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基本情况
公司拟投资 23,067.59万元用于车载功能安全高精度北斗/GNSS SoC芯片研制及产业化项目,其中拟以募集资金投入 13,567.34万元,其余以自有资金投入。
本项目由公司持股 99.40%的控股子公司和芯星通组织实施。本次募集资金到账后,公司拟采取增资或提供股东借款的方式实施本募投项目。
本项目实施后,公司将充分发挥在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领域的优势,面向车发一款车规级高精度北斗/GNSS SoC芯片,并基于该款芯片开发高性能、高精度、低成本的模块和板卡,形成符合 ISO26262功能安全标准、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车规级高精度定位解决方案。
本项目形成的车规级高精度北斗/GNSS SoC芯片有助于实现国内高精度车规级定位技术突破和应用,充分满足车载功能安全需求、高精度定位需求、云芯协同定位需求、自主多源融合需求、可信定位应用需求,推动国内在高精度北斗/GNSS自动驾驶 SoC芯片领域的自主可控,打造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树立和巩固公司在车载芯片市场的领军优势,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本项目的实施主体和芯星通系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专业从事高集成度芯片设计和高性能 GNSS核心算法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芯星通坚持以“芯片+算法”为核心,面向智能驾驶量产需求,通过持续的自主研发,已推出一系列面向自动驾驶需求的小型化、高性能的芯片、模组、板卡等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形成较高知名度的品牌。
随着自动驾驶的发展,智能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由分布式转向域控制结构,汽车功能域通常可以分为动力域、底盘域、车身域、座舱域、自动驾驶域。域控制器是汽车每一个功能域的核心,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负责实现和控制汽车的自动驾驶功能,需要处理感知、决策、控制三个层面的算法,对软硬件要求较高,且因涉及安全的部件较多,所以功能安全等级要求高。域控制器向上通过智能化接口获得传感器、诊断数据与状态数据,向下通过执行器接口传递相关执行指令,起到该功能域计算大脑的核心角色。对于自动驾驶汽车来说,车辆的自动化程度越高,对实时定位的精度要求就越高,多源融合定位成为自动驾驶重要技术手段。
因此,在高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中,自动驾驶域控制器需要搭载 GNSS定位模块、惯性测量单元(IMU)、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相互配合共同构成汽车的感知系统。其中,GNSS定位模块将在融合定位中扮演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项目拟面向高级别自动驾驶需求,研制车载功能安全高精度北斗/GNSSSoC芯片,并相应开发高性能的高精度北斗/GNSS定位模组产品,可以进一步拓展高级别自动驾驶市场,丰富产品种类和规格,巩固公司在高精度卫星定位导航芯片领域的技术护城河,保持市场竞争力,为未来业绩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2)国产高精度自动驾驶发展的必然要求,满足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安全需要
在汽车产业朝着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的趋势不断深入发展的同时,汽车电子电气系统的复杂度和集成度不断提高,新的功能越来越多地触及到系统安全工程领域。安全是智能网联汽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道路车辆功能安全的提出,主要是降低因汽车电子电气系统故障导致的不合理风险,即更关注系统发生故障之后的行为。当系统发生故障后,系统进入安全的可控模式,避免对人身、财产造成伤害。为满足汽车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车规级芯片标准远高于工业级和消费级芯片。
2021年 7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强自动驾驶功能产品安全管理,要求企业生产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产品的,应当确保汽车产品满足功能安全等过程保障要求,避免车辆在设计运行条件内发生可预见且可预防的安全事故。因此,为 L3-L5级别自动驾驶系统提供电子元器件产品必须满足功能安全要求过程保障要求。未来,以安全和功能为导向的设计与开发流程,与以质量为导向的开发流程相结合是高级别自动驾驶产品开发必走的道路。
本项目拟研制的车载功能安全高精度北斗/GNSS SoC芯片将从顶层架构的设计即考虑功能安全的需要,并将功能安全贯穿于概念阶段开发、系统阶段开发、硬件阶段开发、软件阶段开发、支持流程、安全分析、产品发布等所有环节,尤其重点关注在产品设计阶段如何定义和实现功能安全的目标,以全面适配高级别自动驾驶需求。
(3)满足高精度 GNSS SoC芯片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要求,积极参与国内自动驾驶产业生态建设
高性能 SoC芯片技术复杂度高、功能安全开发挑战大,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虽然目前地平线、黑芝麻、芯驰科技等国内人工智能企业积极参与竞争,但车载 SoC芯片主流供应商仍为国外的恩智浦、瑞萨、英伟达等国外企业,且高精度车规级定位技术尚未广泛应用。目前只有瑞士 U-Blox等少数国外企业提供融合卫星导航定位的车载功能安全的高精度 GNSS SoC芯片。
高精度定位在车载智能驾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L3级别及以上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定位需求为厘米级,基于卫星导航的高精度定位技术是自动驾驶感知层的重要补充,能够提供速度、位置、姿态等信息。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模块未来将成为多数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的标配,与惯性测量单元、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视觉传感器以及高精度地图等共同为高级别自动驾驶提供多源融合定位。
通过本项目实施,公司将充分发挥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领域的优势,研发并产业化满足车载功能安全需求、高精度定位需求、云芯协同定位需求、自主多源融合需求、可信定位应用需求的高精度北斗/GNSS SoC芯片及其模组、板卡,形成符合 ISO26262功能安全标准、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车规级高精度定位解决方案,推动国内在高精度北斗/GNSS自动驾驶 SoC芯片领域的自主可控。
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是本项目实施的坚实后盾
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印发《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对自动驾驶汽车渗透应用做出规划;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印发《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对测试主体、测试驾驶人、测试车辆等提出要求,进一步规范化自动驾驶汽车测试,促进行业有序发展;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十一个部委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增强智能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车规级芯片等产品研发与产业化,构建跨界融合的智能汽车产业生态体系;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到 2035年基本建成泛在先进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预计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并带动车规级 GNSS SoC芯片研发及产业化,不仅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也为本次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深厚技术基础和产业化经验是项目实施的重要保障
和芯星通作为北斗星通控股子公司,自成立以来已先后研制开发出十余款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芯片以及多款基于芯片的导航模块、高精度板卡等产品,是重点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芯片制程工艺沿着 90nm、55nm、40nm、28nm、22nm等更高制程节点演进;芯片集成度从单基带、基带+射频、基带+射频+高精度算法等更高集成度发展;产品尺寸不断缩小、性能不断提升;自主研发的导航型基带芯片、高精度 OEM板、基带射频一体化芯片、多模多频高精度模块(全球信号)亦在北斗全球系统高精度基础类产品比测中排名第一,北斗三号双频多系统高精度 SoC技术项目比测排名第一。
在车载芯片领域,通过持续的自主研发,和芯星通于 2013年发布国内首颗车规级导航芯片 Humbird,2015年发布 55nm高性能高精度定位芯片 NebulasII,2017年发布支持北斗全球信号的 28nm射频基带一体化芯片,2020年发布 22nm全系统全频厘米级射频基带一体化 GNSS SoC芯片,产品从性能、尺寸、功耗等方面持续优化迭代。前述自主研发的北斗定位导航芯片 Humbird、UFirebird均已通过 AEC-Q100车规级认证,并已在客户处得到验证,实现产业化发展。例如,基于自研的第一代多模单频标准精度 GNSS基带与射频一体化的芯片 UFirebird,开发并量产 UM220系列多款 GNSS模组产品。其中 UM220-INS N是国内首款集成 IMU的组合导航定位模组,在日产、现代汽车、长安汽车实现了大规模应用;UM220-IV NV在长城汽车、广汽等也已成功大规模量产。
(3)丰富优质的客户资源是项目实施的市场抓手
凭借深厚的行业经验积累不断丰富自身产品功能,和芯星通获得了行业内主流客户的广泛认可,在车载芯片市场拥有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截至目前已进入国内外多家汽车整车制造商的合格供应商名录,主要客户包括日产、现代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广汽、上汽等国内外知名品牌车企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智能汽车已成为未来汽车发展趋势,国内外汽车厂商势必不断加大对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投入,对先进制程、符合功能安全要求的车载北斗/GNSS SoC芯片的需求愈发强烈。
依托公司在车载芯片领域积累的丰富客户资源,一方面基于过往规模化量产出货经验,公司积累了相当的车载芯片量产数据,能够为顺利产业化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在本项目研发车载功能安全高精度北斗/GNSS SoC芯片时能够快速取得客户反馈,持续改进优化,满足客户需求,为产品销售进一步打牢客户基础。
4、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 23,067.59万元,包括工程费用、研发费用、基本预备费和铺底流动资金,具体构成情况如下:
5、项目经济效益
本项目建设周期为 36个月,建成达产后,运营期内预计年均营业收入31,716.29万元,预计年均净利润为9,443.64万元;预计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7.09%,税后投资回收期为 8.84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6、项目审批情况
本项目拟采用场地租赁的方式在北京市海淀区丰贤东路 7号北斗星通大厦建设。
本项目仅涉及房屋装修和设备安装,不涉及新建房屋,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第五条规定,发行人募投项目属于该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不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发行人募投项目无需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手续。
截至本预案出具之日,本项目备案涉及的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
此报告为正式可研报告摘取部分,个性化定制请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