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1、政策持续出台,促进微电网行业加速发展
(1)国家“双碳”、“双控”政策推动高耗能企业对能耗监测系统建设需求提升
自“十四五”提出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以来,我国各地稳步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同时,国家和地方也相继发布文件,对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进行管控,对部分企业进行停产限产、能耗监测等方面的规定。
随着“双碳”、“双控”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企业在能效管理方面的重担加大,对能效管理的需求也随之提升。另外,政府对高能耗企业的监控愈发严格,将直接促使大中型高能耗企业对能耗监测系统建设需求提升。
(2)分布式新能源发展推动企业微电网系统建立
近年来,以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桩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迅速。2022年 3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提到,要鼓励具备条件的用户发展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实现与大电网兼容互补;2022 年 4 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切实做好分布式光伏并网运行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做好分布式光伏接网工作,加强接入能力评估,强化安全运行条件,实现分布式光伏精准监控调度;规范涉网技术参数,保证分布式光伏并网性能。
随着分布式新能源的逐渐普及和占比提升,带动配网升级需求,微电网能有效实现能效管理、优化企业内部运行,缓解新型负荷的并网压力,分布式新能源的发展将推动企业微电网系统的建立。
(3)拉大电力峰谷价差,引导电力用户加强电力管理,优化用电曲线
2021 年 7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要求完善峰谷电价机制,科学划分峰谷时段,合理确定峰谷电价价差,上年或当年预计最大系统峰谷差率超过 40%的地方,峰谷电价价差原则上不低于 4:1;其他地方原则上不低于 3:1。
2021 年 10 月,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提出“扩大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 20%,高耗能行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 20%限制”,一是扩大上下浮动限制,上游煤价的变化将更大幅度地传递给用电企业;二是高耗能企业不受浮动上限限制。
2021 下半年开始,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电力紧张的情况,尤其是 2022 年夏季极端天气影响下,部分省份出现拉闸限电。一旦用电紧张,高耗能企业用电成本将会大幅增长,从而倒逼高耗能企业加强电力管理,合理规划错峰用电、节能控耗,减少电费支出。
(4)电力市场化的背景下,企业电力管理需求提升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来推进全国电力市场体系的建设。2021 年10 月,发改委 809 号文提出,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后,10 千伏及以上用户原则上要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直接向发电企业或售电公司购电),暂无法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的可由电网企业代理购电。
2023 年 1 月 10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工作的通知》,提出各地要适应当地电力市场发展进程,鼓励支持 10 千伏及以上的工商业用户直接参与电力市场,逐步缩小代理购电用户范围。
工商业用户直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从此用户不再只是使用者和接收者,也是生产者、交易参与者、套利者、聚合者、响应者,这种用户形态和商业模式的变化,将加速释放电费管理、电力数据分析管理、市场交易工具等的需求,在电力市场化的背景下,企业电力管理的需求进一步提升。
2、企业微电网市场需求多样,潜力巨大
企业微电网市场需求多样。目前市场对用电端感知设备、数据传输网关以及配套的数据服务云平台的需求较为明显,主要源于用户节能增效、安全用电、环保监控的需求和相关政策引导。用户需要全方位的智慧用电数据服务,对企业的能源使用进行统一管理与调度。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企业用户将不仅仅局限于能效管理的需求,还将往绿色环保、消防安全、柔性调配等方面延伸。
企业微电网系统潜在市场容量巨大。根据国家电网统计,我国供电电压等级大于等于 10kV 的工商业用户超过 200 万户,若企业微电网系统的平均单价为100 万元,则远期潜在市场容量将达到 2 万亿元。目前企业微电网系统的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假设渗透率为 40%的情况下,市场规模达到 8000 亿。
3、公司专注于从事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系统,具有完善的产品生态体系,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公司专注于从事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智能电力运维、能效分析、电气安全等多方面解决方案,并结合互联网、物联网和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了企业微电网能源可视化管理和能源数据服务。
公司具有完善的产品生态体系,涵盖多个功能模块,通过不同功能模块的组合配置,可以针对不同行业需求,快速给客户进行个性化定制,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公司产品从电量传感器、电力测控与保护装置到边缘计算网关、云平台,形成了“云-边-端”完整的产品生态体系。
公司的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平台可以提供电力监控、电能管理、电能质量、能耗分析、电气安全、环境监测、分布式光伏、智能照明等功能,帮助企业进行可视化的能源管理,为企业达成能耗控制目标、减少碳排放、实现数字化建设提供服务。
(二)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概况和投资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 14,937.33 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 11,000.00 万元,建设期为 2年。本项目拟引入全自动装配线、加工中心、自动化检测线等先进生产、检测设备、MES 系统、智能调试、检测系统、APS 生产计划排产系统,进行智能生产线改造;引进智能立体仓库设备并配置 WMS、AGV 调度系统等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智能控制系统,打造智能立体仓库。项目建设有利于公司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完善公司战略布局,并进一步提高公司智能制造生产能力,提升公司生产管理水平,巩固和提高公司竞争优势。
2、项目必要性分析
(1)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完善公司战略布局
微电网作为“互联网+”智慧能源的重要支撑以及与大电网友好互动的技术手段,能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电负荷持续增长,在“双碳”目标和能耗双控政策的推动下,工业企业对于可靠用电、节约用电、电力需求响应、绿色用电、环保用电、智能用电需求驱动微电网建设或改造需求持续增多。
此外,在国家持续加大城乡配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据中心、通信基站、轨道交通、新能源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背景下,对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灵活性提出更高要求。
并且随着我国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储能等分布式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末端消纳能力亟待提升,企业微电网作为电力主干网的有效补充,在国家能源安全需求提升背景下,市场前景广阔。
本项目将积极推进微电网能效管理产品及电量传感器产线升级,顺应电力仪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发展趋势,配合公司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系统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拓展,有利于公司把握微电网良好的行业发展趋势,提高市场占有率,促进公司发展战略的实现。
(2)进一步提高公司智能制造生产能力,巩固和提高公司竞争优势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高速发展,助推制造业企业调整结构和转型升级,更加高效和节能的智能生产方式逐步成为制造业的发展方向。电工仪器仪表作为测量或检验电压、电流、电阻或功率的通用仪器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发、输、变、配、用、调的各个环节,其产品生产制造具有产品规格小、种类多、量产规模大的特点,提高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
本项目通过购置先进的自动化装配、检测、仓储设备,并搭建 MES 智能制造系统、WMS 仓储管理系统及 APS 生产计划系统等先进信息系统,有助于促进公司智能装备应用,提升柔性化生产的水平,提高公司生产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司成本优势和抗风险能力。
(3)有效提升公司生产管理水平
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化工、节能环保等领域快速发展,电工仪器仪表行业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国产厂商不断加强技术攻关和市场布局。但目前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在生产工艺、产品稳定性、可靠性及精度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公司在装配、调试过程中,目前需要使用较多人力对零部件尺寸、大小、产品质量、外观缺陷等方面进行检测,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种类的丰富,人工检测难以满足高效率、高精度准确性的检测要求。
本项目拟搭载先进自动化检测设备及系统以加强针对配件、半成品、成品性能、结构、外观及尺寸等不同要求的自动化检测,增强各系列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加强生产过程的可视化管理,促进生产过程统计和分析,强化标准作业,能够有效提升公司生产管理水平。
3、项目可行性分析
(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
近年来,为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分布式电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国家政府和地方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多能源协调互补的微电网建设。2022 年 1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指出“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推动智能配电网、主动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电网接纳新能源和多元化负荷的承载力和灵活性,促进新能源优先就地就近开发利用。
积极发展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实现与大电网兼容互补”;2022 年 7月,住建部、发改委发布《“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开展城市韧性电网和智慧电网建设。推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建筑一体化利用,有序推进主动配电网、微电网、交直流混合电网应用,提高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协调能力”;
2022 年 8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依托智能配电网、主动配电网建设,加快电网之间柔性可控互联,积极发展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加速突破综合能源管理和利用、多电源优化互动等技术装备。”
上述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2)公司具备坚实的技术基础和生产经验
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宗旨,致力于成为用户侧能效管理与用电安全系统集成商。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具备为用户提供可靠、安全、节约、有序用电及智能化运维管理等多方面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是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和用能安全提供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在电工仪器仪表领域具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和科研创新能力。
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司拥有有效专利 380项,其中发明专利 25 项,自主掌握基于高精度 ADC+高速 DSP 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电测仪表集成电路芯片、智能型电动机保护器等核心技术。此外,公司积极进行生产制造过程数字化改造,推动智能制造单元、智能产线、智能车间建设,江苏安科瑞作为公司生产基地,是江苏省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的试点企业,具备丰富的生产经验和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经验。
公司稳定专业的研发团队、丰富的研发经验及研发成果及多年的生产制造工艺智能化升级改造经验,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3)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市场与客户基础
近年来,为大力推动能源领域碳减排,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国将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大对电网智能化和配电网建设的投入。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2 年我国电力行业投资完成量达 12,220 亿元,根据国家电网信息,“十四五”期间计划投入电网投资 2.4万亿元,投资重点围绕新能源消纳的配套需求,电网智能化、配电网、微电网领域有望充分受益,从而带动电工仪器仪表市场需求。
公司聚焦企业微电网领域,应用涵盖电力、环保、新能源、消防、数据中心、智能楼宇、智慧园区、智慧工厂、市政工程等多个领域。在能耗双控、分布式能源快速发展背景下,企业微电网产品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为项目建设奠定了良好市场基础。
4、项目实施地点和实施主体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南闸街道东盟路 5 号。项目实施主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5、项目审批情况
本项目利用现有厂房,不涉及新增土地。截至本报告发布日,本项目备案、环评手续尚在办理中。
6、项目效益分析
本项目建设期 2 年,本项目主要为智能生产线改造、智能制造系统平台、智能立体仓库打造,预计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