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科技

绿色甲醇产业发展现状及国内外主要项目情况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4-12-02

在航运业对绿色甲醇需求火热及传统甲醇产能面临绿色转型的背景下,海外及我国范围内的公司纷纷布局绿色甲醇项目。

全球绿色甲醇项目

据国际组织甲醇协会与芬兰公司 GENA Solutions Oy 合作统计,截至2024年6月 27 日,海外规划绿色甲醇项目共有 102 个,合计规划产能约1327 万吨/年。大多数项目还在研究和规划阶段,建设和已经投产的项目较少。运营中的项目有11个,建造中的项目有 5 个,规划中的项目有 13 个,公布或可研阶段的项目有73个。

按照项目地所在国家划分,西班牙、丹麦和美国是海外国家中布局绿色甲醇最多的三个国家,项目数分别为 13、10 和 10。从绿色甲醇的规划产能分布看,美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是规划产能最多,分别为 289.9 万吨/年、120 万吨/年、91.8万吨/年。从技术路线来看,电制甲醇的项目总数占 63%,产能占60%。而生物质制甲醇的项目总数占比为 37%,产能占比为 40%。

海外布局

绿色甲醇的主要公司HIF Global 公司成立于 2016 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清洁燃料生产等相关服务。该公司在美国、智利、澳大利亚、德国都开设了办公点及工厂,与保时捷、西门子、庄信万丰、出光兴产等多家企业都建立了合作关系。

OCI Global 公司是氮气、甲醇和氢气产品的全球生产商和分销商,是世界第三大氮肥制造商、第五大甲醇制造商。OCI Global 是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的合作伙伴,为公司第一艘绿色甲醇燃料船舶的首航提供绿色生物甲醇。此外,OCI Global还签署了一项承购合同,从 2024 年开始在鹿特丹港为其新造甲醇双燃料集装箱支线船供应绿色甲醇。

ReNew Energy Global 公司是印度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绿色能源企业。该公司于 2011 年成立,并在当年 9 月得到高盛的注资,积极参与印度的光伏、绿色氢基能源等产业,与多家亚洲公司进行了合作,包括日本电力公司JERA、思拓新能源(Sol-bright)、马来西亚 Gentari 等。

ABEL Energy 公司是澳大利亚主要的绿氢绿醇制造商和出口商,成立于2020年,目前已与墨尔本港、马士基、Svitzer 等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并与庄信万丰、蒂森克虏伯进行合作。

Orsted 公司总部位于丹麦,前身为丹麦石油与天然气公司,于哥本哈根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丹麦最大的能源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开发商。该公司先后与英国 BP 公司、航运公司马士基、微软公司、越南计划和投资部等进行了合作,其 88%的能源产品为可再生能源。

我国绿色甲醇项目

据统计,截止 2024 年 7 月 31 日,我国投产、在建、备案和签约的绿色甲醇项目78 个,规划总产能超过 2600 万吨/年,另有大量公司已经规划或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拟共同推进绿色甲醇的生产,项目累计达到 109 个,累计规划产能超过5037.4吨(包含远期产能)。目前已建成投产的项目 4 个,累计产能21 万吨/年。

全球首套规模化(千吨级)合成绿色甲醇示范装置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是由中国科学院李灿院士主导推进的示范项目。该项目由太阳能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和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三个基本技术单元构成,总占地约289 亩,总投资约1.4亿元。2020 年 1 月 17 日,该项目首次试车成功并生产出60%的粗甲醇。2024 年以来国内绿醇项目开始进入批量开工阶段,到2024 年底预计将有30个项目投产和建设,同比增长 200%。

我国绿色甲醇项目特点

从目前已经投产或备案、签约的项目来看,绿色甲醇项目有以下特点:

一、技术路线以电制甲醇为主。

在目前公开技术路线的绿色甲醇项目中,有 59%的项目采取电制甲醇的路线,绝大多数项目中的二氧化碳由工业尾气中捕集。此类工艺在欧盟的标准中不属于绿色甲醇。有 31%采取生物质制甲醇的路线,主要以农作物秸秆和林业剩余物为原料,通过生物质气化的途径制备合成气进而制备甲醇,另有极少数项目采用生物质制甲烷制甲醇的路线。

有 10%的项目以生物质耦合绿氢的技术路线生产甲醇,即以生物质为碳源与绿氢反应制备甲醇,实现生物基碳源的完全利用和甲醇的产能最大化。不同技术路线的规划产能分布仍以电制甲醇为主,占比达到66%,生物质制甲醇和生物质耦合绿氢制甲醇的规划产能均为 17%。这是因为我国风光资源丰富及风电/光伏产业发展迅速,而生物质资源相对有限。

二、地理位置集中在内蒙古和东北。

目前已有 21 个省份布局了绿色甲醇项目,其中内蒙古项目数达到了22 项,占比26.8%,东北地区共计 25 项,占比 30.5%,这些省份幅员辽阔、拥有风光资源和生物质资源优势,有利于降低绿色甲醇的生产成本,绿色甲醇也为绿电提供消纳途径。

三、项目投资金额较高,占地面积较大。多数项目的投资金额高达十亿或百亿级别,占地面积在200 亩以上。对生物质气化制甲醇技术路线来说,生物质储制和气化装置占地面积较大。对电制甲醇技术路线来说,多数项目新建风电/光伏设施以产生绿电,再通过电解水技术制备绿氢,最后再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甲醇,导致投资金额高和占地面积较大。

四、绿色甲醇项目多分期建设。一方面是由于投资和土地需要较高,难以一步到位,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绿色甲醇行业的发展还具有不确定性,生物质制甲醇和电制甲醇与传统煤制甲醇相比成本不具优势,下游消费端需求还不够明确。

五、政府和企业提前布局大规模绿色甲醇产业。从最开始示范项目的千吨规划产能开始,后续发展的绿色甲醇项目的规划产能逐步提高,吉利内蒙古液态阳光能源公司绿色甲醇制造项目是全球首个亿吨级绿色甲醇项目,总投资 185.3 亿元,项目一期计划建成产能为50 万吨的甲醇产线,二期计划实现 500 万吨/年的绿色甲醇产能,远期规划超1 亿吨。该项目集成创新了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甲醇的全流程工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我国政策推动绿色甲醇发展,各地政府促项目落地

2019 年 3 月国家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八部联合发布《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意见》,鼓励探索捕获二氧化碳制备甲醇工艺技术及工程化应用。

2021 年 10 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鼓励积极探索油电混合、氢燃料、氨燃料、甲醇动力船舶应用。2021 年 12 月,工信部印发了《“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和推广新能源汽车,促进甲醇汽车等替代燃料推广,推广应用二氧化碳耦合制甲醇技术。

2022 年 3 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指出扩大工业领域氢能替代化石能源应用规模,积极引导合成氨、合成甲醇、炼化、煤制油气等行业由高碳工艺向低碳工艺转变,促进高耗能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2022 年 6 月,科技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编制《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鼓励研究以水、二氧化碳和氮气等为原料直接高效合成甲醇等绿色可再生燃料的技术。

2023 年 6 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 年版)》,明确了包括煤制甲醇在内的 25 个领域应在原则上于2025年底前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该政策的发布将进一步推动煤制甲醇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绿色发展,加快了绿色甲醇项目的落地速度。

2023 年 12 月,国家发改委修订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目录》在新能源鼓励类产业的发电互补技术与应用领域,增加了“电解水制氢和二氧化碳催化合成绿色甲醇”。

各类型企业积极布局

绿色甲醇项目2024 年各类企业都加大了对绿色甲醇项目的投资力度,深入布局绿色甲醇领域。目前已经投产和正在推进的绿色甲醇项目的投资者可以分为几类:

第一类是金风科技、中国天楹、明阳智慧能源集团和元鳇能源等新能源企业,通过与各地政府合作,建设能源一体化示范项目。

金风科技(项目数 2)

金风科技正积极投身于新能源制绿色甲醇产业的发展,并与国际航运巨头签署绿色甲醇采购协议。2024 年 4 月 18 日,金风科技兴安盟风电耦合制 50 万吨绿色甲醇项目开工仪式在内蒙古兴安盟举行,项目采用生物质耦合绿氢的技术路线,主要建设生物质发电装置、绿色甲醇合成装置等主要生产线及配套公辅工程。

兴安盟第二工厂还有待金风科技董事会做出最终投资决定(FID)。一旦项目启动建设,到2027年末,金风绿能化工将在兴安盟实现百万吨级绿色甲醇生产基地。2024 年 9 月 10 日,金风科技二氧化碳加绿氢制 10 万吨绿色甲醇项目备案。

项目主要建设二氧化碳捕集装置、绿色甲醇合成装置等主要生产线及配套公辅工程,建成后年产 10 万吨绿色甲醇。计划 2025 年 6 月开工,2027 年6 月完工。2023 年,金风科技与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签署了年产50 万吨的长期绿色甲醇采购协议,用以支持马士基首批 12 艘大型甲醇双动力船舶实现低碳运营,有效期将持续至 2030 年后。与金风科技的甲醇采购协议能满足马士基目前订购的甲醇动力船舶燃料需求量的一半以上。11 月 29 日,金风科技全资子公司金风绿色能源化工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与全球航运巨头德国赫伯罗特船舶公司联合宣布签署了年交付量25 万吨的绿色甲醇照付不议长期合同。

运达股份(项目数 3)

2024 年 1 月,由运达股份参与投资的全球首个亿吨级液态阳光绿色甲醇制造项目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正式备案立项,该项目拟应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技术路线合成绿色甲醇。2024 年 1 日,邯郸百万吨绿色甲醇制备示范区项目签约,该项目由运达能源科技集团、吉利控股集团、招商局太平湾开发投资公司共同投资建设。

项目分为两期建设:一期项目总投资 80 亿元,占地 300 亩,建设20 万吨生物质秸秆气化合成绿色甲醇生产线。二期项目总投资 35 亿元,占地400 亩,建设60 万吨水电解制氢催化合成绿色甲醇生产线。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绿色甲醇100 万吨,年产值约 40 亿元。

2023 年 5 月,吉林省大安市与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运(辽宁)新能源有限公司(由招商局太平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与运达能源合资设立)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投资约 115 亿元,建设约 80 万吨生物质秸秆气化合成绿色甲醇生产线和约 20 万吨水电解制氢催化合成绿色甲醇生产线。

中国天楹(项目数 2)

2024 年 4 月 12 日,中国天楹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在辽源开工建设。项目规划风电、光伏新能源装机容量 2.64GW,年产绿氢 15 万吨、绿色甲醇80 万吨。项目首期绿甲醇年产量为 15 万吨,利用秸秆等农业废弃物。项目预留了甲醇至下游化工产品、新材料的产线,以延伸更为丰富的氢基下游产品链。

同月,中国天楹与黑龙江省安达市政府签署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书,总投资金额约达 169.5 亿元。该项目拟新能源装机容量1.8GW,其中风力发电 1.4GW(含新增 0.4GW 风电上网)、光伏发电 0.4GW,配套建设重力储能等综合储能 140MW/280MWh;绿氢装置规模 10 万吨/年,氨装置规模3.8 万吨/年,甲醇装置规模 62 万吨/年。

吉利控股集团(项目数 3)

除与运达股份合作的两个项目以外,2024 年 4 月,吉利控股集计划与吴忠市通达煤化工有限公司合作建设 30 万吨/年绿色低碳甲醇项目,项目采用吉利集团绿色低碳甲醇制备核心技术,计划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计划投资3.6 亿元,在吴忠市通达煤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内可捕集 18 万吨/年气态二氧化碳,通过加氢合成12万吨/年的绿色低碳甲醇。二期建设 18 万吨/年绿色低碳甲醇项目。并在吴忠拓展甲醇重卡物流方面的运力合作,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绿色生态物流平台,形成甲醇汽车试点示范。

第二类是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广核为代表的绿电央企,这类型项目多以电制甲醇为技术路线,发挥投资企业在发电业务的协同效应,为绿电的消纳提供途径。

山东烟台电制甲醇项目50(万吨/年);河南南阳 生物质气化制甲醇 35(万吨/年);黑龙江齐齐哈尔 电制甲醇 30(万吨/年);吉林大安电制甲醇 20(万吨/年);吉林四平生物质气化制甲醇 20;甘肃庆阳电制甲醇 30(万吨/年).

第三类是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为代表的建筑类企业,该类企业具有电力行业和工程设备的设计优势,打造风电/光伏-制氢-制醇氨绿色产业链范式,融合氢能、生物质能、绿色化工等先进技术。

第四类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煤等传统能源或化工央企,2024 年来均在绿色甲醇领域进行布局,积极参与绿色甲醇项目的推进与落地。

下游需求端现状及前景

一、航运燃料

丹麦航运物流巨头 A.P.穆勒马士基公司与多家公司签订绿色甲醇采购协议,包括美国项目开发商 Carbon Sink LLC,、欧洲能源、瑞士能源公司Proman、丹麦再生能源公司 Orsted 和美国低碳燃料公司 Wastefuel,及我国的金风科技,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绿色技术银行(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肥德博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集团、法国达飞集团、上港集团共同签署了《关于开展港口船用绿色甲醇供应合作的备忘录》,在包括上海港在内的中国主要港口,为达飞海运与中远海运未来的双燃料甲醇船队采购、供应和交付船用绿色甲醇燃料。中国船舶大连造船与浙能集团签署绿色航运战略合作协议,及风电制氢合成绿色甲醇项目合作备忘录,共同开展全球首个利用风电制氢合成绿色甲醇年产量达万吨的项目,努力实现风、电、氢、甲醇上下游全贯通的创新模式。中远海运、上港与吉电股份成立合资控股公司,共同投资建造四平100 万吨氢基燃料基地。同时,中远海运与中石油成立的合资公司中国船燃,与中广核在内蒙赤峰市巴林左旗投资甲醇 20 万吨甲醇燃料基地。

二、汽车燃料

从 2005 年开始,吉利对于甲醇汽车进行的技术探索已经有接近20 年的时间,目前贵阳、西安和晋中三地一共有 2.7 万辆甲醇乘用车投入使用,新疆、青海、山西、内蒙古等省份已投入使用甲醇重卡。由吉利控股参与投资的邯郸10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拟打造风机-绿电-甲醇-甲醇商用车千亿级产业链。

综上,我国绿色甲醇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如下:

一、 短期内生物质制甲醇成本相对较低,技术较成熟,发展较快;生物质耦合绿氢制甲醇能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长期电制甲醇成本下降空间大,原材料资源更丰富,是未来绿色甲醇生产的主要技术路线。

二、生物质制甲醇项目需要建立在拥有大面积耕地和地势平坦的地区,以提供大量生物质资源和方便运输生物质资源。电制甲醇项目需要建立在风光资源丰富的地区以较为便利地获得绿电。现阶段从发电厂或化工厂捕获烟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最经济和实现“双碳”目标有效的途径,因此建立包括化工厂、风电光伏、电解水制氢和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产线的产业园可以高效利用各种资源,控制运输成本。

三、我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部分建有大量火力发电厂和化工厂,可以布局风电/光伏-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捕获-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全产业链。另外,我国目前煤制甲醇的产能多分布于西北和华北,由于煤制甲醇和绿色甲醇生产的部分装置具相似,未来可以考虑在现在煤制甲醇产线的基础上通过升级改造以较低成本完成棕色/黑色甲醇向绿色甲醇的过渡。

四、中短期绿色甲醇的需求量增长主要依赖于航运业燃料,目前航运业脱碳目标严峻,绿色甲醇在替代燃料中占有主要位置。长期来看绿色甲醇将逐步淘汰现在棕色/黑色和灰色甲醇产能,主要应用领域在制烯烃和甲醛等,即作为化工原材料。

我国绿色甲醇发展所面临风险

一、绿色甲醇目前的成本较传统煤制甲醇高,国内甲醇需求企业暂时没有意愿支付高昂的“绿色溢价”,因此绿色甲醇目前多需要出口。目前绿色甲醇认证体系还不完善,绿色甲醇在出口时可能面临潜在阻碍。

二、 航运业替代燃料中液化天然气占比也较高,且航运巨头马士基对不同替代燃料的选择摇摆不定,在订购一批甲醇燃料船舶和签订绿色甲醇长期采购协议后又订购了液化天然气船舶,绿色甲醇在航运业的预测需求可能存在偏高的风险。

三、绿色甲醇项目均投资额较高,占地面积较大,建造时间较长,而且目前生产成本较高,短期内利润空间较小。但全球逐步释放绿色甲醇需要,各国政策都在规范和鼓励绿色甲醇项目,短期可能出现供给过剩风险,影响项目经济性。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