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的背景
1、能源转型进程加速,高效组件需求前景广阔
随着全球性能源短缺、气候异常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广泛的共识,带动光伏装机需求扩张,2022年全球光伏市场新增装机量 230GW,2007-2022 年间新增装机容量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3.81%;
根据 CPIA 相关数据,2023 年上半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 78.42GW,同比增长154%,已接近 2022 年全年的新增装机,由此 CPIA 上调了 2023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测至 305-350GW,市场前景广阔;
同时光伏行业快速的技术创新迭代,持续推进光伏组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发电效率,下游市场客户对光伏组件产品的技术创新需求日趋增大,对降低 BOS 成本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市场对高效率组件有着强烈的需求。N 型组件因其高效率、低衰减、高双面率、低温度系数等优势,逐步取得行业认可。
2、N型产品达到量产条件,行业技术面临变革
在 P 型电池接近效率极限的情形下,N 型电池技术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以 TOPCon 和 HJT 为代表的 N 型电池技术在转换效率、双面率、温度系数等参数上均优于目前市场中主流的 P 型电池,是下一代电池技术;
2021 年以来,公司引领光伏行业逐步加大对 N 型电池的投入,推动了 N 型 TOPCon 电池的成本大幅下降,实现了N型TOPCon电池的量产成本与P型PERC电池基本趋平。根据光伏行业协会报告,2022 年为 N 型 TOPCon 电池技术产业化元年,技术和设备成熟度进一步提升;N 型产品投资经济性和性能优越性迅速显现,大规模量产的产业条件已基本具备;
开发 N型电池技术,布局新一代组件产能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公司主要竞争对手均已经公布或启动 N 型电池、组件产能建设。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至 2030 年,N 型电池(以 TOPCon 和 HJT 为主)的市占率将超过 80%,具有明确的需求前景。
3、公司具备 N 型产品先发和技术优势
公司是行业内最早一批布局 N 型组件的光伏企业,超前布局 N 型产品创新和技术开发,拥有多项用于主要产品的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作为行业内最早进行产能试验的光伏企业,经过长期市场化验证和产线改进,公司目前率先具备成熟的N型TOPCon电池及组件大规模一体化量产能力。
凭借着突出的量产技术优势,截至2023 年6 月30日,公 N 型 TOPCon 电池大规模量产效率已达 25.5%,良率与 PERC 电池基本持平,182mm72 版型 N 型 TOPCon 组件主流出货功率已达 575-580w,同时,经过生产工艺、设备选型的持续优化和产能规模的持续提升,单瓦生产成本持续下降,基本接近 PERC电池产品,成本优势逐渐凸显。
公司上半年出货量中 N 型组件占比一半以上,助力公司组件出货量与盈利水平稳步提升。2022 年,公司 N 型组件实现销售收入 201.76 亿元,较 2021 年 N 型组件收入 8.17 亿元增长 2,470%,反映出公司 N 型产品已经获得境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
4、一体化大基地建立降本增效护城河
在光伏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光伏企业也在朝着一体化、成本最优方向进行精益化管理。近年来,光伏行业龙头企业纷纷规划并实施“大基地”布局,将上下游生产线及配套设备集中布局于产业园中。
公司深耕光伏行业,始终围绕光伏技术进行自主创新,不断开发出高效率、低成本、长寿命、高可靠性、环境友好型的光伏产品。
面对明确的市场需求及产品技术升级节点,行业 N 型技术扩产加速,通过建设垂直一体化大基地,公司串联起拉晶、硅片、电池及组件生产线,配合自动化运输、立体仓库和自动仓储等最新生产线设计方案,实现生产效率上的最优,可有效降低公司的生产和运输成本,公司将在提高量产效率、降低单位成本、引领产能升级等方面构筑起中长期护城河,保持公司 N 型产品先进产能优势,继续抢占高效组件市场,持续引领并扩大在 N 型产品市场的技术优势,增强公司全产业链协同能力,保障供应链的稳定,增加公司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概述
本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山西晶科能源智造有限公司,总投资额为 260,661.51 万元。本项目实施地点为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潇河产业园。本项目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新增 N 型组件产能相关的机器设备及软件,进一步提升公司在 N 型组件领域的行业地位。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聚焦 N 型 TOPCon 技术路线,助推光伏发电降本增效
目前光伏市场的电池片技术可分为 P 型与 N 型两种,P 型电池片仍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2 年 P 型电池片的市场份额为 90.9%,N 型电池片的市场份额为 9.1%。
2022 年市场 P 型 PERC 电池的产业化转化效率达到 23-23.5%,其转化效率已接近极限,电池片技术迭代的需求日益紧迫。N 型电池片主要包括 TOPCon 及 HJT 两大
主要技术路线,其在转换效率、双面率、温度系数等参数上均优于 P 型电池,是下一代的新型电池技术。
公司本次投资项目聚焦于 N 型 TOPCon 技术路线,拟建设垂直一体化光伏产业基地,新增 28GW 的 N 型 TOCon 组件产能,以及相配套的 28GW 电池片及硅棒产能。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所生产的光伏组件采用新一代的 N 型 TOPCon电池技术,具备更高的转化效率。
光伏发电项目的经济性与其发电收入和成本相关,主要受项目发电量、上网电价、投资成本及商业模式等因素影响,而光伏组件的转化效率将直接影响项目的发电量,是光伏发电项目经济学的核心影响指标,高转化效率的光伏组件能够有效降低终端发电项目的 LCOE。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将建成光伏行业最大的 N 型一体化生产基地,可有力加速光伏行业 N 型组件的产业化进程,助力光伏发电降本增效,作为 N型领域的领跑者推动光伏行业长足发展。
(2)扩充公司 N 型组件产能,满足业务发展需求
随着 P 型电池接近转化效率极限,其提效进度放缓,而 N 型电池转化效率理论值上限较高,且技术已相对成熟,成为光伏电池的主流发展方向。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未来 N 型电池片市场占比将迅速提升,预计到 2025 年 N 型电池片市占率将超过 50%,预计到 2030 年 N 型电池片市占率将超过 80%。在此背景下,采用下一代N 型电池片技术的 N 型组件市场将快速增长。
在 N 型电池片及组件市场需求迅速增长的行业背景下,公司现有的 N 型组件产能已面临一定的瓶颈。公司此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将新增 28GW 的 N 型 TOPCon 组件产能,有力提升公司 N 型组件的整体产能,为公司拓展市场提供了有力的产能保障,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需求。
(3)实现垂直一体化生产,降低公司生产成本
在光伏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光伏企业也在朝着一体化、成本最优方向进行精益化管理。近期,光伏行业龙头企业纷纷规划并实施“大基地”布局,将上下游生产线及配套设备集中布局于产业园中。
本次投资项目中新增产能项目包括光伏组件、电池片及硅棒各 28GW 产能,且实施地点均为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形成了从硅棒到最终组件的垂直一体化生产模式,最大程度降低配套冗余及运输成本,并以此取得了较好的产业优惠政策。本次垂直一体化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首个包含拉晶、硅片、电池、组件的“超级一体化”太阳能工厂,也将是光伏行业最大的 N 型一体化生产基地。
本次垂直一体化基地将采用全球最先进的现代化智能工厂设计理念,通过数字化智能系统,串联拉晶、硅片、电池及组件生产线,配合自动化运输、立体仓库和自动仓储等最新生产线设计方案,实现生产效率上的最优,可有效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巩固公司的规模优势。此外,垂直一体化生产模式有利于增强公司全产业链协同能力,保障供应链的稳定,增加公司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下游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光伏行业的发展受到国家多项政策的支持。本次扩产项目建设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 年本,征求意见稿)》“鼓励类”范畴,生产转换效率大于 22.5%的单晶硅光伏电池;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1 年本)》中对于单晶硅电池新建或扩产的转换率要求;符合《“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中发展大尺寸高效光伏组件新能源装备的要求;
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2021 年本)》相关要求,加强光伏制造行业管理,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符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发展非化石能源是我国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的目标要求。本次扩产项目对硅棒、电池片、组件进行生产,有利于推动光伏组件产品的光电转换效率,促进光伏行业发展,与国家产业支持政策相一致。
2021 年,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广泛的共识,全球近两百个国家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正考虑净零目标,部分国家更是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碳中和”责任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是实现目标的首要选择,光伏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中的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全球光伏市场需求激增,2022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达到 230GW,同比增长 35.29%。
在多国“碳中和”目标、清洁能源转型及绿色复苏的背景下,预计“十四五”期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装机将超过 300GW。国内市场方面,2022 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 87.41GW,同比增长 59.3%。2020 年,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 203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 25%左右。为达此目标,“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年均新增光伏装机或将超过 80GW。在此背景下,全球光伏市场预计将持续高速地增长,因此,广阔的下游市场需求将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产能消化提供良好的支持。
此外,平价上网等政策的推进对光伏行业的持续降本增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游市场客户对光伏组件产品的技术创新需求日趋增大,对降低光伏平衡系统(Balanceof System,BOS)成本的需求也更加迫切。由于光伏发电系统容量设计优化难度较大,逆变器、支架等材料成本降低有限,光伏发电系统的降本需求主要通过提升光伏组件功率和规格来实现 BOS 成本摊薄,因此市场对高效率组件有着强烈的需求。
(2)N 型技术方向已成共识,公司 N 型技术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从当前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的情况来看,N 型取代 P 型、双面取代单面,将是未来光伏电池发展的趋势,开发 N 型电池技术,布局新一代组件产能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尤其在 P 型电池接近效率极限的情形下,N 型电池技术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而其中 TOPCon 和 HJT 技术为产业投资和市场关注的重点。由于采用了新型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以 TOPCon 和 HJT 为代表的 N 型电池技术在转换效率、双面率、温度系数等参数上均优于目前市场中主流的 P 型电池,是下一代电池技术。
在此背景下,行业内主要公司均积极对 N 型电池及组件进行布局,随着未来降本技术的继续推进,同时结合产能释放带来的规模效应,N 型电池组件市场份额有望快速提升至主流水平。2021 年以来,光伏企业开始加大对 N 型电池的投入,推动了 N型 TOPCon 电池的成本大幅下降,实现了 N 型 TOPCon 电池的投资成本与 P 型 PERC电池基本趋平。2022 年为 N 型 TOPCon 电池技术产业化元年,技术和设备成熟度进一步提升,投资经济性和性能优越性迅速显现,大规模量产的产业条件已基本具备。
公司始终专注于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的研发工作,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与积累,已拥有 100 余项发明专利,先后参与制定了多个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承担了 4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 项国家能源局项目以及省级重点研发计划、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省级重点新产品计划等 100 多项省、部级研发项目。
公司拥有的多项自主研发形成的核心技术在产品应用过程中不断升级和积累,已运用于公司的主要产品中。目前,公司拥有了成熟的N型硅棒、TOPCon电池量产技术及N型光伏组件生产技术。在 N 型技术发展的趋势下,公司现有的技术水平可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3)公司 N 型产品性能领先,已具备广泛的客户基础
作为全球 N 型 TOPCon 技术产业化的推动者之一,公司在 TOPCon 电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位居行业前列,已掌握 N 型产品相关的核心专利技术及生产工艺,具备生产高性能 N 型产品的能力。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验证,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大面积 N 型 TOPCon 电池在实验室研究中转换效率达到 26.4%,创造新的纪录。截至 2023年 6 月末,公司 N 型 TOPCon 电池大规模量产效率已达 25.5%,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拥有完备的 N 型硅棒、硅片、电池及组件技术,相关技术及工艺成熟,且已规模化应用于现有 N 型高效产品中,具备实施募投项目所需的核心技术及工艺,募投项目的实施具有较高的确定性和可行性。
认证方面,公司重视组件产品在全生命周期的发电表现,因此对组件产品均会选取主流的独立第三方机构进行产品质量认证,从而证明公司组件产品在 PID、盐雾、氨气、沙尘等环境中拥有优异表现。
公司项目产品已获得 IEC61215/IEC61730 等行业通用认证 8 项,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欧洲 CE-LVD/CE-EMC、美国UL、巴西 Inmetro、印度 BIS、日本 JET 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认证 35 项,上述认证保障公司在进入客户合格供应商名单时,能够满足境内外客户的对产品认证的要求,公司本次募投项目的 N 型组件产品已经完成上述必要的认证,可以满足境内外市场的各项认证需求。
4、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额 260,661.51 万元,包含建设投资 182,390.89 万元及铺底流动资金78,270.62 万元。
5、项目建设周期
本项目建设周期为 12 个月。
6、项目预期收益
经测算,本项目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26.21%,税后投资回收期为 5.70 年(包含建设期),项目预期效益良好。
7、项目备案与环境保护评估情况
截至本报告公告日,本项目备案及环评手续尚在办理中。
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国家部门及地方政府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本着客观、求实、科学、公正的原则,在现有能够掌握的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主要就项目建设背景、需求分析及必要性、可行性、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条件及方案、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等方面逐一进行研究论证,以确定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可行性,为项目投资主体和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