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有利于持续提升公司施工技术水平与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国办发〔2017〕19 号)、《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等文件陆续发布,从现场施工安全、数字化及智能化升级、绿色环保等方面对国内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市建筑的密集程度、施工环境复杂程度持续提升,市政、建筑等工程的施工难度显著增大,也推动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领域技术的持续升级。
公司是国内少数拥有市政公用、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双特级,以及市政、建筑行业双甲级设计资质的民营企业,同时具有公路工程、机电工程等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公司多年来注重技术研发与创新,在城市轨道交通、城市桥梁、隧道等施工领域积累了多项核心技术经验。为进一步巩固公司行业领先的技术水平,公司有必要持续跟进我国工程施工领域的政策导向和市场趋势,从安全、环保、数字化等方向提升施工技术水平以及解决复杂项目的综合能力,从而保障公司的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助力公司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项目顺应光伏产业升级趋势,进一步提升公司光伏组件技术能力
伴随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太阳能光伏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已逐步成为促进能源多样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全球光伏装机规模呈现稳定上升的发展态势,应用地域和领域逐步扩大,市场持续增长。根据欧洲光伏协会发布的《GlobalMarket OutlookForSolar Power(2022-2026)》报告显示,2021 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为 167.8GW,我国是全球重要的太阳能光伏市场之一,2021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 54.88GW,同比增长 13.9%。
随着我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发展,以及补贴退坡、平价上网等政策的落地,我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创新能力均实现了持续的增强和突破,光伏组件也随光伏产业的发展持续进行技术升级。低成本、高功率、具备双面发电能力以及采取半片或更小片电池片的封装方式成为光伏组件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本项目从应用场景、焊接技术、材料、成本控制等方面对公司光伏组件产品技术进行持续研发升级,是顺应产业升级趋势,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技术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必要举措。
(3)项目有利于改善公司研发环境,实现研发团队的统一管理
公司多年来重视研发工作及研发团队的建设,建立了包括中心行政部、施工技术研发部、试验中心、设计院、BIM中心等的研发平台,团队规模较大。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共有研发人员 513 人,除因工作原因需至项目现场的人员,办公地点主要位于上海总部宏润大厦。因办公场地相对有限,目前公司研发团队办公室设于不同楼层,人均办公面积较小,且已无足够空间容纳新招募的研发人员。
因此,本项目拟于上海市闵行区建设研发中心专用场所,根据本项目研发工作的实际需求新增研发人员,同时将公司现有研发人员进行搬迁,从而整体优化公司研发环境与条件。本项目的建设将有效提高公司研发团队的协作沟通及管理效率,实现研发团队的统一化、集约化管理。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指导方向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稳经济、调结构、补短板发挥着重要作用。2021年,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中国工程建设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再次得到明确。
2022 年 3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提出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涝设施,继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截至2022 年 11 月底,全年 6,400 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已全部下达完毕,项目开工率达近 5年最高水平,全国建筑业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迎来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光伏领域方面,2021 年 3 月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前,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要求下,我国已明确将建立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确立了以现代能源体系为中心的长期发展道路。
光伏作为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也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 年)》《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完成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均显示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大力提升光伏发电规模已成为“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
综上所述,基础建设行业及光伏产业均在近年来受到了国家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本项目旨在针对公司工程施工技术以及光伏组件技术进行持续研发升级,对公司工程业务及新能源两大重点业务领域形成支撑,符合国家政策的指导方向。
(2)公司的行业经验及技术储备能够保障本项目的顺利实施
公司自成立以来从事市政、轨道交通、房屋建筑领域的工程建设,在城市道路、高架立交、公路桥梁、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地下空间及综合管廊)、房屋建筑、生态环保等工程领域拥有丰富的施工建设经验与良好的品牌口碑。公司具有“双特双甲”资质,是国内较早进入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等业务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已参与承建上海、杭州、宁波、合肥、苏州、广州等超过 20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以及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长三角地区多个城市的市政管廊工程等重大项目。
公司深耕工程建设领域数十年,在地下空间工程、桥梁工程及盾构隧道工程等领域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实力,拥有城市轨道交通、大型市政与公路桥梁、超深地下空间、超高层建筑等领域的核心技术。目前,公司累计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 1项、省级科学技术奖 7项、主编国家标准 2项,参编国家、地方及团体标准 17 项,获得国家级工法 7 项、省级工法 49 项。公司丰富的行业经验与技术储备将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3)公司技术研发团队和产学研合作机制为本项目建设提供支撑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组建了一支专业知识匹配、技术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团队。公司在工程施工领域组建了数百人规模的研发团队,团队成员依托专业理论基础,结合各重大项目施工现场的实际需求,对公司工程施工核心技术进行了持续的研究。同时公司也积极扩大光伏组件的研发团队,目前公司光伏组件团队成员均具备十年以上从业经验,掌握 HJT、TOPCon高效组件相关的关键技术。公司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保障了本项目的顺利实施。
同时,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公司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持续推进与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长期合作。公司设立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充分发挥博士后工作站在人才引进培养和推进产学研合作中的积极作用。多年的产学研合作对公司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提供了显著的支持,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技术成果,也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3、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实施主体为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地点为上海市闵行区,建设周期 3 年,总投资 31,898.16 万元。
本项目通过建设专用的研发场所、招募研发人员、配置研发专用软硬件等方式,对公司工程施工以及光伏组件相关关键技术进行研发升级。本项目旨在优化公司研发条件,提升公司核心技术水平,进一步巩固公司技术的领先地位和核心竞争力,为公司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项目投资计划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 31,898.16 万元。
5、项目投资进度
本项目的建设周期为 3年。
6、项目备案及其他相关手续进展情况
本项目备案及其他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
此报告为正式报告摘取部分。需编制政府立项、银行贷款、投资决策等用途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