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实施主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力材料,拟采用公司拆解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得到的正极粉和负极片作为主要原材料,计划建设年产 5 万吨磷酸铁和1.15 万吨碳酸锂的综合回收生产线。
2、项目背景
(1)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带动动力电池行业快速发展
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趋势背景下,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绿色交通展示出巨大的产业前景,其发展势头不可阻挡。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2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 万辆和 688.7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96.9%和 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高于上年 12.1 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战略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新能源汽车在国内于 21 世纪初期逐渐兴起,已成为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5 年 4 月财政部发布《关于 2016-2020 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对新能源汽车购买给予补助,2017 年开始推行的“双积分”政策继续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公安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1,310 万辆,占汽车总量的 4.10%,扣除报废注销量,比上年增加 526 万辆,增长 67.13%。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数量从 2018 年的107 万辆到 2022 年的 535 万辆,呈高速增长态势。受益于国家的政策支持和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仍将保持快速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带动下,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动力电池按照正极材料可分为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及其他电池。目前,海外动力电池以三元锂电池为主,国内则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同步发展。全球动力电池年新增装机量保持稳定增长,根据光大证券发布的《2021年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研究报告》预测,2025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可达623GWh,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可达 312GWh。
(2)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市场前景广阔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相关数据,我国 2022 年度动力电池装车量为 294.6GWh,同比增长 90.7%。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为 110.4GWh,占总装车量 37.5%,同比增长 48.6%;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 183.8GWh,占总装车量 62.4%,累计同比增长 130.2%。2021 年以来,磷酸铁锂电池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并逐步在我国占据主导地位。
相对于巨大的市场需求,我国锂资源并不富裕,锂矿储量仅占全球 7%。目前,我国已形成青藏盐湖、四川锂矿、江西云母等成熟产业集群,本土锂资源远期增量难以支撑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全球龙头地位,退役锂电池回收资源循环利用势在必行。按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5-8 年的使用寿命测算,国内 2014 年投产上市的动力电池在 2019 年已经开始进入批量报废期,退役电池的回收市场广阔。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 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达143 亿元左右。到 2025 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或将超 400 亿元。
(3)退役电池回收行业利好政策频现
“十四五”时期,我国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两大目标的时间节点、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因此,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再生资源利用水平的需求十分迫切,且空间巨大。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推广应用工作有序推进,在可预见的未来,动力电池将大规模退役并进入回收利用环节。为了推动退役电池回收市场的发展,规范新能源汽车行业,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利好政策。
国务院在 2012 年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强调要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建立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体系。2018 年 3 月,工信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决定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区域等选择部分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
2019 年 12 月,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 年本)》和《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废旧电池回收责任主体,加强行业管理与回收监管。2020 年,国务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明确提到实施电池技术突破行动,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链发展,建设动力电池高效循环利用体系,加快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立法等规划。
《2021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增加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2021 年 7 月,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平台建设,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体系。推动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和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企业通过自建、共建、授权等方式,建设规范化回收服务网点。推进动力电池规范化梯次利用,提高余能检测、残值评估、重组利用、安全管理等技术水平。加强废旧动力电池再生利用与梯次利用成套化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培育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骨干企业,促进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发展。
3、项目的必要性
(1)保护生态环境,响应国家号召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环保督查严格执行,对于问题企业强制停产整改,重点污染企业实施排放监测,环保力度不断加大。动力电池中存在的重金属元素和其他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是其退役后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如未经妥善处置,将威胁公共安全,造成难以逆转的环境污染。
“高性能锂电池材料项目”主要利用公司拆解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得到的正极粉和负极片作为主要原材料,延伸了公司退役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链,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退役电池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2)推动行业技术升级,带动产业协同发展
总体来说,目前我国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处于分散经营状态,企业规模小、回收技术和设备水平落后,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及梯级利用体系尚不健全。锂回收存在经济性问题,故未形成产业化规模。寻求一种经济有效、高值化和成熟化的磷酸铁锂电池回收技术,实现回收盈利,已成为我国磷酸铁锂电池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公司采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回收综合利用工艺可提高退役磷酸铁锂电池的综合利用率,降低回收成本,实现公司盈利的同时兼顾环境问题,促进退役磷酸铁锂电池拆解回收行业的健康发展,形成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回收产业化的良性循环发展。对于引领锂电池回收行业的优化升级,促进锂电池回收行业由大变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与竞争力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开辟磷酸铁锂电池原材料供给新渠道
碳排放政策的推出带动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锂电池企业布局逐渐扩大,锂资源的稀缺性日渐凸显。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20 年全球探明的锂矿储量约为 2,100 万吨。其中,智利、澳大利亚分别占据 43.81%、17.62%的市场份额,位居前两位,而我国锂矿储量仅占全球的 7%,总量约 150 万吨。
目前,我国主要从锂矿石中提锂。但是,我国的锂矿石开采规模和采选技术与国外仍有一定差距,锂辉石矿没有得到高效综合开发利用;锂精矿也存在品位低、质量不稳定、采选成本高等问题。近年来,我国锂生产企业所需的矿石主要依靠进口,而澳大利亚则成为我国锂矿石的主要进口国。
虽然我国也在积极开采盐湖锂资源,但由于资源、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开发速度相对缓慢。“高性能锂电池材料项目”将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回收料进行处理的同时产出碳酸锂等产品,锂资源得以再生利用,实现退役磷酸铁锂电池的高值化回收,为锂资源的供给开辟新的渠道。
(4)打造公司在退役锂电池综合回收利用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国内从事磷酸铁锂退役电池回收的企业较少,主要原因系其回收成本较高,经济性较低。公司针对传统回收工艺的锂和磷铁渣全组分回收率低、废水处理成本高的技术难题实施攻关,实现了退役磷酸铁锂电池的高值化回收利用。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公司将打造“电池梯级利用-电池拆解-电池回收-原料再造-材料再造”的新能源材料全生命周期循环体系,提升公司在退役锂电池综合回收利用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4、项目的可行性
(1)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
2020 年,国务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明确提到实施电池技术突破行动,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链发展,建设动力电池高效循环利用体系,加快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立法等规划。
2018 年 3 月,工信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决定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区域等选择部分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2018 年 9 月工信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公司顺利入选首批 5家符合该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
(2)本项目符合行业和市场需求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在国家及行业政策的引导和市场需求增加双向因素的影响下,未来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的趋势。从世界锂资源的勘探量来看,总体锂资源能够满足供需,但存在着区域上的资源约束。首先,由于锂资源量集中在盐湖中,目前的提纯技术决定其生产成本仍旧较高。其次,我国优质的锂资源相对较少,锂资源对外依赖程度仍然较高。再者,从锂盐产能、成本分布和锂价趋势看,不同资源禀赋和地区政策导致开采难度和投资成本不同,未来不同时间、区域的供需存在一定的错配。
因此,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处理势在必行。面对即将来临的锂电池集中退役期与我国锂资源约束,锂电池回收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行业机遇,尤其是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市场空间巨大,本项目通过自有的先进技术综合回收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可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公司具备实施本项目的经验和技术
公司拥有 40 余年的纯化学品提纯、分离、结晶等纯化技术积累沉淀,公司从化学试剂、电子化学品再到退役锂电池综合利用业务的发展路线,是一个技术横向、纵向拓展的过程,具备一定的产业化实践经验,为顺利切入退役锂电池综合回收利用领域奠定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公司积极布局锂电材料全产业链,先后开展了退役磷酸铁锂电池梯次利用、拆解及再制造等业务,并入选首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 5 家企业之一。公司生产的磷酸铁、碳酸锂等磷酸铁锂电池拆解得到的正极粉和负极片原材料在市场上的认可度较高,具备丰富的生产、质量管理水平和人才。
公司自主开发并掌握了退役磷酸铁锂电池综合回收利用的关键核心工艺技术,针对传统回收工艺的锂和磷铁渣全组分回收率低、废水处理成本高等关键技术难题实施技术攻关,实现退役磷酸铁锂电池的高值化回收利用,形成锂离子电池闭环的产业链并降低可锂电池成本。综上所述,本项目具有生产操作简单、经济实效、绿色环保等优势。
因此,公司在退役锂电池综合利用领域具备较高的技术基础和一定的处理运营能力,具备实施本项目的经验和技术。
5、项目投资概算
项目总投资 123,863.45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00,829.79 万元(不含建设期利息),铺底流动资金 19,572.67 万元。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拟将117,000.00 万元资金用于建设本项目,本次拟使用资金投入金额中不包含董事会前投入的资金。
(1)建筑工程费
本次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珠海市高栏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建筑面积77,074.61 平方米,参照公司和当地类似结构建筑工程,并结合本项目具体特点进行估算,合计投入建筑工程费 33,064.68 万元。
(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本项目工程建设及其他费用 11,763.32 万元,主要包括土地购置费及设计勘探费等其他费用,土地购置费主要根据市场行情以及本项目实际情况估算,桩基、设计勘探费等其他费用参照公司以往及市场行情,并结合本项目具体特点进行估算。
(3)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费
机器设备及安装费的测算依据为:机器设备及安装费=Σ(各设备数量*设备单价),其中所需设备类型及设备数量由公司根据未来生产规划确定,设备采购单价由过往采购合同、市场询价等方式确定。
本项目机器设备及安装费合计为 53,065.00 万元,设备购置明细情况如下:
(4)建设期利息
本项目建设期借款利息合计 3,460.98 万元,系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相关债务性投入产生的相关利息。
(5)预备费
项目预备费预算金额为 2,936.79 万元,预备费按建筑工程费和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费的一定比例进行估算,主要用于项目建设中应对涨价或其他暂时无法预计的费用支出。
(6)铺底流动资金
项目铺底流动资金金额为 19,572.67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是项目投产初期所需,为保证项目建成后顺利投产所必需的流动资金,按项目建成后所需全部流动资金的一定比例进行估算。
6、项目的预期效益
本项目建设完成并全部达产后,预计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效益测算的假设条件及主要计算过程如下:
(1)营业收入测算
本项目销售的主要产品包括磷酸铁、碳酸锂、铜、石墨、无水硫酸钠等。该项目的营业收入的测算系参考公司同类产品历史市场价格,结合市场情况,在谨慎性原则基础上确定,并根据各年销量情况测算得出。建成后,项目达产的销售收入 254,141.68 万元。
(2)营业成本测算
项目的营业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以及折旧摊销费用等。本项目所需的主要原辅材料为正极粉、负极片、硫酸、碳酸钠、二氧化碳等,公司基于产品的材料构成,结合市场价格和产品产量,预测本项目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费用的测算主要根据项目规模所需人员数量及参考公司的薪资水平,测算出本项目直接人工费用。折旧摊销成本依据公司会计政策,结合本次项目的资产投入情况计算。项目达产后,年均营业成本为 208,172.15 万元。
(3)期间费用
本项目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项目期间费用根据公司历史期间费用占营业收入的平均比例并结合项目实际经营情况综合预估进行测算。
(4)项目税金
本次项目税金及附加主要包含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分别按增值税的 7%、5%计算,增值税税率为13%。
(5)测算结果
经测算,本项目投资回收期为 5.63 年(含建设期),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 19.9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6)效益测算的合理性
本次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低于同类回收项目的平均水平,与吉锐科技项目较为接近。本次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建设期相对较短,原因为:公司以自有资金开展废旧锂电池高效综合利用暨高性能电池材料扩建项目,该项目包括废旧磷酸铁锂综合回收利用示范线,本次项目系基于已建成的回收利用示范线项目进行工艺优化、改进、扩产,因此建设效率较高。本次项目的毛利率处于同类回收项目的区间范围内,略低于同类回收项目的平均水平,系公司基于市场竞争状况谨慎考虑估计的产品毛利率。发行人本次项目效益测算具有谨慎性、合理性。
7、项目实施主体及实施地点
项目实施主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力材料。实施地点为珠海市金湾区南水镇石油化工区平湾三路的东北侧。公司已取得本次用地的《不动产权证书》(粤(2022)珠海市不动产权第 0322145 号),用途为工业用地。
8、项目的建设期
本项目建设周期为 1.5 年。
此报告为摘取部分。需编制政府立项、银行贷款、投资决策等用途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