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可研报告 >>  可研报告案例 >>  能源矿产

年产1GW叠栅组件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思瀚产业研究院 时创能源    2024-09-26

(一)本次投资项目的背景

1、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加速,光伏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的加速,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加速了对环境保护的进程,碳中和的热潮正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全球普遍共识。欧盟明确约定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占比将达到42.5%。

美国政府宣布重返《巴黎协议》,并承诺“到2035年,通过向可再生能源过渡实现无碳发电;到2050年,让美国实现碳中和”。此外,随着配套政策及融资手段的完善,新兴市场如印度、南美、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将继续成为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推动力,持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光伏发电凭借清洁、安全、价格低廉等优势,已成为最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新能源产业,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发布的《World EnergyTransitions Outlook 2022》分析,2030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将达到5,200GW,2050年将达到14,000GW,在此目标下,将产生每年450GW的新增装机需求。

在全球光伏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持续保持快速发展,产业链各环节的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增长势头明显。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的持续推动,我国光伏发电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行业内主要光伏企业出货量大幅上涨。

同时,随着光伏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化石能源价格的上涨,光伏发电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达到平价乃至低于燃煤标杆电价的条件,光伏发电经济性提升带来市场需求持续增加。2023年,中国光伏产业实现了显著增长,成为全国第二大电源。

根据CPIA数据,2023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216.88GW,同比增长148%,创下历史新高,连续10年保持世界第一。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2024年上半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102.48GW,同比增长31%,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2、行业面临技术变革,N型技术路线成为主流技术路线

自2018年以来,高效率、低成本的单晶PERC电池顺应了行业降本增效的发展趋势,受到下游客户的广泛认可而快速占领市场。然而随着P型PERC电池转换效率的提升逐渐逼近理论上限,以TOPCon和HJT为代表的N型电池技术在转换效率、双面率、温度系数等参数上均优于P型电池,市场技术向N型迭代需求强烈。

2022年起,行业头部企业加大布局N型电池和组件产能力度,光伏行业N型技术逐步成为主流技术路线。伴随着新增产能的陆续释放,N型组件的市场占比也正在快速增长。根据CPIA数据统计,自2023年8月起N型组件在国内光伏组件招投标中迅速起量,9-12月单月N型组件招标占比均在70%左右。到2024年,N型组件出货量预计将达到400GW,占全球市场的80%以上,其中N型TOPCon组件预计占比超过70%。

3、公司在光伏组件环节具备充足的技术储备和竞争优势

公司基于对硅材料的深刻认识、围绕解决光伏电池生产工艺难点,寻求“蓝海”市场,进行研发和产品布局,先后于2018年及2021年建设PERC电池100MW中试线和2GW量产线,验证了边皮料生产光伏电池的工艺路线,实现了品质和成本的领先。

目前公司的TOPCon中试线已实现了较好的良率及效率,公司于2023年7月公告披露了4GW项目,并于2024年二季度完成建设工作,落地了3GWTOPCon硅片和电池的投产,进一步积累了在高效N型电池生产方面的技术及经验,深化了对光伏组件生产制造的认识和理解。

技术储备方面,本次项目将应用公司叠栅组件技术。叠栅组件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光伏组件产品,能有效解决电池表面的遮光问题从而提升效率,并且通过降低银耗达到降本效果。同时,叠栅组件也是公司通过应用材料、设备端的技术和产品积累,叠加双POLO掩膜技术等光伏电池领域的新技术成果取得的原创性成果。

综上,公司的光伏叠栅组件将结合公司在材料、设备上的研发新成果来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公司将紧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提升核心技术,研发更多新品,为光伏行业降本增效贡献力量。

(二)项目实施的目的

1、推动叠栅组件技术应用,助力行业降本增效

公司始终以提升光伏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和降低度电成本为目标进行创新研究及差异化布局。本次项目主要利用公司在TOPCon电池、光伏材料、光伏设备领域的核心技术积累,基于公司的研发体系进行纵向延伸,融合了电池和组件两个工段的多个技术,形成本次叠栅组件的项目,项目仍归属于公司现有业务体系。

本次项目将应用叠栅组件技术和生产工艺,推进先进产能投资与建设,提升公司在光伏组件领域的生产能力,帮助公司向客户提供更优质更具有竞争力的光伏产品,符合公司的战略需求,有利于巩固公司行业优势地位。

同时,叠栅组件技术的量产落地将推动光伏组件行业的降本增效,将加速高成本、低效率的落后光伏产能出清,本次项目的实施亦有助于推动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促进光伏行业N型技术路线的提升和整体推广,进一步推动光伏行业生态走向持续健康发展,加速行业全面迈向N型新时代,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2、加快先进产能建设,紧抓行业发展机遇,增强盈利能力

随着N型组件技术和相关设备成熟度的持续提升,并综合考虑技术、人员、设备及投资成本,N型组件已成为光伏组件环节的主流技术路线。同时,由于N型电池生产的组件具有更低的BOS成本和LCOE度电成本,下游市场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N型组件成为市场主流产品。

本次项目建设完成后,公司将新增年产1GW叠栅组件产能,有利于公司抓

3、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成本,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光伏行业为重资产属性及资金密集型行业,技术迭代快、市场需求旺盛等特征要求行业内企业保持高强度的资本投入。目前行业正处在新一代技术迭代转型的关键时期,为持续保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把握行业重大发展机遇,公司需要开展相应的先进产能建设,因此资本支出需求较大。另一方面,随着光伏行业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公司经营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营运资金需求相应大幅增加。

(三)本次投资项目情况

1、项目概况

公司本次投资建设项目为“年产 1GW 叠栅组件制造项目”,项目总投资额 28,841.93 万元,项目计划建设周期为 9 个月,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新增年产1GW叠栅组件的生产能力。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聚焦原创技术,助力光伏行业降本增效,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随着光伏发电技术进步与产业迅速成长,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光伏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的历史性阶段。技术的快速迭代也对光伏组件及产业链各环节的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将加速淘汰落后低效产能,行业内企业只有通过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现技术和产品升级,才能有效应对本轮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栅线工艺的演进是光伏行业的关注点之一,栅线越细越有利于减少银浆用量从而降低成本,同时减少对电池片的遮光、提升发电效率。公司自主研发的叠栅技术,不仅能有效解决电池表面的遮光问题从而提高组件的转化效率,还能大幅降低银耗实现降本。通过本次项目的实施,公司将致力于推动叠栅组件的产业化,实现研发成果到量产线的跨越,助力光伏产业链降本增效。

(2)产业链下游延伸,进一步强化业务协同和提升盈利能力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光伏产业,是一家光伏新技术平台型供应商,主要业务包括光伏湿制程辅助品、光伏设备和光伏电池三大板块。

本项目实施后,公司将在现有业务基础之上向下游延伸,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结构。公司的组件业务可以和电池业务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通过打通切片、电池及组件生产环节,配合数字化、智能化的运输、仓储管理系统并优化生产方案,能够实现生产效率上的最优,可有效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

由于国内光伏产业竞争相对激烈,因此光伏产业链外销产品的毛利率相对内销通常更高。公司依托尤利卡的 Tier1 组件品牌影响力,本项目实施后相关叠栅组件产品将部分销往海外终端用户,强化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提高公司的毛利率和整体盈利能力。

(3)增强技术优化迭代能力,保持公司技术领先性和综合竞争优势

技术优化迭代能力很大程度决定了光伏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公司研发范围包括基础硅材料、光伏电池和组件等整个光伏产业链,以持续性地原创研发为驱动,结合国内外光伏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制造过程中的工艺难点,识别出具备市场空间的“蓝海”产品研发方向,并依托优秀的研发团队、充足的研发投入和电池中试线的量产试验环境,实现实验室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跨越,已经成功推出多个系列产品,充分验证了公司原创型研发模式的有效性,并藉以确立了行业竞争优势地位,构筑了显著研发壁垒。

通过本次叠栅组件项目的建设,一方面公司可根据产线情况及时捕捉自身及客户在组件环节的制造工艺难点;另一方面可获得公司研发新产品的实际量产数据,推动研发中心对产品进行改良,以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根据公司在组件生产环节的工艺技术积累,综合考虑经济性、产线适配性等因素,选择辅助品、新材料或设备作为产品表现形式,在推向市场的同时提高自建光伏组件生产线的工艺水平,有效实现产业化应用、工艺技术提升、实验室研究等环节的完美闭环反馈,增强技术优化迭代能力,保持公司技术领先性和综合竞争优势。

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项目建设契合国家清洁能源发展战略和光伏行业技术升级方向

光伏产业一直以来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近年来,国家及相关部门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政策,为光伏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22 年 3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指出我国能源低碳转型进入重要窗口期,提出到 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 20%,要求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全面推进风光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进一步提出 2060年新能源逐步成为发电量结构主体电源。

本次年产 1GW 叠栅组件制造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鼓励类”范畴(高效率低成本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契合国家清洁能源发展战略,是光伏行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符合国家对新能源行业良性发展的政策引导方向。

(2)技术创新促进实现降本增效,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

在多国“碳中和”目标、清洁能源转型的推动下,光伏行业下游需求保持了良好发展,根据光伏行业协会统计, 2023 年全球光伏装机达 390GW,同比增长69.57%,预计 2024 年全球新增装机 390-430GW,仍将维持高位。但另一方面,当前光伏行业也出现阶段性产能过剩、竞争加剧的情形,包括组件在内的光伏主产业链由于产能过剩导致供需失衡,制造端盈利承压。

在组件产能过剩的背景下,转换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控制是行业未来的关键所在,落后产能将在竞争中逐步被淘汰出清。公司本次项目采用的叠栅技术不仅能有效解决电池表面的遮光问题从而提升效率,还能大幅降低银耗实现降本,与TOPCon 电池的双 POLO 技术形成良好匹配。公司通过深化布局原创性的 N 型优质组件产能,有望再次助力行业降本增效,提升公司的行业竞争力。

(3)公司研发实力和技术储备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公司基于对硅材料特性和应用的深刻理解,始终围绕解决光伏电池制造工艺难点,秉持“蓝海战略”,以产业化研发为导向,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解决光伏电池制造过程中的影响光电转换效率的工艺难点,公司核心技术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相关产品或技术的运用,可以切实提高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和降低成本。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截至 2024 年 6 月末,公司拥有577 人的研发技术团队,汇聚了材料、化学、物理、微电子、机械及电气自动化等多领域科研人才。公司始终坚持跨学科一体化研发,自主创新驱动发展,持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截至 2024 年 6 月末已授权发明专利共计 154项。

公司的半片 N 型 TOPCon 电池产线已于 2024 年上半年投产,本次项目采用的叠栅技术能够与 TOPCon 电池的双 POLO 技术形成良好匹配,可有效降低双POLO 电池中 Polyfinger 引起的光学损失,并发挥叠栅技术的降银优势。未来公司的核心技术将继续围绕解决光伏电池和组件制造工艺难点,实现降本增效的方向突破。

完整版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国家部门及地方政府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本着客观、求实、科学、公正的原则,在现有能够掌握的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主要就项目建设背景、需求分析及必要性、可行性、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条件及方案、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等方面逐一进行研究论证,以确定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可行性,为项目投资主体和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此报告为摘录公开部分。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可咨询思瀚。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