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可研报告 >>  可研报告案例 >>  建筑房产

新能源特种线缆研发中心及信息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思瀚产业研究院 鑫宏业    2023-05-30

本项目为新能源特种线缆研发中心及信息化建设,通过购买先进的研发、测试、实验设备,引进行业技术人才,加强同科研院校机构的合作,进一步优化公司技术研发平台,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

本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性能,强化公司现有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将强化面向市场需求的前瞻性产品开发能力,不断开发新产品、积累先进工艺,为公司提供充足的技术储备,保持产品的先进性和竞争力,促进公司产品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确保公司持续稳定发展。此外,本项目将通过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公司内部管理运营效率。

1、项目实施的背景

(1)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产业链不断技术升级

光伏发电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上下游产业的快速迭代。如光伏产业链内的光伏电池、储能电站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高性能电池、充电桩等,新能源特种线缆作为新能源电力传输的重要组件,在光伏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光伏行业和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能源特种电缆也面临不断更新迭代的市场需求。

(2)新能源特种线缆高质量生产要求,智能制造需求迫切

新能源特种线缆由于其性能要求高、应用领域特殊,相对普通线缆更急需开发应用智能成套装备、管控系统、互联网集成技术,完成生产模式数字化升级。

建立线缆结构设计模型和数据库,是新能源特种线缆缩短开发流程、持续提升产品性能、快速应对客户需求、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智能工厂运用数字孪生、网络协同制造技术对生产工艺流程及产线布局进行优化设计,进行物流效率、运营成本、管理控制等影响因素数据论证分析,是大规模组织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保持制造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新能源特种线缆产品加工精度要求高,材料结构复杂,性能要求高。在制造过程中需要精确测量和控制多个尺寸及形位公差,如导体绞合结构和护套外径精准公差、编织角度范围、护套椭圆度、导体绝缘层之间同心度。

此外还需要随时检测绝缘性、导体电阻等多项要素,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质量没有得到保证就可能严重影响线缆的使用寿命和终端产品性能。采用 PLM 等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以及智能检测工具,强化对生产过程、上下游产业链的综合管控,建立质量追溯和全过程监测体系,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3)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为行业发展带来持续动力

随着材料科学、信息传输技术的持续发展,新能源特种线缆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不断提高,满足了越来越多领域的电力传导、信息交换需求,推动了线缆产品在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储能、智能制造等更多领域的应用。新能源线缆下游应用领域不断发展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促使新能源特种线缆行业的材料应用和技术水平不断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环保、新材料、节能是新能源特种线缆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新能源特种线缆产品更丰富的使用场景。如在有通讯需求的线缆产品中加上金属屏蔽层,利用金属屏蔽层的反射、吸收及趋肤效应实现防止电磁干扰及电磁辐射的功能;通过辐照交联技术,提高线缆的物理机械性能,以实现各种应用场景的性能需求;通过开发铝合金等新型导体材料,实现线缆产品轻量降本的需求。

未来,随着行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更多新型合金材料、复合材料以及环保材料在新能源线缆产品中得到应用,新能源线缆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将进一步提升,为新能源线缆行业带来更大的挑战。

(4)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密集出台,为新能源线缆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市场环境

2020 年 11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 202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 20%左右。

2021 年 2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为重点率先突破,做好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全面带动一二三产业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1 年 7 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完善政策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储能投资建设。明确储能市场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引导作用。规范管理、保障安全。完善优化储能项目管理程序,健全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提升行业建设运行水平。

2021 年 10 月 26 日,国务院印发《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大力发展新能源。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加快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升级和特色应用,创新“光伏+”模式,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布局。

到 2030 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广电力、氢燃料、液化天然气动力重型货运车辆。到 2030 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 40%左右。

上述一系列国家政策与法规出台对新能源行业给予鼓励和支持,为新能源线缆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市场环境。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1)优化技术研发平台,促进公司持续技术创新

公司所处行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技术水平的竞争,而企业内部研发机构的规模及创新能力是决定其技术水平及行业地位的重要因素,因此行业内优秀的企业都大力搭建技术研发平台,为自身技术创新及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企业只有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完善研发设施,改善技术条件,才能够有效开展各项研发活动,从而推动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强化和进步,支撑公司持续发展。

自成立以来,公司一贯重视研发机构建设并强化技术资源整合,形成了较强的技术研发优势及资源整合能力。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建有省级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国家 CNAS 认证实验室及 TÜV 莱茵授权实验室,拥有 59 项有效专利,并参与起草制定了多项行业标准,同时与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保持稳定产学研合作关系。

然而,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行业前沿技术的持续发展,客户和市场提出的需求不断变化,公司的研发项目数量、研发规模、研发设备也需要相应地不断增加。以公司现有的研发人员数量、研发办公场地、研发设备及软件条件,难以满足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本项目将通过建设研发中心,引入前沿的研发实验设备、检测设备和中试生产设备,增加专业的技术研发人员,同时加强外部资源整合,达到完善公司技术研发中心的目的。项目实施完成后,公司整体研发、试验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一方面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将为吸引行业内优质的技术研发资源提供有利条件,从而进一步强化公司技术资源整合能力,提升公司技术创新水平及新产品开发能力,支撑公司持续发展。

(2)吸引高端技术人才,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而技术人才则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保证。技术人才对企业的选择通常会考虑其现有研发实力,包括企业在行业内的领先性、行业技术顶尖人才的拥有数量、行业研发条件及环境等方面。因此,行业内高端的技术人才通常会选择人员齐备、设备先进、办公条件优良的企业。

公司通过多年的经营,聚集了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设有专门的研发中心进行技术研发,近年来公司取得了一定的研发成果,成功积累了一系列核心技术。未来公司将针对主营产品在下游市场发展方向,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工业制造等领域进一步突破,丰富产品应用场景。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公司必须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

公司现有的研发人员、设备不能满足和承担未来公司业务不断发展的技术需要。本项目将购买先进的研发、测试及实验设备,为技术研发人员提供良好的研究开发环境,为吸引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本项目旨在吸引更多高端的技术人才,扩充研发队伍,为公司技术的创新奠定人才基础。随着高端技术人才的持续引进及内部人员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公司在特种线缆领域的研发及检测实力将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将持续提升,技术储备将更加雄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将更加强大,公司业务的可持续性发展将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3)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经营管理效率

建立科学、便捷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公司健康发展意义重大。随着公司服务的下游客户领域越来越多,管理复杂程度将不断提高,通过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整个供应链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提升经营决策能力,成为促进公司快速和稳健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公司下游客户领域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公司需要继续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综合分析各项业务数据,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快速的数据支持,继而为客户提供快速和优质的产品及服务。

本项目通过引进 ERP、HR、PLM、CRM 等软件系统,对整个公司的经营资源进行集成化垂直管理,一方面提高公司内部管理能力,促使公司业务流程的优化与重组,提高公司经营资源利用率,实现对公司整体经营的优化和全面控制;另一方面凭借信息系统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整合供应商、客户及公司内部经营管理的相关数据,为公司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信息,使其更全面、快速、准确的了解内外部环境,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进而提升公司产品和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3、投资预算及实施方案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 13,300.00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4,310.00 万元、设备投资4,550.00 万元、软件投资 740.00 万元、预备费用 480.00 万元和研发费用 3,220.00万元。

(1)项目建设投资

本项目拟建设 12,314m2的研发中心。

(2)拟购置设备的方案

公司拟购买的设备48 5,290万元

(3)研发费用

按照项目涉及的研发课题,拟分 2 年投入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等研发费用,3,220.00万元。

4、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1)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公司建有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国家 CNAS 认证实验室、TÜV 莱茵授权实验室,依托成熟的内部研发平台及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引进行业优秀人才等方式,不断强化自身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技术资源整合能力,促进创新能力的持续增强。

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公司在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拥有了完善的产品体系,公司产品通过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美国UL、德国TÜV、德国DEKRA、欧盟 CE、加拿大 CSA、韩国 KC、日本 PSE、日本 JQA 等国内外权威机构产品认证。

此外,公司始终注重行业领先技术的研发,并参与制订了《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电器设备内部连接电缆》两项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用高压线缆》《光伏发电系统用电缆》《Requirements for Electric Cables Connected to BatteryEnergy Storage System》《电动汽车充电用液冷电缆认证技术规范》四项行业标准,充分说明了公司在行业中的技术领先地位,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持续的研发费用投入,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公司一直将研发能力的提升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战略,多年来一直注重研发投入,通过改善技术设备和科研条件,引进技术人才,使得公司技术实力保持行业先进水平。近年来,公司持续投入研发经费,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分别为2,266.70万元、3,750.76 万元和 5,470.31 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 3.24%、3.08%和3.03%。

公司关注研发费用投入的效率和质量,一方面,公司持续投入对线缆产品研发与设计,提升产品性能,提高产品质量,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公司平衡基础研发、应用研究及开发研究方面的投入,避免出现因应用研究薄弱影响研发成果质量,或者基础研究薄弱带来的企业创新后劲不足等风险。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合理的投入方式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进而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证。

(3)完善的研发管理制度,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技术研发是企业在长期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生存以及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创新能力,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和管理,公司根据多年的技术研发管理经验,总结制定了技术研发管理制度,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

公司制定了《项目研发管理制度》,对公司产品设计和开发的活动全过程以及产品的技术改进的控制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保证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得到有效执行,确保产品满足市场、客户的要求。同时,将开发过程中积累的各项数据、技术、经验作为产品改善的参考依据,并不断改进、优化开发流程,确保公司研究流程规范化、高效化,促进研究开发成果快速实现。

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规范的研发设计流程,可以提高项目研发设计成果转化效率,进一步保证和提升公司产品质量和性能。因此,公司完善的研发设计管理制度体系,为本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

5、可能存在的环保问题、采取的措施及资金投入情况

本项目建成后,在研发过程中将会有废气、固废、废水产生,公司将加强环境管理监测工作,配置专业环保管理人员,负责全公司日常研发过程中的环境管理监测工作。运营期主要污染物及处理措施如下:

(1)废气及治理措施

①主要污染源

本项目产生废气较少,主要为研发、试验、检测过程中产生的燃烧废气。

②治理措施

研发过程中产生的卤酸气体通过水溶处理;样品试制过程增加废气处理设施,经排气筒达标排放。

(2)固废及治理措施

①主要污染源

本项目固体废弃物包括工作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线缆试制过程中产生的油墨、废胶、废线。

②治理措施

各类固体废物贮存场所均设置醒目的标志牌,并明显分开,避免混乱不清。本项目运营中产生的一般固废集中收集后外售;产生的危险废弃物经收集后交由有资质的危废处置单位处理,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3)废水及治理措施

①主要污染源

项目投入营运后废水主要来自于生活用水,循环冷却水和试验废液。

②治理措施

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城市污水管网进入附近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试验废液主要是产品清洗、测试及检验过程产生的废液。对可能产生的试验废液,采取耐腐蚀胶桶作为收集容器,交由有相关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

6、项目实施和进度安排

本项目的实施主体为鑫宏业,项目用地已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苏(2020)无锡市不动产权第 0158794 号),实施地点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通云路西、高邓路南。本项目建设期拟定为 36 个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