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年产 3 万吨碳材料产业化升级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实施,公司现有生产规模和研发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运营效率也将不断提高,在锂电池及碳纤维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将得到显著增强,对于公司在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及碳纤维可纺沥青领域进一步进行业务拓展,成长为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的供应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次投资项目与公司现有生产经营规模及主营业务发展方向相适应。
(一)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鉴于年产3 万吨碳材料产业化升级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均为与公司主要业务、核心技术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项目之间的协同性较强,在此统一论证其可行性如下:
1、项目建设符合相关产业政策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作为核心部件的动力锂电池及其相关材料,也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满足日益提升的锂电池和碳纤维的需求,国家逐步完善行业监管体系,并颁布多项支持性产业政策,推动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和碳纤维可纺沥青行业规范发展。《“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在“三、发展目标”中“(一)、总体目标”提到“加强我国材料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高性能碳纤维与复合材料、高温合金、军工新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技术、特种合金和稀土新材料等,满足我国重大工程与国防建设的材料需求。”
“大力推进钢铁、有色、石化、轻工、纺织、建材等量大面广的基础性原材料技术提升,实现重点基础材料关键共性技术的重点突破,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实现优势产能合作,落实节能减排,实现我国材料产业由大变强。”在“(二)、目标与指标体系”中提到“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将着力解决先进结构材料设计、制备与工程应用的重要科学技术问题,重点研究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温合金、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海洋工程用关键结构材料、轻质高强材料、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材料表面工程技术、3D 打印材料与粉末冶金技术、金属与陶瓷复合材料等关键材料和技术,实现我国高性能结构材料研究与应用的跨越发展。
新型功能与智能材料将突破新型稀土功能材料、智能/仿生与超材料、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先进能源材料、高性能分离膜材料、生态环境材料、重大装备与工程用特种功能材料的基础科学问题以及产业化、应用集成关键技术和高效成套装备技术。”
《新材料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提出紧密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按照自主创新、突破重点的思路,开展市场潜力大、附加价值高的重点新材料关键技术产业化,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重点发展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用特种化学品、电子气体、光刻胶、高纯试剂等高端专用化学品以及高性能电池材料。公司本次投资项目建设顺应国家和地方相关产业政策,对促进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和碳纤维可纺沥青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公司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扎实的技术基础
公司历经多年的发展,坚持自主研发,在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和碳纤维可纺沥青方面拥有业内领先的技术实力。在技术成果积累方面,公司完成多项专利的授权。公司在技术研发、产品性能提升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资源,并且不断引进行业内高端人才,形成了一支优秀的研发团队。现有研发团队以国内石油沥青行业资深专家为核心带头人,凝聚了一批长期从事沥青技术研究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同时公司与国内多家石油沥青领域知名研究院所、大学及公司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扎实的技术基础和优秀的研发团队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公司具备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稳定的客户储备
目前,锂电池行业是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最主要应用领域,包覆材料的性能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锂电池行业在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领域渗透的深度和广度。随着锂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客户对锂电池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对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的质量有了新的标准。同时,碳纤维由于其优良的物化特性,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公司在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及碳纤维可纺沥青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拥有多种自主研发的优质沥青产品,得到下游客户的一致好评。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客户基础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
4、负极包覆材料下游需求确定性高,项目产能具备消化空间,项目建设具备其必要性
根据下游主要客户披露的扩产信息,因汽车电动化率逐步提升,对锂电池的需求量逐年提升,下游负极产能扩产较快,具备消化公司新增产能的基础。假设公司项目于 2023 年 1 月投产,公司到 2027 年产能为 5.5 万吨负极包覆材料,相较于 2019 年的 0.97 万吨,按照满产满销计算,公司产量年均增速为 24.22%。
公司2018-2020 年销售量的年均复合增速 36.18%(下游负极材料出货量的同期增速37.88%),参考下游负极材料厂商的扩产计划,以及行业研究机构高工锂电的相关预测,预期 2019 年到 2022 年负极出货量增速为 25.99%。
公司的历史销售量增速与下游行业预计增速均高于公司的产能预计增速。且公司在满足现有大客户需求的同时,在持续开拓新客户,目前产能利用率维持满负荷运行的生产状态,未来项目达产后,将有能力更好的满足新客户对负极包覆材料的需求。公司产能消化风险总体可控,新增的下游客户需求为公司产能消化提供了较好基础。
经访谈公司主要客户,江西紫宸、杉杉股份、贝特瑞、凯金能源、青岛青北预计 2024 年对负极包覆材料的需求量分别将达到 3 万吨、2 万吨、0.72-0.96 万吨和 0.5万吨,下游主流客户对负极包覆材料需求量增速较快,项目的产能具备消化空间,项目建设具备其必要性。
(二)项目的具体情况
1、项目概况
年产 3 万吨碳材料产业化升级建设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长兴岛经济区,计划依托部分现有生产管理和辅助设施,新建生产线,项目建成后能够实现年产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 23,323 吨,碳纤维可纺沥青 6,677 吨的能力。
2、项目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 47,645.00 万元。项目实施周期为两年。
4、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情况
(1)本项目已于 2020 年 10 月 28 日取得大连长兴岛经济区经济发展局出具的《大连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文件》,项目编码为 2020-210200-26-03-003721。
(2)本项目已于 2020 年 11 月 16 日取得大连市生态环境局出具的《关于年产 3万吨碳材料产业化升级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决定》(大环评准字[2020]070089 号)。
5、项目环保情况
本项目运营期间产生的主要环境污染物为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公司拟采取合理方式有效控制环境污染问题,确保项目的合法合规达标运行。污染防治处理方式具体如下:
(1)废气
项目废气来源主要为导热油炉天然气燃烧烟气、真空泵尾气和沥青烟等。项目采取的废气处理措施如下:锅炉采用低氮燃烧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生产工艺废气经电捕焦油器净化回收橡胶增塑剂后,再经催化燃烧装置处理后,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净化后的气体由 29 米高排气筒高空排放。回收的橡胶增塑剂作为副产品,经泵输送后进入橡胶增塑剂储罐。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臭气经收集后,经由 UV 光氧处理达标后高空排放。
(2)废水
本项目产生的分离塔回流罐分离水、储罐含油废水、生产装置清洗废水、真空泵排污水、地面清洁废水、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一起经厂区污水总排口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长兴岛西部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锅炉定期排污水、软化水制备浓水、循环冷却水排水一起经厂区污水总排口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长兴岛西部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
(3)噪声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车间生产过程中各类机泵和工艺设备运行的噪声,公司采用合理制定施工计划、布局施工现场、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的方法来降低噪声污染。本项目采取的降噪措施如下:
1)各主要电机、生产性用泵均设置隔声罩等。对部分噪声较大的设备采用厂房隔离布置。建筑上采用隔声、吸声处理,其中包括隔声门、窗以及吸声材料。
2)优化平面布局,污水处理设施等产生噪声较大的设备于地下布置,其余噪声设备尽可能的布置在车间远离厂界一侧,通过厂房等建筑隔声降低噪声影响。
3)合理绿化。在厂房四周及道路两旁进行绿化,也可有效阻挡噪声的传播,保证厂界噪声的达标控制。
(4)固体废物
本项目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主要为废反渗透膜,处理措施为厂家回收处置,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危险废物委托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危险废物的运输由相应处置单位负责。本项目采取的固体废物处理措施如下:
1)项目生产产生的一般固废分为可回收利用的固体废物和不可回收利用的固体废物。对可回收利用的固体废物,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尽可能地回收利用,以降低原材料的消耗;对不可回收利用的固体废物,严格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一般工业废物储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统一收集并安全处置;
2)日常生产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堆放,及时清理,并交环卫部门处置,严禁乱堆乱扔,防止产生二次污染。
3)对于产生的危险废物,经收集后暂存至危废间,按照危险废物相关法规,委托有资质单位合规处置。
6、项目选址情况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长兴岛经济区内,已取得相关项目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辽(2020)大连长兴岛不动产权第 06900096 号)。
7、公司子公司大连奥晟隆计划设计产能为 20,000 吨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和5,000 吨碳纤维可纺沥青项目与本次项目 3 万吨碳材料产业化升级建设项目的关系。
“年产 20000 吨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项目”具体对应位于大连长兴岛奥晟隆厂区的 1 号和 2 号车间,其中 2 号车间已于 2019 年 5 月转固,1 号车间于 2020 年 11 月转固。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 2 万吨锂电负极包覆材料生产能力、0.5 万吨碳纤维可纺沥青生产能力以及 3.5 万吨的副产品橡胶增塑剂,其中碳纤维可纺沥青可等量转化为负极包覆材料的生产能力,无须对设备进行技改或其他改进工作。
“3 万吨碳材料产业化升级建设项目”为本次新建项目。项目总投资47,645.00 万元,将使用资金 47,100.00 万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将为公司生产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 2.33 万吨,碳纤维可纺沥青 0.67 万吨,副产品橡胶增塑剂 4.48万吨,以及副产品有机热载体 7.29万吨的能力。
二者关系为:项目是现有项目的进一步提升,在扩大产能的同时,提升产品质量,进一步向上游延展产业链以达到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的战略目标。现有项目原料为古马隆树脂、道路沥青,项目的原料为乙烯焦油,是古马隆树脂的上游原料,故而项目在原料端向现有项目上游进行了延伸,一方面乙烯焦油更为大宗,增强公司对上游原料的掌控力;另一方面通过该项延伸,可以提升公司负极包覆材料产品的均一性及产品得率,降低成本。
8、结合行业预计市场需求、目前产能利用率和在手订单、客户拓展等情况,披露公司项目达产后的产能消化措施。
(1)市场需求、产能利用率、客户拓展:下游市场主要客户在较快扩产,需求旺盛,具备消化公司项目产能的基础
根据下游客户璞泰来 2020 年年报信息披露,璞泰来 2020 年负极材料实现销售6.29 万吨,同比增长 37.57%,2020 年璞泰来负极材料有效产能 7 万吨。根据璞泰来2020 年报披露,璞泰来预计 2021 年产能将达到 10 万吨,2023 年力争形成 25 万吨以上负极材料产能。
根据下游客户杉杉股份 2020 年年报信息披露,杉杉股份 2020 年负极材料实现销售 5.90 万吨,同比增长 24.47%,2020 年杉杉股份负极材料产能 12 万吨。根据杉杉股份 2020 年报及 2021 年半年报披露,2021 年将新建内蒙古包头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二期 6 万吨),并计划在四川眉山新建 20 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计划分两期实施,两期产能各为 10 万吨。
根据下游客户贝特瑞 2020 年年报信息披露,贝特瑞 2020 年负极材料实现销售7.53 万吨,同比增长 27.61%,2020年度贝特瑞负极材料加权平均产能 10.38万吨。根据贝特瑞 2020 年报披露,在建负极材料产能 4 万吨。
综上,结合主要下游客户公开扩产信息,三者 2020 年度产能合计为 29.38 万吨,2021 年预计新增产能合计 48 万吨。随着公司子公司大连奥晟隆产能逐渐达产(奥晟隆二车间于 2019年 6 月投产,一车间于 2020 年 11 月投产,辽阳老厂于 2019 年 12 月底停产)公司产能较快扩张,产能利用率逐步下降到安全范围,但因下游需求旺盛,仍然保持 100%以上。2021 年 1-6 月因新建产能处于产能爬坡阶段,产能利用率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高位。
项目投产后,公司到 2027 年产能为 5.5 万吨,相较于 2019 年的 0.97 万吨,公司产量年均增速为 24.22%。
公司 2017-2019 年销售量的年均复合增速 33.81%(下游负极材料出货量的同期增速 34.72%),参考下游负极材料厂商的扩产计划,以及相关行业研究机构高工锂电的相关预测,预期 2019 年到 2022 年负极出货量增速为 25.99%。
公司的历史销售量增速与下游行业预计增速均高于公司的产能预计增速。且公司在满足现有大客户需求的同时,在持续开拓新客户,目前产能利用率维持接近 100%的生产状态,未来项目达产后,将有能力更好的满足新客户对负极包覆材料的需求。故而认为公司产能消化风险可控,新增的下游客户需求为公司产能消化提供了较好基础。
(2)在手订单:因公司生产销售周期较短,对未来产能产量预测指导意义较弱,主要依靠行业趋势判断,汽车电动化大趋势下,行业具备消化公司产能基础
因公司从接到订单开始生产到客户拿到货物入库的周期合计约 8-14 天左右,时间较短,故而在手订单以及合同对于公司未来的产能预测指导意义较弱,公司对未来经营业绩的预判主要通过行业趋势进行。在汽车电动化大趋势下,未来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市场中期及长期空间皆较为乐观,故足够大的市场容量为公司项目达产后的产能消化提供了较好基础。
(3)综上,为应对新增产能消化,公司拟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维护现有大客户并开发新客户
公司在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及碳纤维可纺沥青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拥有多种自主研发的优质沥青产品,得到下游客户的一致好评。公司通过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维护现有大客户并开发新客户,以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客户基础为新增产能消化提供有力的支持。
2)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并吸引高端人才,为产品升级及产能消化提供技术支持
公司历经多年的发展,坚持自主研发,在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和碳纤维可纺沥青方面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公司在技术研发、产品性能提升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资源,并且不断引进行业内高端人才,形成了一支优秀的研发团队。
现有研发团队以国内石油沥青行业资深专家为核心带头人,凝聚了一批长期从事沥青技术研究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同时公司与国内多家知名研究院所、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扎实的技术基础和优秀的研发团队为公司的产能消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