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可研报告 >>  可研报告案例 >>  化工原料

安徽省芜湖市桥北工业区-智能化精密纺纱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3-05-15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

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促使国际贸易格局、产业分工体系、先进制造模式、生产组织形式等发生重要变化,为全球纺织产业谋求新突破、实现新发展提供重要契机。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比较明显的重要产业之一,对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积累资金、出口创汇﹑繁荣市场、提高城镇化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1 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各类风险明显增多。我国纺织工业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突出,纺织行业运行压力继续增大。

一是国内外棉价差拉大对行业影响较大;

二是劳动力成本、环境资源成本等各要素成本将继续上涨;

三是信贷政策虽然有所宽松,但纺织资金紧张对企业的压力依然较大;

四是我国纺织业不仅要应对来自国外更加苛刻的反倾销、反补贴及其它各种贸易壁垒,同时还要承受来自国内的各种压力和困难。节能减排要求继续提高,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将付出更大成本。

五是国际上,发展中国家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对市场份额的抢占情况明显;发达国家出台政策,促使制造业回流,对纺织行业吸引力巨大。当前,中国纺织行业正处于重要的发展转折时期,作为全球纺织产业体系的一员,在面对当前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的同时,面临着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政策转型的重大宏观形势变化,行业一些长期积累的内在结构性矛盾由此更加凸显。

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努力适应世界和中国经济新常态成为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根本任务。面对严峻形势,只有坚持转型升级,提升质量、减少用工,绿色生产、高效生产,才能避开同质化的竞争。

由于紧密纺纱线的特性对纺织产品具有升级换代的作用,现今欧洲发达国家的纺纱行业,精梳纱比例达 100%,无接头率达 100%,紧密纺比例达 70%。目前我国现有棉纺锭达 13000 万锭,紧密纺生产能力只有 2000 万锭,仅占 15.4%;安徽省目前棉纺纱锭为 450万锭,紧密纺生产能力只有 70 万锭,紧密纺占 15.6%。

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将推进智能工厂(车间)建设作为推进纺织智能制造的重点任务。推动信息化技术在纺织生产、研发、管理、仓储、物流等各环节广泛运用。研究制定纺织智能制造体系架构、数字工厂(车间)参考模型、通用技术条件、评价验证等智能制造标准。在棉纺、印染、化纤、服装、针织、家纺等行业,开展以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在线工艺和质量监控、自动输送包装、智能仓储、智能管理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智能化工厂(车间)试点示范。

通过智能化生产和信息化集成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劳动生产率提高 30%以上,产品开发生产周期缩短 20%以上,残次品率下降 30%。并将智能化纺纱作为数字化、智能化工厂(车间)示范工程。并提出实现纺纱全流程自动化生产、数字化监控和智能化管理,工序间物料自动输送,夜班无人值守,设备生产过程、故障可远程控制、诊断,万锭用工 20 人以内。

芜湖富春染织股份有限公司为了延伸产业链,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目标,进一步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适应中国经济升级和世界工业发展的新要求提出建设智能化精密纺纱项目。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本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的建设完全符合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方向和产业政策

“十三五”乃至“十四五”期间,我国棉纺织行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为:推广紧密纺、低扭矩环锭纺、喷气、涡流纺等新型纺纱,自动络筒,无梭织机织造以及无 PVA 上浆、预湿上浆等工艺技术。

芜湖富春染织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精密纺纱项目采用紧密纺、粗细联、集体落纱、自动络筒等先进设备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可大幅减轻员工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可见,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方向和产业政策,是国家明确鼓励发展的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第一类鼓励类“二十、纺织:6、建立智能化纺纱工厂,采用智能化、连续化纺纱成套装备 (清梳联、粗细联、细络联及数控单机及喷气涡流纺、高速转杯纺 等短流程先进纺纱设备),生产高品质纱线”项目。

2、纺织产业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重点发展产业之一

2010 年 1 月,国务院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规划区域包括合肥、芜湖、滁州、安庆、铜陵、马鞍山等 9市和六安的两个县区,基本覆盖了安徽沿江经济带。示范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深化泛长三角分工与合作,着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平台,探索建立利益共享机制,调动承接方与转移方双方的积极性,把示范区建成长三角产业拓展的优选区,形成与长三角地区优势互补、分工合理、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作为国家战略层面发展的重点区域,皖江城市带将在体制机制创新、投资、财税、金融、土地、环保、产业、对外开放等方面,拥有更多独特的优惠政策。《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提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六大支柱产业。

3、是推进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进一步提升企业发展质量的需要

当今国内外纺织市场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技术进步的竞争和产品结构的竞争。根据市场发展的要求,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立于不败,必须要加快技术进步步伐,始终保持一种创新和超越精神,在产品的开发中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纺织加工企业要面对行业的国际挑战,就必须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推动产业升级。棉纺加工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但长期以来产品相对单一,档次不高,生产工艺与生产效率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当前国际国内市场日益增高的产品质量需求。

本项目的主要特点就是采用当今国内外最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生产符合国际市场流行趋势的高档紧密纺纱线。项目实施后,不仅可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生产能力,同时可加强新产品开发力度,大大提高企业的的竞争能力,对促进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增强企业竞争能力、适应中国经济升级版、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从“十一五”开始,国内棉纺行业的发展,受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制约,经营十分困难。国内,棉花采取收储政策造成国内棉价高于国际市场,且棉花品质在下降;用工、用电成本持续上升。国际上,发展中国家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对市场份额的抢占情况明显;发达国家出台政策,促使制造业回流,对纺织行业吸引力巨大。面对严峻形势,只有坚持转型升级,提升质量、减少用工,绿色生产、高效生产,才能避开同质化的竞争。

本项目通过运用新型纺纱理论,采用紧密纺工艺克服环锭纺纱的缺陷;另外项目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可大幅减少用工,减轻员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原材料消耗低、能耗低,少,单锭产量高。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5、进一步增加劳动就业,推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本项目通过采用的清洁生产工艺和设备,符合节能降耗、清洁生产要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纺织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的实施可提供 750 人就业岗位,对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和推动和谐社会构建都起到积极作用。同时项目的实施对其上游产业棉花种植业、下游的印染、服装及家用纺织品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可间接带动就业上万人,从而增加项目区居民收入,推动项目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由以上分析可见,本项目的建设完全符合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方向和产业政策,是国家明确鼓励发展的项目。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企业实现“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融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开发能力,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市场综合竞争能力;有利于实现节能降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同时可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是非常必要的。

三、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项目建设单位

(芜湖富春染织股份有限公司)现有 7.2 万吨各类纱线染色生产能力。本项目生产的棉纱与企业现有染色工厂相配套,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另外该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具有管理、技术和市场的优势,完全有能力按预定目标实施好本项目。

2、芜湖富春染织股份有限公司资产优良,资金雄厚,财务健全,凭借优异的产品质量、严格科学的管理和灵活通畅的销售网络,连年实现盈利,且获得省、市银行诚信客户,具有良好的融资渠道,为本项目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自有资金和融资保证。

四、国际市场

1、全球纺织纤维消费量稳步提高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趋于改善,人口不断的增长,纤维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世界纤维消费总体呈平稳增长势头。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纤维消费量出现下滑,进入“十三五”以来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据统计,全球纤维需求量为 11000万吨左右,比 2000 年净增长 3000 万吨左右。目前,发达国家人口仅约占全球的 15%,但纤维消费需求总量约占世界的 30%,人均纤维消费量普遍达到 20 公斤-30 公斤,以美国为例,2015 年,美国纤维消费量达到 1028 万吨,人均纤维消费量就到了 32.7kg/人。而发展中国家人均纤维消费尚不足 10kg/人,未来新型经济体的纤维需求潜力将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不断得到释放,其中,我国作为全球最具经济增长活力的新兴市场,必将成为全球纤维消费最大增长级。

2、国际纺织品服装市场趋势

⑴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体保持稳定增长

据有关贸易统计数据显示,2006~2020 年间,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金额保持总体上升趋势,虽然期间受到 2008 年金融危机影响,贸易额出现短暂下降,但是随后立即出现了恢复性增长,并保持了 6.4%的年均增长率。根据世界贸易组织 2019 年 8 月 16 日最新发布的《2019 年世界贸易统计报告》,2018 年,全球纺织品(SITC65)和服装(SITC84)出口贸易规模分别达到了 3150 亿美元和5050 亿美元,同比增长 6.4%和 11.1%。

⑵纱线需求有所增长,仍是国际纺织市场的主力

联合国数据库统计数据表明,在世界纺织下游终端消费有所放大的拉动下,国际纺织纱线需求量有所增长。世界纯棉及棉混纺纱线出口由 2008 年的 355 万吨增长至 2020 年的 472 万吨,年均增长 2.4%。其中,纯棉纱线与化纤混纺纱分别由当年的 328.8 万吨与26.2 万吨增长至 418 万吨和 55.8 万吨,年均分别实现 2.0%和 7.3%的增长。同时也可以看出,长期以来纯棉纱线出口比例始终占到 90%以上的份额,纯棉纱线仍是世界上需求最为旺盛的纱线产品。

百年变局之下,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促使国际经贸合作格局发生改变。在经济全球化重构、安全发展理念强化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加强对高端技术装备的控制力,全球生产制造体系围绕大型自由贸易区加重布局,各国间纺织贸易、投资领域竞合关系更趋复杂。在复杂经济形势下,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前景均存在较高不确定性,但世界纤维消费总需求在经济发展、多领域应用等因素拉动下仍有增长空间。纺织行业作为国际化发展

的先行产业,将在国际产业格局调整与贸易竞争中面临复杂考验,但我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将为纺织行业优化供应链布局赢得主动作为空间;贸易便利化、人民币国际化等制度改革持续推进,也将为纺织行业开辟多元国际市场提供支持。

(五)国内市场

1、我国纺织工业发展趋势

“十三五”期间,我国纺织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稳步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20 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达 5800 万吨,占世界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保持在 50%以上,化纤产量占世界的比重 70%以上。2020 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2990 亿美元,占世界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稳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纺织品出口额占全球的比重从 2016 年的 36.6%提升到 2019 年的39.2%。2020 年,全国纺织行业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4.52 万亿元,占全国工业 4.3%,利润总额 2065 亿元,占全国工业 3.2%。

“十三五”期间,服装、家纺及产业用三大终端产品纤维消耗量比重由 2015 年的 46.4:28.1:25.5 调整为 2020 年的 40:27:33。“十三五”末,我国高性能纤维总产能占世界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产业用行业纤维加工量达 1910 万吨,较 2015 年增长 40 %以上,有效满足多元化、多层级、多领域市场需求。

整体来看,至 2020 年末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纺织行业基本实现《2020 建设纺织强国纲要》相关目标,我国纺织工业绝大部分指标已达到甚至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建立起全世界最为完备的现代纺织制造产业体系,生产制造能力与国际贸易规模长期居于世界首位,成为我国制造业进入强国阵列的第一梯队。科技创新从“跟跑、并跑”进入“并跑、领跑”并存阶段,品牌建设形成制造品牌、消费品牌和区域品牌的三级体系,节能减排、污染防治、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人才建设积极支撑行业创新和进步。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中发展目标指出行业发展保持合理区间,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十四五”期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纺织行业纤维加工总量、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球份额保持基本稳定;纺织工业利润率保持良好水平。

“十四五”末,服装、家纺、产业用三大类终端产品纤维消费量比例达到 38:27:35。加强产业协同体系建设,巩固提升内外联动、东西互济的产业发展优势。“十四五”期间,中西部重点纺织产业发展区域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营业收入占工业比重继续提升。立足“双循环”发展格局,产品品质不断提升,品类更加丰富,服务更为高效,满足国内市场消费升级需求,以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国际供应链优质资源整合能力明显提升。

纺织业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行业,为世界文明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具有较先进的配套加工能力及大批训练有素的纺织技工,能够生产各种品种、各类档次的产品,为我国及世界的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物美价廉产品,并成为最具国际比较优势的产业。

⑴我国纺织行业发展步入新的常态趋势

自从 2014 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减速降档使纺织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纺织产业发展正步入新的常态特征,即企业发展压力和挑战将持续增加,而各种优势资源将在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下,进一步向优势企业有效集中。如何更好地适应新环境,谋求实现更高水平的新发展,依靠创新驱动来促进产业升级,已成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纺织工业的主题。从外部形势看,当前纺织行业主要面临 4 个方面的新常态趋势。

①内需消费结构升级加快。随着我国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在纺织服装作为生活必需品已经得到基本满足的条件下,个性化、多元化取代数量扩张,日益成为新的消费趋势特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衣着、家居产品时尚性、功能性、生态安全性等方面高品质的要求,成为纺织行业在新时期的重要使命。

②国际竞争格局调整重构。国际市场长期处于缓慢复苏周期。发达经济体市场需求增长平缓,发达国家重启工业化进程,加强对纺织产业链高端的控制。新兴经济体深入参与国际产业布局调整,纺织制造能力快速提升,逐步加强纺织产业体系建设,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我国纺织业成本比较优势显著下降,参与国际竞争的压力凸显。

③生产要素比较优势改变。我国劳动人口增长进入拐点,纺织业人力资源结构短缺成为常态,用工成本快速提升,比较优势基本不复存在。国内棉花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纤维原料供给的素质、品质、价格等仍是纺织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④资源环境的约束不断增强。随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纺织行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不断增强,国家对水体、大气污染排放的控制标准日趋严格。行业现在的软硬件实力以强制标准之间的差异,使生态环保成为行业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

⑵纺织工业主要经济指标逐步向好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在坚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同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户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纺织品出口额等各项指标均有增长,并且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这种优势与增长势头还将继续保持。

⑶纺织工业产量不断攀升

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全世界对纺织品的需求有所消减,但在我国坚持扩大内需战略的刺激下,我国纺织工业大类产品产量仍呈现不断攀升之势。

⑷纺织行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纺织品服装出口一般贸易比重由 2010 年的 74%提高到 2020年的 78.3%;出口市场进一步多元化,新兴市场份额逐步提高;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比重达到 23.2%,比 2010 年提高 6.4 个百分点。

2、我国纺织品服装市场趋势

⑴内需市场潜力大,已成为主要驱动力

中国消费品市场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消费结构升级将成为拉动消费品市场增长的重要动力,内需市场潜力巨大。

⑵世界纺织品服装市场中我国占有一定优势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其产品品种与档次遍布高中低各个层次,在国际上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将继续保持。从我国纺织品服装在世界纺织品主要市场所占比重就可知道,虽然我国纺织品服装在欧洲、日本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总金额仍呈现上升的态势,而在美国市场方面,我国的市场份额有所增长。由此表明我国纺织品服装在世界纺织品主要市场中仍占据着较大优势。

从近年的数据看,中国纺织品在欧盟、美国、日本的市场份额均排在第一位。但从未来发展来看,仍然面临着诸多竞争对手的威胁。在欧盟市场上,孟加拉、土耳其、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我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在美国市场上,有越南、墨西哥、印度等,在日本市场上,有印度、韩国等,这些国家的纺织品在欧美日市场上的份额在迅速地增长。随着欧盟扩大,欧盟区域内贸易将会有更大发展,加上新型经济体的不断壮大,这些国家将对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造成更大的竞争威胁。

⑶服装产量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

2006~2019 年,尽管面临国内外经济增长波动、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上升、汇率波动、行业竞争加剧等不利因素,我国服装产业总体保持增长趋势,服装产量由 2006 年的 170.02 亿件增长至 2019年的 456 亿件,年均增长 4.5%。

3、纺织工业发展趋势

⑴纺织行业产能继续稳步增长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业规模不断增长,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已成为世界棉纺织产业的第一大国。2000 年,我国纺织产业生产规模还只有 3443 万锭,其中山东、江苏、湖北、河北及河南五省占到我国纺锭数的一半。至 2007 年,我国纺织锭数就已突破了一亿锭,其中山东、江苏与河南三省已占全国纺锭总规模的近 60%。据不完全统计,到 2019 年,我国棉纺规模已达 1.18 亿锭,山东、江苏及河南三省仍是我国主要产能地区。

伴随着纺织产能的持续增长,纺织行业也表现出向大型化方向发展,以山东魏桥创业、江苏天虹、山东鲁泰、浙江华孚等特大及超大型纺织企业为代表的一批大企业、大集团的相继出现,表现出不仅规模较大同时也呈现出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水平领先、产品附加值高的特点。

⑵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我国的棉纺行业历史悠久,经过“十二五”及“十三五”期间的跨越式发展,棉纺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型纺织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紧密纺、赛络纺、喷气纺、涡流纺及气流纺等纺纱新技术的应用,在纺纱机构、喂入方式、新型多纤维复合混纺、工艺参数等方面得到创新,为加工出风格各异的纱线新品种创造了条件,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也给企业带来较好的效益。

重点大型成套装备的关键技术、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高效性能等有了突破,替代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逐步提高。

⑶一带一路战略助推出口市场

市场方面,竞争仍将继续,在效益空间缩窄,国内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海外市场逐渐成为我国纺纱工厂的“第二战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及国际性投资和贸易协定、TPP 等发达国家主导的区域贸易协定向纵深推进,国际投资将加速流向纺织工业后发国家和地区,有利于我国纺织行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更高水平的跨国资源配置,提升国际竞争力。

以东南亚、南亚为主的国家和地区,凭着成本、资源和国际贸易优惠等条件,吸引着人力密集型的中低端下游制造环节向其转移,由于外围市场存在产品配套不齐全、产业链不健全的劣势,国内半成品原料出口存在显著增长机遇。

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纺织工业发展环境和形势正发生深刻变化,总体看,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积极把握需求增长与消费升级的趋势,利用好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纺织工业将保持中高速发展,加快向中高端迈进。从近期形势看,鉴于国际经济形势尚不明朗,以及中美贸易战加剧,棉纺织品出口将不会出现大幅回升,预计出口对行业拉动作用依然有限,我国纺织行业面临困境,但中国纺织行业的国内外竞争优势仍然存在。

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介绍,全国纱、布产量逐年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提高。纺纱、织布产能分别从 1978 年的 1566 万锭、50 万台增长到 2018 年的 1.18 亿锭、118 万台;纱、布产量分别从 238 万吨、110 亿米增长到 2000万吨、610 亿米。2018 年,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53703.5 亿元,同比增长 2.9%,增速较上年放缓 1.3 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 2766.1 亿元,同比增长 8.0%,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 1.1 个百分点;企业销售利润率为 5.2%,较上年提高 0.2 个百分点。

2020 年 1-11 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1%,其中,受防疫类物资需求拉动,产业用纺织品工业增加值增长 56.4%。1-11 月,非织造布和化学纤维产量同比分别增长 14.4%和 1.2%;纱、布和服装产量同比分别减少 10.2%、18.3%和 8.8%。

2020 年 1-11 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40097.9 亿元,同比下降 9.7%;实现利润总额 1718.3 亿元,同比下降 8.6%;营业收入利润率为 4.3%。

2020 年 1-12 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 2912.1 亿美元,增长9.5%,其中纺织品出口 1538.3 亿美元,增长 29.2%,服装出口1373.8 亿美元,下降 6.4%。

(六) 建设内容

芜湖富春染织股份有限公司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并充分利用芜湖综合保税区在保税、退税、免税等方面的特殊优惠政策,拟投资建设智能化精密纺纱项目。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新建 172000m2生产厂房,购置带智能纱库的粗细联及配套的智能一机多线清梳联、条并卷联合机、带自动生头精梳机、高速自调匀整并条机、自动落纱的粗纱机及细纱机长机、自动络筒机等国内外先进设备,组建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 50 万锭全流程智能化精密纺纱生产线。成纱主要质量指标要求全部达到乌斯特公报(2018版)国际领先水平;

2、新建 24000m2的原棉库,10000m2的成品库;

3、新建 120m2的水泵房、1200m3的消防水池,

4、新建 70m2的门卫室。

(七)概述

项目名称:智能化精密纺纱项目

建设地点: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区综合保税区

建设单位:芜湖富春染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芜湖富春)

建设性质:新建

法人代表:何培富

通讯地址:芜湖市桥北工业区芜湖富春染织股份有限公司

芜湖富春染织股份有限公司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拟在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区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芜湖综合保税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充分利用芜湖综合保税区在保税、退税、免税等方面的特殊优惠政策,投资建设智能化精密纺纱项目。

该项目选用国际最先进生产设备与纺纱工艺,生产过程智能化、短流程、自动化、信息化、高速度、高效率、高产量、高质量。在纺纱工程的各个工序都使用了在线检测、自动调节等机器视觉自动识别技术,实现设备工艺参数、运转数据、设备耗能等综合信息在线检测、自动分析、故障自诊、报警处理、实时反馈等功能;生产线物料输送自动化率达 90%以上,实现万锭用工 20 人的国际最先进水平。采用紧密纺新型纺纱技术,提高纱线品质质量,成纱主要质量指标达到乌斯特公报(2018 版)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建立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监控,达到生产过程自动化及企业管理信息化。

项目计划建设投资为 201481 万元,正常年可生产高档纯紧密纺纱 85750 吨,实现营业收入 276745 万元,净利润 23350 万元。

(八)建设投资

项目建设投资 201481 万元。

(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项目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建设规模为 24 万锭,年产高档纱线41160 吨,建设期为 36 个月;二期建设规模为 26 万锭。

(十)研究结论

1、本项目开发生产高档纱线产品附加值高,原材料供应有保障且价格有竞争力,市场前景好,投资见效快,适应市场要求。

2、芜湖富春染织股份有限公司有充足的资金,有较高的管理水平,有使用先进设备的经验,有较好的生产技术基础和完善的销售渠道,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有保证。

3、项目建设生产条件基本落实,原料供应有保障,选用的生产工艺及设备先进、成熟、可靠,项目盈利能力较强,该项目可行。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1

第一节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概况 ...... 1

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 5

第三节 建设内容 ...... 11

第四节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依据和工作范围 ...... 12

第五节 可行性研究结论和建议 ...... 13

第二章 市场预测和产品方案 ...... 17

第一节 市场需求及预测 ...... 17

第二节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 30

第三章 原料、辅助原材料 ...... 31

第四章 生产工艺和设备 ...... 32

第一节 生产工艺流程 ...... 32

第二节 主要工艺设备 ...... 33

第五章 厂址选择及建设条件 ...... 43

第一节 厂址概况 ...... 43

第二节 厂址建设条件 ...... 44

第六章 工程技术方案 ...... 47

第一节 总图运输 ...... 47

第二节 土建工程 ...... 50

第三节 电 气 ...... 51

第四节 给 排 水 ...... 57

第五节 暖通空调 ...... 60

第六节 冷 冻 站 ...... 65

第七节 空 压 ...... 66

第七章 环境保护 ...... 68

第一节 依 据 ...... 68

第二节 污染防污措施 ...... 68

第八章 安全生产和工业卫生 ...... 70

第一节 设计原则 ...... 70

第二节 安全生产 ...... 70

第三节 工业卫生 ...... 71

第九章 消 防 ...... 73

第一节 设计依据 ...... 73

第二节 建筑消防 ...... 73

第三节 电气消防 ...... 74

第四节 暖通消防 ...... 76

第五节 消防给水 ...... 77

第十章 节 能 ...... 80

第十一章 管理体制与定员 ...... 84

第一节 项目组织 ...... 84

第二节 工作制度 ...... 84

第三节 劳动定员 ...... 84

第四节 人员培训 ...... 85

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计划 ...... 86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 ...... 87

第一节 建设投资估算内容 ...... 87

第二节 建设投资估算方法 ...... 88

第三节 流动资金 ...... 89

第四节 资金筹措方案 ...... 89

第十四章 财务评价 ...... 90

来源:安徽恒天 思瀚产业研究院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