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可研报告 >>  可研报告案例 >>  通讯网络

智能光伏逆变器等能源管理系统产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思瀚产业研究院 爱士惟    2023-09-18

1、项目基本情况

实施主体:爱士惟新能源技术(扬中)有限公司

投资额:53,925.08 万元,其中使用募集资金 53,925.08 万元

项目建设地:扬中市

本项目将扩建公司现有生产基地,并购置自动组装线、自动贴片机、自动测试老化线、MES 系统等先进设备,将自动化设备与智能化系统相结合,减少外部工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

项目实施后,预计公司达产后具备 20 万台户用并网逆变器、20 万台储能逆变器、6 万台工商业并网逆变器、2 万台储能电池和 2 万台充电桩的生产能力。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公司的产品布局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公司的盈利水平将得到有效提升,有助于公司在光伏并网逆变器、储能、充电桩等领域的拓展。

2、项目投资概算、建设规模和进度计划

项目总投资为 53,925.08 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投入 39,200.05 万元,占比72.69%,包括建筑工程费用 20,117.00 万元和设备购置及安装费 19,083.05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005.86 万元,占比 1.87%;基本预备费 2,010.30 万元,占比3.73%;铺底流动资金投入 11,708.87 万元,占比 21.71%。

3、必要性分析

(1)公司业务不断扩大,亟待增加产能满足发展需求

光伏发电凭借其可持续、无污染、产业成熟等优点成为了多国的能源变革方向。在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公司的业务规模也迅速扩大。公司的营业收入由2020年的7.88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1.5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5.14%,并且由于近年来客户资源的不断积累以及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预计未来营业收入增长率将进一步提高。

目前,公司产能处于饱和状态,已无法支撑公司业务规模的继续拓展,因此公司亟待扩大产能,满足业务发展的基本要求。

逆变器系列产品是公司的主要产品,公司计划在原生产基地新建厂房并购置相应设备,扩大各类逆变器产品的产能。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公司加强自身的产品供应能力,为扩大业务规模提供坚实的基础,同时有利于公司通过产品的不断输出,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及公司的行业影响力。

(2)优化公司产品矩阵,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

与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相比,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虽然具备可持续、无污染等优点,但是也存在间歇性发电造成发电不稳定的问题,也加大了用户用电以及电力调配的难度。利用储能设施缓解发电与用电之间的矛盾,是目前较好的解决方案,因此新能源产业的兴起带动了储能产业的发展。

同时,新能源汽车相关行业也在“碳中和”的背景下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充电桩逐渐成为各地的基础设施进行大面积建设。无论是公共充电桩,还是私人充电桩,建设需求都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快速增加。

由于光伏并网逆变器、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充电桩等产品在应用场景、技术原理、客户群体等方面较为接近,因此逆变器行业企业逐渐开始向储能、充电桩等领域发展。为引领行业发展、优化产品矩阵,公司计划加大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充电桩等产品的业务规模。公司将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充分发挥公司的技术优势与渠道优势,拓宽下游市场,为公司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

(3)加强生产基地智能化建设,为公司降本增效

降低成本依然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不仅能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充分挖掘产线潜能、提升生产效率及产品品质。在智能制造技术不断普及的背景下,逆变器制造企业也加快了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的速度。

为优化生产流程,本项目将引入多条自动化测试线以及自动组装线,结合MES 系统打造智能化生产线。同时,本项目将购置全套的 PCBA 自动化生产加工设备,进一步提升生产环节的完整性,缩短供应链、降低产品成本,减少对外采购、保证产品质量。

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升公司的行业竞争力与产品制造水平,也有利于公司充分发挥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加强公司的盈利能力。

4、可行性分析

(1)项目建设及公司业务发展方向符合政策鼓励方向

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不断发布鼓励光伏、储能、充电桩等设施建设的相关文件,明确了新能源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

光伏设施方面,2022 年 6 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指出要大力推动光伏发电多场景融合开发,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

2022 年 5 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由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制定的《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力度支持农民利用自有建筑屋顶建设户用光伏,在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光伏逆变器是各类光伏电站的核心组成部分,光伏设施的建设将直接带动光伏逆变器的发展。

储能设施方面,2021 年 10 月,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中指出要加快形成以储能和调峰能力为基础支撑的新增电力装机发展机制。

同期,国务院发布了《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指出要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储能系统。2022 年 1 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到 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 2030 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储能设施是新能源战略中重要的一环,储能逆变器与电池包作为电化学储能设施的组成部分,未来也将得到快速发展。

充电桩设施方面,2022 年 1 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十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到“十四五”末,我国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 2,000 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2022 年 5 月,国务院发布了《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中指出要优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站)投资建设运营模式,逐步实现所有小区和经营性停车场充电设施全覆盖,加快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运枢纽等区域充电桩(站)建设。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充电桩也将被大范围、大面积地建设。

上述政策的发布有利于公司逆变器、储能、充电桩等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项目具备政策可行性。

(2)良好的市场前景与优质的客户资源为产能消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光伏电站作为主要的新能源设施之一,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建设带动了光伏逆变器市场的不断发展。根据国际能源研究机构 Wood Mackenzie 数据,2020年全球光伏逆变器的出货量为 185GW,2021 年增长至 223GW,同比增长达20.54%。根据 Wood Mackenzie 预测,逆变器出货量逐年增长趋势明显,到 2031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有望达到 560GW,较 2022 年增长超一倍,市场前景较为良好。

储能设施有效地弥补了光伏发电随机性的缺点,市场潜力较大。随着光伏产业的不断发展,储能设施的装机规模也将不断增长。同属于电力电子领域具体应用的充电桩,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后,其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根据 IEA 数据,2021 全球新增充电桩 503 万个,充电桩保有量达 1,573 万个,基于各国相关政策推动,预计到 2030 年全球充电桩保有量将达 12,090 万个,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25.43%。

公司通过专业的营销团队进行全球化布局,长期与各地区经销商和客户保持良好的商业合作关系。高品质的产品与良好的口碑使公司迅速获得海内外客户的认可与支持。随着新能源的建设不断加快,下游客户需求将也不断加大。

良好的市场前景与优质的客户资源为本项目的产能消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因此,本项目具备市场可行性。

(3)公司产业化能力强大,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在逆变器行业深耕多年,拥有丰富的技术应用经验和强大的产品产业化能力。在产品研发方面,公司组建了优秀的研发团队,可结合行业前沿技术与下游市场需求,对现有产品进行迭代开发。

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境内外授权专利 164 项专利,24 项软件著作权,专利密度较大、核心技术众多。基于已有的知识产权,公司围绕各类产品规划了明确的技术路线,并且德国 SMA 背景也为公司带来了德系高端技术积累及宝贵的技术应用经验。此外,公司还参与了多项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成为了行业内的领导者之一。

在生产制造方面,公司拥有符合德国质量标准和管控体系的规模化制造经验。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公司不断优化生产流程与生产工艺,持续提升产品性能,严格把关产品质量,长期保持较高的制造水平。公司陆续取得了 ISO 质量体系认证、TÜV 认证等多项认证,产品已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

丰富的技术研发及生产制造经验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项目具备技术可行性。

完整版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国家部门及地方政府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本着客观、求实、科学、公正的原则,在现有能够掌握的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主要就项目建设背景、需求分析及必要性、可行性、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条件及方案、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等方面逐一进行研究论证,以确定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可行性,为项目投资主体和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此报告为思瀚摘录部分。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