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服务中心透视图
一、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地点位于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区欧里镇昌坊景区范围内,新建项目,用地面积(m2)/长度(km)852026.44平方。
项目中心地理位置坐标为N27°55'8.14",E114°49'28.81"。环境功能区划符合环境质量要求;项目所在区域无重要大气污染源,项目建设完成后,对外环境的影响不明显。另本项目选址处不属于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农田保护区等区域,无其他敏感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污染物产生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因此本项目的选址合理可行。
游客服务中心、天宫印记体验馆、商业鸟瞰图
二、项目由来
昌坊目前建成的旅游产业有昌坊度假村,紧邻本项目用地周边,隶属于渝水区欧里镇昌坊村。昌坊目前休闲旅游及果树种植已初具规模,并已荣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信息化村、国家精神文明村、江西省十大和谐村庄、江西省人居环境范例奖、江西省精神文明村、江西省十家巾帼示范村、新余市旅游定点单位、新余新农村建设范例奖及新余市最美的村庄等荣誉称号。
在国庆及春节期间,旅游人次可达5000 人/天,大幅增加当地旅游经济综合收入。 昌坊度假村旅游活动项目主要有:田园景色观赏、农耕体验、垂钓漂流、采果摘菜、体验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和传统乡土文化,在住宿、餐饮、交通、游乐方面也日臻完善。但是昌坊度假村在安全专职人员、流动安全巡查人员配备还有所欠缺,旅游交通配套不完善,部分服务设施点周边风貌有待改善。
随着整体国民收入的提高,旅游产业的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产业,市场需求日渐旺盛。新余市旅游产业也呈现出逐步完善、发展迅猛的态势。新余市仙女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仙女湖区昌坊景区沿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对昌坊文化氛围及绿化环境极大改善。
矿洞探险体验馆鸟瞰图
三、建设内容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本项目分为两个区域,一是矿山遗址公园区域,二是昌坊古镇区域。 矿山遗址公园区域规划控制范围 1278 亩,总建筑面积11920 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
(1)用地范围内“五通一平”。
(2)一核两带十片区。一核为:天工开物文化主题核;两带为山上悬崖体验带;山下亲子运动带。十区:游客综合服务区、无动力乐园区、旅发大会表演区、绿丘穿梭区、矿洞探险区、运动休闲区、主题特色露营区、水泥厂特色风貌区、山顶致体验区、园区管理区。
(3)公共配套工程建设。具体为:场地平整;土建及室内管网;配套建设景观、停车场、道路、桥梁及给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管网工程、垃圾站、景观厕所等公共配套设施。 昌坊古镇区域工程主要是对现有闲置的园林古镇进行改造,本次改造面积8050 平方米,主要功能为商业街区、精品民宿改造。
崖顶咖啡屋透视图
①游客综合服务区
该区域占地面积约:57197.32 平方米。设置游客服务中心、天工印记体验馆、沉浸式街区。游客服务中心内设接待区、零售区、母婴室等,集售票、旅游接待、旅游集散等服务功能于一体。天工印记体验馆将天开万物的文化元素进行多角度的提炼、活化、展现。以三维动画、陈展、VR 体验、光影科技等方式进行展现,为游客提供如梦似幻的集研学体验、教育服务、动态场景等于一体的服务功能。沉浸式街区是将作坊体验与小产品销售相结合,形成街区式的购物参观游线。综合服务区总建筑面积 4900m2,游客服务中心1200m2,天工印记体验馆2500m2,沉浸式街区 1200m2。
②无动力乐园区
该区域占地面积约:27890.63 平方米。建设子项目包括亲子乐园、攀爬乐园、挖掘机乐园。该项目紧扣天工开物主题,通过攀、走、跑、爬、钻、滚、翻、蹦、跳、思、转、摇、晃、荡、滑、溜等基础功能,提取天工开物中治炼、锤煅、丹青、乃服、乃粒、佳兵、甘嗜等元素,形成千机伞、珠玉潭、鲁班锁、溪水淘金、佳兵之箭、乃粒耕牛、彰施爬网、水墨丹青等系列的产品,解决儿童、成人在互动游乐体验。
③矿洞探险区
该区域占地面积约:20522.97 平方米。项目包括矿洞迷你世界、幻影星空、剧本杀、工矿艺术展、魔幻剧院、轻餐区、奶茶店、书屋等项目。该项目的核心宗旨在于孩子在体验,家长在休闲的生活方式。矿洞探险为15 岁以下儿童的游乐区域,在儿童探险的同时,家长可以在书屋看书、奶茶店品茶,可与孩子参观艺术展馆,体验艺术,陶治情操。剧本杀、幻影星空迎合青年群体喜好,带入或刺激、或惊险、或神奇、或梦幻的场景之中。
项目总建筑面积 4000 平米。建筑内的体验场馆包括:矿洞探险动感体验1500平米,矿洞黑暗骑乘 1500 平米,幻影星空馆 1000 平米(暗黑战车、暗黑旋转屋、狙击精英、幻影 VR、暗黑战场、乐享光轮、造梦 VR、暗黑极限、星球玩家),还包括矿洞书屋,工矿艺术空间,魔幻剧院(魔幻剧院包括舞台、座椅、投影、监控、音响及总控系统),亲子剧本杀,轻餐区,茶饮区。
④运动休闲区
该区域占地面积约:50816.35 平方米。该区主要为一些极限运动和刺激体验的游玩区域,建设项目主要为:卡丁越野车、绳索探险、网兜探险、滑索、地轨降速管轨滑道以及 2 条飞拉达线路。同时还建设有一片规模达1000 平方米的活动大草坪,大草坪上可以结合景观设置一些小型的娱乐设备及景观构筑物,主打是儿童游乐和拍照打卡。
⑤绿丘穿梭区
该区域占地面积约:20762.79 平方米。主要打造为自然景观体验区,保留和延续现状一些小的绿山丘,结合游步道和水景的设置,形成自然舒适的景观体验氛围,该区含有轨小火车、无轨火车。
⑥主题特色露营区
该区域占地面积约:158080.91 平方米。星空营地建有能发光的高端户外星空房,原生态萌到你心间的悬崖树屋,房车营地、野奢帐篷营地,自助式露营区、沙滩戏水去、露天电影、篝火区等;配套完整,设施齐全,亲最近自然,融入自然,享受自然;正所谓引高端于大众,寓奢华于自然。营地建筑面积 2720 平方米,配备高端主题住宿:25 间,房车营位:15间,帐篷营位:15 顶,配套功能管理用房 1 处,营地集中洗浴卫生间:3 处。
⑦山顶极致体验区
该区域项目包括悬崖电梯、悬崖步道、上行魔毯、悬崖咖啡屋、悬崖营地、悬崖栈道、双螺旋电梯等。项目登山观景,配以悬崖系列的咖啡厅、营地、栈道,登高望远,风景极佳,将成为新余人旅游打卡新地标。其中悬崖咖啡屋建筑面积约 300 平方米
⑧文化节庆演艺区
该区域占地面积约:14667.50 平方米。主要作为园区一个大的旅游集散广场,主要是日常园区重要节庆和活动的开展地。配建有游览车换乘中心、商业服务聚集点等供游客主流人群中转休息的地方。
⑨水泥厂特色风貌区
该区域主要对矿山区域保留的一些风貌比较有特色的水泥生产建筑进行改造,改造面积 1500 平方米,对其表面进行翻新或涂鸦处理,并结合景观绿植的设置,形成项目内的特色风貌区。 除以上十个区域的开发建设外,项目还将会在欧新路进入矿山遗址公园两个入口处设置两个大型的停车场。根据出入口进出人流分类为VIP 停车场和社会停车场。其中 VIP 停车场面积 19000 平方米,设置大车车位10 个,小车车位487个;社会停车场面积 301291 平方米,设置大车车位35 个,小车车位778个。
⑩古镇改造工程
昌坊古镇区域工程主要是对现有闲置的园林古镇进行改造,本次改造面积8050 平方米,主要为室内空间装修改造,其中商业街区4050m2、精品民宿改造4000m2,含 100 间客房。 装修标准:(1)地面:以瓷砖为主,复合木地板为辅,其中:商业、厕所、阳台使用防滑地砖;客房使用普通地砖。 (2)墙面:普通粉刷及墙漆涂刷。 (3)房顶:浴室为铝扣板吊顶;客房不吊顶,可用石膏线适当装饰。(4)门窗:户门为钢制保温防盗门,室门为实木复合木质门,厨房、浴室门为铝合金玻璃门,窗户为铝合金窗(带纱窗)。 (5)电线电缆、开关插座、橱柜、洁具等其它主材均为国内优质合格产品。(6)阳台:安装不锈钢晾衣架。 (7)客房:安装单层遮光窗帘。
⑪交通组织规划
整体地块的交通组织,将游客停车场设置在场地入口处,与城镇主干道相连接,设置在主园区的外围。园区内部已游览车的车道及人行步道为主。道路等级设置为园区主要车行道为 6 米,分区内部道路为 3 米,区间人行道为1.5 米。园区内部在平面交通功能上,通过精心组织的车道,人行步道的穿插设置,合理分区与组合,人车分流,功能既相互独立又联系密切。沿主要街道均设置的步行道及自动步行道,创造出绿化空间,突出绿色生态环境的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
⑫绿化景观规划
在空间上以“点、线、面”的设计手法,并与水景相结合。“点”状绿化——屋顶绿化、组团绿化、节点绿化,分散布置。是接近人性,提供人们休闲、游戏空间。 “线”状绿化——道路行道树绿化,以及道路沿线灌木绿化所行成的带状绿化,将点状绿化串连,形成绿化网络,起了划分空间的作用,延续空间的作用。
“面”状绿化——广场景观绿化、院落以及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所形成的片状绿化,将景观分成块状,并形成联系三大绿化空间的纽带,是整个绿化形成系统。为创造低碳生态的效果,整体规划理念注重创造步行、自行车出行及自动步道助行,鼓励锻炼。这样既能使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同时也保留最大的绿化空间。
⑬生态修复工程
项目主要对观巢、欧里范围内的矿山和山体进行生态修复治理,通过对废弃和关停矿区进行生态修复,将有效改善项目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科学合理利用各类土地和相关资源,将生态恢复与绿色生态旅游资相结合,设施建设强调风貌景观化、功能多元化、利用综合化,充分发挥其投资价值,打造最佳的游乐、休闲、人居环境。走生态优先、绿色旅游之路,促进社会和谐,助力仙女湖区建设。
坚持科学发展,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因矿产开发引发的地质灾害危害,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减轻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最大限度修复生态环境。 根据国家各级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对矿山生态修复的相关要求,矿山生态修复的目标主要表现在:
(1)地质环境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治理,运用科学合理、操作可行的技术办法,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必须 100%治理,杜绝地质灾害的发生;
(2)对破坏和占用的土地植被资源必须进行相应生态修复,宜耕则耕、宜农则农、宜林则林;
(3)避免水土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
(4)恢复矿区自然生态环境,并与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矿山在经过长时间的过度开采后,通常会出现地质不稳定的问题,存在山体坍塌等安全隐患,在山体生态修复前需要先全面了解受损山体的地质环境,分析论证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通过现场调查测绘,查明受损山体的分布、规模、开采侧壁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主要诱发因素、稳定性及发展变化趋势、危害特征等。 根据地质环境评价结果,采用工程治理措施对受损山体进行治理,如清除坡面松动危岩体及潜在不稳定块体、陡坡削坡、系统锚固等措施对边坡进行加固。
本项目占地面积为 852026.44m2,项目为风景名胜公园,人均占有公园面积按 150m2计,经计算,项目游客最大容量为 5680 人次/天,其中包含主体特色露营区游客 55 人次/天(按照主题民宿 25 间、房车营位15 个、帐篷营位15个,每个营位 2 人计算),普通游客 5625 人次/天。
此报告为摘取部分。需编制政府立项、银行贷款、投资决策等用途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