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概述
电磁兼容性是指设备在其电磁环境可正常运行,且不对其他设备产生过高的电磁干扰的能力,要求设备具备两方面能力:一是对其运行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抗扰性,以避免被其他设备干扰;二是在运行过程中自身产生的电磁干扰可控,避免干扰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电磁兼容主要是为了保证不同设备可共同运行。
(2)技术水平与特点
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各类电子终端设备系统向高频化、小型化、多功能、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现代电子设备的功能模块逐步增加,信道频段成倍展宽,系统集成性逐步增强,模块间、信道间、设备间的电磁干扰问题凸显。
一方面,由于内部线路和元器件高度集成化,电子部件数量急剧增长,设备内部电磁干扰问题愈发突出;另一方面,由于诸如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各类电子设备逐渐增多,运行环境中的设备密度不断提升,设备间的电磁兼容问题日益显著。
以前国内外主要通过优化结构设计、电子元器件布局来减少电磁干扰,以实现设备的电磁兼容性。但仅依赖设计优化无法完全消除电磁干扰,随着设备集成化程度的提升,原有设计理念已逐渐无法满足现代设备需求。电磁兼容材料具有吸波功能,可从根本上解决电磁兼容问题,且具备“轻、薄”的优点,符合电子设备小型化趋势,已成为解决电磁干扰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未来趋势。
(3)行业发展态势
1)集成化电磁兼容问题日益突出,消费电子电磁兼容材料应用市场空间广阔
消费电子领域的电磁兼容材料需求最为突出,主要包括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一方面,随着芯片技术和加工工艺的提升,厚度、重量等参数已成为手机、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的重要竞争指标,各类消费电子设备轻薄化趋势凸显;另一方面,随着 5G 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等设备的传输速率、信号强度均显著提升,内部电磁兼容问题愈发严重。由于消费电子市场的竞争激烈,为保持产品的竞争力,该领域对电磁兼容材料的需求尤为突出。
近年来,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新兴消费电子品类不断丰富,随着 5G、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成熟,消费电子终端将加速更新迭代,催生新的产品形态,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扩张。根据灼识咨询(CIC)统计和预测,2020 年中国消费电子整体出货量 5.38 亿部,预计 2021-2025 年中国消费电子出货量复合增速维持 6.2%。消费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将为电磁兼容材料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2)汽车电子新兴领域快速发展,进一步拓展电磁兼容材料应用空间
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极大地促进了各类电气、电子和信息设备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已成为汽车发展的主要趋势,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自动变速系统、制动系统、调节系统以及行驶系统中。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简称 CCID)统计,2020 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达 1.9 万亿元,其中中国市场规模约 0.8 万亿元,预计将保持稳定上涨。
随着汽车的电子化发展,其内部的电子设备、无线通信设备和电控系统不断增加,其电磁兼容问题也逐渐显现。由于汽车事故会对人员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因此该领域的电磁兼容问题已受到重点关注。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程度的持续加深,电磁兼容材料市场规模也将迎来提升。
3)薄型轻量化、超宽带电磁兼容材料具有明显技术优势,具备国际市场扩展能力
电磁兼容材料随着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应用,薄型轻量化、超宽带电磁兼容材料将迎来广阔的机遇。根据 Markets and Markets 统计,全球电磁兼容材料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2020 年市场规模约为 68 亿美元,预计 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82 亿美元。
数据来源:Markets and Mark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