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项目基本情况
新项目名称:创新中心项目
新项目实施主体:全资子公司上海世晨
新项目实施地点: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MHPO-1003单元30-01地块,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紫竹科学园区内部
新项目实施方式:新建
新项目建设期:3年
新项目实施内容、投资金额及投资结构: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32,000.00万元。本项目旨在立足公司现有研发体系和创新机制,依托上海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区位优势,通过引进国际化高素质人才、投资先进研发设备、优化研发实验环境等手段,搭建以材料科学家为主导、国际先进的研发创新中心。
本项目将建设包含复合材料研发平台、胶粘剂和密封胶研发平台、生物基材料研发平台、分析测试应用平台在内的全方位一体化的研发创新中心。其中,复合材料研发平台将重点聚焦电子复合功能材料技术提升、OLED柔性屏幕材料技术提升、EMI电磁屏蔽材料技术提升、可激活结构胶膜研发等研发方向;胶粘剂和密封胶研发平台主要聚焦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新能源汽车领域胶粘剂和密封胶的研发;生物基材料研发平台重点聚焦生物基复合功能性材料、生物基胶粘剂、生物基缓冲材料等领域;分析测试应用平台将打造世界领先的分析测试以及应用实验室,配套目前世界先进的分析测试以及应用测试设备,从产品设计到产品性能、产品使用工艺,以及特定应用场景下的模拟测试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实现对产品研发和应用开发全方位高质量的支持。
通过上述平台的建立,公司将聚焦于国际先进、国内亟需的前沿技术领域,研究新型聚合物和改性材料技术、环保复合材料技术、生物基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技术、特种功能性胶粘剂开发技术等,促进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性的拓展、提升核心功能涂层配方水平、孵化开发功能性材料电磁光热等物理特性的优化提升,从应用开发向上延伸至基础研究,孵化原创性核心技术。
本项目的实施,将加强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能力,为公司现有产品的升级以及未来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为公司始终保持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敏感性、精准选择自身战略定位作出前瞻性布局。同时,本项目也将成为公司全球化布局的核心支点,全面开启公司“一体两翼、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额为32,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9,486.20万元,研发费用投资2,513.80万元。
(二)项目必要性分析
1、面向全球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改善公司研发创新环境
经多年发展,公司在功能性材料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但随着公司产品应用场景不断升级,技术难度、附加值持续提升,客户技术要求不断提高,公司直面国际厂商的竞争压力,公司产品的性能提升及新产品的创新研发都面临着新的挑战,研发强度及配套设备需求持续提升。公司现有的研发场地主要集中在苏州吴江经济开发区,存在着场地面积有限等问题,并且地域上的区位限制使得公司研发人才引进存在一定困难,目前的研发条件已不能完全满足公司产品性能提升及新产品研发的需要。
本项目建设地点为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拟利用上海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区位优势,新建研发场地,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从而进一步开展创新研究。公司拟运用本次募集资金新建创新中心,引进国际化高素质人才、投资先进研发设备、优化研发实验环境,有利于为公司研发团队提供专业高效的研发创新环境,提升研发工作效率和研发创新能力,同时面向全球吸引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搭建以材料科学家为主导、全球一流的平台研发体系,从而不断提升公司自主创新能力。
2、提升研发能力以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功能性材料产品门类较多,上游原材料种类复杂,对于综合技术实力要求较高,未来随着功能性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生产技术或将保持较高更迭频率,对于功能性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的要求将持续提升。为了增强国产品牌在全球功能性材料领域的市场份额,公司亟需不断创新,推陈出新,提高功能性材料的技术研发水平及研发效率,加速科技创新成果向产品转化。
作为一家立志深耕新材料的功能性材料企业,公司深知科技创新在材料领域的重要作用。本项目的建设聚焦于国际先进、国内亟需的功能性材料领域,开展前瞻性、预研性及创新性研发,旨在为公司核心技术突破、现有产品的升级以及新产品的研究提供坚实基础,为公司不断拓展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新能源等多领域的产品提供技术保障。
3、生物基材料将成为未来技术新方向,需紧跟技术前沿
新材料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利用丰富的农林生物质资源,开发环境友好和可循环利用的生物基材料,最大限度地替代石油、塑料、钢材、水泥等材料,是国际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已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新时代发展的重点工作,要求用最短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力争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强碳纤维、芳纶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物基和生物医用材料研发应用”。工信部发布《“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中也提到要着重推广有利于环保事业发展的绿色低碳材料,并将多种生物基材料纳入了原材料重点任务。
目前,国际知名消费电子品牌正陆续进行生产材料的生物基方案替代,苹果公司已明确碳中和目标“到2030年,与产品相关的碳排放达成净零”,增加再生材料含量是其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苹果2021年环境进展报告,其产品中使用的可回收和再生资源占比已达到18%。此外,全球大型汽车生产厂商以及材料供应商也纷纷加大对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的研发投入,采用填充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低密度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手段不断开展汽车轻量化及可持续发展先进技术的研究,开发具有可降解特性的汽车零部件,奔驰、奥迪、丰田等汽车生产企业甚至已有采用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制备汽车零部件的车型发布。
本项目将在原有功能性材料研发的基础上建设生物基材料研发平台,聚焦于利用来自于植物的生物基原料制备可以完全等效替代现有石油基的功能性材料,减少对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实现碳循环、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顺应行业发展趋势。
4、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实现协同效应
公司主营业务为功能性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面对新材料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公司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公司在功能性复合材料、胶粘剂领域、生物基领域的技术开发、产品升级及产业化落地,为公司在功能性材料领域的战略拓展提供帮助,与公司现有业务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促进公司的全面发展。因此,本项目不仅是公司创新驱动、提能提质的有效载体,更是实现公司发展战略的必然需求。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
1、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
本项目主要针对复合材料、胶粘剂、生物基材料建立研发平台,并打造专业精密的分析测试应用平台,相关研发方向契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受国家新材料及下游应用领域相关政策的支持。《“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35年,成为世界重要原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应用高地,新材料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世界先进,产业体系安全自主可控;加大新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平台和联盟建设;继续组织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测试评价等平台建设,协同推进产品设计、研制生产、系统验证、批量应用;完善创新服务支撑体系,建立国家新材料科研设施公用平台;建立新材料数据中心,提高数据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国家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方案》等多个政策文件也都明确对新材料产业的支持。
2、具备丰富的人才及技术储备
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功能性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目前已成为国内功能性材料领域的知名企业之一,在功能性材料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人才和技术储备。
人才储备方面来看,公司目前已组建了一支包含数十名博士、硕士在内的多层次研发团队,覆盖材料科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工程、纳米材料、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多个专业,长期从事前沿技术研究与创新。从技术储备方面来看,公司长期深耕功能性材料领域,具备对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甲基硅氧烷聚合物、聚氨酯、多嵌段聚烯烃等高分子材料聚合、改性及其材料性状研究的技术基础与科研能力,在功能性复合材料及胶粘剂领域具有较为深厚的技术积累。
生物基材料领域,公司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多种产品已经通过第三方认证并具有第三方实验室出具的生物碳含量测试报告。例如,公司生物基PUR电子胶产品已经通过LCA认证,并首先通过消费电子领域龙头企业认可。同时,公司上述核心技术已形成了多项技术专利,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已拥有授权专利共78项。
综上,公司在功能性材料领域具备丰富的人才及技术储备,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3、完善的研发体系为项目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研发运行管理体系、研发项目管理系统和研发激励机制。在研发模式层面,公司研发活动紧跟行业发展趋势,通过敏锐地捕捉市场需求,并结合公司已有的技术储备、设计经验等研发资源开展预研性和创新性研发,为产品的最终设计定型和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在研发系统方面,公司的信息化研发管理平台为研发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平台基础,有利于提高研发效率,对研发项目和人员管理、研发费用统计和归集、研发成果的归档和转化进行系统化、信息化的集成管理。
在研发激励层面,公司为研发技术人员提供富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福利,通过股权激励、知识产权激励、项目奖励等多形式的激励措施,建立针对性的激励机制,有效调动研发人员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公司研发体系的建立健全有利于提高整体研发成果转化效率、增强研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公司产品附加值及行业竞争力,为本项目的研发活动开展提供了保障。
(四)项目尚需有关部门审批情况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本项目正在进行项目备案、环评审批程序,尚未取得相关备案、批复文件。用地方面,公司已签署《上海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缴纳土地出让金,尚未取得不动产权证。
此报告为正式可研报告摘取部分,个性化定制请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