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可研报告 >>  可研报告案例 >>  医学保健

新冠口服小分子及乙肝治疗创新药研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思瀚产业研究院 广生堂    2023-01-07

1、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由公司子公司广生中霖实施,总投资额为 82,080.00 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投资额为 74,800.00 万元。本项目资金将主要用于补充项目临床试验费用,包括 GST-HG171、GST-HG141、GST-HG121 创新药的临床研究。

GST-HG171 是新冠口服小分子创新药,属于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口服 3CL蛋白酶抑制剂,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了优异的抗病毒药效和安全性,具有广谱的抗新冠病毒活性,对新冠病毒原始株、贝塔变异株、德尔塔变异株以及目前广为流行的奥密克戎 BA.4、BA.5 变异株均具有高效的病毒抑制活性。综合临床前体外和体内实验数据,GST-HG171 具有优异的药效、安全性以及肺部组织分布特性等优势,目前已进入 II/III 期无缝设计的关键性注册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已成功入组给药。

GST-HG141 为针对乙肝治疗的创新药,药物类型为核衣壳抑制剂。GST-HG141通过抑制HBV衣壳蛋白的装配或加快衣壳蛋白的降解来阻断衣壳装配过程,从而达到强烈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的效果,同时破坏乙肝病毒 cccDNA 病毒池的建立,削减乙肝病毒库储备。根据临床试验数据显示,GST-HG141 对于中国慢性乙肝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特性。目前,GST-HG141已完成 Ib 期临床试验,试验结果积极,并已获得 II 期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批件,正积极推进 II 期临床研究工作。

GST-HG121 为针对乙肝治疗的创新药,药物类型为 HBsAg 抑制剂,是全新靶点的抗乙肝病毒一类新药,为全球 First-in-class 项目。GST-HG121 具有抑制乙肝表面抗原的创新治疗机制,通过降解 RNA 的方式发挥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HBsAg 表达,大幅降低乙肝表面抗原滴度,提高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恢复免疫监视机制,有助于提高治愈率。综合临床前体外和体内实验数据,GST-HG121在药效实验中抑制 HBsAg(乙肝表面抗原)效果明显。目前,GST-HG121 药物正在开展 I 期临床试验,相关研发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2、项目的必要性

(1)推动新冠药物研发,助力抗击疫情

自 2019 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以来,新冠疫情迅速席卷全球,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目前,新冠疫情仍处于高位流行态势,全球累计确认病例超6 亿例,现有确诊病例保持在 2,000 万例以上。新冠病毒作为一种 RNA 病毒,其具备的不稳定性及高突变率的特征导致其极易产生变异毒株。随着新型冠状病毒不断处于进化和变异的状态,多个新冠变异毒株相继出现,其传染性的持续性增强结合各国防疫政策的差异化使得新冠疫情反复形成流行峰,也对多个国家的医疗系统造成了较大冲击。

资料来源:https://ourworldindata.org/coronavirus#explore-the-global-situation

根据 Nextstrain 数据显示,奥密克戎及其变异毒株已成为全球大流行中的主流变异株。自 2022 年 5 月以来,具有高传播性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 BA.4/BA.5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并成为目前传播速度最快的新冠变异毒株。美国目前感染奥密克戎 BA.4/BA.5 毒株的合并占比已超过 80%。

资料来源:Nextstrain

综合目前新冠变异毒株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流行与疫情走势,新冠疫情仍然呈现反复与不确定性较大的特点。在全球多国疫情防控政策反复调整、病毒不断变异、部分疫苗对变异毒株保护效力下降、新冠特效治疗药物需求尚未被完全满足的背景下,拥有自主可控的新冠特效药对于整体防控具有重大意义,构建“疫苗+药物”的防御屏障迫在眉睫,也催生了对新冠药物的庞大市场需求。因此,大力推动新冠药物研发既具备极大的国内与国际市场潜力,也具备必要性与紧迫性。

(2)乙肝治愈仍为难点,市场亟需乙肝创新药

乙型病毒性肝炎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可通过血液、母婴等多种途径传播,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据《2021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及官方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自 2017 年以来乙肝新发患者数量基本维持在 100 万以上,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为 7,000 万,是全球乙肝病毒的中高度流行区,但能够做到规范治疗的人数占比仅约为 15%,比例仍然较低。《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 版)指出,部分条件适合的患者应追求临床治愈,即停止治疗后仍保持 HBsAg 阴性、HBV DNA 检测不到、肝脏生物化学指标正常、肝脏组织病变改善。

目前治疗慢性乙肝的抗病毒包括核苷(酸)类药物和干扰素类药物(主要为长效干扰素)。受乙肝病毒特性影响,现有药物难以实现乙肝完全彻底地治愈,常用的核苷类药物(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临床治愈率仅约为 0%-3%,绝大多数患者需要终生服药。因此乙肝实现完全治愈仍为当前医学界的重难点问题,市场亟需乙肝治愈创新药。为了进一步提高未来乙肝临床治愈率,公司及众多国内外医药公司正致力于乙肝临床治愈药物的研发,以满足众多乙肝患者治疗需求。因此,公司开展 GST-HG121、 GST-HG141 创新药研发具有必要性。

(3)加快公司创新药研发进程,提升公司核心竞争能力

在医药企业持续增强研发的行业大趋势下,公司基于自身主营业务领域,坚定不移地持续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入推进创新药研发进展。截至本报告出具日,公司创新药产品管线包括六个创新药品种,均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且部分药物已取得了积极的试验结果。因创新药临床试验监管较严格,整体流程周期较长,试验过程复杂,对企业的资金投入要求较高,需要进行持续性的资金投入以加速靶点验证开发、药学研究、临床前研究、注册申请、临床研究试验进度等一系列工作,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本项目成功实施后,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扩充公司的资金来源,加快创新药研发进程,提升公司在创新药领域的的整体实力和市场布局,为后续临床试验推进及上市注册等一系列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将助力公司产品管线进一步扩容,产品梯度进一步优化,为公司建立“第二增长曲线”,增强公司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供保障。

3、项目的可行性

(1)政策可行性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利因素

创新药作为一种可针对特定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式及满足临床需求的重要药品类型,其在研发过程中具备难度高、周期长、耗费资金量巨大等突出特征。但创新药的上市一方面将为对应疾病患者带来改善或治愈希望,具备极高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将为研发企业带来巨大的先发优势,持续创造产业价值。也正因如此,创新药成为了各国药企的重点投入方向,我国政府亦出台了有关政策来全力支持创新药的研发与推进工作,创新药的研发环境不断迎来利好,具备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创新药药企迎来了发展良机。

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密集发布一系列创新药研发相关政策,扶持和鼓励医药行业开展创新药品的研发。《关于药品注册审评审批若干政策的公告》、《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方案》、《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关于鼓励药品创新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等政策中,都对具有明显临床价值、技术水平和国际接轨的创新药物的产业化提出了鼓励和扶持。

2021 年,工信部等九部门出台《“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企业围绕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加大投入力度,开展创新产品的开发。支持企业立足本土资源和优势,面向全球市场,紧盯新靶点、新机制药物开展研发布局,积极引领创新。完善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强化信息引导,促进企业合理布局研发管线。一系列支持政策的推出也为创新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及更好的政策环境,使具有真正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药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有助于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

(2)公司创新药研发技术路径可行,展现出积极良好的试验结果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拟投向的创新药研发项目将分别投入到新冠口服药研发及抗乙肝病毒药物研发中。

在新冠口服药研发方面,公司在研产品 GST-HG171 为抗新冠病毒 3CL 蛋白酶抑制剂,靶向为 3CL 蛋白酶。3CL 蛋白酶(Mpro,主蛋白酶)在新冠病毒吸附和遗传物质注入健康细胞后,会对聚合蛋白进行切割,成为成熟的 16 种非结构蛋白,这些非结构蛋白参与亚基因组 RNA 的合成,因此对病毒的复制至关重要。

公司基于上述感染机理进行 3CL 蛋白酶抑制剂的开发,使其与 3CL 蛋白酶结合,使其无法正常结合底物从而实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3CL 蛋白酶在冠状病毒中高度保守,非药物诱导突变的自然发生概率较低,且没有人类同源物,安全性良好。目前,全球主流药企所开发的新冠药物也多以 3CL 蛋白酶作为主要靶点。

公司现有的临床前研究表明,GST-HG171 药物在酶活性、体外抗病毒活性和体内药效研究中均显示出优异的抗新冠病毒效果,对新冠病毒原始株及变异株均展现出高效、广谱的抑制活性。临床 I 期研究结果显示,GST-HG171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相同给药剂量下 GST-HG171 单次给药的峰浓度或暴露量为文献报道的同等剂量 Nirmatrelvir 的 2.6-3.0 倍,连续给药5 天低剂量 GST-HG171 联合利托那韦的峰浓度、谷浓度、稳态暴露量的 PK 数据与文献报道成倍高剂量 Nirmatrelvir 联合利托那韦数据相当,数据支持更低剂量给药,叠加 GST-HG171 优异的抗病毒药效,GST-HG171 有望展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抗乙肝病毒药物方面,公司在研产品 GST-HG121 与 GST-HG141 类型分别为 HBsAg 抑制剂与核衣壳抑制剂。GST-HG121 是全新靶点的抗乙肝病毒一类新药,为全球 First-in-class 项目,其具有抑制乙肝表面抗原的创新治疗机制,通过降解 RNA 的方式发挥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 HBsAg 表达,大幅降低乙肝表面抗原滴度,提高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恢复免疫监视机制,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综合临床前体外和体内实验数据,GST-HG121 在药效实验中抑制 HBsAg(乙肝表面抗原)效果明显。GST-HG141 通过抑制 HBV 衣壳蛋白的装配或加快衣壳蛋白的降解来阻断衣壳装配过程,从而达到强烈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的效果,同时破坏乙肝病毒 cccDNA 病毒池的建立,削减乙肝病毒库储备。根据临床 I 期试验数据显示,GST-HG141 对于中国慢性乙肝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特性。

因此,公司本次创新药研发项目在技术上路径可行,且部分药物已取得了积极良好的试验结果。

(3)公司已建立创新药研发体系,形成创新药研发的先发优势

公司自 2015 年 IPO 上市以来就明确向创新药企转型,持续积极推进创新药发展战略,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创新药物研发体系构建基本完成,具有丰富的技术储备,目前,已陆续在实体肿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临床治愈乙肝、抗新型冠状病毒等领域立项研发六个创新药,并已取得多项突破和成果。

同时,公司加强创新药全球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药系列化合物均进行 PCT 国际专利布局,并已陆续取得中国和其他国家或地区专利授权。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完善创新药知识产权布局,公司已在临床治愈乙肝、抗新型冠状病毒创新药市场抢占了一定先机,具备先发优势,能够保障此次项目的有效推进。

(4)公司拥有充足的创新药研发的人才和技术储备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公司进行了充分的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储备。公司通过搭建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有效激励员工不断改善工作方法和工作品质,持续不断地提高组织工作效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与保障;并企业管理、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生产质量管理等关键管理岗位上拥有一批行业专家与优秀人才。

公司首席运营官李洪明博士具有 20 多年丰富的医药化工管理经验,历任数家大型医药上市公司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医药板块首席执行官(CEO)等重要职务;公司创新药控股子公司广生中霖总经理GeorgeZhang(张玉华)博士具有丰富的创新药研发、产品管线布局和扩展的经验,在美国辉瑞、宝洁、艾尔健等制药企业工作 20 多年,曾任多项新药研发负责人,全面负责广生中霖创新药的运营管理;公司首席科学家兼首席开发官 JohnWei-ZhongMao(毛伟忠)博士具有超过 25 年临床前研究和新药商业化经验,管理、筹备超过 18 个 INDs 和 2 个 NDAs,曾在 ForeseePharmaceuticals、Cytokinetics和 Idenix Pharmaceuticals 担任领导职务,全面负责公司全球创新药的临床开发与商业化运营。公司较为成熟的技术储备、人才储备能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后续推进提供持续支持,并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为本项目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向的创新药项目已取得了积极的试验成果,技术路径行之有效。公司充足的创新药研发人才与技术储备为后续的研发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具备可行性。

4、项目投资计划

本项目实施主体为公司控股子公司广生中霖,总投资额为 82,080.00 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 74,800.00 万元,其余所需资金通过自筹解决。

5、项目实施效益估算

本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公司创新药研发布局,加快在研新药研发进程,落实公司研发管线规划,推动在研产品的尽快上市。产品上市后,将有效扩充公司现有产品线,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

由于药品需要完成临床试验、获得新药注册批件和生产许可后再进行商业化,后续还将涉及产品生产、销售推广等多个领域,因此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无法单独直接计算经济效益。

此报告为正式报告摘取部分。需编制政府立项、银行贷款、投资决策等用途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