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子设备智能制造行业主要的细分行业包括智能分析识别设备、消费电子设备、计算机、网络设备、电信设备、云服务设备等。根据 Markets and Markets 统计,预估至 2023 年全球智能制造的市场规模将成长至 2,991.90 亿美元,亚太地区智能制造的市场规模为 1,208.70 亿美元(40.40%),欧洲地区为 774.90 亿美元(25.90%),北美地区为 765.9 亿美元(25.60%),其他地区为 242.3 亿美元(8.10%)。公司业务布局集中在智能矿山设备领域,产品的最终下游为煤矿生产,因此智能矿山设备与煤炭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2021 年国家组织遴选了 71 处示范建设煤矿,总产能近 6 亿吨/年,计划投资 157 亿元左右,预计 2023 年底前可完成建设。据初步统计,全国有近 400 座煤矿正在开展智能化建设,总投资规模超过 1,000 亿元,已完成约 470 亿元。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目标为 2025 年,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大型煤矿智能化率达到 100%。假设 2025 年整体智能化率为 50%,计算得 120 万吨以下煤矿智能化率约为 22%。
截至 2022 年 1 月,全国有近 400 座煤矿正在开展智能化建设,已完成约 470 亿元投资,根据测算所得 2025 年智慧矿山投资规模 2,741 亿元,计算得 2021-2025 年煤矿智能化建设投资规模平均复合增速约为 55.4%。由此可见智能矿山设备市场潜力巨大。
由于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和全球电子产业从垂直结构向水平结构转变、价值链分工的日益细化,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电子制造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并由此促进了中国电子产业的快速成长。
中国电子制造业作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力量,受国际电子制造服务商的产能转移和中国本土品牌商崛起的影响,带动了国内电子制造外包业务增长。目前全球领先的电子制造服务商均把中国作为其全球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扩大了我国电子制造业的产业规模,为国内电子设备制造产业带来了新的产业协作模式,也为国内本土厂商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机遇。
2013 年起,“工业 4.0”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各国开始着重将现有工业技术、销售及产品相结合,发展智能工业。在上述发展趋势下,中国也开始聚焦智能化工业,并发布了《中国制造 2025》行动纲领。行动纲领提出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加快开展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培育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应用。
实施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在“工业 4.0”下,工业互联网将通过连接各生产环节,集成、控制、侦测、识别等多种技术,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等信息数据化、智能化,从而建设更具适应性、实现高效配置资源的智能工厂。未来,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将有力助推我国电子制造行业向智能制造的跨越式发展。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