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1、政策鼓励及行业规划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利条件
近年来,我国针对可再生能源及光伏产业出台了多项政策,明确产业发展目标,推动行业整体高速发展。
在目标规划方面,主要包含以下四项主要政策:
(1)2020年9月,提出《“3060”双碳目标》,《目标》明确力争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同月,国家发改委颁布《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进一步加快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将光伏、分布式能源、新型储能等列入鼓励发展,扩大投资的新兴战略产业行业;
(3)2021年2月,国家能源局颁布《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征求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2020-2030年预期目标建议函》(以下简称“《征求建议函》”),《征求建议函》提出预计“十四五”末期时风光累计装机量达1000GW,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达到20%左右,“十五五”末期风光累计装机量至少达到1600GW,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全社会用电中占比达到25.9%;
(4)2021年3月,国务院出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将进一步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同时,特别强调了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提升新能源光伏发电规模,2025年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比重达到20%左右。
本次新建年产1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项目和2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组件生产项目,既符合公司长期战略规划,也与国家政策指导方向一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势必会迎来可观的市场机会。
2、广阔的行业前景为新增产能提供支撑
近年来,全球光伏产业增长趋势显著,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预测,2030年,全球光伏发电量将达到总发电量的19%,光伏装机量将接近5,221GW;到 205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将全面实现平价发电,64%的煤炭发电需求将被清洁能源所取代,光伏发电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清洁电力来源之一,发电量约占全球总发电量的29%,光伏装机总量将超过14,036GW 。
国内光伏产业的增长趋势更为显著。受新冠疫情、电价政策调整以及国家“双碳”目标提出的影响,自2020年起,我国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量显著提升增速达60%,累计装机容量突破250GW,2021年全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54.85GW,同比上升13.9%,累计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8GW,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全年光伏发电量为3,2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1%,约占国内全年总发电量的4.0%;预计2022年光伏新增装机量超过75GW,累计装机有望达到约383GW。
同时,N型电池组件因其具备效率更高、衰减率更低等优势成为光伏行业下一代应用技术,受益于技术更迭和行业内的降本增效趋势,预计N型电池组件的市占率将不断提升。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N型电池的市场占有率在2030年将超过70%。
未来随着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增长、N型电池的市场占有率的持续提升,将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良好的市场增长预期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本项目的新增产能提供充分的消化空间,项目的实施具备可行性。
(二)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概况
本项目拟投资总额73,233.77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33,860.80万元,实施地点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项目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引进先进的异质结电池自动化生产线,项目设计产能为年产1GW高效异质结电池,达产后可形成公司在光伏电池领域的生产产能,以实现异质结电池及组件全产业链的扩产规划,帮助公司更好的控制上下游生产成本。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1)满足市场需求,抓住历史机遇
近年来,全球对碳中和的发展目标陆续达成一致,以绿色环保为核心理念的光伏能源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21年,我国提出“碳中和、碳达峰”能源战略,向国内光伏市场传达了利好讯号,光伏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发展势头强劲。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1年版》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超170GW,创历史新高;其中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54.88GW,同比增长13.9%,累计光伏并网装机容量308GW,新增和累积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预计2022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将进一步提升达89.79GW。
作为光伏产业链中的核心产品,受行业态势利好,光伏电池也迎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市场需求快速上涨,导致市场供货紧张,价格一定程度的上涨。与此同时对光伏电池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项目达产后,将实现高效异质结电池片每年1GW的生产能力,并具备转换率高、衰减性低的优异性能,能有效满足市场对高效光伏电池的旺盛需求。
(2)迎合产业转型,发展新型技术
《2020-2021年中国光伏产业年度报告》指出,现有的光伏电池技术路线中,P型电池中的PERC电池正在占据市场主流,电池平均量产效率达到23.1%,相比2020年提升0.3%,但是其理论极限效率只有 24.5%1,因此提升空间有限。
相比之下,N型电池具备更高的光电转化效率极限,未来接替P型电池主导市场已是大势所趋。而在各类N型电池中,异质结电池(HJT)因具备更高的转换效率、更低的功率衰减、更简便的生产步骤和更清晰的降本路线等优势,被光伏市场公认为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电池技术之一。
本项目规划实现年产1GW超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目标,主动迎合光伏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有助于公司把握光伏产业技术转型的发展机遇,积极布局异质结电池业务,努力实现国家对光伏行业降本增效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公司综合运营能力,为公司未来进一步抢占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市场份额奠定基础。
(3)延伸产业链条,升级自动化产线
本次1GW超高效异质结电池的建设项目,不但对未来N型电池行业提前布局,也为公司现有的HJT组件项目提供了自有货源,打造上下游产业链配合生产的优势,是公司实现HJT电池及组件全产业链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该战略能帮助公司丰富产品结构,拓展新的业绩增长点,同时积累HJT产业的上下游技术,提升公司在该领域业务的协同优势。与竞争对手相比,HJT电池及组件的双领域开发不但能帮助公司更好的控制上下游生产成本,而且能更快的占据HJT相关领域市场,领先对手成为HJT电池领域的龙头企业。
为实现HJT电池及组件全产业链的扩产规划,公司致力于打造业内领先的异质结电池及组件自动化生产车间,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本项目实施后,通过引进先进的异质结电池自动化产线,配套完善的厂房基础设施,将先进的制造设备和成熟的制造工艺相融合,全面实现精益化生产,提高公司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产品良率,降低生产成本。自动化产线的打造加快了公司实现规模效应的步伐,为满足未来异质结电池的巨大市场需求提供产能保障。
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1)国家政策支持,利于项目实施
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通过明确鼓励了各企业单位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自此以来,我国陆续颁布了多项光伏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支持行业发展。
2020年9月,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并争取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并将该目标写入了国家发展规划。2021年1月,国家发改委出台《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进一步提出实施“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推进包括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高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为清洁能源市场提出利好信号,鼓励相关企业发展。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本项目产品属于鼓励类第五类“新能源”之“1、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和鼓励类第二十八类“信息产业”之“51、先进的各类太阳能光伏电池及高纯晶体硅材料,属于受国家政策鼓励的新能源光伏行业。本次新建年产1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项目,既符合公司长期战略规划,也与国家政策指导方向一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势必会迎来可观的市场机会。
(2)行业前景广阔,促进产能消化
自2016年《巴黎协定》签署至今,全球包括我国在内已有超过100个国家提出“碳中和”愿景,而在众多新能源选择路线中,光伏太阳能凭借其在全球市场快速增长的装机容量,成为了全球公认的发展最快的新能源技术。《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1年版》数据表示,2019至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年均超过100GW,在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依然实现连年快速增长。
在全球光伏能源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下,中国已经成为了亚太及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2021年数据显示,当年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前五的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印度、巴西、德国,其中中国的增长最为明显。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1年版》数据也指出,2021年中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达54.88GW,同比上升13.9%,累计装机容量达308GW,新增和累积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新增装机量的迅速增长将毫无疑问的带动光伏电池的需求量,尤其在我国降本增效政策的要求下,预计光电转换效率更高的N型电池将成为未来我国对光伏电池的主流需求产品,发展潜力极大。
4、项目备案、环评及用地情况
截至本报告发布日,本项目备案、环评及用地手续尚在办理中。
此报告为正式摘取部分,需编制政府立项、银行贷款、投资决策等用途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
来源: 思瀚产业研究院 乾景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