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药带量采购政策将逐步提升原料药企业在医药产业链中的地位
在化药带量采购制度下,制剂仿制药企业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中标概率,在保证药品满足质量的前提下,必须将总体成本控制在相当低的水平。
有鉴于此,制剂仿制药企业的经营策略必然发生重大转变,与以往对投入大量销售费用及建立庞大的销售网络产生依赖不同,需要将核心竞争点逐渐从后端的营销能力向前端的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转移,原料药作为制剂仿制药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新的竞争点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对于未布局原料药的制剂仿制药企业,将更倾向于选择在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上具有明显优势的原料药企业作为长期供应商,尤其是那些具有现代化管理能力、大规模产能、技术积累深厚、环保能力较强的原料药企业,有望极大提升其在医药产业链中的地位,掌握更大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2、环保政策趋紧,原料药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2016 年以来,国家环保政策趋于收紧,环保督察常态化,2018 年 1 月起《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全面推开。
同时,受个别影响较大的环保事故影响,部分地区对当地新建医药和化工项目作出限制。随着环保政策的推进,技术落后、环保不达标的中小原料药企业或将逐步退出市场,原料药行业竞争格局有所优化,行业集中度有望得到提升。
3、原料药关联审批政策进一步强化了原料药行业固有壁垒
原料药的行业的固有壁垒包括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开发周期长、环保要求高等,原料药关联审批政策进一步强化了上述壁垒。2017 年 11 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原料药、药用辅料和药包材审评审批事项的公告》,实行制剂与原料药、药用辅料、包装材料关联审批,待关联药品制剂提出注册申请后一并审评。2019年 7 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进一步完善药品关联审评审批和监管工作有关事宜的公告》正式落地。
关联审批模式下,下游制剂企业捆绑原料药同步审批,原料药的质量直接影响评审结果,且审批通过后如需更换新备案的原料药供应商需要再次质量研究审核,因此下游制剂企业将更倾向于选择质量过硬、供应能力稳定的原料药企业,对于原料药的质量及供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行业壁垒将进一步提升。
4、原料药企业在战略选择上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以往,原料药企业受囿于有限的终端销售网络和营销团队,即使具有先进的技术和过硬的品质,要想向制剂产业链延伸往往很难绕开与其他企业合作的路径,客观上存在较大的困难,压缩了原料药企业的战略空间,而在带量采购政策下,原料药企业不需要考虑太多的营销问题,同时,在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推行后,通过与制剂企业合作,原料药企业快速获得制剂生产能力也变得更加便捷与高效。
总而言之,目前的医药行业制度改革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原料药企业的盈利空间,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为原料药企业向制剂产业链延伸提供了机遇,原料药企业实际上获得了“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灵活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