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研究报告

医疗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文体教育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旅游酒店绿色环保能源电力化工新材料房地产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社消零售轻工业家电数码产品现代农业投资环境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专题产业规划案例

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专题可研报告案例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专题商业计划书案例

园区规划

园区规划专题园区规划案例

大健康

大健康专题大健康案例

行业新闻

产业新闻产业资讯产业投资产业数据产业科技产业政策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品质保证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思瀚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业科技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市场空间及技术水平特点
思瀚产业研究院 锐思环保    2025-02-24

1、脱硫废水处理行业概述

脱硫废水处理行业的发展与我国火电中燃煤电厂脱硫市场发展密切相关,脱硫废水处理系统是燃煤电厂脱硫系统的子系统。目前国内火电厂中大部分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来进行烟气脱硫,该方法产生的脱硫废水含盐量高、成分复杂,具有很强腐蚀性和结垢趋势,难以再生和回用。

近年来,我国环境治理标准不断提升,对废水处理、达标排放的要求持续加强,特别是《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及《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的颁布,对工业废水污染处理和达标排放提出较高要求,多个省、直辖市相继出台了更高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部分高盐废水已无法通过常规污水处理进行达标排放,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势在必行。

为符合相关环保政策要求,近年来,电力行业开展各类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新建和改造,但由于零排放相关技术尚处于市场导入期,目前只有少数火电厂实施完成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的建设和改造,预计未来,在政策逐渐落实、技术路径逐步成熟背景下,相关行业需求将持续扩大。

2、市场空间

(1)以尿素水解制氨为技术路径的脱硝还原剂制备系统市场空间

作为电力行业烟气治理的子行业,脱硝还原剂制备系统市场主要为存量燃煤机组的脱硝还原剂制备系统尿素替代液氨的改造需求和每年新增燃煤机组采取尿素水解制氨技术路径的需求。

①改造市场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 2021》相关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燃煤装机容量为 10.82 亿千瓦。2020 年及以前年度已采用尿素制氨技术的燃煤机组以及当前已完成尿素替代液氨改造机组合计约 5.43 亿千瓦,剩余 5.39 亿千瓦未完成改造。

②新建市场

根据 2022 年 9 月国家发改委召开的煤炭保供会议指示,2022-2023 年两年火电新增开工 1.65 亿千瓦装机容量,增量市场空间扩大。发行人主要为燃煤电厂提供烟气脱硝还原剂制备系统及废水脱硫处理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未来新机组的持续投产叠加电力安全风险管控政策影响,有利于企业持续获取增量市场订单。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我国火电装机容量为 13.4亿千瓦,火电中燃煤机组装机容量为 11.3 亿千瓦,占火电比例为 84.3%,火电中燃煤机组占据绝大部分比例,假设十四五期间新增火电发电装机容量均为燃煤机组。

根据前述,2022-2023 年两年火电新增开工 1.65 亿千瓦装机容量,火电厂通常建设周期为 1.5 年至 2 年,预计 2024-2025 年将新增 1.65 亿千瓦装机容量。根据国家能源局对重大危险源液氨的改造要求,新增机组的脱硝还原剂制备系统均应满足无重大危险源要求,假定新增机组的脱硝还原剂制备系统均采用尿素水解制氨技术路径。

(2)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市场空间

从国内燃煤电厂整体建设力度而言,虽然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增长有放缓的趋势,但在脱硫废水处理领域,由于国家对于水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环保部门对传统燃煤电厂的脱硫废水处理后的排放标准越来越严,脱硫废水处理越来越依赖零排放技术,新增的零排放市场需求开始逐步显现,燃煤电厂废水零排放市场的规模将呈现快速的增长趋势。

脱硫废水零排放政策的推进节奏类似于大气治理超低排放,电厂、钢铁厂超低排放都有相应政策出台,如电厂超低排放规划期为 2014-2020 年,钢铁厂超低排放规划期为2020-2026 年,二者均在 5 年左右,由于电厂脱硫废水超低排放尚无明确政策出台,因此实行期限将多于 5 年,零排放处理要求的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将成为未来趋势。根据国家发改委召开的煤炭保供会议及火电厂建设周期计算,2022-2023 年开工,2024-2025年建成的火力发电将新增1.65亿千瓦装机容量。

(3)非电行业存在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22》公布的按行业分能源消费量相关数据,2020 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 40.49 亿吨,其中电力行业煤炭消耗量 21.11 亿吨,占比 52.15%,位居第一位。其余非电力行业煤炭消耗量 19.37 亿吨,占比 47.85%。

消费总量 404,860近年来,虽然燃煤电厂依旧是中国烟气治理行业的主要服务对象,但受益于国家对非电行业污染防治工作发展的重视,非电行业烟气脱硝和脱硫废水处理领域市场需求迅速增长,钢铁、水泥、冶金等领域是除电力行业外煤炭消耗量最大的领域,也是重要子市场。按照《中国统计年鉴 2022》的行业分类,即使将农林牧渔、采矿业、建筑业、居民生活等行业剔除,仅考虑钢铁、水泥、冶金等行业的煤炭消耗量,该等烟气治理加强的行业非电行业的煤炭消耗量分别为 211,123 万吨和 159,830 万吨,对应脱硝还原剂制备系统和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存在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3、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相关技术水平特点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技术路径主要包括常规脱硫废水处理技术和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其中早期主要采用常规脱硫废水处理技术来满足国家对脱硫废水达标排放的要求。目前基于相关地区政策对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不断提升,电力行业脱硫废水处理已进入零排放要求阶段,其主要技术路径可以分为膜处理、蒸汽蒸发及烟气蒸发三大类,这几种技术在国内外均有应用。

膜处理技术路径需要对脱硫废水进行预处理,预处理过程离不开化学药剂的投加,同时过滤膜易堵塞,运行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换,因此膜处理技术路径总体运行费用很高;对脱硫废水浓缩处理效果一般;同时处理流程较长,需要与多种技术相组合,故障率高;产生的氯化钠盐也较难处理。

蒸汽蒸发技术路径一般需要对脱硫废水进行预处理,同时耗能较高,系统运行费用较高;整体系统投资成本较高。烟气蒸发技术主要包括烟气余热蒸发技术路径和高温旁路烟气蒸发技术路径。

相较于需要经过添加化学药剂进行预处理的技术路径,烟气蒸发技术运行费用将大幅降低。然而,高温旁路烟气蒸发技术路径使用高温烟气蒸发脱硫废水,虽能实现完全蒸干,但会影响锅炉效率;蒸发水量如过大,对锅炉的空气预热器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烟气余热蒸发技术路径则很好地利用了废弃的低温烟气余热,实现了脱硫废水低能耗、高倍率地浓缩减量,并且不需要对脱硫废水预处理,无需额外热源且能耗低,系统流程简单,对废水水质和烟温变化的适应性强,可以实现全自动化的控制,同时对主系统不产生不利影响。相对而言,烟气余热蒸发技术路径是较为经济的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2020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召开的技术鉴定会评价烟气余热蒸发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思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