。
(2)聚焦城市化发展过程痛点,促进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落地
我国是全球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据 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3 年至 2018 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从 52.6%提高到 58.5%。根据预测,到 2050年,全球将有 68.4%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交通拥堵、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低等问题也接踵而来。
智慧城市建设是从技术角度解决城市建设及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提升城市的管理服务水平,对解决城镇化过程中所产生问题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2014年,国务院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首次把智慧城市建设引入国家战略规划,推广智慧化信息应用和新型信息服务,促进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智慧城市相关的一系列工作在全国各地纷纷开展,范围涵盖智慧城市顶层方案设计、城市试点建设、智慧应用推广等。其中,智慧应用在不同公共场景领域的有效运行是智慧城市从顶层设计到实际落地的关键点。
因此,公司有必要利用现阶段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资源基础与技术优势,以智慧应用方向作为深化业务的着力点之一,有重点有计划地布局能够与社会、民生、产业产生相互促进作用的智慧应用板块,在顺应我国城市化趋势过程中寻求业务扩展,实现公司业务发展与社会需求满足的共赢局面。
(3)构建多元化智慧应用体系,满足智慧城市多样需求
城市公共领域所涵盖的应用场景多种多样,本项目所开发的智慧应用所覆盖的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管理、数据中心管理等领域,可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数据化实施的方式提升各自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轨道交通在缓解城市拥堵、促进低碳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状态。截至 2018年底,我国大陆地区共有 35 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 185 条,运营线路总长度 5,761.4 公里。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数量的增加,需要通过相关智能化应用系统来为无人驾驶、能源精细化管理、设备智能运维、系统节能改造等方面提供助力,提升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水平。
在城市管理领域,2019 年 10 月,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推进数字政府建设。”2020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部分城市利用有效的数字城市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有效、精准的疫情溯源、疫情防控。此次事件将促使更多城市通过城市服务管理的信息化、精细化、动态化,更好的发挥城市监管和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构建智慧城市管理体系。
在数据中心领域,随着全社会数字化、信息化转型的速度不断加快,带动数据中心的需求持续增长,数据中心已成为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2018 年 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新型基础设施”概念,主要包括 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未来,5G 网络、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型技术的发展亦将进一步带动数据中心的需求。随着数据中心建设规模的加大,对数据中心内的软硬件设备以及基础设施进行实时的、全面的设备监控、容量规划、环境管理,成为数据中心运营者的迫切需求,亟需通过数据中心相关软硬件管理系统来有效提高数据中心的管理水平以及运维效益。
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雄厚的研发实力与技术储备为本项目实施夯实基础
公司目前已建立起多领域覆盖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涵盖系统分析师、系统架构设计师、网络规划设计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软件设计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才。优秀的技术团队是智慧城市业务拓展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中坚力量,能够满足复杂实施过程中涉及不同行业领域的系统开发需求。
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在册员工 1006 人,研发人员数量 310 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 30.82%。近年来,公司研发投入呈逐年增长态势,2017 年至 2019 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 7,296.18 万元、7,702.34 万元和 8,788.19 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 4.87%,6.08%与 6.88%,为公司的技术研发及成果转换提供充分保障。在技术储备方面,公司业已掌握物联网技术、移动/工业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高性能计算技术、建模仿真技术、智能科学/人工智能技术等领域多项核心技术。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已获得 42 项发明专利、320 项软件著作权,具备了充足的技术储备。
因此,公司所具备的雄厚的研发实力及技术储备为本项目的建设夯实了基础。
(2)智慧城市项目的开展为本项目开发成果提供实践基础
智慧应用所对应的具体应用场景多种多样,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类不确定事件;通过实践将智慧应用结合到实际场景当中,是检验智慧应用系统平台的适用性与安全性的有效方式之一。
2017 年,公司承接的智慧吉首 PPP 项目进入全面建设实施阶段,建设内容当中包括了多个智慧应用,覆盖了大数据分析平台、智慧交通、智慧建筑、智慧政务、智慧城管、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智慧城市应用子系统。此外,公司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展轨道交通业务和数据中心建设。
智慧城市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公司积累了项目实施经验,为各类智慧应用在实际场景当中的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3)内部体制保障与可行性论证是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
公司至今已设立智慧城市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大数据研究院,重点进行公司主营业务当中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的攻关,同时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并与实际业务相结合,持续打造公司自主的核心产品,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在研究院架构体系下,公司已对各类型的智慧应用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探究。在本项目计划开展之前,公司已通过整体统筹、分项论证、结合实际的形式对智慧应用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探究,对“项目背景、项目需求分析、系统框架设计、项目效益分析”等具体内容进行论证,对本项目的开展具有充分的指导作用。
4、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投资总额 16,232.54 万元,拟全部使用募集资金投入,项目投资构成具体如下:
5、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本项目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为 25.26%,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 5.11年,经济效益良好。
6、项目备案及审批情况
本项目已取得深圳市龙岗区发展和改革局出具的《深圳市社会投资项目备案证》(深龙岗发改备案[2020]0287 号)。
本项目无新增土地,不涉及土地审批事项,根据《深圳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备案管理名录》的规定,本项目未列入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及备案的建设项目名录,无需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或备案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