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科技

我国航天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全面赋能社会民生的新阶段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4-06-16

1. 我国民营航天成绩亮眼,未来可期

2023 年中国航天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民营航天的崛起。从火箭发射次数来看,2023年是我国民商航天的丰收之年,共有 5 型 13 发民营火箭发射入轨。

1.1. 谷神星一号火箭

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由星河动力公司独立开发,海上发射取得成功。自 2020 年 11月 7 日首次成功发射以来,它已经完成了 11 次发射任务,其中 10 次获得了成功,成为民营火箭发射领域的佼佼者。在 2023 年,谷神星一号的发射次数达到了 7 次,成功将21 个航天器送入了太空。星河动力公司在 2023 年首次实施的海上发射任务,不仅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首次进入 800 公里的倾斜轨道,而且在全球范围内,这是首次使用无依托陆海通用机动平台进行的发射,同时也是首次采用固体火箭进行的海上无导向热发射。

1.2. 朱雀二号火箭

蓝箭航天独立研发的朱雀二号运载火箭在一年内完成了两次发射任务。2023 年 7月 12 日,朱雀二号遥二火箭成功发射,成为世界上首枚成功进入轨道的液氧甲烷火箭。这一成就不仅填补了我国在液氧甲烷火箭技术领域的空白,而且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掌握了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的关键技术,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随后,在同年 12 月 9 日,朱雀二号遥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次发射进一步验证了该火箭的技术成熟度和稳定性,其可靠性已经达到了商业化发射的要求。

1.3. 天龙二号火箭

由北京天兵科技独立研发的"天龙"二号运载火箭,在 2023 年 4 月 2 日实现了其首次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领域液体运载火箭首次成功进入轨道。天龙二号运载火箭开创了多项第一:它是我国首款不依赖固定发射工位的液体火箭,也是首款采用 3D打印技术制造高压补燃发动机的火箭。此外,它还采用了三机并联发动机技术,以及全铝合金表面张力贮箱用于姿态和轨道控制,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天龙二号火箭在结构上实现了可重复使用。

1.4. 双曲线一号火箭

双曲线一号运载火箭由北京星际荣耀独立研发。在 2023 年 4 月 7 日,这款固体运载火箭迎来了首次成功发射。同年 12 月 17 日,双曲线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再次成功发射,并且成功将搭载的“迪迩”一号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这次发射是双曲线一号火箭的第六次飞行任务。

1.5. 力箭一号火箭

力箭一号由北京中科宇航自主研制,一箭 26 星创纪录。在 2023 年 6 月 7 日的发射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的发射不仅成功,而且创造了一项新的记录:一次性将 26 颗卫星送入太空,这一数字超越了之前长征八号在 2022 年 2 月创下的一箭 22 星的记录。这次发射携带了多颗卫星,包括“试验”二十四号 A 星与 B 星、"涪城"一号、TY26、“西安航投”八号(作为"秦岭"小卫星星座的首发星)、11 颗"广东新通讯技术卫星",以及"X 射线偏振探测"立方星(CXPD 立方星)。

2. 星网建设拉开大幕,民营火箭型号的成熟有望加快组网进度

卫星星座建设是一项高成本高投入的事业,航天大国都在不遗余力地抢占太空频道资源。2023 年全球发射的所有卫星中,通信卫星以 2337 颗的数量占据主导地位,遥感卫星则以 236 颗紧随其后,科学试验卫星和技术创新卫星的数量也分别达到了 205 颗和50 颗。低轨通信星座的兴起,如星链和一网通信星座,正在逐步成为现实,这将为地面通信基础设施提供强有力的补充,推动全球互联网和科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预计到2030 年,互联网星座将彻底改变现有的网络生态,空地和空天双重通信模式将促进空天生态系统的成熟和完善。

2023 年中国在星座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多次发射活动,成功将多颗卫星送入太空,加强了太空通信资源的布局。其中,天目星座以 18 颗卫星的发射量领先,为实现组网运行奠定了基础。同时,民营公司如北京国电高科的天启星座、西安航空航天的秦岭星座以及航天宏图的女娲星座均进入关键发展阶段,不仅缓解了国内低轨卫星通信领域的瓶颈问题,还为构建大规模的卫星物联网通信网络提供了基础设施。

民营火箭研发进度普遍较快,新火箭型号的成熟有望加快组网进度。全球航天产业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势,SpaceX 星舰两次试飞表现出的稳定性和技术进步速度后,在西方航天界基本接管了运载工具的运营和研发工作,完成了国家向民营的任务目标交接。以美国重返月球的阿尔忒弥斯计划为总框架,西方航天开始调动民营力量进行空间层面的应用研发。

其中商业月球有效载荷计划 CLPS 是重要且有效的一步,在这个计划框架下,2028 年前将会有 26 亿美元项目,由 14 个西方民营航天供应商完成月球探测。中国民营火箭技术的快速发展,正为中国的卫星星座组网带来新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这些火箭有望缩短发射周期,提高组网效率。

3. 2023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商业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央定调打造商业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自 2023 年以来,中国中央政府对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将其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数十份政策文件,旨在鼓励和规范商业航天的发展,这些政策涵盖了从制造到应用的全产业链,为商业航天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指引和支持。

旨在引导商业航天制造与卫星应用的健康发展,同时促进商业航天与地方产业资源及自然禀赋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不仅有助于实现航天技术的落地和行业应用,还能推动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为相关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4. 商业航天领域融资活跃,投资趋向技术深化

2023 年,我国商业航天获得私募融资 60 亿元,主要集中在卫星与火箭制造领域。卫星企业估值最高已经超过 200 亿元,火箭研制企业至少有 5 家估值已超过 100 亿元。投资机构逐渐将关注点从卫星、火箭总体类企业转移到部组件和材料层面,如空间电推进、空间激光通信、在轨服务、超低轨星座、可重复使用技术、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等。

当前我国商业航天私募融资和制造端活动已经非常活跃,同时商业航天法制建设尚待完善,通信卫星频轨资源、经营许可和遥感卫星数据价值开发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卫星应用和服务端的价值创造潜力还未释放,商业航天距离全面赋能国家各领域战略能力和成为新质生产力仍存在差距。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