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实施必要性
1、快速实现公司主营业务向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的战略转型升级
海四达电源深耕电池行业近三十年,是专业从事三元、磷酸铁锂的锂离子电 池及其系统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新能源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动工具、智 能家电、通信、储能、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在行业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标的公司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丰富的新能源技术储备和持续的研发能力,在 全球拥有较多知名客户。
上市公司近年来不断持续提升原有业务技术含量,在原有汽车领域之外,在 信息通信领域构建 LCP 材料从上游树脂合成到 LCP 薄膜和纤维及下游 FCCL、 FPC、PCB 应用的全产业链,产品可用于 5G 高频连接器、天线以及手机材料。
在原有主业不断升级的前提下,上市公司拟通过本次收购,布局锂离子电池业务 板块,从而形成“新材料+新能源”双主业运行的经营模式,实现公司主营业务向 新材料和新能源的战略转型升级,从而推动上市公司长远、高质量地发展。
2、全球及国内储能产业正在快速扩张,海四达电源急需布局产能以满足快 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从全球范围来看,“碳中和”已成为人类共识,各主要国家以立法、宣告等 不同形式确立了碳中和目标。近年来,我国也加快向低碳、绿色方向转型,推进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发展清洁能源也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而与发展清洁能源所 配套的储能需求将快速发展。目前来看,以锂电储能为代表的日间储能是当前的 发展重点,也是未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中重要的储能构成。远期看,行业潜 在空间大,将达 TW/TWh 级别。
根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发展组织预测,2050 年全球储能需求将达到 4.1TW,对应存储电量约 500TWh。新能源+储能将对电 力系统带来深刻的颠覆,行业空间巨大。GGII 预计,到 2025 年全球储能锂电池 产业需求将达到 460GWh,2021-2025 年复合长率达到 60.11%,到 2030 年将达 到 1,300GWh,增长空间巨大。
截至 2022 年 6 月末,海四达电源方型锂离子电 池产能仅为 1.19GWh/年,作为国内较早具备动力与储能锂离子电池技术积累并 实现产业化的企业之一,亟需通过扩产来满足未来市场高速增长的需求。
此外,储能系统大规模的应用成本下降是关键,我国已明确未来降本目标。 根据 2022 年 2 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 施方案》,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 30%以上。从储能系 统的成本构成上看,储能电池的占比约 70%-80%,储能成本的下降主要来自于 电池成本的下降。海四达电源实施“年产 12GWh 方型锂离子电池一期项目(年 产 6GWh)”,通过规模效益可有效降低单 GWh 固定资产投资成本、提升产业链 溢价能力,而自动化水平高的新生产线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成本。 成本的下降不仅有利于推动行业的发展,还将有效提升海四达电源竞争优势,强 化行业竞争力,项目的建设必要性较强。
3、为应对小动力锂离子电池市场快速发展,海四达电源积极扩大产能,需 要资金支持
受益于电动工具无绳化及产业链向中国转移的影响,电动工具用等小动力锂 离子电池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根据 GGII 数据,2021 年全球电动工具锂电池出 货量为 22GWh,预测 2026 年出货规模增至 60GWh,相比 2021 年仍有 2.7 倍 的增长空间,2021-2026 年复合增速 22%。从国内来看,2020 年中国电动工具 锂电池出货量 5.6GWh,同比增长 64.7%,在国产替代的趋势下,国内电动工具 电池行业增速有望更高。
受益于行业发展及较好的技术水平和产能质量,海四达电源业务快速发展, 2020 年、2021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8.17 亿元、18.53 亿元,2021 年相比 2020 年同比增长 126.87%,产能已难以满足行业发展需要。为积极应对下游持续增长 的市场需求,海四达电源已在加大产能投入,2021 年产 2GWh 高比能高安全动 力锂离子电池及电源系统一期项目已经投产,二期项目目前已在推进中,项目投 入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
4、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满足营运资金需求
近几年,公司收入规模持续提升,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此外公司还拟通过外 延并购的方式进入新能源电池产业,实现公司向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战略转型升 级,资金需求相应增加。
为满足公司业务发展对流动资金的需求,公司拟使用本 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 27,902.70 万元。有助于公司优化资产 负债结构,缓解中短期的经营性现金流压力,降低财务风险,满足公司对营运资 金的需求。
(二)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锂电池行业发展前景广阔,给生产商带来成长机遇
锂离子电池行业前景较好,市场空间广阔,为标的公司的业务发展和“年产 12GWh 方型锂离子电池一期项目(年产 6GWh)”及“年产 2GWh 高比能高安全 动力锂离子电池及电源系统二期项目”的实施奠定发展基础。
(1)在快速推进“双碳”目标背景下,发展清洁能源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①节能减排已成为社会共识
从全球范围来看,“碳中和”已成为人类共识,各主要国家以立法、宣告等 不同形式确立了碳中和目标。近年来,我国经济也加快向低碳、绿色方向转型,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政策。2020 年 9 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 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减排贡献力度,采取更 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正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付诸行动。
从中国自身的角度考虑,“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最为显著的能源禀赋 特征,煤炭资源丰富,但碳排放较高,到 2021 年仍有 71%的电力由火力发电供 应;天然气等能源较为清洁,但对外依存度高,到 2021 年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 达 44%。在“碳中和”和能源独立自主要求的双重考验下,我国必须探索出一条 以电气终端化为目标,综合调配风能、光伏、水力、核能等清洁能源有条件替代 高碳能源的“碳中和”之路。
②发展清洁能源相关技术是实现我国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
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对于促进经 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至关重要。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趋势下,能 源安全也成为重要课题。因此,我国正在不断加强新能源技术的自主创新,着力 突破新能源行业相关的关键技术、材料等瓶颈,推动全产业链技术创新。
发电行业、交通运输以及工业生产领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在双碳背景 下,上述行业向新能源转型是大势所趋。因此,新能源发电占比、交通工具电动 化率、工业生产中的电动化应用场景等都将快速提升,储能作为重要环节和配套 设施,相关产品的应用和普及将有助于清洁能源的广泛、高效利用。因此,储能 技术的自主可控也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一环。
(2)锂离子电池储能行业迎来时代性发展机遇
①储能是发展清洁能源的必然选择
我国是全球风能、光伏产业的主要推动国家,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 2021 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到 2025 年风光发电量占比 将提升至 16.5%,2030 年全国风光装机规模将超 1,200GWh。电力的发、输、配、用在同一瞬间完成的特征决定了电力生产和消费必须保持实时平衡。
储能技术可 以改变电能生产、输送和使用同步完成的模式,特别是在平抑大规模清洁能源发 电接入电网带来的波动性,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发挥 着重要作用。
电力系统储能的应用场景可分为发电侧储能、输配电侧储能和用电侧储能三 大场景。其中,发电侧储能主要用于电力调峰、辅助动态运行、系统调频、可再生能源并网等;输配电侧储能主要用于缓解电网阻塞、延缓输配电设备扩容升级 等;用电侧储能主要用于电力自发自用、峰谷价差套利、容量电费管理和提升供 电可靠性等。将储能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是保障清洁能源大规模发展和电网安 全经济运行的关键。
储能技术路线多样,从技术路径上看,储能行业分为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 电磁储能三大类型,另外还有储氢、储热等技术,没有形成产业规模。考虑自然 环境和响应速度、长期经济性等,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主要解决方案。而电化学 储能中,锂离子电池显现出明显的成本优势,市场前景广阔,行业发展迅速。
2022 年 3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 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 2025 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 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 2030 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核心 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技术创新和产业水平稳居全球前列,市场机制、商业模式、 标准体系成熟健全,与电力系统各环节深度融合发展,基本满足构建新型电力系 统需求。
GGII 预计,到 2025 年全球储能锂电池产业需求将达到 460GWh, 2021-2025 年复合长率达到 60.11%,到 2030 年将达到 1,300GWh;2020 年中国 储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为 16.2GWh,同比增长 70.5%,预计到 2025 年,中国储 能电出货量将达到 68GWh,2021-2025 年复合增长率 32.3%,到 2030 年将达到 920GWh。储能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2015-2030 年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及预测(单位:GWh,%)
数据来源:GGII,2022 年 3 月。
②5G 通信基站的储能需求将带动储能锂电池出货量的大幅增加
除应用于电力系统外,储能在通信基站、数据中心和 UPS 等领域可作为备 用电源,不仅可以在电力中断期间为通信基站等关键设备应急供电,还可利用峰 谷电价差进行运用,以降低设备用电成本。长期以来,通信基站备用电源主要使 用铅酸电池,但该电池存在使用寿命短、性能低、日常维护频繁、对环境不友好 等缺点。
且与 4G 基站相比,5G 基站能耗翻倍增长,且呈现小型化、轻型化趋 势,需要能量密度更高的储能系统,对电源系统也提出扩容升级要求。锂离子电 池凭借低污染、长循环寿命等性能,开始逐步替代存量通信基站的铅酸蓄电池市 场。
工信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新建 5G 基站超 60 万个,截至 2020 年底,全部已开通 5G 基站超过 71.8 万个。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传统 4G 基站单站功耗 780-930W,而 5G 基站单站功耗 2,700W 左右。以应急时长 4h 计 算,单个 5G 宏基站备用电源需要 10.8kWh。
相比 4G,5G 单站功率提升约 2 倍且基站个数预计大幅提升,对应储能需求大幅增长。因此,5G 基站的大规模建 设将带动储能锂电池出货量的大幅增加。 根据中信证券研究所预计,2021 年全球新建 5G 基站 85 万座,配储容量 11.9GWh,到 2025 年全球 5G 基站将增长至 160 万座,配储容量 24.3GWh。
2021-2025 年全球 5G 基站配储容量预测(单位:GWh)
(3)消费升级及产业链转移带动小动力锂电池市场快速增长
随着锂离子电池行业的不断发展,逐渐按应用场景可区分为动力电池和储能 电池。其中,动力锂电池主要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其它电动工具领域, 而储能锂电池主要用于调峰调频电力辅助服务、可再生能源并网和微电网等领 域。
由于应用场景不同,电池的性能要求也有所不同。动力锂电池作为移动电源, 在安全的前提下对于体积、质量和能量密度尽可能有高的要求,以达到更为持久 的续航能力。而绝大多数储能装置无需移动,因此储能锂电池对于能量密度并没 有直接的要求,但相对于动力锂电池而言,储能锂电池对于使用寿命有更高的要 求。
①电动工具无绳化的明显优势带动小动力锂电池的大发展
相比有绳工具,无绳电动工具舍弃了电力线,采取电池包供电,具备显著的 安全优势和便利优势,不受电源接口等场地限制、不受线缆长度不足等空间限制、 可在高空作业及恶劣环境下使用,消除了触电风险、不存在用电过载导致拉闸等 情况。同时,欧盟 2017 年开始禁止无绳电动工具使用含镉电池的政策影响,无 绳电动工具中锂电池电源占比迅速增加,带动锂电池出货量不断提升。
根据浙商证券研究所数据,2020 年无绳电动工具市场规模为 139 亿美元, 预计到 2025 年市场规模将增加到 220 亿美元,其中,相关锂电池市场规模 2020 年为 34.8 亿美元,预计到 2025 年将增加至 55 亿美元。除电动工具外,小动力 电池还可延展至吸尘器、电踏车、便携式储能等赛道,若仅考虑电动工具、吸尘 器、电踏车,天风证券研究所预计到 2025 年小型动力电池将市场需求将达到 82 亿颗,5 年复合增涨率为 21%。
2020-2025 年无绳电动工具及相关锂电池市场预测(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浙商证券研究所,2021 年 12 月。
②中国电动工具锂电池产业迎来快速增长
小动力锂电池中的圆柱型锂电池为无绳电动工具的核心电源。长期以来,锂 芯电池市场由海外龙头如三星 SDI、LG 化学垄断,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 国外主流电池厂商逐渐转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从而减少了电动工具用圆柱锂 电池供应量。而海外厂商份额的下滑,带动了国内厂商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同时,电动工具锂电池的下游电动工具厂商主要以国外龙头企业为主,而近 年来以 TTI 为首的国际电动工具终端企业逐渐将产业链转向中国,下游客户的到 来,进一步带动了中国电动工具锂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 根据 GGII 数据,2021 年全球电动工具锂电池出货量为 22GWh,预测 2026 年出货规模增至 60GWh,相比 2021 年仍有 2.7 倍的增长空间,2021-2026 年复合增速 22%。从国内来看,2020 年中国电动工具锂电池出货量 5.6GWh,同比增 长 64.7%,在国产替代的趋势下,国内电动工具电池行业增速有望更高。
2、标的公司较强的技术研发、创新实力,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海四达电源专业从事二次电池的研发生产已有近三十年,并以动力、储能电 池为主要发展方向。海四达电源较早布局并完成了动力型与高低温型镍系电池技 术的自主创新,产品首先应用于便携式电动工具、应急照明及小家电等行业,并 逐步扩展至其他等领域。自镍系电池产品投产以来,海四达电源不断加强研发及 产业化工作,逐步成为国内少数几家能够生产制造中高端镍系动力电池和大功率 高性能方型镉镍电池的企业,其镍系电池市场优势地位持续巩固,特殊领域专用 镍系电池市场亦稳步开拓。
为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海四达电源依托动力型镍系电 池领域的优势,适时调整市场定位及发展战略,2002 年即开始动力锂电池相关 技术的研发和储备,并于 2009 年完成产业化,面向电动工具、通信基站储能等 领域逐步推出锂离子电池产品,是国内较早实现锂电池技术产业化的企业之一, 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海四达电源已拥有三元、磷酸铁锂等电池产能 3.03GWh/ 年。
目前,海四达电源已发展为专业从事三元、磷酸铁锂的锂离子电池及其系统 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新能源企业,拥有动力和储能电池领域完整的研发、制 造能力,并设立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一支优秀稳定的技术团队,由 经验丰富的专家组和高素质研发人员构成,其实际控制人沈涛先生为教授级工程 师,曾为国家 863 计划课题专家,从事动力电池行业已经四十余年,为中国化学 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顾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南京师范大学兼职研究 生导师等,核心技术人员多为高级工程师,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理论功底和较丰富 的实践能力,并有多人参与过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
凭借较强的技术实力, 海四达电源多次承担和实施了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创新基金项目,其多款产品被 认定为江苏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海四达电源积极进行自主知识产权 保护,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海四达电源及其子公司已取得专利 55 项,其中发明专利 28 项。
因此,标的公司较强的技术研发、创新实力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 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3、优质稳定的客户资源为扩产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海四达电源产品系列齐全、质量性能较好,在某些领域已具备与全球一流电 池制造商同台竞争的实力,拥有大量长期、稳定的优质客户。 在电动工具领域,海四达电源与南京泉峰、TTI、浙江明磊、有维科技、江 苏东成、宝时得、ITW 等国内外知名电动工具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其 生产线也已通过了史丹利百得、博世的严格审核;在家用电器领域,海四达电源 已成功积累了美的、科沃斯等国内外知名客户,市场拓展势头良好;在通信、储 能领域,海四达电源已与 Exicom、中国移动、中国铁塔、中国联通等国内外大 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
此外,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海四达电源产品聚 焦深化应用,为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国产替代夯实基础。本次股权转让后,公 司还将加快业务整合,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平台优势、资源优势、客户优势等, 为海四达电源导入人才,拓展行业标杆客户,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优质稳定 的客户资源为扩产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三、项目概况
1、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由海四达电源子公司储能科技实施,实施地点为江苏省启东市经济开发区牡丹江西路。本项目通过购置土地、建设方型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购置模切叠片一体机、涂布机、空调净化设备、动力设备等生产设备,形成年产 6GWh方型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能力,以应对下游储能市场需求的爆发增长,满足下游客户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增强海四达电源在全国及全球市场竞争力。
2、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额为 133,440.89 万元,工程建设费33,951.79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73,000.00万元,基本预备费1,60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4,889.10万元。
3、项目预期收益
本项目建设期 18 个月,第 2 年达产率 40%,第 3 年达产率 80%,第 4 年达产率 100%,完全达产后预计年营业收入 504,106.19 万元,在计算期 10 年内,平均营业收入 463,777.70 万元,平均净利润 35,283.66 万元,项目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为 20.26%,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为 7.93 年。
4、项目的用地取得情况
2022 年 7 月 5 日,储能科技与江苏省启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签署了《国 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宗地编号 320681100060GB00038,宗地面积 67,594 平方米,土地使用权证书尚在办理中。
5、项目的涉及报批事项的情况
本项目已经于 2022 年 5 月在启东市行政审批局完成项目备案(备案证号:启行审备〔2022〕260 号);于 2022 年 7 月取得了启东市行政审批局出具的启行审环〔2022〕106 号环评批复。
此报告为公开节选摘取部分,个性化编制政府立项、银行贷款、投资参考决策用途可行性研究报告请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