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调节阀是工业装备的关键零部件和装置,助力下游客户实现安全可控和节能高效运营。近年来在市场和政策的双轮驱动下,智能调节阀的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此外随着下游市场需求高端化、行业生态多样化,竞争格局更趋复杂,对公司的产品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亟需抓住市场发展机遇,不断实现技术突破,掌握关键的产品及工艺技术,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实现扩产增效,从根本上增强核心竞争力。
依托公司在智能调节阀领域深厚的技术和工艺积淀,通过本次项目的落地实施,智能调节阀的产能和质量将进一步提升,产品和工艺技术持续进步,进而促进公司快速发展,打造更多的世界级产品,助力公司战略目标实现。
1、项目实施背景
(1)国家政策持续推出,奠定行业发展基础
2021 年 3 月,国家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1 年 12 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针对感知、控制、决策、执行等环节的短板弱项,加强用产学研联合创新,突破一批“卡脖子”基础零部件和装置。推动先进工艺、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深度融合,通过智能车间/工厂建设,带动通用、专用智能制造装备加速研制和迭代升级。
2023 年 2 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要打好科技仪器设备、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
2023 年 6 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发布《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部署实施基础产品可靠性“筑基”工程,重点提升包括仪器仪表用控制部件等关键专用基础零部件可靠性水平;实施整机装备与系统可靠性“倍增”工程,提升工业控制仪器仪表等高端仪器设备精度和可靠性水平。
近年来,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为仪器仪表行业指引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也为行业内企业提供了优良的生产经营环境。
(2)强链补链进程加速,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2021 年 7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2022 年 2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12 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进制造业强链补链”。
2023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国家对重要装备国产化的重视,有利于推动国产仪器仪表在国内中高端需求市场深入开展应用。
一直以来,面向国家战略要求和产业重大需求,公司精准对标攻关,打造世界级产品的同时,着力突破仪控设备“卡脖子”技术难题,助力国民经济关键领域高端装备自主可控。其中智能调节阀就是典型产品,目前公司多款调节阀产品实现了国产化替代或填补国内空白。
因此,在国产化进程加速、产业链自主可控需求迫切的背景下,公司应把握机遇,持续扩充产能,并加大力度发展高性能智能调节阀,推动公司发展再上新台阶。
(3)下游产业结构优化,产品市场空间广阔
智能调节阀的下游重点应用领域包括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轻工建材、新材料、新能源等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
我国正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向纵深推进。近期,工信部等八部委发布《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强调“聚焦钢铁、有色、轻工等重点行业,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推动大规模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石油化工、冶金、轻工等行业对安全、降耗、提质、增效、环保的要求更加强烈。智能调节阀作为重大装备的核心装置,是下游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的重要设备。同时“双碳”背景下,能源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智能调节阀的下游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
在下游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需求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智能调节阀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综上,政策和市场双重利好因素,均为本项目的建设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本次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升智能调节阀产品技术水平、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
2、项目基本情况
智能调节阀建设项目包括智能调节阀数字化车间、流体控制与分析综合试验中心两个子项目。智能调节阀数字化车间的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厂房、购置配套生产设备,以扩充公司智能调节阀的产能;流体控制与分析综合试验中心的建设内容包括新建试验中心大楼、购置配套试验检测设备,以加强公司对高性能产品的试验检测能力,提高设计研发能力。
本项目土建工作由公司完成,项目实施由公司全资子公司重庆川仪调节阀有限公司完成。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助力公司业务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布印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仪器仪表向高水平发展,进一步显示了国家对仪器仪表行业的重视和关注。
本次项目包括建设智能调节阀数字化车间和流体控制与分析综合试验中心,项目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可靠性、稳定性,以“川仪智造”精品助力我国仪控装备自立自强。
(2)把握市场机遇,顺应行业发展趋势
公司下游各领域新建重大项目,以及“以新换旧”“以大换小”的产能置换升级、工艺改造、检修维护、备品备件等都对工业自动化仪表及装置有持续稳定的需求。
当前,公司的下游重点领域石油化工、冶金、轻工建材等行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长期来看,上述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将继续平稳向好发展。同时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进程中,炼化一体化模式的多元化拓展、煤化工领域的清洁低碳化发展、重点能源产业的节能改造、重污染产业的环保搬迁、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等,将提供较大的增量市场。
加之国家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改革发展的战略支撑,要求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性,在国家发展战略指引与政策导向下,下游市场对国产高性能工业自动化仪表及装置的需求持续增长。
根据《控制阀信息》2023 年 3 月刊,2022 年度中国控制阀行业销售额超过400亿元,前50名销售总额为374.84亿元,较2021年前50名销售额增长12.39%。其中国产品牌销售总额为 166.37 亿元,占比 44.38%。整体来看,智能调节阀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
本次项目的实施,将扩充智能调节阀产能、提高设计研发能力、提升智能制造水平等,顺应了市场需求增长的趋势,有助于巩固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推动业绩持续增长。
(3)扩充产能规模,保障业务持续发展
最近三年,公司智能调节阀产品的产量、销量呈快速增长趋势,最近三年,公司智能调节阀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6.53%、105.69%和102.56%,生产线持续处于满负荷状态,随着业务规模持续扩大,产能不足已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公司亟需扩充产能以满足快速增长的订单需求。
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持续扩大产能,反映出行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公司满负荷生产的背景下,公司亟需扩大产能,以保持和巩固在行业内的市场地位。
试验检测是智能调节阀产品设计研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公司建设有理化检测中心、金相分析室、三坐标检测室和高低温实验室等,具备材质成分、机械性能、无损探伤、尺寸形位公差、整机高低温性能、耐磨耐冲蚀、寿命性能测试等试验检测能力,但上述检测平台无法满足大口径、高压力等部分高性能阀门的测试,目前公司主要依靠技术人员根据相似性原理对缩比例样机进行性能验证或建模仿真模拟,导致试验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定偏差。
为满足客户需求,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公司亟需建立流体控制与分析综合试验中心,以加强对高性能产品的试验检测能力,提高设计研发能力,持续保持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丰富的客户资源和规模领先的营销服务网络助力产能消化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及工程成套业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凭借在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多领域的市场积累,以及高品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售后服务,公司在行业内享有良好的口碑和广泛的认可,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万华化学、中核集团、中广核、中国宝武等客户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曾荣获中国石化“优秀阀门供应商”“2022 年易派客阀门专区深度合作奖”,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石化行业百佳供应商”,中国宝武“2022 年度优秀供应链合作伙伴-卓越贡献奖”等褒奖。
同时,公司拥有业内规模领先的营销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及重点客户群体,逾千名销售及服务工程师深耕市场一线,着力为客户提供从需求导入到售后服务的全流程优质服务。
在国家政策支持、行业整体趋势向好及公司现有产能制约等背景下,基于现有的营销服务网络及客户资源,公司具备消化新增产能的能力,本次项目具备可行性。
(2)成熟的管理经验和完善的质控体系为项目实施提供保障
随着客户需求的持续释放,公司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通过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进行统一生产管理,强化自身产品供应能力,促进生产管理效率的提升。
多年以来,公司管理团队稳定,对调节阀市场的发展趋势清晰敏锐,积累了丰富的规模化生产管理经验,为公司持续成长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同时,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高度重视产品质量控制,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检测标准,通过了 ISO9001、ISO14001、ISO45001、测量管理体系认证(AAA)等一系列认证。公司通过推行精细化生产的管理手段,保证生产工序处在严格的工艺和质量控制之中,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公司多年积累的规模化生产管理经验与完善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
(3)深厚的技术积累奠定项目实施基础
在技术积累方面,公司掌握了大流量抗振动阀门设计及制造技术、低泄漏蝶阀密封结构设计及制造技术、高压差抗气蚀阀门设计及制造技术、高温蒸汽大可调比阀门设计及制造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同时,本次项目的实施主体重庆川仪调节阀有限公司曾荣获“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具备较强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
近年来,公司不断夯实多层次创新平台建设,升级组建川仪研究院,构建支撑“创新领先、产品卓越”的新型科技创新体系,深化产学研合作,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开展技术研发和攻关。
2020 年、2021 年、2022 年和 2023 年 1-9 月,公司研发费用支出分别为 28,245.57 万元、 37,087.44 万元、 45,502.55 万元和38,843.94 万元,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6.64%、6.76%、7.14%和 7.08%,研发投入金额持续增加。
公司深厚的技术积累和研发经验,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夯实的技术基础。
(4)充足的人才储备保障项目实施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育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素质优良、符合企业战略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
近年来,公司实施职业经理人改革、各级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管理等,持续完善市场化用工和差异化薪酬分配体系、高层次人才职业进阶通道,并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发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企业凝聚力。
同时,公司通过实施“高精尖缺”人才引育计划,引进多领域的技术专家;通过启动“菁鹰人才”计划、鼓励骨干员工学历进阶等多种途径,提升员工素养,持续强化人才竞争优势。2020 年末、2021 年末、2022 年末和 2023 年 9 月末,公司技术人员的占比分别为 18.50%、21.10%、21.34%和 24.72%,呈增加趋势。公司人才制度的完善、持续吸纳和培养高端专业人才的计划不仅为公司快速发展积累了充足的人才储备,也能够有效保障本次项目的顺利实施。
5、项目投资情况
智能调节阀建设项目投资构成情况如下
(1)智能调节阀数字化车间
智能调节阀数字化车间投资总额为 40,335.94 万元。
1)建筑和安装工程费
本项目需建设厂房、公用辅助设施及其他辅助工程17,412.44万元。
2)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本项目拟新增设备及工器具包含工艺生产设备及公用设备,其中公用设备 6台(套),为电梯及发动机,合计金额 210.00 万元;工艺生产设备共 571 台(套),合计金额 18,676.00 万元。
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工程设计费、项目建设管理费、建设工程监理费、城市建设配套费、工程造价咨询费等,合计 1,474.37 万元。
4)预备费
项目预备费为按建设投资中建筑和安装工程费之和的 5%计取,金额为881.12 万元。
5)铺底流动资金
本项目根据公司有关财务指标以及项目建设需要,配置铺底流动资金,金额为 1,682.01 万元。
(2)流体控制与分析综合试验中心
流体控制与分析综合试验中心投资总额为 8,201.65 万元。
1)建筑和安装工程费
本项目需新建试验中心大楼投资2,048.23万元
2)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本项目拟新增设备及工器具包含试验检测设备及公用设备,其中公用设备 1台(套),为电梯,合计金额 25.00 万元;试验检测设备共 9 台(套),合计金额5,740.00 万元。
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工程设计费、项目建设管理费、建设工程监理费、城市建设配套费、工程造价咨询费等,合计 284.76 万元。
4)预备费
项目预备费为按建筑和安装工程费的 5%计取,金额为 103.66 万元。
5、项目经济效益
经测算,智能调节阀数字化车间经济效益指标如下所示:年新增产能 75,000.00台/套;年销售收入 万元 97,500.00 万元;总成本费用 86,324.35 万元;利润总额 11,175.65 万元;净利润 9,499.31 万元;内部收益率18.77%;投资回收期 7.8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