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年产 16,000 吨特种工程塑料复合改性项目,项目建设期为 2 年,拟在广东省江门市高新区建设生产厂房,购置先进软硬件设备和配套设施,提高现有聚芳醚砜产品产能并扩充公司特种工程塑料产品线,支撑公司未来战略布局,实现规模效应,增强公司行业竞争力,同时稳定生产经营环境,改善办公条件,提高管理效率。
项目拟使用资金总量 45,000.00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34,025.91 万元,占比为 75.61%,基本预备费为 1,620.28 万元,占比为 3.60%;铺底流动资金为 10,974.09 万元,占比为 24.39%。
项目建成达产后公司将新增16,000 吨特种工程塑料产能,其中聚芳醚砜产品 6,000 吨/年,液晶聚合物(LCP)3,000 吨/年,高温尼龙(PPA)3,000 吨/年,聚醚酰亚胺(PEI)2,000 吨/年,透明芳纶(PEA)2,000 吨/年。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项目建设有利于缓解产能瓶颈,支撑公司未来战略发展规划
公司核心产品为聚芳醚砜、聚芳醚砜上游关键原料。公司目前由于场地、设备、生产线布局等方面的影响存在产能瓶颈,无法大规模提高产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未来的战略发展规划。
在场地方面,目前公司特种工程塑料产品产量较小,生产场地和生产设备数量较为有限,但场地和设备的利用率已趋近饱和,未来随着特种工程塑料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扩容,场地和设备不足的限制将影响公司特种工程塑料产品业务的正常开展
。在生产线布局方面,受空间限制,无法优化现有生产线布局、提升生产效率。公司各工序生产线分散在不同租赁场地,生产环节之间的衔接效率较为低下,不利于生产管理。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公司将引入更多智能化设备,扩大产能,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以缓解产能不足、共线生产等方面带来的潜在风险,更好支撑公司的未来战略规划。
(2)项目建设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增强公司竞争力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公司将新增更多生产及办公场地、配置更多智能化设备、优化产线布局,提升特种工程塑料产品的产能。随着产能及产量的不断扩充,公司的规模优势将日益凸显。
一方面,公司原材料采购规模将大幅增加,规模化集中采购将有助于增强公司在原材料采购端的议价能力,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同时,规模化生产将有利于单位产品摊薄人工成本及场地、设备等折旧及燃料动力的制造费用,最终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另一方面,随着产品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分摊至单位产品的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及销售费用等也将进一步被摊薄,单位产品所带来的运营成本将大幅降低。
因此,本项目建设后,公司产能将大幅度提高,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应,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提升公司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
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行业自律组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特种工程塑料产业的发展。
2018 年 9 月,发改委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其中在“3 新材料产业-3.2 先进结构材料产业-3.2.4 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中列明:“新型工程塑料与塑料合金,新型特种工程塑料,新型氟塑料,液晶聚合物,高性能热塑性树脂,阻燃改性塑料,ABS 及其改性制品,HIPS 及其改性材料,不饱和聚酯树脂专用料,汽车轻量化热塑性复合材料。新型聚氨酯材料。高性能环氧树脂,聚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异氰酸酯树脂,酚醛树脂”。
2018 年 11 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其中聚砜(含改性料)、聚苯砜(含改性料)、聚醚砜(含改性料)均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下“3.3.1.1 工程塑料制造”分类。
2021 年 1 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指南》,提出“十四五”末化工新材料的自给率要达到 75%,占化工行业整体比重超过 10%。
2021 年 3 月,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发展壮大战略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力。
2021 年 6 月,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发布《塑料加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提出“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坚持“五化”技术进步方向;大力开发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及汽车、高铁、家电、通讯、现代农业日常生活及节能环保、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领域所需要的具有高强、高韧、高阻隔、高透明、耐高温、阻燃、耐磨、耐腐蚀、导电、绝缘、导热等性能的薄膜、容器、零配件、日用品、工程塑料等塑料制品。
2021 年 12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自然资源部三部委联合发布《“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提出要促进产业供给高端化,突破关键原材料;实施大宗基础材料巩固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在优化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利用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特种工程塑料等综合竞争力。
2021 年 12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1 年版)》,其中包含 LCP 工程塑料、聚芳醚砜(PSF)(包含 PPSU、PES、PSU 等类别)、半芳香族尼龙(PPA)等。
(2)公司技术实力可以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公司一直以来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依托多年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经验,掌握了聚芳醚砜系列产品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完善且系统化的核心技术,具体包括聚芳醚砜合成工艺技术、聚芳醚砜熔体粘度控制技术、聚芳醚砜树脂高效纯化技术、专有设备设计技术、原材料质量控制技术、聚芳醚砜功能化改性技术等,涵盖了聚芳醚砜原材料质量把控、聚芳醚砜生产设备设计、聚芳醚砜合成、纯化、改性等多个环节,产品种类多样、产品品质稳定、市场口碑良好。公司技术实力可以保证产品的顺利实施。
(1)LCP、PPA、PEI 和 PEA 的具体研发情况及先进性
公司聚焦于特种工程塑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先后实现了聚芳醚砜系列产品 PPSU、PES 和 PSU 的规模化工业生产,同时积极开发其他种类的特种工程塑料 LCP、PPA、PEI 及 PEA 等产品。
公司于 2016 年启动作为高耐热和高强度的结晶性特种工程塑料 LCP 和 PPA产品的小试和中试技术开发工作,已掌握 LCP 和 PPA 工业化生产中的关键技术参数。公司于 2020 年委托中国化学全资子公司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进行年产2,500 吨 LCP 和年产 2,500 吨 PPA 生产线工程详细设计。
相较于国内同类公司LCP 间歇法生产工艺,公司开发出 LCP 全连续的熔融预聚和固相缩聚工艺,具有生产成本低、批次质量稳定、分子量分布均匀、抗高温起泡等技术特点;公司开发出 PPA 的水相预聚和连续固相缩聚生产工艺,具有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成本低、投资少产出高、杂质黑点少、分子量分布均匀、颜色稳定等诸多先进技术特点。
PEI 是除聚芳醚砜外的一种耐高温食品级和医疗级透明型特种工程塑料,与聚芳醚砜性能相似、市场应用部分重叠,为 SABIC 公司独家垄断。公司于 2017年成立 PEI 技术攻关小组,成功开发出制约 PEI 产业化的关键单体双酚 A 型二醚二酐生产技术,并开发自有知识产权的工艺包技术。公司的双酚 A 型二醚二酐生产技术具有成本低、全合成综合转化率达到 95%以上等特点。
公司除开发出关键原料的先进生产技术外,开发出 PEI 连续聚合和连续液相固态热亚胺化及熔融热亚胺化工艺。公司建设的 PEI 生产线为国内首套装置,以苯酐为基础原料,具有综合收率高、原料成本低、综合成本低、工艺技术先进等特点,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PEA 为可注塑加工和多次利用的系列规格透明芳纶,玻璃化温度从 230℃到400℃,为公司自主开发完成的一种新型特种工程塑料,具有透明、自阻燃、高耐热等特点。PEA 具有强度高、耐热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超强高刚领域如高刚芳纶纤维,芳纶纸等,但因其难于加工,目前仅能溶液纺丝,存在设备投资大、溶液残留控制难等行业痛点。
公司创新性的在 PEA 合成过程中引入大位阻芳香型单体,解决了 PEA 不可热塑化加工的难点,其生产工艺与聚芳醚砜设备相同,技术类似,存在极强的技术迁移性。该项目自 2018 年开始进入初始研究阶段,用时 2 年半完成了材料从立项、中试、工艺包设计等产业化前期工作。
(2)与聚芳醚砜生产工艺的差异及技术可迁移性
LCP、PPA 采用预聚合及固相缩聚两步法进行生产,生产工艺及参数较聚芳醚砜简单,生产设备复杂程度大幅下降,对于合成车间管理及操作人员无需进行专业培训即可进行相关操作;针对合成产品的相关技术检验工作如液相色谱、傅立叶红外色谱、DSC 差热示差扫描测试等聚合物产品基本测试完全一致,故其与聚芳醚砜存在一定的技术可迁移性。
PEI、PEA 与聚芳醚砜生产工艺流程基本一致,均采用溶液缩聚法进行生产,含有聚合,纯化,造粒等工序,使用聚合釜、粉碎机、离心机、纯化釜等设备,其差异仅体现在原材料、溶剂体系、合成工艺等的具体参数,故上述两类材料与聚芳醚砜技术可迁移性极强。
除聚合外,因需搭建从上至中的完整产业,解决 PEI 及 PEA 的原料单体无商业化产品的问题,在上述两种产品聚合工厂前序,设计了原料单体合成产线、涉及催化、酸化、醚化、洗涤结晶等多工序,上述工序在公司规模化量产单体产品双酚 S 时已涉及并掌握相关技术,故 PEI、PEA用单体的合成也与公司双酚 S 产品合成技术类似,工序大体相同,存在较强的技术可迁移性。
LCP、PPA、PEI 和 PEA 材料复合改性工艺与聚芳醚砜改性技术相似,均含增强、填充、耐磨、耐 UV、润滑等改性技术,所使用的挤出、混配料等设备一致,对工人技术要求相同。
3)相关技术储备足以支持规模化生产
公司 LCP、PPA 的相关技术储备始于 2014 年,形成一系列相关专利支撑;PEA 及 PEI 的相关技术储备始于 2018 年。经多年发展,公司已形成涵盖设备及工艺设计、化工合成、材料改性、检测及评价开发等完善的研发体系,与募投产品相关的技术储备较为充足。LCP、PPA、PEA 及 PEI 均经历了小试、中试等标准开发流程,实验结果表明相关产品生产的配方及工艺参数符合规模化工业生产的要求。
公司已掌握项目新增产品的 12 项发明专利和 8 项正在申请中的专利技术。相关四类产品已获得或正在申请用于其规模化生产的核心专利,涵盖单体制备、产品合成、产品改性等。
(3)公司具有良好的品牌影响力,为项目建设提供市场保障
公司自 2012 年创建以来,始终聚焦聚芳醚砜产业化;2014 年,公司在江门建立了首条聚芳醚砜生产线,成功实现了聚芳醚砜产品的量产;2016 年,公司通过子公司珠海派锐尔新建了聚芳醚砜生产线,实现了聚芳醚砜产品种类的增加和产能的提高。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公司赢得了众多优质客户的认可,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口碑。
公司将依托前期在特种工程塑料行业打造的良好品牌影响力,协同推动改性特种工程塑料产品的市场化。公司良好的品牌影响力将为本项目实施提供良好的市场保障。
1)LCP、PPA、PEI 和 PEA 需取得的第三方检测认证情况及客户验证周期
LCP、PPA、PEI 和 PEA 产品作为基础性材料,在向客户推广销售前需要提供REACH、欧盟 RoHS、UL 等基础性认证或法规符合性检测报告,证明材料中不含有毒有害物质。
同时,结合不同行业下游应用,需提供相应的检测或认证,LCP、PPA、PEI和 PEA 在不同行业需取得的认证情况。
除需取得第三方检测或认证外,在进入下游行业大型客户前,需经过客户依据自身原材料质量管控流程对原材料进行一系列的验证。在行业无成功应用案例前,客户验证周期较长,有成功应用案例后,其他客户的验证周期将大幅缩短。
公司聚芳醚砜产品与新增特种工程塑料产品同属于特种工程塑料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及客户资源具有较高的重叠性。公司利用其在聚芳醚砜应用领域深耕多年的业务资源,获取了一系列不同行业的重要客户资源,并建立了较好的合作关系,从而为公司新产品的快速推广提供了扎实的客户基础。同时,在公司与现有客户合作过程中,已掌握了其原材料质量管控流程、对 PPA、LCP、PEI和 PEA 的质量控制标准、关键性能要求、与供应商的合作模式等,便于公司缩短为客户进行定制化开发相关材料的时间、缩短客户对新增特种工程塑料产品的验证周期,减少对公司管理体系认证等验证流程。
2)以电子电气、IC 半导体及消费电子等下游应用为新客户开发突破口
电子电气、IC 半导体、消费电子等下游应用领域市场规模巨大,客户众多,且客户对材料的验证周期相对较短,便于公司募投项目快速产生经济效益。公司计划以电子电气、IC 半导体、消费电子领域客户为突破口,向该领域客户重点推介。
3)积极与汽车、暖通建材、医疗卫生等领域新客户沟通,为后续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虽然汽车、暖通建材及医疗卫生等下游应用领域第三方检测或认证、客户验证周期较长,但公司利用其聚芳醚砜产品在该系列下游领域的应用经验,熟悉的掌握了该领域相关应用对产品质量控制标准、关键性能要求、与供应商的合作模式等合作要点。公司将在项目中试、投产初期,积极与汽车、暖通建材下游客户沟通,及时送样配合客户同步进行材料导入的相关验证工作,加快项目开发进展。
4)以亚洲及国内市场为重点,放眼全球市场
全球 PPA、LCP、PEI 及 PEA 主要市场份额被欧美及日本的化工巨头垄断或控制,而由于该材料的聚合生产技术的先进性及保密性,化工巨头均将其核心的聚合生产工厂建设在各自本土国家或周边发达国家,仅将聚合物改性工厂设在中国、东南亚。
受国际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国内下游制造业客户对关键原材料生产的自主可控、供应链安全日益关注,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国产原材料。亚洲的电子电气、消费电子加工工业发达,区域内下游企业对关键原材料供应链的就近选择的要求越来越高。上述因素为公司国内市场及亚洲市场的拓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因此,公司计划重点开拓国内华南、华东等国内主要市场以及日本、韩国、泰国等亚洲重要市场,以更好的性价比及多种特塑材料的组合搭配的综合应用解决方案赢得客户需求。
5)完善销售网络建设
为满足对客户就近提供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的需要,吸引优秀人才,公司计划在华东及华南的主要城市设置销售办事处,并考虑在适当的时机设立海外办事处。销售网络的建设将有利于公司的客户开发、提高客户粘性。
(4)公司积聚了一批优秀的人才队伍,为项目实施提供人才支撑
特种工程塑料属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行业,因此对团队素质要求较高。公司历来较为重视人才队伍的搭建以及人才素质的提升,自成立以来,公司搭建了一批高素质的高分子材料人才队伍,公司创始人王贤文博士是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广东省“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江门市创业领军人才。
截至 2022年末,拥有以 5 名博士(其中 4 位博士后)、13 名硕士、77 名本科等各层级人才组成的核心团队,涉及高分子合成、高分子提纯、化学工程与工艺、复合材料改性、注塑成型等多个技术领域,覆盖了聚芳醚砜技术和产品的各环节。
4、项目投资概算
项目总投资 20,676.74万元。
5、项目选址及用地情况
本项目选址位于广东省江门市高新区 18 号地高新路与连海路交界西南侧,土地性质为工业用地,面积为 33,326.51 平方米。公司已取得相关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证,编号为:粤(2021)江门市不动产权第 1012053 号。
6、项目时间周期及时间进度
本项目组成分为主体工程、配套工程、辅助工程、环保工程,全部为新建工程。本项目工程建设期规划 2 年。
7、环保情况
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针对上述污染源,公司将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1)废水
生产废水:生产线冷却水循环使用,不外排,定期补充新鲜水。生活污水:近期经自建“一体化”污水治理设施处理达到《水污染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后排入马鬃沙河;远期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达到《水污染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和江海污水处理厂进水标准较严者后排入江海污水处理厂。
(2)废气
加热熔融、挤出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以非甲烷总烃表征)经集气罩收集至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达标后经 15m 排气筒(DA001)高空排放。
投料工序产生的粉尘废气(颗粒物)经集气罩收集至布袋除尘器处理达标后经 15m 排气筒(DA002)高空排放。
食堂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经 15m 排气筒(DA003)高空排放。
(3)噪声
选用低噪音低振动设备,优化厂平面布局,墙体加厚、增设隔声材料,加强设备维护等措施减轻噪声污染。
(4)固体废弃物
废包装材料、废塑料分类收集后暂存于工业固废堆放区,定期交由资源回收单位回收处理;含油抹布混入生活垃圾中,与生活垃圾一并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危险废物委托有相应处理资质单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