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必要性分析
(1)顺应行业发展,满足下游市场需求
根据国家战略目标,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路径是使用可再生能源,加大力度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储能等新能源深度融合发展,减少碳排放,提升电气化水平。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电子设备、新兴负荷的接入使得电网面临重要挑战,亟需推动能源生产与现代信息领域深度融合,建设高效协同智慧能源系统。
2020 年 10 月 26 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目标: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加快数字化发展。“十四五”期间,构建能源互联网,推进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满足新形态下能源利用需求,将成为我国能源建设主要建设方向。本项目生产的智能配电终端、智能传感器和智能巡检机器人等产品均属于能源互联网电网智能传感及智能终端领域,在未来电力物联网全面建设阶段,将拥有广阔的市场。
为了抓住市场机遇,抢占市场发展先机,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电力物联网建设,提供更为先进、高效及智能化的电力物联网配套产品,满足国家电网建设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必须加快生产基地建设,完善公司产品系列,扩大生产规模。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是及时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2)突破产能瓶颈,提升公司市场规模
2017 年,公司在珠海租赁的生产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凭借公司一批高素质的研发队伍,成功开发出国内领先的电力物联网感知层产品,并于同年获得国家电网入网资质,顺利实现量产销售。
2015 年,国家能源局印发《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 年)》,规划中提出“十三五”期间配电网改造累计投资不低于 1.7 万亿元。此外,“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累计投入 6,444 亿元。借助国家大力新建智能电网政策东风,公司经营规模持续扩大,生产线的产能利用已趋于饱和。目前,出于对电力和电网安全运行的考虑,电力系统对电力设备制造商实行资质审查,进入电网运行的设备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生产和验收。厂商新研制的设备要取得入网资格,除了必须通过国家或行业权威检测机构的各种动模试验、型式试验等检测并通过鉴定外,还需要有一定时间的挂网试运行。
此外,国家对部分电力自动化产品生产施行强制认证制度,要取得相关生产许可证,需具备相应的技术检测报告或技术成果鉴定、销售业绩、注册资金、生产场地、设备人员等一系列条件,这对新进入的企业形成一定准入限制。公司凭借高可靠性的产品以及先进的技术水平,产品获得国家电网等客户的好评及认可。伴随着国家智能电网、智能配电网建设改造升级的推进和电力物联网战略目标的实施,公司未来业务量也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然而,公司目前的生产场地和生产能力远远不能支撑未来业务需求。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公司产能瓶颈的问题,将不利于公司未来的市场开拓和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对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综合竞争力的增强将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项目将通过新建产线,提升公司电力物联网感知层设备产能,突破公司产能瓶颈,从而提升公司市场规模。
(3)完善产业布局,提高公司盈利水平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各个环节间的集成融合趋势日益明显。目前公司技术储备覆盖了电力物联网多个领域,产品包括智能配电终端、智能中高压电气设备、低压电气设备和其他产品等。受制于生产场地限制,公司产品目前只应用于配电端,其他环节产品虽然已经研制开发,但一直未投入生产销售。目前,公司储备产品智能电表属于用电环节的智能终端。
智能电表除了具备传统功能表基本用电量的计量功能以外,还具有用电信息存储,双向多种费率计量功能、用户端控制功能、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防窃电功能等智能化的功能。
智能电表代表着未来节能型智能电网最终用户智能化终端的发展方向,未来将会得到全面推广和应用。本项目资金到位后,公司将新建生产基地,投入智能电表生产线,完善公司在智能电网全产业链布局。项目实施完成后,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完善,新产品的投入将为公司开辟出新的市场空间,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2、项目概况
本项目由公司全资子公司天津清源华越实施,本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电力物联网感知层产品的生产能力,更好地满足市场对以上产品的需求,为公司提供良好的投资回报和经济效益。
随着智能电网、智能配电网的建设改造升级的推进以及电力物联网战略的实施,电网公司对相关智能配电网设备质量及性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网设备迎来迭代更新浪潮,新一代智能电力设备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近年来,公司凭借高可靠性的产品以及先进的技术水平,产品获得国家电网等客户的好评及认可。
但公司目前受制于场地与生产设备投入的限制,生产规模有限,现有产能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增长。为了抓住市场机遇,巩固并提升市场地位,公司综合考虑自身的技术优势、市场开拓能力以及行业发展趋势,新建生产基地以扩大智能电力设备的产能,来满足未来增长的市场需求。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经营规模,增强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本项目预计投资总额为 19,785.02 万元,项目建设期为 2 年,达产期为 5 年(含 2 年建设期)。据测算达产年份将形成智能终端系列产品 15,000 台、智能传感器系列产品2,000套、台区智能融合终端产品5,000套、一二次融合断路器2,000套、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 100 套、智能电表产品 400,000 台的综合生产能力。
3、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预计投资 19,785.02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16,246.79 万元,包含工程费用 13,230.24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610.47 万元,预备费 406.08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3,538.23 万元。
4、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计划建设期为 24 个月,分 2 个阶段建设:第一阶段,通过 18 个月时间完成基建工程;第二阶段,通过 3 个月完成装修,最后 3 个月完成设备购置、安装和调试以及部分人员招聘、培训。本项目预计第三年顺利投产 60%,第四年投产 80%,第五年即可达产。
6、项目选址及土地使用情况
本项目拟建设地址位于天津市北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