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可研报告 >>  可研报告案例 >>  能源矿产

湖北黄石-液流储能电池关键材料研发及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思瀚产业研究院 振华股份    2023-01-17

1、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分为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电站项目,本项目总投资为 17,650.00 万元。

其中,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电站子项目下,公司将建设 1MW/6MWh 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和配套的 5 万 m3铁铬液流储能材料生产装置;,公司拟依托所收购的湖北博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化工用地及相关厂房,新建液流储能技术研发中心,包括液流储能实验室及相关中试生产线。

本项目有助于发挥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铬化学品生产商的原料供应优势,完成大容量、长时间尺度的铁铬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应用示范,促进液流电池产业链生态尽快成熟。

2、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电站子项目情况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①遵循国家产业政策,积极参与新型储能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

2022 年 6 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明确新型储能可作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并对其“入市”后的市场、价格和运行等机制作出部署,旨在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健康发展。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于2022 年 3 月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指出,到 2025 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到 2030 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技术创新和产业水平稳居全球前列。

2022 年 7 月 1 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提出,中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不得选用三元锂电池、钠硫电池,不宜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液流电池已成为新型储能电站的重要后备力量。

②提高区域电网调峰能力,以示范项目带动区域储能产业发展

湖北省水力资源丰富,水电装机占电网容量的 45%,火电装机占电网容量的 40%,风电光伏占电网容量的 15%。调峰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是大规模水电都集中在宜昌,各城市地区仍然存在相当的调峰需求。随着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以及黄石市各类产业建设工作的持续开展,区域电网的调峰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电化学储能电站具有削峰填谷的双重功效,是不可多得的调峰电源,其规模建设是对于解决电网调峰缺额问题的最有效措施。

从储能产业的客户需求分类来看,在当前新能源配储的商业模式尚未完全成熟的背景下,本项目的实施是液流储能电站在工业企业用户侧的一次重要实践。通过示范电站在公司厂区内的投建及运行,公司将直接获取相关经营数据并实时验证其经济效益,在打造低碳示范厂区的同时,探索并扩充储能电站的潜在应用场景,进一步提升其商业价值。

③发挥液流储能材料源头供应优势,协同构建液流储能电池生态系统

相比锂离子电池储能,液流储能“高安全性、高使用寿命”的技术特性更适用于大规模长时储能应用场景,液流储能电站的初始投资成本偏高是目前制约该技术获得长足发展的主要瓶颈,而规模效应的提升和产业链配套的完善是实现降本增效的最主要途径。

在液流储能电池上游基础材料尤其是电解液原料领域,无论是全钒液流电池还是铁铬液流电池,当前主流的工艺路线下电解液制备均涉及危化品生产及有害排放物的治理,具有较高的准入要求。作为全球最大的铬化学品生产商,公司以自身的原料供应优势为基础,以强化产品前瞻性开发的方式积极呼应下游客户日趋多元的储能材料品质提升及成本管控需求,承担行业责任,为促进液流电池产业链生态尽快成熟作出贡献。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①液流储能商业化落地的市场空间广阔

2021 年 7 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储能行业的发展规划与目标,到 2025 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累计装机规模 30GW 以上。2021 年 10 月 24 日国务院连续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两份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碳达峰实施路径并突出了储能的重要作用。在政府鼓励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加持下,预计至 2025 年“新能源+储能”将形成千亿级市场。

截至 2021 年底,中国液流电池累计装机量规模约合 200MW,占储能累计装机量比例约为 0.4%。2022 年,液流储能的市场应用发展势头强劲。全钒液流电池方面,新批新建装置规模已达到 GW 级别。2022 年 10 月底,大连百兆瓦级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并网发电;铁铬液流电池方面,国家电投、华电国际、华润电力等相继在内蒙古、山东等地规划或启动储能电站建设,2022 年 12 月 31 日,内蒙古霍林河循环经济“源-网-储-荷-用”多能互补关键技术研究创新示范项目中的 1MW/6MWh 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建设完成,铁铬储能正式进入“兆瓦时代”。

②作为全球铬盐龙头,公司在铬、钒相关产品产量方面具有规模优势且拥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实践经验

作为全球铬化学品生产商中最早进行钒产品提取和综合利用的企业,公司铬盐产品以重铬酸钠计占据国内市场约一半份额;钒产品以五氧化二钒计年产量约 1,000 吨,在不拥有钒矿资源的国内化工企业中,该产量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

全钒及铁铬液流储能系统在反应原理及运行规律方面具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公司近年来在铬和钒两种化学品的产销过程中,对两种元素的电化学属性及其化工大生产工艺具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及实践经验,有助于公司更好的实施本项目。

③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实践相结合,已与相关技术方案提供商建立初步合作关系

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实践相结合,坚持以技术研发为主导的专业化发展,通过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技术合作,在企业内建立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持续创新机制。同时,公司与业界具有多年技术积累并形成了自有知识产权的液流储能电站技术方案提供商建立了初步的商业合作关系,积极推进液流储能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公司内外部技术资源的融合集聚将有效支撑本项目的顺利实施。

(3)项目审批及备案情况

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电站子项目已经取得黄石市西塞山区发展和改革局出具的《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项目代码:2209-420203-04-02-155787);已经取得黄石市生态环境局西塞山区分局出具的《关于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电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西环审函〔2022〕17 号)。

(4)项目投资概况

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电站子项目的总投资为 5,000.00 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投入4,415.00 万元。

(5)投资效率分析

经初步测算,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电站子项目中,铁铬液流电池材料制备工程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5.10 年(税后),内部收益率为 22.29%(税后);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电站工程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16.12 年(税后),内部收益率为 4.61%(税后)。

此报告为正式报告摘取部分。需编制政府立项、银行贷款、投资决策等用途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