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资项目的确定依据
1、突破产能瓶颈,满足市场需求
近年来,随着压铸行业的不断发展,公司铝合金压铸零部件产品需求不断增长,公司产能、产品的产销也提高至较高水平,现有厂房空间已不能满足公司未来发展的需要。目前,公司现有机器设备高负荷运转,报告期内公司产能利用率分别为 71.36%、80.55%和 79.30%,已处于较高水平。
随着公司业务不断拓展,公司业务规模有所增长,开拓新客户亦需要预留或储备产能,导致产能较为紧张。基于此,公司急需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下游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公司将新增部分压铸机、加工中心、抛丸机、行车清洗机等生产设备,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各类精密铝压铸零部件 810 万件(套),以满足现有和新开发的通机、新能源汽车领域客户不断增加的需求。
为满足现时生产需要,公司已先行购置部分设备,并租赁厂房生产用以补充产能。本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突破制约公司未来发展的产能瓶颈,在未来可较为迅速地提高生产能力,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2、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
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企业规模化生产是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的生产具有资金密集的特点,生产经营的规模效应较为明显。本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精密铝压铸零部件 810 万件(套)的能力,其中主要包含空调压缩机、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车身结构件等汽车零部件产品,以及通用发动机箱体、箱盖、缸头和缸体等产品。
这将有助于企业扩大公司主营产品生产规模的同时大幅度提升汽车零部件产品营收占比,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在行业内的综合竞争力。
3、优化产品体系,落实未来战略规划
公司长期深耕于精密铝合金压铸领域,专注于通用发动机、摩托车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增长迅速,已成为公司未来发展新的增长点。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统计,2022 年中国市场新能源乘用车零售 567.4 万辆,同比增长 90%,创历史新高。
同时,2022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 27.6%,较 2021 年提升 12.8%。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预测,未来新能源车渗透率仍会快速提升,2023 年渗透率将达到 36%。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普及,公司顺应汽车行业轻量化、新能源化的发展趋势,在本次“轻量化发动机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建设,通过增加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开发和生产的投入,进一步增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占比,增强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领域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综合产值。
综上,本项目的建设是公司在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完善未来战略规划的现实需要。
4、改善研发环境,满足技术研发需求
公司始终将研发能力的提升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战略,多年来始终重视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累计研发费用 10,412.42 万元,占累计营业收入的 4.26%。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研发团队在铝合金压铸领域积累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但仍需要持续投入并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当前公司技术研发部门办公室工位较拥挤,并且研发设备的不足制约了公司研发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因此,为适应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亟需扩建研发中心以满足公司在场地、基础配套等方面的需求。本项目将通过建设研发中心,有效提升产品研发效率与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研发课题的转化效率,提高公司整体研发水平,储备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夯实公司持续稳健发展的基础。
(二)投资项目对公司独立性和同业竞争的影响
本次投资项目是在公司主营业务基础上,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对现有业务的巩固和升级。本次投资项目实施完成后,不会造成公司主营业务发生重大变化,不会对公司的独立性产生影响,与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之间亦不会产生同业竞争。
(三)资金的具体用途情况
1、具体用途
本项目总投资为 100,000.00万元,具体投资情况如下:建设投资 79,500.00 万元;建设期利息 500.00万元; 铺底流动资金 20,000.00万元。
2、投资项目的可行性
(1)多项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利好项目建设
国家为鼓励、扶持制造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基础性产业政策,改善行业发展环境,促进行业实现快速发展。本项目建设符合《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中“加快推广抗疲劳制造、轻量化制造等节能节材工艺”的要求。
符合《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中“加快一体化压铸成形、无模铸造、超高强钢热成形、精密冷锻、异质材料焊接、轻质高强合金轻量化、激光热处理等先进近净成形工艺技术产业化应用”的要求;属于《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9 年本)》中“鼓励类”范畴。
符合《内燃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中“进一步夯实关键零部件技术基础,组织零部件企业、主机企业和优势科研院所协同攻关,研发高性能关键部件和关键零部件,提高自主关键零部件竞争力”的要求。
符合《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的“要引导汽车行业加强与原材料等相关行业合作,协同开展高强钢、铝合金高真空压铸、半固态及粉末冶金成型零件产业化及批量应用研究,加快镁合金、稀土镁(铝)合金应用;鼓励行业企业加强高强轻质车身等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攻关。
提出加大汽车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推动先进燃油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替代燃料汽车研发,突破整车轻量化等关键技术”的要求;符合《关于推动铸造和锻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重点领域高端铸件、锻件产品取得突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一体化压铸成形、无模铸造、砂型 3D打印、超高强钢热成形、精密冷温热锻、轻质高强合金轻量化等先进工艺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综上,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国家政策的落地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2)良好的市场口碑和优质的客户资源为产能消化提供保证
优质且稳定的客户资源是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有利于公司保持业绩的稳定增长。
公司长期致力于精密铝合金压铸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依靠优质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公司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誉,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其中包含了通机领域知名厂商如川崎(Kawasaki)、杰耐瑞克(Generac)、本田(Honda)、科勒(Kohler)、创科实业(TTI),摩托车行业知名品牌如五羊-本田、新大洲本田、春风动力、豪爵、轻骑铃木(Suzuki),以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整车厂商如尼得科(Nidec)、弗迪科技、中国中车、零跑汽车等一系列信用良好、实力雄厚的企业,并与之建立了稳固且长期的合作关系。
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客户对公司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为项目的产能消化提供保证,也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综上,良好的市场口碑和优质的客户资源为本项目产能消化提供了助力。
(3)丰富的技术积累为项目建设奠定牢固基础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工作,坚持走科技创新的道路,研发团队成员均有着长期的模具、压铸、机加工等工艺及产品的研发经验。公司在模具设计、缸套材料配方、压铸工艺、机加工工艺与工具、高精度检测等方面有着较强的技术优势。从设计、工艺、调试、制造到质量检验,人员配备齐全。
在发展进程中,公司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持续创新为目标,通过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升级传统工艺,研究、生产铝合金精密压铸件,这既保证了公司产品的先进性与竞争性,同时也为公司业务的稳定拓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及子公司共取得 76 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6 项,实用新型 70项。
综上所述,本项目将结合已有的技术及经验储备,为项目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
(四)具体投资情况
1、项目主要采购情况
项目新增硬件设备共计 1,509 台(套),其中,生产设备 777台,检测设备 693 台,公辅/环保设备 24 台(座/套);新增软件共计 88 套,其中,生产用软件 2 套,仓储物流软件 3 套,办公软件 53 套,其他软件 2 套,研发用软件 28 套。
2、项目生产工艺
流程公司项目生产工艺流程与公司现有产品工艺流程基本相同。
3、主要原辅材料及燃料供应情况
投资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燃料与公司现有业务采购的原辅材料及燃料相同,即以铝合金为主要原材料,工业用电、天然气、水为主要生产能源。
4、环境影响
投资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要求。该项目中用于环保措施的投入为 500 万元,资金来源于募集资金。相关污染物如下:
(1)固体废料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铝渣、废金属边角料、含油抹布、铝灰等,以及员工产生的生活垃圾。对于一般工业固废,将集中后委托有资质单位统一处理;生活垃圾统一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2)废水
本项目新增废水为生产过程中的清洗用水、废切削液等。生产废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3)废气
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熔化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燃烧废气等。各工序产生的废气皆由厂区废气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并在达标后进行排放。
(4)噪音
本项目主要的噪声为各机械设备的运转噪声。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隔声、减振等措施,以减轻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上述措施到位时,项目地厂界噪声可达标排放。
(5)生态环境
本项目土地为工业用地,施工期较短,项目的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5、项目建设周期
投资项目建设期为 1.5 年,预计于 2023 年底达到竣工验收条件。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精密铝压铸零部件 810 万件/套的能力。产品销售方式及营销措施将按照现有销售方式及营销措施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