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可研报告 >>  可研报告案例 >>  能源矿产

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年产5GW储能设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思瀚产业研究院 盛弘股份    2023-04-28

项目背景

1、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下对储能的必然选择

在碳达峰及碳中和的目标下,我国能源生产结构的转型迫在眉睫,虽然我国火力发电占能源结构比重由 2013 年的 80%下降至 2021 年的 71%,但能源结构主要依存火力发电的格局没有改变。未来随着碳达峰及碳中和相关政策的具体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将会得到进一步推广普及。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 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2021 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 11%左右,后续逐年提高,到 2025 年达到 16.5%左右。

由于风力、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不稳定、与用电负荷不匹配等特性,需要大量的储能设备承担削峰填谷的作用以保证电网维持在 50Hz 的频率进行稳定运行。日益提升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并网规模将会更加考验发电侧及输电侧电力系统的调剂能力。通过储能的大范围应用进而达到调配电力生产及运输的呼声日益强烈,储能行业市场前景将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不断普及而伴随发展。

2、电化学储能具有独到优势及广阔市场空间

储能即能量的存储,是指通过某种介质或装置,把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时以特定能量形式释放出来的一系列技术和措施。根据能量存储形式的不同,主要包括物理/机械储能(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电化学储能(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等)两大类主流应用。

抽水储能由于具有技术成熟、度电成本低等优点,其目前为装机容量最多的主流储能技术,但其也存在对地理因素要求较高且建造成本较高等弊端。相较而言,电化学储能具有使用方便、环境污染少、不受地域限制、能够及时响应电力的应急需求等优势,已成为发展最快、降本空间大、产业化应用场景丰富的储能技术路线。

根据 CNESA 统计,截至 2020 年中国已运行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35.6GW,其中抽水储能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占比达到 89.3%。然而,2020 年中国新增投运储能项目中 47.6%的储能方式为锂电池储能,47.8%的储能方式为抽水储能,新装机储能规模中电化学储能快速增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2年度电化学储能电站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电站 194 座,总功率 3.68GW、总能量为 7.86GWh,同比增长 175.81%。

3、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储能大规模广泛应用即将开始

为实现“2030 年碳达峰及 2060 年碳中和”的目标,国家在可再生能源及储能领域不断出台利好政策,以鼓励光伏风电等再生能源发电领域及储能领域企业在未来能源消纳问题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实施主体为本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州盛弘。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将通过向苏州盛弘增资或借款的方式投入,苏州盛弘根据公司制定的募集资金投资计划具体实施。上述项目建成后,公司计划形成年产 5GW 储能设备产能。

(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1、储能行业迎来历史发展机遇

(1)碳排放“净零目标”已成为全球共识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全人类可持续发展,推动减排减碳已成为国际社会的集体共识,碳中和已经成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世界不断发展的共同选择。截至 2020 年 12 月,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达 51%的 126 个国家已通过、宣布或正在考虑实现“净零目标”。2020 年 9 月 22 日,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①发电侧:储能成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瓶颈

全球范围内,世界各国为实现“净零目标”,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将进一步提升,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的预测,2050年全球超过六成的电力供应来源于太阳能和风能;从装机存量结构来看,全球太阳能发电装机占比有望达到 46.5%,风能发电装机占比有望达到 26.9%,二者合计占比超过 70%,但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自身存在的不稳定性、瞬时性、间歇性等缺陷,储能成为了“碳中和”、能源清洁化结构转型的必经之路,全球各国纷纷根据本国能源结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电力市场完善程度及电力基础建设情况颁布了不同程度的发电侧储能产业补贴政策,以提高储能供给质量、提高储能经济性进而达到全球范围内“净零目标”的目标。

②电网侧:储能帮助电力实现更稳定电能调配

电力生产及配送具有瞬时性的特性,电网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推动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的协同互动。储能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风光发电出力波动性、缓解电网阻塞、延缓输配电设备扩容升级、平衡电源与波动性电力负荷侧功率、实现调峰调频,是提升电力系统供应安全性、灵活性和综合效率的重要方式,也是支撑各国能源转型的关键技术手段。

③用电侧:储能不断发展为海外用户侧储能市场景气提供保证

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电力价格高昂的国家和地区,随着家庭和工商业电力用户的光伏及储能的应用率提高,用户侧电力自发自用水平不断提升,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对余量电力上网、电网服务等用户侧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而用户侧储能的发展为以上应用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和支撑。

(2)国家政策利好不断推出

2021 年 7 月 15 日,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家层面首次明确提出量化的储能发展目标,预计到 2025 年实现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 30GW 以上,首次明确提出新能源配套储能为有偿服务、电网储能调峰收取容量电费、允许储能参与现货交易,解决了困扰储能产业发展的盈利模式问题,为储能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重大利好。

2021 年 10 月 24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作为国家落实“双碳”工作的顶层设计,对储能产业发展提出规划部署,要求加快推进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推进电网体制改革,明确以消纳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增量配电网、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快形成以储能和调峰能力为基础支撑的新增电力装机发展机制。

2021 年 10 月 26 日,国务院印发《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作为碳达峰阶段的总体部署。在储能方面,要求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储能系统。

2022 年 2 月 22 日,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 2025 年,中国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 30%以上。

2022 年 6 月 1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 9 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规划提出,推动其他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明确新型储能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完善储能参与各类电力市场的交易机制和技术标准,发挥储能调峰调频、应急备用、容量支撑等多元功能,促进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多场景应用。创新储能发展商业模式,明确储能价格形成机制,鼓励储能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电力用户提供各类调节服务。创新协同运行模式,有序推动储能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用水平。

2022 年 7 月 7 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增强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引导企业、园区加快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高效热泵、余热余压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开发运行,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促进就近大规模高比例消纳可再生能源。加强能源系统优化和梯级利用,因地制宜推广园区集中供热、能源供应中枢等新业态。加快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

2022 年 9 月 10 日,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印发《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加快完善新型储能技术标准。完善新型储能标准管理体系,细化储能电站接入电网和应用场景类型,完善接入电网系统的安全设计、测试验收等标准。加快推动储能用锂电池安全、储能电站安全等新型储能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结合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拓展,及时开展相关标准制修订,全面推动各类新型储能技术研发、示范应用和标准制定协同发展。

国家层面不断颁布和出台的利好政策为储能行业历史性发展机遇提供了坚定的政策保障。

2、公司产能有待扩张以满足市场需求

经过多年的在电力电子领域的技术、市场和生产经验积累,公司已经在储能设备相关领域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公司相关产品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储能设备业务发展迅速,2020 年至 2022 年公司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营业收入分别为 12,421.57 万元、24,010.18 万元及 25,580.43 万元,不断发展的业务规模积累了丰富的产品应用经验。

目前公司储能设备业务尚无独立的生产线,现有生产场地和生产线不足以支撑公司储能设备业务未来发展,产能扩张迫在眉睫。

3、扩大储能设备布局,进一步打造公司储能产品品牌

公司主要储能产品包括储能变流器、储能系统电气集成、逆变升压一体舱。该类产品主要解决储能电池和电网之间的双向电能变换及传输,可以广泛应用于发电侧、电网侧、工商业用户侧、微电网的电力储能;中小型储能变流器和储能系统电气集成主要应用于工商业用户侧,大型储能变流器和逆变升压一体舱主要应用于发电侧、电网侧。

2020 年至 2022 年公司储能设备收入占比分别为 16.10%、23.51%及 17.02%,收入占比总体上升。为保证公司在储能设备领域的进一步布局发展,抓住历史良好发展机遇,巩固和增强公司在该领域的竞争优势,公司急需加强对储能设备的支持与投入。

(三)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1、公司拥有多年行业经验和深厚技术能力

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自主研发,专注于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公司自 2011 年开始研发储能相关产品,并于 2012 年开始对外销售,积累了丰富的储能产品技术储备和市场营销经验。

公司近年来不断利用自身坚实的技术实力深挖客户需求,不断创新产品,完善综合解决方案,赢得了相应的市场机会及市场份额,已具备突出的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工业设计中心、深圳市企业技术中心、深圳市工业设计中心、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荣誉。同时,公司储能实验室是 Intertek 和 TUV 莱茵所认可的试验室。

同时,公司在储能业务方面取得了“微电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一种多支路双向储能变流器装置”等多项专利,公司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实力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基础。

2、完善的研发体系和强大的人才队伍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和团队保障

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作为电子电力技术发展的不竭动力,高度重视产品和技术工艺的研发,建立了涵盖概念设计、技术计划、开发试验、中试及批量生产的完善研发体系流程。

与此同时,公司汇集了一批研发经验丰富、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专业研发人员。目前主要核心技术人员均为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具有长期、丰富的技术研究开发经验。报告期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 9%以上。多年持续稳定的研发投入使公司在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

3、公司储能业务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及竞争力

公司作为储能变流器行业中重要竞争企业,历经多年的市场培育及积淀,凭借过硬的技术水平、稳定的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的客户服务,公司储能变流器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及好评。

为满足不同国家地区的安全标准,公司 30-1000kW 全功率范围储能变流器产品均已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符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网安全规范标准,产品销售至全球五大洲。

丰富的客户资源及稳定的客户合作关系有力地保证了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

(四)项目投资概算

本次募投项目估算总投资为 53,100.76 万元。其中:建筑及安装工程28,263.85 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 11,020.00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13,816.91万元。

1、建筑及安装工程

本项目的建筑及安装工程费用共计 28,263.85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27,150.00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463.85 万元,环保工程建设费用 650.00 万元。

2、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

本项目的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共计 11,020.00 万元,其中机器设备费用 8,270.00 万元,网络与办公设备 2,600.00 万元,运输设备 150.00 万元。

3、铺底流动资金的合理性

铺底流动资金为项目计算期流动资金需要总额的 30%,项目流动资金需要总额参照公司运行时实际的流动资金需求情况估算。

本次项目计划达产年为 2027 年,依据上述方法测算后续年份不再新增流动资金需求。

因此,铺底流动资金已根据项目计算期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情况进行测算,此次铺底流动资金投资额已合理估算。

(五)项目进度安排

本项目建设期为 4 年,于 2021 年 7 月开工,计划于 2023 年 10 月投产,于2025 年 6 月全部建成。2023 年至 2026 年产量逐年爬坡,于 2027 年达产,建设

(六)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本次项目计算期 12.5 年,工程建设期 4 年,于 2021 年 7 月开工,计划于 2023 年 10 月投产,于 2025 年 6 月全部建成。2023 年至 2026 年产量逐年爬坡,于 2027 年达产 5GW,达产后实现不含税年销售收入 190,267.17 万元,年税前利润 18,946.63 万元。

(七)项目用地

项目所用土地已由苏州盛弘以出让方式取得,《不动产权证书》编号为苏(2019)苏州市不动产权第 6045576 号,土地面积为 39,999.20 平方米。

此报告为公开摘取部分,需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银行贷款、投资决策等用途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